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家居

擰毛巾是什麽原理?

2014-02-10家居

「擰毛巾」,在大青山陳中華那裏是必修的基本功,看很多人的比劃,好像在空手擰太極短棒。

擰毛巾確實是一種很好的功法,但若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會感覺枯燥乏味,身疲力倦。因為盲目練,就不知所措。而無目的的瞎練,效果差,效率低,最終必然半途而廢,並且認定此功法無效。

洪均生師爺在太極拳【三字經】中提到「如毛巾,反復擰。」是打了個比方,說太極拳的運動形式類似擰毛巾——用力方向相反,而作用點相同,這是一種矛盾勁,是太極拳的典型勁和運動形式,比較形象,容易理解。

他認為要松開也得這麽反復絞揉。

有一次,他在拳場中教學生練拳,在實驗的時候,很輕松就把學生打得跳起來了,看上去很神奇。要知道洪先生身高只有一米六多點,相貌慈祥,文質彬彬,身體也不健碩。

有一個旁觀的人不知是出於好奇還是不服氣,說想體驗一下,洪先生就同意了。

他上來一把揪住洪先生的衣領,對洪先生說:「你打我試試。」

洪先生擡手限制揪衣服的手,身子略微一轉,他就身子起來了,並隨著轉起圈來,像農民指揮牲口打場一樣。若是發力,肯定就會摔出去。

洪先生停下,試驗者心服口服,只是不知道是怎麽回事,請教他是如何做到的。洪先生說:「搭毛巾把子。」

這是濟南方言,裏面的意味,我們外人領會不到,用普通話說可能就是搭毛巾。擡手搭毛巾,這是對外行的形象的說法,到底用的是采、挒、捋,咱當時不在場,不清楚,我猜用采的可能性大一點,因為沒有傷人,這是合力大,分力小的用法,打出去舒服,不傷人。若用挒,一定會讓對方痛苦,人家心服功夫也懷恨人品。

把擰毛巾當作功法練習,並不奇怪,也並不是像三換掌、拔井繩一樣被人特意拔高,認作是了不起的功法。太極拳涉及到的每一個功法都應該反復練,沒有哪一個更特殊,只有哪一個更典型,更普遍。

真正的基本功,洪先生只承認單手圈。

擰毛巾實際上就是把右轉身搗碓的第一動、小擒打的第一動、猿猴獻果的相同部份抽出來練,相當於洪先生的分類練法。我一般就練右轉身搗碓第一動,它跟小擒打第一動相同,可以練掤靠,可以練各種打法。

如果明了這個功法的來歷,練它的時候目的就明確了,練功的積極性就提高了,因為在拳的套路中練習,往往一帶而過,感覺不到順手不順手,而單獨挑出來練,就會知道它並不順手,需要反復練習,直到順手、「得dei勁兒」(高密方言,作者註)為止。

一些典型的功法,或者輔助功法,我也曾推廣過,但多數人都是淺嘗輒止,原因就是我說的,他們不知道所以然,所以像無頭的蒼蠅,練幾下感覺沒有意思,也沒有效果,就不再練了,並會到處說這功法沒有用。

無論哪種運動,都有輔助練功的部份,比如拳擊要練跳繩,要打梨球。摔角要抖大繩,太極拳要抖大桿……

跳繩其實與太極拳的劃圈如出一轍,正圈反圈交叉圈。不僅僅練手臂,還練周身的協調,不僅僅練柔韌,還練各種能力。練太極拳的也可以跳跳繩,作為輔助功法。

我就經常練八卦掌的搖轆轤,也練立定轉掌,還練形意拳的劈拳,最早還經常站它的三體式。

有一個背纖功法,我因為不明白它的意思,所以沒有練。

我認為只有知道功法的目的意義才會有興趣,才會有方向,才會一直練到感覺滿意為止。

因此,我不贊成隨意教人練一些功法,特別是不跟人家說明白它的目的、意義、用途、價值、方法。

有的人為了試探學生的耐心也罷,為了神秘其技也罷,為了保值也罷,只告訴別人練什麽功,其余的諱莫如深,人家學點東西如擠牙膏,那真是無趣。

我最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知道如何練,練什麽,有計劃,有步驟,等到自己內心想練的時候,那時候練習的動力才足,效率高,效果好。

有的人一輩子就是成套地打拳,反來復去,覺得挺熟的,事實上,要熟得每式每動地拆開練,只綜合不分析,那是永遠無法真正的熟練的,也是無法深入的,會的都是籠統的大面上的東西。微和著是相輔相成的,越是深入了解得精細,對整體的把握越是清晰準確,所以是「知微見著」。

猿猴獻果我用得很好了,但右轉身第一動還是感覺別扭,一通百通只是通了相通的部份,略微的變化就不熟了,就得反復練習,這是太極拳難練的原因。

練單式單動,哪裏不順手練哪裏,也可以把式子中共同的部份分類練,這都是提高效率的練習方法。學拳跟學文化知識一樣,要學會方法,關鍵在於主動學習,有了積極主動的想法就容易了,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知——情——意——行,人的認知規律就是這樣的,一味地灌輸而不講明白來龍去脈,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興趣就低了。沒有興趣,學習就成了煎熬,是苦差使,不僅身體痛苦,精神還痛苦,是惡性迴圈。有了興趣則相反,身體越累越感覺有趣,這是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