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吉利2025:自繪地圖/L4自動駕駛,特斯拉視窗期還剩3年?

2021-11-01科學

2021年10月的最後1天,看完了吉利2025計劃的人,相信都沒有想到之中的資訊量能有如此巨大。如果給這場釋出會做個2021年的橫向對比,這要位元斯拉AI DAY所公布的要更豐富,兩者之間難度均很大,均要以企業的身份去完成以往國家層面才能實作的結果(特斯拉巨高算力的超算、邊緣計算)(吉利的低軌衛星、芯片等)。這要把絕大多數車企或者科技公司的XX DAY吊起來錘,因為背書足夠,基本根據吉利研究院的現有體系在做進一步延展,同時,也把諸多技術指標/發展細節交待的比較清楚。

對於汽車業內人來說,很容易看懂吉利接下來究竟要做什麽,而不是太多的猜測。當然,之中還存在著眾多的變量,因為吉利的體系頗為龐大,下屬眾多品牌與相關科技公司,這盤棋在操作的過程之中,將面臨現有體系的重新分配等。

不過,這些對於吉利品牌的未來大發展來看,都是勢必要做的動作,一旦能完成相應的目標,最終的結局,就是它在全球汽車產業裏,占據下一輪主導權。

關於吉利2025有效資訊的凝練,是這些

這場釋出會的核心資訊,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吉利即將做到什麽,以及吉利接下來要做什麽,共2大話題。在即將做到什麽這件事上,吉利想說的是,已經透過多年的大量資金研發實作了很多的技術突破,「雷神動力」這個全新科技動力品牌的釋出,本質上是把吉利之前ePro技術能力進行更細分的升級和推進,至於能夠取得的效果,下面這張圖說的其實已經很清楚了。

熱效率突破、燃油經濟性進一步提升、未來會擁有升級能力,同時還有此前優勢的延續,根據自身所提供的相應學習演算法,在和車主駕駛的互動之中,進一步在不同工況下匹配車主的駕駛習慣,最終潤物細無聲的,實作效能/經濟性的均衡。和傳統的Hybrid或PHEV能力不同,雷神動力的優勢就在於,它具備學習和升級的能力,也就意味著能有無限高的技術能力(理想狀態下)。

而接下來要做什麽的話題,則很清晰的瞄準了人人都知道的2個字「智能」。這2個字,會讓它和傳統汽車之間產生很明確的區隔,不同於傳統汽車的邏輯,吉利想要造出的智能汽車,會從設計理念上就走起高整合化的路線,有了相應的新架構能力之後,它身上才能進一步適配智能化時代的整體發展,如未來真正的自動駕駛、智能服務、軟件定義汽車等等。

按重要性程度來看,智能吉利2025接下來要做的動作裏,核心資訊如下:

1.智能吉利2025中的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分別有全棧自研、硬件開放、生態開放3個大點,這基本上屬於目前行業之中的主流發展方向,也有不少車企在此前已經公布了相同的未來計劃。不過在這點上,吉利能和行業之間打出一定的差異化,畢竟它的基盤更大、技術能力相對更成熟和完善,所以和它之間進行的開放合作,未來預期效果也要比體量更小的企業有更大可能空間;

2.吉利自己手裏有智能時代裏最關鍵的「數據和基盤」,吉利的智能汽車數據量不錯,300萬輛車目前線上,帶來5000萬小時+的座艙技術數據/120億公裏的行駛技術數據,而隨著新技術車型的不斷推出,數據量層面還有擴充套件空間。拋開數碼背後的有效性究竟如何這個話題,吉利想做的是,在越來越多的數據之中找到自己對痛點的深度拿捏,未來預計會在和消費者的互動之中,進一步提升車輛的升級能力,比如它很明確的定出了目標,到2025年,每個季度至少實作1-2次整車OTA升級;

3.接下來,吉利會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進行比較徹底的發力,雷神動力會主攻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將進行20多款車的搭載,如果能像比亞迪一樣做到新能源車達到傳統燃油車價格表現的話,那中國汽車市場的傳統格局會被打破,畢竟同價位下誰都希望更好的效能和更高的經濟性。還有,換電出行品牌將推出,規劃目標是擁有60秒完成換電/1000台車每天的單換電站能力,以及,吉利汽車一直以來在甲醇汽車方面的儲備,會進一步發力釋放;

4.最核心的,則是計劃中的新生事物,對傳統的打破。首當其沖的是,吉利自建低軌衛星高精度導航系統,到2026年前,規劃目標是實作厘米級精度定位和全球覆蓋,同時更重要的是,吉利的高精地圖將自行測繪。因為從技術角度來看,低軌衛星的訊號抗幹擾性、能耗、穩定性均屬於待解決的世界難題(馬斯克的星鏈也同樣如此),基站與衛星的相應匹配目前來看預計主要作用為糾正系統的一些位置,而高精地圖/高精定位,才是獨有資源與技術護城河;

而和低軌衛星/精度地圖/精度定位同樣重要的,還有碳化矽功率器件的控制器和高效油冷電機層面的創新,效能方面較現有電機進一步提升,以及第一顆7納米制程車規級SOC芯片,明年即將量產,甚至是於後期推出5納米制程的超算平台芯片/自動駕駛芯片等。

上述的核心資訊梳理之後,吉利接下來幾年要做什麽,其實已經顯而易見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之後,針對未來可前進演化的智能汽車,給到優於行業現有的吉利解決方案,尤其是在硬件層面突破現有的全球供應鏈,讓中國品牌在之中打出名堂,甚至大概率會在未來進行外銷。同時,低軌衛星導航系統、精度地圖、精度定位這種獨到的優勢,這會讓它在自動駕駛、V2X上率先拿到優勢。

