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3科學 感謝@雲舞空城的精彩回答,從地質演化的角度對鄱陽湖及鄱陽盆地的演化進行解讀,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鄱陽湖不需要救! 但是從地質角度來考慮,時間未免太就遠了,人們難以感受鄱陽湖的歷史變化,因此,本回答從歷史地貌和古地圖角度來論述。 --------------------------------------------------------------------------------------------------- 先投擲觀點: 鄱陽湖需要救! 怎麽救呢?先從鄱陽湖的形成談起~~ 先看一下今天的鄱陽湖地圖,look,以「都昌—永修」線的嬰子口為界,可以將鄱陽湖分成北湖和南湖。在洪水季節,整個鄱陽湖浪湧波騰,浩瀚萬頃,水天相連;枯水季節水落灘出,枯水一線,野草豐茂,蘆葦叢叢(這點很多知友已有說明,大家不要大驚小怪的)。北湖南湖一起漲落,一起豐枯,緊緊的依偎著,從不分離。 但是,凡事總有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鄱陽湖只有北湖而沒有南湖,在更久更久之前,鄱陽湖連北湖都沒有,鄱陽湖連根毛都不存在,那麽回答就從北湖和南湖的形成講起了。 一、彭蠡古澤 在遠古的長江流域中下遊地區,有兩個巨大的古澤,一個是雲夢古澤,一個彭蠡古澤。雲夢古澤退化成今長江以南的洞庭湖及長江以北的洪湖等沼澤,彭蠡古澤退化成今龍感湖及大觀湖(註意不是鄱陽湖啊,今天的鄱陽湖跟彭蠡古澤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好不好~~) 那為什麽要介紹彭蠡古澤呢?因為它和如今的鄱陽湖還是有半毛錢關系的,但僅僅是半毛錢的關系而已。 彭蠡古澤的形成與古長江在九江盆地的變遷有密切關系。更新世中期,長江出武穴之後,主河道流經太白湖、龍感湖、下倉鋪至望江匯合,從武穴南流入九江盆地南緣的長江岔道。更新世後期,長江主河道南移到如今的長江河道上。 由於長江南移,在江北遺留下一系列遺棄的古長江河段。若是按照一般劇情發展,這段古河道會隨著時間逐漸消亡,但是它命夠硬,茍延殘喘了數千年。 古長江河道處於下揚子淮地槽新構造掀斜下陷帶(具體如@雲霧空城中的地塹介紹),長江遺棄河道隨之擴充套件成湖,並和九江盆地南緣寬闊的長江水面合並,形成一個空前規模的大湖泊,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所記載的彭蠡古澤。 彭蠡古澤是九江在長江遺棄河段上匯流而成的,具有河流的帶狀形態,既可以稱為湖泊,也可以認為是長江的加寬河段。正因為如此,彭蠡古澤遇到身份上的尷尬,除【禹貢】外,其余如【周禮▪職方】、【呂覽▪有始】、【爾雅▪釋地】、【淮南▪地形】等篇,都沒有提到這個彭蠡古澤,顯然大家把它作為長江的加寬河道來對待了。 打南邊來的贛江也經過長江主河道,流入彭蠡古澤,但贛江流量大,對古澤的湖水起到頂托作用,以至於古澤的泥沙出不來,就被堵在了長江——彭蠡古澤交界處,逐漸沈積下來。長年累月的,泥沙淤積形成堤壩,彭蠡古澤被迫與長江分開,分開之後的古澤被東漢班固記錄在【漢書▪地理誌】廬江郡尋陽縣中。 其後,彭蠡古澤進一步萎縮,最終只剩下若幹不大的陂池,取而代之的是著稱與六朝時代的雷池和雷水,繼續退化,就成了如今的龍感湖和大觀湖(如上圖所示)。 (話說到這裏,彭蠡古澤還是和今天的鄱陽湖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別急,接下來就進入正題) 二、彭蠡新澤(鄱陽北湖) 在班固記載之前,彭蠡古澤就已經消失,推測時間點應該在漢武帝、司馬遷時代之後的數十年,距今約兩千年。俗話說的好,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彭蠡古澤消失了,彭蠡新澤形成了。新澤不斷發展變化,最終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鄱陽湖北湖(就沖著名字,彭蠡古澤還是與鄱陽湖有半毛錢關系的)。 湖口地區繼續斷陷著,慢慢的,成為長江南岸一帶唯一較大的水域,終於它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 彭蠡新澤 。