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蜀漢的民族政策放在古代各王朝中都是很有亮點的。
之所以從漢朝一直到清朝,都有「棄西域」、「棄涼」、「棄疆」的聲音,原因是很復雜的,包括了:
1、民族矛盾
2、朝廷與地方的矛盾
3、地區階級矛盾
由此造成的管轄不到、動亂不止,國家安全、財政、人力、威望損耗巨大,得不償失。
朝廷裏的人們大致上有三種心態:
1、那爛地方本來就不是我們的,那些異族也不是我們國家的人,扔了就扔了,占了只是為了面子,不如及時止損(諷刺的是持這種想法的王朝往往都一直在挨揍);
2、那地方畢竟是我們的領土,只是現在搞不定,先放一放等有余力的時候再收回來(諷刺的是持這種想法的王朝往往都收不回來);
3、那地方非常重要,不能放棄。
蜀漢政權的民族政策特殊的一點就是,當劉備、諸葛亮還在遙遠的襄陽,就提出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民族政策基調,這成為後來蜀漢的一項國策。事實上,從劉備一直到蜀漢滅亡前,其基本想法都是以上第三種,他們是把少數民族當成大漢子民的。說蜀漢是基於軍事需要,只能去爭涼州的觀點,格局就小了。
漢家的領土,一點都不能少;漢家的子民,一個都不能缺。
當孫權在死掐東南百越的時候,我們看到,荊州一帶漢夷很和睦,幾乎沒有沖突出現。後來劉備東征孫吳,特地派出馬良這樣的重臣前往荊南地區聯系當地五溪蠻,而且當地蠻族首領沙摩柯很快就響應劉備起兵。
想想東漢初年,這裏的蠻人還和馬援打得你死我活。而夷陵之戰後,孫權又對當地蠻人再次舉起屠刀大舉剿滅,實慘。
劉備死後,諸葛亮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平定和開發南中。
在劉備時期,蜀漢還沒顧得上南中,基本沒有控制,統治範圍不過就是四川盆地+漢中盆地而已。劉備死後,南中地區在曹魏、孫權和地方豪強挑撥下大亂。
諸葛亮一舉平定南中之亂,按照曹魏、孫吳的一般做法,不屠幾把怎麽行?但是諸葛亮對南中的破壞很小,反而開啟了南人治南、漢南合作的新政局。漢人教南人生產,南人可以進入蜀漢為官,參加軍隊幫助北伐(五部飛軍的忠誠度相當高)。
更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把先進的文化帶到南中傳播開來,對後世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唐代地方誌【雲南誌】記載,唐朝時,南詔王閣羅鳳之子,南詔王異牟尋之父,把唐軍打得很慘的名將鳳伽異,在昆明修建拓東城,發現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此碑如倒,蠻為漢奴」,當地人說是當初諸葛亮立的,鳳伽異趕緊命令把石碑修補保護起來。這個野史故事可信度不高,很可能是借鑒了越南的馬援碑的傳說,但是從側面反映了諸葛亮在雲南少數民族中的威望。鳳伽異可以不服大唐,但是對諸葛亮必須尊敬。】
有人說拉倒吧,南蠻一直在反叛,越嶲(xi)郡的官員都不敢到治所去,幾十年一直躲在朱提辦公。我想說明的是,南中地區的民族構成是非常復雜的,各個地區分布著不同的民族,即使同一個民族隔座山可能就是兩個互相不對付的族群。要說對當地完全控制,對不起一直到中華民國時期都沒做到,要新中國才完成。有個典型的例子,當初紅軍長征經過涼山彜族區,跟當地彜族談好了和平相處,結果往前走了沒多遠又跑出一群人,說我們跟前面的不但不是一批而且有世仇,搞得紅軍很頭疼。
所以說,在古代,要讓西南地區所有少數民族全部安安穩穩不生事,幾乎沒有一個時代能做到。就像一個班級裏總有一兩個刺頭,南中有人反叛不代表整個南中都反。蜀漢能夠做到幾十年內南中大部份地區都保持安定已經非常難得,出現了鄧方、馬忠、張嶷、霍弋等一批受少數民族敬重的官員,即使某些地區發生叛亂規模也小,怎麽說也比唐朝、清朝這樣的大一統王朝的表現強吧?
