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宇宙只有138億年的歷史,為何直徑達到了930億光年,這不矛盾嗎?

2024-08-28科學

宇宙的年齡和直徑是天文學中令人著迷的兩個概念。據目前最廣泛接受的理論,宇宙的年齡約為138億年,這個數碼來源於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詳細研究,以及對宇宙學常數的精確測量。然而,當我們談論到宇宙的直徑時,情況就變得更加復雜。

宇宙的直徑並非一個簡單的空間測量,因為它涉及到宇宙的膨脹。

宇宙膨脹理論預測,宇宙中的任何兩個遙遠的點,都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相互遠離。這種膨脹效應意味著,光在宇宙中行進的距離,遠比我們直覺上的一光年要長得多。實際上,可觀測宇宙的直徑被認為大約是930億光年。這個數碼表明,在宇宙的138億年歷史中,光所走過的距離遠遠超出了我們對時間的常規理解。

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必須明白,光年並非時間單位,而是一個距離單位。它表示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經過一年時間的距離。在靜止的平直空間中,這個距離是固定的。但在膨脹的宇宙中,情況就不同了。由於宇宙的膨脹,光在一年內所能行進的距離會因為空間本身的擴張而增加,這就導致了光年這個概念在宇宙學中的實際套用遠比它表面上看起來要復雜。

光年這個概念在理解宇宙尺度時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它也常常引起誤解。光年實際上是一個純粹的距離單位,它表示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經過一年時間所走過的路徑長度。這個距離大約是9.46萬億公裏。重要的是,光年不應被誤解為時間的度量,盡管它確實包含了時間(一年)和速度(光速)兩個因素。

在宇宙學中,我們經常需要處理巨大的距離,光年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直觀的方式來表達這些距離。例如,當我們說某個星系距離我們100光年時,我們指的是從那個星系發出的光需要100年時間才能到達地球。這一點在理解宇宙的廣闊和遙遠星系的距離時尤為重要。

然而,在膨脹的宇宙中,情況變得更加復雜。由於宇宙在不斷膨脹,光在一年內行進的距離會因為空間的擴張而增加。這意味著,在宇宙的某個年齡時刻,光所走過的總距離可能會遠大於那個年齡所對應的光年數。例如,在宇宙138億年的歷史中,光可能已經走過了465億光年的距離,這遠超過了138億光年。這種現象並不違背光速不變原理,而是宇宙膨脹的直接結果。

宇宙的年齡是一個透過多種天文觀測和理論模型計算得出的重要物理量。目前最精確的宇宙年齡測量來自於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研究,特別是由歐洲空間局的普朗克衛星收集的數據。這些觀測數據讓我們能夠回溯到宇宙大爆炸後約38萬年的宇宙狀態,那時的宇宙已經冷卻到足以讓電子和質子結合形成氫原子,從而使背景輻射得以自由傳播。

透過分析這種古老的輻射,科學家們可以測量宇宙的膨脹歷史,並據此計算出宇宙的年齡。這種方法所得出的宇宙年齡約為138億年。此外,普朗克衛星的數據還幫助我們更精確地理解宇宙的組成,包括暗物質和暗能量的作用。

除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之外,哈伯定律也是測量宇宙年齡的重要工具。

哈伯定律由美國天文學家艾德溫·哈伯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它描述了星系的紅移與距離之間的關系。哈伯定律表明,遙遠的星系都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遠離我們,這種速度與星系距離地球的遠近成正比。這個定律的發現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並且它還引入了一個關鍵的物理量——哈伯常數。

哈伯常數是根據哈伯定律計算得出的,它表示星系退行速度與距離的關系。透過測量不同星系的紅移和距離,科學家可以計算出哈伯常數,進而根據哈伯定律的公式推算出宇宙的年齡。哈伯常數的測定和宇宙年齡的計算是天文學中極為復雜和精密的工作,涉及到多種觀測技術和理論模型。

在理解宇宙的尺度時,我們必須考慮宇宙的膨脹效應。可視宇宙是指從地球觀測到的宇宙範圍,它由光在宇宙的138億年歷史中所能行進的最遠距離定義。這個距離被稱為可視宇宙半徑,目前估計約為465億光年。

然而,這個數碼並不代表宇宙的實際直徑,因為宇宙在不斷膨脹,而且這種膨脹是在所有方向上均勻進行的。這意味著,在任何給定的方向上,光都會在138億年的時間裏行進大約465億光年的距離。因此,如果我們在宇宙的任何一個位置觀察,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半徑約為465億光年的球形空間,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可視宇宙。

宇宙的膨脹效應使得光在行進過程中所覆蓋的實際距離遠超過一光年。這種膨脹效應是透過紅移現象觀測到的,它表明從遙遠星系發出的光波長會被拉長,從而使我們觀測到的星系看起來比它們實際位置更遠。正是這種膨脹,使得一個年齡為138億年的宇宙能夠擁有一個直徑達到930億光年的可視範圍。

為了精確測量宇宙中的距離,天文學家發展了多種方法。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是造父變星測量法。造父變星是一種特殊的恒星,其亮度會周期性地變化。由於這種變化與恒星的固有亮度有關,因此可以透過比較造父變星在不同時間的亮度來計算它們與地球的距離。

造父變星的變光周期與其絕對星等(即恒星本身的亮度)存在一定的關系,這使得天文學家能夠透過觀測其視星等(即我們看到的恒星亮度)來估算距離。透過這種方法,天文學家可以標定宇宙中的「量天尺」,進而為其他更遙遠的天體提供距離參考。

另一種測量距離的方法是利用la型超新星。這類超新星的亮度非常恒定,因為它們的爆炸是由於白矮星達到錢德拉塞卡極限後發生的。由於這種極限是一個理論計算值,因此la型超新星的亮度不會存在太大的誤差,這使它們成為理想的標準燭光。透過觀測la型超新星的亮度,天文學家可以測量它們與地球的距離,並據此計算宇宙學中的重要常數,如哈伯常數。

這兩種方法都極大地提高了我們測量宇宙距離的精度,對於理解宇宙的尺度和演化歷史至關重要。

在宇宙學中,距離的概念比在日常生活中要復雜得多。天文學家為了精確描述宇宙中的距離,引入了幾種不同的距離定義,其中包括光行距離、固有距離和共動距離。

光行距離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經過一年時間所行進的距離,它是一個基於時間的距離單位。在宇宙學中,光行時間通常被用來表示從宇宙大爆炸至今的歲月,也就是138億年。這個時間是透過回溯從宇宙中最古老的光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出發,直到它被我們觀測到的這段時間來測量的。

固有距離則是一個更加接近真實距離的概念,它表示天體在宇宙膨脹之前的實際距離。但由於宇宙的膨脹,固有距離實際上是無法直接測量的。天文學家轉而使用紅移量來表示固有距離,紅移量是透過觀測天體發出光線的紅移程度來計算的。紅移現象反映了宇宙膨脹導致的光線波長的拉伸,紅移量越大,表示天體距離我們越遠,宇宙膨脹對其光線的影響也越大。

共動距離是宇宙學中描述動態宇宙最妥當的一種說法,它是一個固定值,不隨時間變化。共動距離反映了天體與宇宙共同膨脹的關系,它代表了可觀測宇宙的尺度。在目前的宇宙學模型中,可觀測宇宙的半徑約為465億光年,這個距離就是共動距離。

這些距離概念的引入,使得天文學家能夠更精確地描述宇宙的尺度和演化。它們是我們理解宇宙歷史和結構的基礎,也是探索宇宙未知領域的關鍵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