從漢代至隋唐時期,江南的這個彭蠡新澤,範圍相當穩定,與今天鄱陽北湖大體相當(如上圖所示)。 三、鄱陽南湖 都說有錢就任性,有水它也任性,待北湖穩定下來之後,它就不斷地向東南擴充套件,最終將鄡(qiao)陽平原吞沒,納為自己的南湖。 鄡陽地區在秦漢時期可是平原沃土,河網交錯,經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所以早在西漢時期就在鄡陽平原地區設定鄡陽縣,屬豫章郡(今南昌)管轄。但偏偏不巧的是,鄡陽剛好落在新構造沈降地區,河網交錯的鄡陽在長期沈降後,逐步向沼澤化方向演變。至南朝隋唐時期,平原沼澤化已經相當嚴重,大部份地區不適宜人們居住和勞作,因此在南朝劉宋永初二年(421年)撤銷鄡陽縣。(ps:鄡陽縣位置如上圖所示) 其實若鄡陽這樣慢慢的沈降,它也不至於這麽快就被鄱陽北湖吞沒,但屋漏偏逢連夜雨,鄡陽不偏不倚的趕上了高溫多雨的隋唐北宋時期(@雲霧空城介紹的‘中世紀暖期’,即900至1300年),全流域地表徑流量大增,流入窪地。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個時候上遊的雲夢澤也恰好掉了鏈子。原先可以充分調蓄洪水的江漢平原地區的雲夢澤,在隋唐時期已經基本消失,洞庭湖勢單力薄,消化不了這麽大的洪水。因此每當長江幹流徑流量急增,水位上升時,除了部份分洪於洞庭湖之外,大部份嘩嘩嘩的傾泄東下。一方面江水倒灌進入鄱陽北湖,增大了北湖的水量;另一方面,江水頂托北湖出水,不讓湖水流入長江。 就這樣,北湖只得被迫向南流動,直到把可憐的鄡陽沼澤吞沒,納為它的南湖,至宋朝,鄱陽湖形成。 明清時期,鄱陽湖繼續向南擴大,形成南部許多的汊湖,直至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但無論鄱陽湖多大,它丙級還是一個吞吐型的時令湖,洪水成湖,枯水成河。 其實說句實話,即使洪水季節,鄱陽湖也不見得深到那裏去。 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康郎山一帶,是農歷七月的高水位時期,居然遇到船只擱淺的情況,簡直影響戰鬥的心情,不能愉快地打仗了。 四、鄱陽湖的萎縮 贛江主流近千年來直接由吳城經北湖入長江,泥沙只經過北湖,而長江江水一直倒灌、頂托北湖,使得贛江挾帶的泥沙只能在北湖之中,久而久之,南湖就變得比北湖深。 近代以來,贛江泄洪量的趨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經吳城的主支泄洪量遠小於南支和中支,所以贛江來沙大部份改變了一路向北的慣例,經過南支和北支,匯集在鄱陽南湖,至此,南湖也從西南部開始萎縮。 根據康山成陸的情況分析, 目前泥沙的淤積量已超過地質構造下沈量 ,所以鄱陽湖有著自南向北萎縮的明顯趨勢。1954年鄱陽湖洪水湖面(21m水位)是5050平方千公裏,1957年為4900平方公裏,1976年洪水湖面近為3841平方公裏,短短22年間,湖水面積減少1209平方公裏。而且,直到現在,鄱陽湖湖面面積一直在萎縮。 --------------------------------------------------------------------------------------------------------------- 總結: 今天的鄱陽湖,在歷史時期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演變過程。 在漢代,鄱陽湖北湖形成(和今範圍相當),至隋唐前,一直處於較穩定的狀態。不巧遇上隋唐北宋溫暖氣候時期,北湖向南部鄡陽擴充套件,至宋代,北湖吞沒鄡陽,納為南湖,鄱陽湖具有今天的雛形。明清時期,鄱陽湖繼續向南擴充套件,形成一系列的汊湖。至近代,贛江洪水改變泄洪路徑,由北支轉向中、南支,使得贛江進入南湖的泥沙量增大,最後泥沙量大於地質構造的沈降量,鄱陽湖面積萎縮。 結論 :鄱陽湖需要保護。 鄱陽湖近代的萎縮是由於贛江洪水主要經中支和南支流入南湖,造成南湖泥沙淤積而造成的,所以應當采取措施, 控制贛江南、中、北三支的流量,使得贛江主要洪水重新回到北支流出,進入長江。同時,嚴格控制高灘圩田,圍湖造田,延緩鄱陽湖的萎縮 。
