看了幾個答案都非常業余,典型的以道德來描述商業過程的腐儒思維,很明顯沒幾個真的在PC行業做過,答案其實既豐富,又簡單,核心就兩個字:利益。
小弟不才,曾經在華碩這種品牌公司做過,外人看來華碩只是眾多品牌中的一員,但是實際上,華碩在國內的電腦行業裏還是值得說道說道的,比如,華碩筆記本,曾經從全國十名開外,一路做進了前三名——要知道當時的筆記本銷量中有很大一部份是商業客戶,或者政府采購,這部份基本上都被聯想,think,戴爾占據了,華碩自己是沒有太多行業單的,盡管如此,華碩筆記本還是擠進了前三,這意味著華碩是幾乎純以零售打敗了其他那些還有行業單的品牌。
說這麽多不是想說華碩有多厲害(畢竟我離開華碩也十幾年了),我只是想說,我下面說的一些東西,不是一個外行的分析,而是當年的一個還不錯的品牌的從業者的業內知道的一些資訊的總結。
首先,看電腦城怎麽沒的,得先看電腦城怎麽來的。不管是當年的華強北,還是北京的中關村,能夠成為一個個電腦城,其實就只有一個原因, 量大,利潤高 。
我記得學生時代我看過一篇文章,大概是形容90年代電腦城做電腦的時候利潤到底有多高,裏面一個橋段我至今記得都很清楚:
一個學生跟著他爸爸去電腦城裝電腦,他爸爸想著找熟人裝電腦放心一些,大概是2W多,這個價格在當時我記得好像不算太貴,裝完之後可能剛好下班點到了,他們就和老板一起吃了個飯,吃飯間聊得比較開心,老板直接大手一揮,給他們的電腦便宜了2000塊錢(具體是2000還是5000我記不清了,反正不小的一筆數碼)。
這個文章我記得是在【微型電腦】或者【電腦報】裏看到過,如果印象沒錯,這篇文章後面還說了下,即便如此,這個老板還是賺了好幾千。
從這個故事,你大概就能知道一台電腦的利潤在90年代有多少——要知道那可是90年代的好幾千啊,我當時特別想家裏有個29寸大彩電,我媽媽的薪金很低,我當時記得算下來,我媽媽不吃不喝半年多才能買個3000塊錢左右的大彩電,結果人家電腦城呢?開一單能買兩三個。
而且電腦這種東西,在90年代,天然具有銷售聚集效應:消費者你得貨比三家吧?電腦配件那麽多,型號那麽多,你一個商家不可能都有吧?它不像正新雞排,你開一家店最好旁邊沒有任何做雞的,電腦這種東西,最好你開了,旁邊也有,這樣也容易調貨,消費者也容易來回逛。
利潤高,商業模式有聚集效應,加上銷量在走上升趨勢,電腦城這種業態自然在北京,深圳這種地方興起了。
但是,到了2007年左右的時候,你知道一台筆記本的利潤在多少嗎?
200-400。當時一台電腦基本上是5000-8000的均價,200-300,基本上意味著一個電腦也就是3-4個點的利潤——這3-4個點,還要包括店租,員工的薪金等等費用。
當時華碩推出了一個產品叫epc,也就是隨後大家熟知的NetBook。
當時華碩的epc在早期非常好賣,不僅僅是因為大家覺得這個產品新奇,還因為這個產品早期的利潤能到300以上。
你別覺得好像和筆記本差不多,但是epc的均價是在2000-3000,也就是這個產品有10-15個點的利潤。
我是這個產品的全國產品經理,所以我知道它的利潤結構(這個利潤解構就是我和我的小夥伴做的),當時基本的套路是,新品上來,讓經銷商有500以上的利潤,中期300,後期給一些返點,但是利潤可能低一點。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2007年-2010年左右,傳統的電腦城開始逐漸沒落(只是開始,需要持續很久的)。
利潤降低,當時的電腦經銷商基本就是靠周轉率活著的。
所謂周轉率,就是你的貨多久可以回款,再進下一批貨,再賣。
這個概念在當時很重要,我舉個例子,比如你有100萬的本金,電腦的利潤率是3%,但是你半個月就能把這100萬貨賣完,這意味著,一個月,你這100萬可以賣兩次,也就是你有6%的利潤,這樣一年,你就有72%的利潤。
所以當時經銷商都很追求貨能出的快一些——這也是當時為什麽電腦城的經銷商幾乎不可能給你退款的原因,因為他們的利潤結構列根本沒有這一項。
第二,再說說大家詬病的電腦城的經銷商的惡劣的銷售套路吧,比如換記憶體之類的。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是有的。
除了利潤變低,讓一些商家必須這麽做才有錢賺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從業者的素質。
坦白的說,賣電腦沒太多的學歷或者素質要求,甚至有時候,素質太高,你還不一定能幹好。
我大學有段時間在西安的電腦城打工,打工之前,我以為賣電腦的主要工作就是記住電腦的配置,然後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推薦,打了工之後我才知道,完全不是。
我給你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們接待了一個顧客,我們的小店長覺得這個顧客可能會買,但是顧客聊了之後,還是走了,然後我的那個小店長就對我說:你悄悄的跟著這個顧客,看他去哪家買的。
作為一個985 211的電腦專業的大學生,我當時都驚了,我特麽一輩子沒幹過這種事兒啊,這哪裏是賣電腦啊,這是地下工作者啊!
說實話,這種悄咪咪跟著顧客看他們怎麽樣的行為,我到現在都做不到。
但這就是一些從業者的常態。
2010年的時候,我在北京落魄的時候,不得已做過東芝筆記本的銷售,我當時和一個經銷商老板聊,他和我倒苦水,說他當年在中關村開店的時候,三天兩頭就得去派出所領人去,因為他的店員總會和其他公司的店員打起來。
沒錯,不僅僅是電腦城的店員會打顧客,店員之間還會打架哈哈哈哈。
所以你想,這種環境之下,你素質高,你985,你211,你清高,有毛線用?
