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蛟龍號」來了!香港學生很震撼

2024-09-27科學

由中國自行設計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首次訪港。考察隊成員展開一系列活動,包括科普講座、國際研討會和圓桌論壇等,分享科研成果,受到香港社會的關註。

24日早7時,載著「蛟龍號」的科學考察船「深海一號」駛入維多利亞港,停靠在尖沙咀海運碼頭。多名內地及香港特區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中小學生代表與各界人士在碼頭迎接。這是「蛟龍號」首次訪港,也是國家深海大洋領域科考船時隔18年再訪香港。香港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在致辭時表示,航次科學家會參加由本地大學主辦的「數碼化深海典型生境」國際研討會,不僅是交流科研成果的機會,也讓更多市民尤其年輕人,認識國家在深海大洋事業中的卓越發展,激發大家對海洋研究的關註和熱情。香港【星島日報】25日稱,這次「蛟龍號」訪港活動由香港科技大學籌辦。科大校長葉玉如稱,希望活動讓本地科研人員及年輕人更深入了解海洋保育的重要性,並透過和科考團隊交流,認識國家在深海科學研究和國際治理領域的影響力與競爭力,推動香港參與國家海洋科技創新,為推動全球海洋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蛟龍號」是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研制的載人潛水器,創造了世界上同類別載人潛水器作業深度7000米的紀錄,該深度能夠涵蓋全球99.8%的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深潛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蛟龍號」至今已完成300多次下潛,剛完成的國際聯合航次於8月10日從青島啟程,開展為期45天的國際深海科研考察。參加此次考察的共有18名科研人員,包括7名內地海洋研究機構科研人員,來自加拿大、澳洲、哥倫比亞等8國的科學家,還有3名香港科學家。香港浸會大學的邱建文教授擔任本航次的聯合首席科學家,另外兩名香港學者是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博士後王琪,以及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後張珊。

「這是內地、香港與國外科學家聯合開展的國際航次,其中香港科學家團隊完成了大量工作。」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許學偉表示,此次成功采集生物樣品617件,並行現十多個疑似新物種。張珊稱,在本航次中她下潛至1270米,突破了個人下潛紀錄,「也是因為我們換了最新的國產研發推進器,才能完成這樣一個突破」。乘坐「蛟龍號」到達海底4706米的王琪透露,在航次中采集到一些海水沈積物以及生物的樣本,後續將對汙染物進行分析,以評估人類化學品排放對深海環境造成的潛在影響。

港媒分析稱,「蛟龍號」訪港增強了港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國民認同感和歸屬感。據報道,在歡迎儀式上,3名中小學生受邀登上「深海一號」參觀。香港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六年級學生黃同學參觀了船上駕駛室、樣本室、餐廳等,對樣本室印象深刻。他表示長大後想做科學家,「(未來)我可能會像這些科學家一樣發明先進潛艇和載具,也可能只是發明一些更方便的小儀器,令老百姓和街坊生活得更好」。香港華仁書院的學生鄭同學說,非常佩服科學家的勇氣,「希望將來有機會在軍事領域發展,無論在航天還是科技,為中國的國之重器盡一份力,為祖國做貢獻」。(楊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