感謝@雲舞空城的精彩回答,從地質演化的角度對鄱陽湖及鄱陽盆地的演化進行解讀,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鄱陽湖不需要救! 但是從地質角度來考慮,時間未免太就遠了,人們難以感受鄱陽湖的歷史變化,因此,本回答從歷史地貌和古地圖角度來論述。 --------------------------------------------------------------------------------------------------- 先投擲觀點: 鄱陽湖需要救! 怎麽救呢?先從鄱陽湖的形成談起~~ 先看一下今天的鄱陽湖地圖,look,以「都昌—永修」線的嬰子口為界,可以將鄱陽湖分成北湖和南湖。在洪水季節,整個鄱陽湖浪湧波騰,浩瀚萬頃,水天相連;枯水季節水落灘出,枯水一線,野草豐茂,蘆葦叢叢(這點很多知友已有說明,大家不要大驚小怪的)。北湖南湖一起漲落,一起豐枯,緊緊的依偎著,從不分離。 但是,凡事總有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鄱陽湖只有北湖而沒有南湖,在更久更久之前,鄱陽湖連北湖都沒有,鄱陽湖連根毛都不存在,那麽回答就從北湖和南湖的形成講起了。 一、彭蠡古澤 在遠古的長江流域中下遊地區,有兩個巨大的古澤,一個是雲夢古澤,一個彭蠡古澤。雲夢古澤退化成今長江以南的洞庭湖及長江以北的洪湖等沼澤,彭蠡古澤退化成今龍感湖及大觀湖(註意不是鄱陽湖啊,今天的鄱陽湖跟彭蠡古澤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好不好~~) 那為什麽要介紹彭蠡古澤呢?因為它和如今的鄱陽湖還是有半毛錢關系的,但僅僅是半毛錢的關系而已。 彭蠡古澤的形成與古長江在九江盆地的變遷有密切關系。更新世中期,長江出武穴之後,主河道流經太白湖、龍感湖、下倉鋪至望江匯合,從武穴南流入九江盆地南緣的長江岔道。更新世後期,長江主河道南移到如今的長江河道上。 由於長江南移,在江北遺留下一系列遺棄的古長江河段。若是按照一般劇情發展,這段古河道會隨著時間逐漸消亡,但是它命夠硬,茍延殘喘了數千年。 古長江河道處於下揚子淮地槽新構造掀斜下陷帶(具體如@雲霧空城中的地塹介紹),長江遺棄河道隨之擴充套件成湖,並和九江盆地南緣寬闊的長江水面合並,形成一個空前規模的大湖泊,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所記載的彭蠡古澤。 彭蠡古澤是九江在長江遺棄河段上匯流而成的,具有河流的帶狀形態,既可以稱為湖泊,也可以認為是長江的加寬河段。正因為如此,彭蠡古澤遇到身份上的尷尬,除【禹貢】外,其余如【周禮▪職方】、【呂覽▪有始】、【爾雅▪釋地】、【淮南▪地形】等篇,都沒有提到這個彭蠡古澤,顯然大家把它作為長江的加寬河道來對待了。 打南邊來的贛江也經過長江主河道,流入彭蠡古澤,但贛江流量大,對古澤的湖水起到頂托作用,以至於古澤的泥沙出不來,就被堵在了長江——彭蠡古澤交界處,逐漸沈積下來。長年累月的,泥沙淤積形成堤壩,彭蠡古澤被迫與長江分開,分開之後的古澤被東漢班固記錄在【漢書▪地理誌】廬江郡尋陽縣中。 其後,彭蠡古澤進一步萎縮,最終只剩下若幹不大的陂池,取而代之的是著稱與六朝時代的雷池和雷水,繼續退化,就成了如今的龍感湖和大觀湖(如上圖所示)。 (話說到這裏,彭蠡古澤還是和今天的鄱陽湖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別急,接下來就進入正題) 二、彭蠡新澤(鄱陽北湖) 在班固記載之前,彭蠡古澤就已經消失,推測時間點應該在漢武帝、司馬遷時代之後的數十年,距今約兩千年。俗話說的好,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彭蠡古澤消失了,彭蠡新澤形成了。新澤不斷發展變化,最終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鄱陽湖北湖(就沖著名字,彭蠡古澤還是與鄱陽湖有半毛錢關系的)。 湖口地區繼續斷陷著,慢慢的,成為長江南岸一帶唯一較大的水域,終於它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 彭蠡新澤 。