然後就要說到西北地區的羌族了。羌人的構成也很復雜,從漢朝時就開始不斷分化出新的部族,分布在西北、關中、青藏高原的廣闊地區。成都往西沒多遠,就進入了羌區。
涼州地區的羌人跟西遷的漢人爭奪生存空間,矛盾長期存在,他們跟周朝打、跟秦朝打、跟漢朝打、跟曹魏打、跟西晉打,十六國時期跟各國打,直到唐朝吐谷渾被滅才被吐蕃取代。東漢羌亂幾乎貫穿整個朝代,羌人甚至打到了山西、河北,是造成東漢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至於讓一些東漢官員先喊棄西域,後喊棄涼。
西域 - 涼州(又分為河西、隴右)- 關中 - 中原
這條極其重要的軸線是古代中原王朝勢力西進的四級階梯(其實作代也是)。當中原王朝強盛之時(漢、唐、清)可以直通西域,弱一點就只能退守河西走廊(隋、元、明),再弱一點就只能完全退回關中(唐、宋)。
這就是「棄西域」「棄涼」的本質。
秦、西漢時期國家中心在關中,關中實力極強,西面的少數民族進不來,而東漢的中心東遷洛陽,關中地區的掌控力度下降,羌人大量東進,與漢人雜處。
曹魏時期武德充沛,東打高句麗,北打烏桓鮮卑,西打羌氐,羌人過得很苦,仍然屢屢反叛,但在曹魏的軍事高壓下基本沒有作為(跟後世號稱統一王朝的西晉的拉胯相比天上地下)。
比如,公元214年,屠城專業戶夏侯淵平定隴右,「攻燒羌屯,斬獲甚眾。」「與諸將圍興國,屠之。」「冬十月,屠枹罕。」公元215年,曹操平氐王竇茂,「五月,公攻屠之」。而且還大量遷徙西北少數民族,壓迫甚重。
在這種血腥通知下,西北各族「怨恨之氣毒於骨髓」(徙戎論),表現出一種普遍的特點,那就是向往蜀漢,「羌、胡乃心思漢如渴」(三國誌·蔣琬傳)。
記載於歷史的西北少數民族歸附蜀漢記錄有: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得到涼州支富、康植等少數民族首領支持。安定、天水、南安三郡羌胡響應。
公元236年,氐族首領苻健率眾歸降蜀漢,受到大將軍蔣琬優待。
公元247年,羌族餓何、燒戈等叛亂,與蜀漢聯絡。叛亂被郭淮平定後,胡王治無戴、白虎文等南下歸附蜀漢,衛將軍姜維前往迎接。
至於小規模的羌胡來投肯定還有。這些內附的少數民族,一般被安置在陰平、武都兩郡,與漢民和平共處,不能說生活條件有多好,但是至少比在曹魏強。後來幾百年的仇池國楊氏,就是以此為基本盤,一直延續到隋朝。(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古代楊氏家族是真能茍,不管仇池楊氏、播州楊氏還是傳說中的楊家將,這是為什麽呢?)
總之,蜀漢政權簡直是漢末三國時期一盞明燈,南北少數民族都心向往之。即使放在整個古代中國,蜀漢的漢夷和諧程度,也是少見的。後世少數民族對蜀漢的追念,也是延綿不絕。直到唐朝,緬甸北部仍然有著諸葛亮城,諸葛丞相怕是怎麽也想不到,在他身故五六百年後,南中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吧。
我常有遐思,如果諸葛亮真的興復漢室,會如何解決邊疆少數民族問題,但無論如何總比晉朝爛成五胡十六國要強得多吧?
最後不禁感慨,為什麽曾經的交州現在變成了越南,而民族、地理條件都更復雜的雲南現在卻是一個省?
只此一項功績,諸葛亮便足以彪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