很顯然的一點是,當上述在2025年全部實作時,會改變中國汽車市場目前的格局。中國品牌會進一步占據市場更大的份額,因為價格、配置、品質提升等原因,且因為中國本土化能力更強、進步速度更快。接下來,很顯然的一點是,會對原本的合資/進口品牌,造成沖擊。

甚至於可以大膽的做一個猜測,特斯拉將是首當其沖被影響的品牌,因為在智能吉利2025的目標之下,特斯拉目前的核心優勢-科技感/智能化,大概率是會被正面競爭,同時價格層面吉利預計會更有優勢。

特斯拉的智能,未來不好走,吉利的實作難度在哪?

當智能吉利2025的目標初步實作後,可以基本預期率先推出的新技術車型,不論CMA亦或是SEA浩瀚,都能在相應技術目標下,實作優於目前行業主流的表現。以目前勢頭最猛的特斯拉來看,它的相應車型具備的最核心能力是設計層面與行業之間的差異性,E/E電子電氣架構層面的三域整合能力,因為E/E架構帶來的智能駕駛能力、智能網聯能力。

搞清楚這些亮點之後,也就能發現,其實除了設計和行業之間有明顯差異性之外,其余的高整合、智能化部份,它會直接受到挑戰,甚至是不一定有應對解決方案。

高整合部份,目前特斯拉的E/E架構是有別於傳統汽車的多域控制的,它完成了「透過三區整合控制」對整車的程式碼等擁有軟件升級能力,且因為這與此前的汽車電氣化思路不同,盡管很多企業在進行相應的轉型,但在全球此類技術領域中,主流的認知是2023年左右會有車企推出基本同等技術等級的架構。

而在智能吉利2025的目標裏,這種高整合度,實際上有所布局,不過目前細節沒有交待的特別清楚,我們需要等待成品落地後才能有新的結論。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吉利準備突進的也是讓整車實作進一步最佳化升級的電子電氣架構領域。

然後,在智能網聯/智能駕駛部份,尤其是智能駕駛部份,特斯拉要面臨的壓力預計會是空前的。因為,它的技術方案有別於行業,且因為數據監管等層面的原因,它的智能網聯部份尚且有機會跟得上主流節奏的發展,但智能駕駛未必。

智能網聯部份,因為特斯拉並沒有諸如「小米汽車」的自建生態圈,因為它的相關打通工作要更多,且需要與不同的App與生態去進一步談判開放許可權、介面等方面的工作。而因為吉利的相關開放計劃以及其已經擁有的相應能力(與多家主流生態進行打通),接下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大概率能進一步超過特斯拉。

而同時,智能駕駛方面,因為行業限制的原因,它是幾乎沒有能力拿到精度地圖的。而在這方面,吉利將占據護城河優勢,測繪地圖、精度定位、低軌衛星系統等,無一不是需要進行大量前置工作與推進的產物。有了這些能力之後,吉利的新技術車型,可以同時透過「單車硬件+演算法」與「網絡定位+演算法+互動」、「未來的V2X智能交通」等,去挑戰L4級自動駕駛,甚至是未來的L5級。

而特斯拉的智能駕駛技術路線,目前一直以來所堅持和宣稱的是「視覺為主」「視覺優先」,在最新的FSD版本上,硬件層面直接砍掉傳統的雷達傳感器,僅依托於「視覺」解決方案。鑒於其無法在精度地圖/定位上有顯著的進展,同時鑒於星鏈的相關合規能力,它的未來預計繼續會是「單車智能駕駛」為主,直到那台今年AI DAY上公布的超級電腦算力真正實作並完成與車輛之間的互動,才有可能。而那,已經是另外一個維度的話題,能夠實作,但需要突破的難題太多。

當然,吉利自身的目標很高,實作的難度,首當其沖的就是錢。

5年內研發將投入1500億元,這是智能吉利2025釋出會上的計劃。從數碼上來看,意味著每年300億元人民幣的註入,而與吉利此前的相應公開資訊來看,「2020年吉利投入48億元用於研發,占收入比5.2%。」也就是說,吉利的研發投入從目前來看,較之往年是要翻6倍甚至更多的。

從吉利目前的營運來看,僅依托於其自身,1500億元的資金投入是不好解決的。接下來,它以何種形式引入資金,與哪些企業進行強強聯合,將是完成目標的重要環節之一。

寫在最後:

整體而言,吉利這種有沖勁兒的中國汽車品牌提出新的規劃和目標,對於你我而言是絕對的好事。隨著這類車型和技術的推出,它會和大眾/豐田/本田等企業的傳統產品之間產生進一步的體驗差異,而價格也大概率會在合理範疇之內。而這種差距,對於目前的全球汽車品牌來說,並不太好補齊。

不僅是因為資金/預算等問題,而是因為中國是目前全球智能發展速度中的帶動者,以傳統全球汽車品牌的思路來看,它們更多的在於全球研發推進,而只有將重心和主動權加碼放在中國市場,才有跟上的可能性。

而如果以2025為時間節點,可以預計的結果,就是標題裏的那一句「特斯拉的視窗期是不是還剩3年?」

因為,按照吉利的相應目標,到2025年時,它會完成硬件、軟件、通訊、演算法層面的多維度突破,這些都會在特斯拉現有的優點上,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