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還是治理能力的不同。
我認為生活在帝國周圍的少數民族也是人,也會追求幸福,也怕死。之所以會叛變,大多是因為當地的官員盤剝太過,本來生產力就不發達三天餓兩頓,帝國朝廷腐敗,地方官吏和世家大族沒人制衡,橫征暴斂。
黃巾起義是怎麽爆發的,還不是因為底層被世家大族盤剝的活不下去了只能揭竿而起。青州黃巾軍為什麽有百萬之眾,真有百萬軍隊早就打破洛陽建立黃巾政權了,這百萬黃巾軍真正能作戰的也就幾萬人,大多數都是老幼婦女,在青州黃巾軍的保護下從事生產,即便在青州地區流竄也能養活自己可見東漢末年地方豪強宗族對於底層百姓盤剝的有多厲害。
還有一個證據就是袁術,盤踞南陽郡、汝南郡、淮南地區(九江郡、廣陵郡)期間,橫征暴斂,導致天下最富裕的三個地方民不聊生。
對於腐朽的東漢王朝來說涼州地方三天兩頭叛亂,當地的產出還不夠派遣軍隊的開銷。當然是負資產。
但是對於依法治國、擅長治戎的諸葛亮來說,治理起來太容易,治理羌人再難還能難過雲南緬甸那些南蠻嗎。
諸葛亮的依法治國跟現在的依法治國不完全是一回事。諸葛亮的依法治國主要是打壓豪強,限制豪強橫征暴斂,人民才有活路了。人民有活路,腦子進水了去作亂。那個時候又沒有CIA。
拿下涼州,派去的地方官只要堅持法度,不盤剝當地百姓,願意聽取當地民眾的訴求,抑制豪強。涼州不僅不會成為負擔,還可以成為跟西域進行蜀錦貿易的貿易中轉站、戰馬生產基地,以及成為進攻曹魏的軍隊駐地和後勤補給基地。
從隴右出發進攻關中要比從漢中出發更容易。而且有兩個進攻路線進入關中平原,也會加大曹魏在關中地區的防守壓力。
諸葛亮的目標是拿下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和隴西郡。南安郡 、天水郡 、安定郡 第一時間就投降了。隴西郡也準備有條件投降,前提是諸葛亮堵住魏軍。
這是一場時間的賽跑。諸葛亮軍圍攻祁山,張郃軍圍攻馬謖軍。只要馬謖能堅持到諸葛亮拿下祁山,那麽張郃軍就算攻占街亭也沒有意義,只能撤軍。
只可惜馬謖 不遵循諸葛亮的部署,舉措煩擾,又不接受王平的勸阻,不在當道之處下寨,反而舍水上山設陣
拿破侖說過微操不行就別瞎指揮。沒有那個水平就老老實實堵住大路,當街下寨跟魏軍打消耗戰,作戰空間有限魏軍無法完全展開,街亭的地形也沒辦法側翼包抄,魏軍也只能跟你打消耗戰。馬謖這家夥不知道天高地厚,堅持守住就能贏的局,不遵守諸葛亮的部署自以為是以為可以居高臨下沖擊魏軍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