從漢代至隋唐時期,江南的這個彭蠡新澤,範圍相當穩定,與今天鄱陽北湖大體相當(如上圖所示)。 三、鄱陽南湖 都說有錢就任性,有水它也任性,待北湖穩定下來之後,它就不斷地向東南擴充套件,最終將鄡(qiao)陽平原吞沒,納為自己的南湖。 鄡陽地區在秦漢時期可是平原沃土,河網交錯,經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所以早在西漢時期就在鄡陽平原地區設定鄡陽縣,屬豫章郡(今南昌)管轄。但偏偏不巧的是,鄡陽剛好落在新構造沈降地區,河網交錯的鄡陽在長期沈降後,逐步向沼澤化方向演變。至南朝隋唐時期,平原沼澤化已經相當嚴重,大部份地區不適宜人們居住和勞作,因此在南朝劉宋永初二年(421年)撤銷鄡陽縣。(ps:鄡陽縣位置如上圖所示) 其實若鄡陽這樣慢慢的沈降,它也不至於這麽快就被鄱陽北湖吞沒,但屋漏偏逢連夜雨,鄡陽不偏不倚的趕上了高溫多雨的隋唐北宋時期(@雲霧空城介紹的‘中世紀暖期’,即900至1300年),全流域地表徑流量大增,流入窪地。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個時候上遊的雲夢澤也恰好掉了鏈子。原先可以充分調蓄洪水的江漢平原地區的雲夢澤,在隋唐時期已經基本消失,洞庭湖勢單力薄,消化不了這麽大的洪水。因此每當長江幹流徑流量急增,水位上升時,除了部份分洪於洞庭湖之外,大部份嘩嘩嘩的傾泄東下。一方面江水倒灌進入鄱陽北湖,增大了北湖的水量;另一方面,江水頂托北湖出水,不讓湖水流入長江。 就這樣,北湖只得被迫向南流動,直到把可憐的鄡陽沼澤吞沒,納為它的南湖,至宋朝,鄱陽湖形成。 明清時期,鄱陽湖繼續向南擴大,形成南部許多的汊湖,直至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但無論鄱陽湖多大,它丙級還是一個吞吐型的時令湖,洪水成湖,枯水成河。 其實說句實話,即使洪水季節,鄱陽湖也不見得深到那裏去。 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康郎山一帶,是農歷七月的高水位時期,居然遇到船只擱淺的情況,簡直影響戰鬥的心情,不能愉快地打仗了。 四、鄱陽湖的萎縮 贛江主流近千年來直接由吳城經北湖入長江,泥沙只經過北湖,而長江江水一直倒灌、頂托北湖,使得贛江挾帶的泥沙只能在北湖之中,久而久之,南湖就變得比北湖深。 近代以來,贛江泄洪量的趨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經吳城的主支泄洪量遠小於南支和中支,所以贛江來沙大部份改變了一路向北的慣例,經過南支和北支,匯集在鄱陽南湖,至此,南湖也從西南部開始萎縮。 根據康山成陸的情況分析, 目前泥沙的淤積量已超過地質構造下沈量 ,所以鄱陽湖有著自南向北萎縮的明顯趨勢。1954年鄱陽湖洪水湖面(21m水位)是5050平方千公裏,1957年為4900平方公裏,1976年洪水湖面近為3841平方公裏,短短22年間,湖水面積減少1209平方公裏。而且,直到現在,鄱陽湖湖面面積一直在萎縮。 --------------------------------------------------------------------------------------------------------------- 總結: 今天的鄱陽湖,在歷史時期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演變過程。 在漢代,鄱陽湖北湖形成(和今範圍相當),至隋唐前,一直處於較穩定的狀態。不巧遇上隋唐北宋溫暖氣候時期,北湖向南部鄡陽擴充套件,至宋代,北湖吞沒鄡陽,納為南湖,鄱陽湖具有今天的雛形。明清時期,鄱陽湖繼續向南擴充套件,形成一系列的汊湖。至近代,贛江洪水改變泄洪路徑,由北支轉向中、南支,使得贛江進入南湖的泥沙量增大,最後泥沙量大於地質構造的沈降量,鄱陽湖面積萎縮。 結論 :鄱陽湖需要保護。 鄱陽湖近代的萎縮是由於贛江洪水主要經中支和南支流入南湖,造成南湖泥沙淤積而造成的,所以應當采取措施, 控制贛江南、中、北三支的流量,使得贛江主要洪水重新回到北支流出,進入長江。同時,嚴格控制高灘圩田,圍湖造田,延緩鄱陽湖的萎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