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沒錯,在某種情況下:
HiFi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關註這個問題一年多也沒敢隨便說話,生怕把哪個大佬惹毛了。
首先,HiFi騙局最根本在於「智商稅」。在HiFi圈中的一個亂像,和保健品行業如出一轍。
HiFi耳機就是賣給年輕人的保健品
你能說所有保健品什麽用都沒有?不見得吧?六塊錢的紅牛的確可以讓你一晚上睡不著覺,但是六十塊錢的維生素C也的確不一定有3塊錢的好,沒毛病吧?
所以說,一個行業,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不能一棒子打死,但也的確有某些品牌Low到爆炸,騙人不淺。
HiFi第一騙:假洋牌的高價智商稅
比如上面這位大佬級別的耳機,一個單動圈賣到一萬塊。但凡做過耳機產品的人,拿到這個東西看一眼都能知道這成本有多少錢。首先類似這樣的產品,往往都喜歡整一個「假洋牌」,冒充自己是國外高端品牌,有哪些「黑科技」,聲音如何牛B,如此雲雲。然後再找幾個耳機圈「大佬」,一起哄擡,一起吹逼,然後就塑造出了這麽一款產品。
我並不反對將聲音本身賣高價,因為「調音」本身也是個技術活,算是無形資產,進行一定程度的溢價無可厚非。你說你一個假洋牌,專攻中國大陸市場的消費者,千把塊的耳機成本賣到上萬塊,對於這種行為,可以理解為騙局,畢竟首先這個品牌就已經騙了你。(別和我杠,自己查查FAudio到底是不是中國老板)。
HiFi第二騙:掛羊頭賣狗肉
還記不記得早年間魅族Flow婁式偷換倍聲喇叭的事件了?當初魅族Flow上市以後,幾百塊的價格可以買到一個三單元的圈鐵耳機而且還是魅族出品,大家都覺得很賺對吧?然後某細心的網友拆解開後居然發現使用了倍聲的山寨單元。剛開始魅族嘴硬,說兩種單元混用,不影響聲音。到後來各種數據都擺出來了以後,魅族終於選擇召回該產品並且重新上市,這是當年HiFi耳機界的一大醜聞。
其實你以為魅族Flow事件之後就沒人這麽搞了嗎?告訴你大有人在。比如某Z,你懂的。
所以說HiFi到底是不是騙局?我說完你可能覺得好像是。但你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是壞人。大部份國內外的HiFi品牌廠商,都以比較合理的價格在銷售,只有少部份奇葩,天天坑蒙拐騙。因為你會發現,這些騙人的廠商,其實沒幾個活的時間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