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有哪些演員讓你覺得不紅實在太可惜了?

2019-08-17娛樂

看了【覺醒年代】之後,我們有必要知道這位演員

開門見山。

國內像馬少驊這樣的演員太少了。

豆瓣9分以上的作品多達6部,其中三部由他主演,剩下三部為聯合主演。

這樣的成就放眼整個華語影視圈,都很難有人望其項背,就連線近的演員都很少。

但是很多人似乎對這個名字很陌生,只因他總是藏在角色後面。

不過,【覺醒年代】之後,我們有必要知道這位演員的名字,他就是在劇中飾演蔡元培的馬少驊。

馬少驊演出了蔡元培的儒雅與風骨,也演出了他的艱難。

蔡元培為什麽艱難?因為他上任北大是為了重振中國已經羸弱的教育,是為了重塑北大學子乃至中華學子的愛國心。

可是任期內的他屢屢被阻,改革舉步維艱,甚至被逼辭職下台,但他並沒有氣餒。

先是推動對北大的教育改革,為中華崛起培育後備力量,後是轉變識文斷字的年輕人的思想,使他們意識到中國是你的,也是我的。

關於對偉人的演繹,馬少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自然是孫中山。

他是公認的最神似國父孫中山的演員,目前為止,一共出演過九次孫中山。

分別是【李大釗】、【平民大總統】、【風雨二十年】、【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建黨偉業】、【中流擊水】、【光榮與夢想】、【革命者】。

他在【走向共和】裏演的孫中山有意氣風發,也有郁郁不得誌,全方位地展現了一個偉人的兩面。

他滿腔熱血,一心想要治舊中國愚昧、專制的病,可是事與願違,他總是失敗,甚至被迫旅居數十年。

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後,他沒有看出袁世凱的狼子野心,將革命的成果拱手相讓。

後又不斷努力建立一個新中國,解救水深火熱的人民,並且不斷革新其內部的分裂與貪腐,促進國共合作,一起北伐。

他就是這樣一個理想主義者與實幹家的結合體,有瑕疵之處,也有偉大之面,馬少驊讓歷史人物有了鮮明的藝術形象。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是他飾演的又一個偉人。

演技方面自不必多說,想要演好小平同誌,首先就要從口音、外表上神似才能讓人入戲。

為了更加接近鄧小平,馬少驊在確定出演到開機的一個多月時間裏,關掉手機和電視。

除了研讀鄧小平相關資料和紀錄片,就是增肥,一個多月時間增肥20多斤,從體型上接近了小平同誌。

眾所周知,鄧小平喜愛抽煙,戒煙多年的馬少驊硬是再次抽煙,就連鄧小平抽煙的動作和神態都學習得惟妙惟肖。

至於口音方面,金杯銀杯都不如鄧小平後人的口碑。

電視劇拍攝期間,鄧小平的的後人前來探班,馬少驊用鄧小平式的語氣和動作,與他們打招呼。

他們一聽眼淚就落下來了,趕忙說「哎呀,我要跟老爺子握握手」,「老爺子」是家人對小平的稱呼。

從孫中山到鄧小平,馬少驊只能演偉人嗎?

不,其實他還能演好小人物,尤其是底層人士,角色跨度之大,前所未有,就連張黎、管虎都稱他為「戲瘋子」。

如【外鄉人】中脾氣暴躁但為人仗義的包工頭謝長發;【搭錯車】中收破爛的啞巴養父,這部戲播出後很多人誤以為馬少驊就是啞巴。

當然,最為傳神的當屬全員演技超神的【生存之民工】。

在【生存之民工】(又名【春天裏】)中馬少驊展現了表演的三個流派。

劇中,馬少驊飾演在工友和老板中受著夾板氣的工長謝老大,操著一口河南話,可厭又可憐。

最傳神的是他的嗓音,聲嘶力竭,遊走在破音邊緣,還有他的眼神,惡中有善,極易引起共鳴。

首先是表現派。

此表演方法是指在理解角色的基礎上,透過外在的表現形式突顯人物個性。

如謝老大因長期要不到工錢,又一個人身處外地打工,對周圍的一切都抱有謹慎態度。

怎麽演好這麽一個角色,馬少驊為他加了些小動作,透過細節來突出人物性格,掏錢時窘迫又小心翼翼,數錢時連最難註意到的指甲都臟兮兮的。

有了這兩處細節,即使不看演員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也能從中感受到謝老大的不易、迷茫和膽怯。

其次是體驗派。

此表演方法是指把自己變成角色,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努力進入人物,然後表現出人物的情感。

如劇中謝老大摔下樓梯這場戲,本可以透過剪輯做到,演員不必受苦,也可以借助替身,只是不露臉而已。

但是馬少驊堅持自己親自出演,因為只有這樣觀眾才能感受到角色的辛酸,對謝老大產生同情,只是拍完後,他的整個背部淤青。

最後是方法派。

此表演方法是指體驗派的延續與補充。

情感是透過自身內在情緒而爆發出來的,不是簡單地與角色保持一致,這樣的表演更加細膩、真實、飽滿。

如謝老大醉酒這場戲,堪稱演技炸裂,他的情緒經歷了三個層次的遞進。

謝老大討要工錢不利,喝了點酒,醉醺醺地往工棚走,他的眼神呆滯,走路不穩,說話結巴,一看就是醉漢的樣子。

進入工棚後,謝老大露出了社會笑,對工友點頭哈腰,並以吹牛的形式訴苦,道出自己被打、被踹,當孫子的辛酸。

而後靠著工棚架子床的立柱上,向所有工友傾訴這麽多年走南闖北的艱辛,可是他的表情卻不是難過,而是因酒勁上頭的苦笑。

這是他心底的酸楚,也是他因現實而來的絕望,更是他壓抑已久的發泄,馬少驊精準拿捏了人物的心理與行為。

第二層情緒是憤怒。

謝老大膽小怕事,做事總是畏首畏尾,不敢得罪人,也得罪不起人,所以他心裏壓著很多怒火。

工地的廚師周師傅給他送了一杯醋讓他醒酒,並囑咐他早點睡,不要撒酒瘋,謝老大言聽計從。

周師傅一走謝老大便開始吐槽,幹兒子栓子過來安撫他,他一把摟住栓子的脖子,惡狠狠地告誡他不要忘了自己,因為他害怕失去,害怕沒人理他。

謝老大只有透過醉酒後的失態才能做出平日裏不敢做的事兒,馬少驊演出了沒有表演痕跡的心疼、難受的滋味兒。

第三層是悲痛。

有了第一層的訴苦,第二層的發怒,到了第三層才是謝老大真正的情緒,那就是傷心。

他賺了錢卻得不到工錢,孩子在老家生病快死了卻沒錢治病,自己天天被人當猴耍卻得不到尊嚴。

這一切困苦都壓在他身上,所以他才會說著說著聲嘶力竭地哭出來,說著說著撕掉了自己的保護色。

謝老大的苦與難,是滄桑的臉,是紅腫的眼,是搖擺的腳,馬少驊將其一一演了出來,好像在看紀錄片一樣。

這樣的馬少驊更值得人們敬佩。

不拘泥於特型演員的框架,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不斷挑戰自己。

所以哪有什麽天生的如魚得水,他也是經過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打磨才成了一塊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