久而久之,電腦城裏能留下來的,是什麽樣的人呢?
這些人,在利潤逐漸降低的時候,為了搶顧客,會做什麽事呢?
(當然,後來電腦城開不下去了,這群人也就逐漸消失了)。
但,在當年,做電腦銷售領域,你是需要一些匪氣的。
你不要覺得電腦城是什麽高IT行業,所以大家都特別將文化講道理啥的。
我當年沒進華碩的時候,我也是這麽認為的,我當時想象的和經銷商談生意,是電視裏那種大家在一個大的會議室裏欠年度合約,簽完之後,大家拿起高高的香檳杯,輕輕一碰,說一句特別有逼格的:合作愉快。
而實際的情況,是我們這些品牌廠商人員,得和經銷商的渠道銷售人員一起去各個地區開發市場,我聽說有的同事去到地市開發經銷商,經銷商的老板出去了,就老板娘在,他們一邊和老板娘正聊著華碩筆記本的優勢,老板娘懷裏的孩子餓醒了,老板娘就衣服一解,一邊給孩子餵奶,一邊讓我這同事繼續說。
我同事當時都傻了。
我當時聽到這個案例的時候,我也傻了。
還有很多案例。
我想說的是,電腦銷售行業,根本沒有你想象的的那麽多「體面」,所謂的體面,都是被一個個硬件產品包裝出來的。
這是自始至終的,所以你們說什麽電腦城騙消費者,對消費者不好導致電腦城衰退,這基本上等於拿著腳指甲蓋說這個姑娘不漂亮,關系有,但不多。
核心的原因其實還是電商 。
我記得2009年的時候,華碩就有個「異業」部門。
異業部門的意思是,不是傳統的行業,當時這個部門裏,有專門對口京東的人員。
這裏專門對口京東,是從貨源開始的。
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就有專門針對電商的特殊型號的產品。
這裏和大家說一個可能很多人沒認識到的事兒:
其實對於廠商來說,更願意和京東這種平台合作。
因為簡單。
在當時,很多地區的經銷商,其實有點「封疆大吏」的感覺,尤其是銷售量大的經銷商,仗著自己有銷量,所以會反過來拿捏廠商。
這裏面以廣東的經銷商最為嚴重。
我當年在廣東的時候,大家公認的不想打交道的物件就是廣州和深圳的最大的經銷商老板。
這也難怪,人家一年銷售額幾個億,願意聽你這個剛畢業一年的毛頭小子說話?
你和傳統的經銷商談,得費很多腦子,今天找你要個這個,明天找你要個那個,如果你給的返點不夠了,他們還會不進你的貨,改進聯想的貨等等。
然後時不時的下面的人還會煩你,給你投訴其他經銷商又出低價,或者告訴你這個貨不好賣,或者這個月完不成任務,導致你又被月會的時候被吊。
真的是拿著買白菜的錢,受著賣白粉的委屈。
而且電腦城當時也比較坑,會讓廠商買戶外廣告——沒錯,你看到的電腦城外面的聯想,華碩,戴爾之類的戶外廣告,都是廠商花錢買的。
而廠商為什麽要買這些廣告呢?你以為是因為有了這些廣告消費者更容易購買嗎?
P關系都沒有!
因為有這些廣告,電腦城才會給你這個品牌比較好的店鋪位置!
這是交易。
總之,那段時間,從廠商的角度,也很煩電腦城,以及電腦城裏的經銷商——只不過由於慣性和生意,大家還是以賺錢為主而已。
但是,從這裏面的底層來看,廠商在這裏面有沒有任何要「擁護」電腦城這種生態的動力呢?
沒有。
只是形勢比人強,電腦城是賣電腦的好地方,廠商就在這段時間裏扮演好應該和電腦城合作的角色。
但是你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廠商需要的是電腦城嗎?不,廠商需要的是消費者購買他們的產品。
所以當電商這種業態出現了,破事兒更少(某個品牌店打消費者的訊息出來了,對這個品牌也有影響),而且只伺候好一個平台就可以(以前是全國各地當孫子,現在是只當一個孫子),而且定期給對應的費用(平台要的很多費用原本就是品牌廠商預算內的,只是從電腦城變成了平台費用而已),廠商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而做改變的。
所以你看, 從利潤上來說,電腦城的基礎單元,經銷商,隨著時代的演進,利潤不斷下降;從人員構成來說,由於業態的原因,電腦城的銷售員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從時代來說,隨後出現了效率,流量等更高的電商 。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腦城壓根沒有太多存在的意義啊。
當然,電腦城還是有一點意義的,比如,能現場摸。
這點不得不說,還是具備的。
比如即便是2022年,我在上海的時候,上海的百腦匯電腦城還是開著的。
我作為數碼愛好者,還是會去這些電腦城裏去看看的。
很多電腦,不在當場摸一下,你是不知道好壞的。
但這種訴求,支撐不起來像當年那麽大的線下生態了。
衰退不是滅絕,只是不復當年而已。
當然啊,必須說,也不是所有的電腦城從業者素質都不高,都是騙人的,只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我當年在電腦城拾金不昧,拾到一個錢包,費盡心思聯系到失主的事兒,也沒人記得啊?
但是這種情況下,只要出現一例壞的案例,就足夠傳播很久,很遠。
所以,核心其實是利益。
有足夠的利益,就能夠讓壞的案例不成為主要矛盾。
利益消散,壞的案例被人們發現,拿上台面。
但是壞的案例一直都有啊。
變得只有利益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