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破除迷信,諾蘭不是神

2024-09-11娛樂

迷信這東西,想要破除,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簡單的破除,旁觀者清,大家看穿了制造迷信的式人而不是別的什麽之後,自然就會讓迷信煙消雲散了。困難的破除無外乎那些曾經相信的人不願意自己的「相信」被別人輕易否定,於是乎,在迷信被破除之後,已然深信不疑,這個時候,他迷的不僅僅是相信,而是自己「不服輸」的勁。這種人最麻煩,但往往這種人最多。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歐本海默】就是一個破除迷信的過程,雖然很多觀眾並不願意承認本片與迷信之間有某種關聯,但是回頭想想,這種不願意相信是否就是一種深深的迷信。迷信什麽呢?迷信諾蘭出品,必屬精品,它沒有不好,只有你看不懂,至於大家看懂看不懂,要不要一種包容,很遺憾,最強調民主自由的人容不下不同的聲音。

【歐本海默】講述的是原子彈之父,美國人歐本海默在研制原子彈前後的故事,因為歐本海默是猶太裔美國人,所以在一開始,歐本海默的初衷是為了結束二戰而研究了原子彈。然而慢慢的這個初衷便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因為歐洲戰場上的二戰結束了,亞洲戰場上的瘋狂的日本人還在做最後的反撲,於是,杜魯門下令,廣島長崎遭到了轟炸。此時此刻,歐本海默並沒有意識到研制原子彈這件事情有太多的不妥,然而故事還沒有結束。

當二戰徹底結束後,歷史迅速的邁步到冷戰時期,美國一開始就祭出了麥卡錫主義,這個時候,原本是二戰功臣的歐本海默受到了最嚴苛的政治審查。他的回憶開始遍布自己整個人生,研制原子彈這件事情的正義性變得無足輕重了,而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失業此時此刻便開始了無休止的被懷疑,歐本海默這個時候真的沈默了。

這就是本片所講述的故事,首先來說,這就是一部非常無聊的悶片,這一點你承認不承認,都對於本片的內容沒有任何的影響,正常的觀眾都喜歡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故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對於悶片情有獨鐘的觀眾屬於少部份,而這少部份的觀眾在習慣看悶片的同時會理解自己與正常的觀眾之間的區別,他們並不會要求正常的觀眾也喜歡看悶片,因為他們自己知道,悶片就是悶片,悶片確實是沒有幾個人喜歡看,這不強求,但並不意味著悶片就一定是好電影或者是爛片一樣,大家喜好不同而已,但悶片就是讓大部份人喜歡不起來。

這個客觀事實一部份影迷是不接受的,如果這個悶片是一名不知名導演的作品,或許他們會接受,但恰恰相反,諾蘭的作品,即使是悶片,也一定要按著大多數觀眾的頭皮狠狠的看完,如果看不完,那不是這部影片有問題,而是觀眾們不懂得欣賞。這種論調是強人所難了,而且部份人在秉持這種論調的時候,已經自覺不自覺的將自己處於了一種雙重標準的境地,而這種雙重標準恰恰孕育了迷信這個群體。

諾蘭為什麽不能拍攝一部讓大部份人不喜歡的電影,難道諾蘭出品的就一定是精品嗎?觀眾們不喜歡某一類電影,需要觀眾們反思嗎?可見,錯誤的輿論一旦占據了主體地位,那麽正確的輿論反倒成了一種罪,在經歷了這幾年魔幻時刻之後,不少人會深刻的體會到,我們號稱與國際接軌的最終結果是將原本一群有信仰的人,慢慢的同化為了烏合之眾,這並不是進步,但卻有人對於自己所迷信的深信不疑。

其次,本片也不是在講述歐本海默制造原子彈的過程,這一點來說,諾蘭對於這個人物的發掘有著自己獨到的地方,而不是一般觀眾們,甚至於迷信諾蘭的人所追捧的那樣,將歐本海默制造原子彈的過程描寫出來。追捧這部影片的人大多時候是奔著廣島長崎去的,然而本片當中對於這兩個地方的描繪卻很少,基本上是一句話帶過,這讓一部份人失望了,因為他們所迷信的諾蘭並不會在這一點上大做文章。

本片很悶,也沒有對廣島長崎做很大篇幅的說明,那麽本片講述了什麽呢?實際上,本片講述的是麥卡錫主義時期的歐本海默的故事,這才是核心,至於說反戰以及人物的品行都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引發思考的,歐本海默反戰與否在於他戰後的地位,歐本海默一生的性格養成也在於麥卡錫主義時期,他所遭受的不公正地位。可以說,這一時期是歐本海默人生中的關鍵時刻,甚至比研究原子彈更加重要,而本片也恰恰將故事的核心確定為這一時期,這才是諾蘭的本意,然而結果就是,本片就是個大悶片。

至於說麥卡錫主義時期的美國社會荒誕與否,大家可以查閱資料,什麽言論自由,什麽民主包容統統不存在,而這一點恰恰和一些人對於本片的迷信相似,這算不算是一種新時代的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