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廣東始興南山發現「天馬」,頭上有尖角,渾身黑漆漆,愛吃蘑菇

2024-07-02科學

廣東始興南山省級自然保育區是南副熱帶向中副熱帶過渡的地帶,以中山地貌為主,屬於森林生態系類別。

保護區內年均氣溫 19.6 ℃,年降雨量充沛,林木茂盛,為野生動物們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所以這裏也是廣東省乃至全國生物多樣性較高的地區,無數珍稀的野生動物在這裏繁衍生息。

架設在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就多次拍到了珍貴的中華鬣羚。從拍到的畫面上來看,研究人員判斷這只中華鬣羚的體重在100千克左右。

在很多文章裏面,只要一提到中華鬣羚,很多作者都會用「十分罕見」等詞匯來形容它們。

實際上它們雖然的確比較罕見,但也沒有那麽罕見,其實這些年裏,在中國多個省市的眾多保護區裏面,也都有拍到過中華鬣羚的身影,而且還有民間的目擊事件發生。

比如在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杭州余杭區徑山野外均有拍到;在2017年的時候,還有一頭中華鬣羚不慎跌落到湟源縣果米灘水電站附近水池中,經人們救助才得以脫離困境。

頭上有尖角,渾身黑漆漆,長相怪異

中華鬣羚在中國民間也被稱為「山驢子」,從民間叫法來看,大致就可以猜出它們的形象,長得比較像驢。

渾身長得黑漆漆的,體高腿長,成年之後體重為85-140千克,頸背部有長而蓬松的鬃毛,頭上有尖銳的雙角,眼睛大而黑且炯炯有神。

因中華鬣羚長相怪異,所以神農架傳說中的渾身漆黑如棺槨的「棺材獸」,其原型就被認為是中華鬣羚。

因蹄像牛非牛、尾像驢非驢、角像鹿非鹿、頭像羊非羊,因此中華鬣羚跟麋鹿、馴鹿等一起也被稱為「四不像」。

說到國寶,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大熊貓,實際上中華鬣羚也有國寶的稱號。在2021年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裏,中華鬣羚的名字出現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行列中。

它是典型的林棲型生物,長得比羚牛小許多,但比斑羚大,在當下的森林生態系中,金錢豹就是它們最大的天敵。

比如在三江源、九嶷山等,就同時生活著中華鬣羚和金錢豹。但中華鬣羚的雙角,會讓豹子也有所忌憚,畢竟逼急了,它也是會反抗的。

以青草樹葉為食,但最愛吃的是各種蘑菇

從外形上看,中華鬣羚屬於有蹄類動物,而絕大多數的有蹄類動物,都是吃素的,所以中華鬣羚也不例外。

它的食性廣泛,各種青草、樹葉、嫩枝均可取食。冬季它們主要在森林地帶活動,而夏季則會往更高海拔的峭壁區活動。

相對於各種綠色植物來說,各種蘑菇等真菌類植物,才是它們的最愛。在平日裏,中華鬣羚會在山間到處覓食蘑菇,偶爾也會到鹽漬地舔食鹽,這種行為,在巖羊、盤羊、山羊等多種食草動物身上都有發現。

中華鬣羚性情非常機警,就連睡覺的時候,有時也會選擇在視野開闊的隆起地帶上休息,一旦察覺到周圍有異樣,會毫不猶豫地逃走。

它對人和其他動物都有很高的戒心,加上它神出鬼沒,會主動回避人類,所以想要接近中華鬣羚,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海拔1000-4000米的針闊混交林、多巖石的雜灌林裏,是中華鬣羚經常出沒的地區。

雖然名字帶「中華」二字,但它卻不是中國獨有的物種,在一些東南亞國家裏面,也有存在。

奔跑能力極強,竟有「天馬」之稱

一般來說,多數有蹄類動物的社交內容極強,喜歡營大型群居生活,但中華鬣羚卻並非如此,它們更喜歡單獨或呈小群活動,並不喜歡大型群居在一起。平日裏單獨或配對的雌雄一起玩耍、覓食,活動規律具有晨昏性。

中華鬣羚是一種行動能力極強的動物,即便是在山間亂石地帶,或是陡峭的懸崖裸巖地帶,都能健步如飛,所以中華鬣羚躲避天敵的辦法就一個字:跑,正是三十六計裏面的「走為上」計。

根據【黃山誌】的記載,在中國古代黃山等地帶,有天馬出沒,它們「飛騰天都蓮花諸峰,須萸躍過數十峰」。

查閱一些古籍資料及現代學者的觀點,一致認為中華鬣羚就是傳說中「天馬」的原型。

中華鬣羚有著超強的奔跑能力,在雲霧繚繞的山野間飛奔,的確給人一種四足皆捧以祥雲、天馬踏雲飛馳而過的感覺。加上一些中華鬣羚頸背部的鬃毛為銀白色,更是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中華鬣羚體型大,皮板質素上乘,所以在過去它們曾被大量獵殺,導致族群數量銳減。加上人們過度砍伐森林,使得它們的棲息地遭到了破壞,所以中華鬣羚跟其他森林動物一樣,曾一度瀕危。

而今在中國有關於它們的目擊事件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好訊息,說明生態環境建設和動物保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比如在廣東始興南山省級自然保育區不同時段都拍到了它們的身影,說明當地的生態環境,是比較適宜它們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