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醫學生規培制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

2021-02-02健康

看到規培又加三年之後,我終於明白南韓醫生為什麽罷工了。

南韓醫生罷工事件沸沸揚揚,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據說目前還在僵持階段。

事件一開始爆發的時候,我非常不理解南韓醫生的行為。

第一,政府擴招是為了緩解緊張的醫療資源,使得南韓相對落後地區有更多的醫護配比。另一方面,擴招之後不是也能擴充人手,降低自己的工作強度麽?為什麽要這麽堅決地反對呢?

第二,作為醫生,救死扶傷是天職,即使對政府政策有不滿,也不能拿患者的生命作為籌碼,甚至作為人質,來和政府對峙。

正在我疑惑之際,我在朋友圈看到了自己的大學同學,一個東北兄弟,在南韓延世大學醫學院讀博。

嘿,這不巧了麽這不是,跟兄弟打個電話聊一下。本來想整理成采訪稿,奈何錄音失敗,只能憑借自己的記憶回憶一下和他的交流內容了。

我先問了問目前的情況。

他嘆了口氣,說還在罷工,他所在的醫院年輕醫生醫生沒人上班了,只有主任們還在上班。

當然,南韓的職稱和中國的不完全一致,不過大體上也等同於中國的住院醫、主治醫、主任醫生這種。

我問什麽年輕醫生們要罷工呢?」

「首先,他們不認為這是罷工,而是辭職。就是,老子不幹了,我把辭職信交給醫院,我就不上班了。按照規定,即使你不批準,三十天後自動生效,我也有理由不上班。」

「原來如此,那他們為什麽要辭職?擴招不挺好的麽,降低工作壓力。」

「你可以去韓聯社官網上用韓文搜搜看,其實報道得很詳細了。就是政府擴招得太厲害,從每年3000人擴招到5000人,以下多了將近一倍。年輕醫生認為將來自己的競爭壓力會大很多,所以反對。」

韓政府向近5000名拒不返崗醫師發送吊銷執照通知 | 圖源:韓聯社

「那為什麽主任們不反對呢?」

「其實很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任也反對的,只是他們的反應沒那麽強烈,畢竟他們已經當上主任了,擴招也不太會影響到他們。」

原來如此。

「那患者們不是沒法看病了,急診手術怎麽辦?」「是啊,現在基本擇期手術都停了,只剩我們這些進修交流的陪主任開刀了。急診手術,就說手術間都滿了,沒法手術,把病人推走。」

韓大田市一患者因未及時找到接收醫院而身亡 | 圖源:韓聯社

「那不是全國都差不多麽,去其他醫院不也是沒醫生開刀?」

「是啊,要不說老百姓苦呢,很多人都得不到救治。。。」

「不是,這些醫生沒有宣誓麽,怎麽能因為個人的利益就見死不救呢?」

「南韓這邊,怎麽說,大部份醫生都僅僅把這個當作一個職業,沒那麽崇高的信仰的。他們認為政府就是在操縱民意,利用擴招讓醫生和民眾對立,從而提高自己的支持率,所以他們不會罷休。」

尹錫悅批醫師侵犯國民生命權稱將從嚴懲處 | 圖源:韓聯社

「唔,南韓人的想法,跟我們其實很不一樣。」

「是的,這邊和西方類似,罷工太常見了。你看飛行員、環衛工、公交車司機不都罷工麽,不也都影響了社會運轉?這些醫生覺得,這些職業能罷工,我也能罷工,當然他們明面上不說罷工,就說辭職,你也沒辦法。」

「那這個比例有多高呢?」

「基本上所有的實習醫和住院醫都辭職了吧,因為這是一族群體行為,你不跟著集體來,將來會被孤立和排擠的。」

經過這位兄弟的一番指導,我有點明白南韓醫生們的想法了。就這幾天,我又看到了兩則訊息,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南韓人的想法。

第一則訊息是關於全面啟動專培的:

重磅!規培十年後專培要來了?!中國衛生:從「5+0」到「5+3+x」,進一步完善!政協委員建議盡快全面啟動專培!

第二則訊息是網上看到的,很多大三甲開啟入職全員博後時代。

意思是招聘進來之後,先不當住院醫,先幹兩年博後,出了成果再進臨床。

所以,看到這裏,你明白了麽?南韓醫生為什麽反對擴招。因為,如果擴招的話,很可能會面臨和中國醫學生一樣的困境。

中國醫學生擴招的具體數碼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但從不斷新建的醫學院,不斷擴大的招生規模,不斷增長的碩博數量看,中國這20年醫學生擴招的數量是驚人的。

大量的醫學生畢業後湧入醫療行業,崗位又不夠,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

1. 延長培訓年限。 不管什麽學歷都要規培,本科+碩士+博士+規培+專培,十幾年投入進入,大大增加了崗位蓄水池,延緩了醫學生真正進入臨床的時間。

2. 提高準入門檻。 高分SCI有麽?課題有麽?基金有麽?這些年三甲醫院招聘的標準肉眼可見地水漲船高。所以網上抱怨聲不斷,但是你基本看到的都是碩博生、規培醫生在抱怨,而其他主治醫和主任醫生們基本上不會抱怨,這個和南韓是一致的。

但我們國家還是堅定不移地在推進這些政策。

為什麽?

其實,本質上就是犧牲一小批人的利益,滿足人民群眾,尤其是不發達地區的醫療資源短缺,以及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博士一線城市留不下來,那我去二線城市吧?

碩士二線城市不要了,那我去三線城市吧?

本科生三線城市都搞不定了,那我去縣城吧?

就這樣,像婚禮上的香檳塔一樣,醫學生們就像葡萄酒一樣,從灌滿的一線酒杯逐漸外溢到最底層的基層衛生院。

慢慢地,二線城市也要博士了,縣醫院也要碩士了,整體的素質不就高了麽?

而且每個人都是規培好的,甭管質素咋樣,反正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研究生,培訓過的,總比赤腳醫生強。

我認識一哥們,就是復旦大學的博士,規培期間拿到了國自然,手頭還好幾篇10分SCI,沒選擇留院,而是回了山西老家。

作為一個「深受規培之苦」,但又「成功卷出」的醫生,我深知這些制度對自己造成的損失,無論是時間上的還是金錢上的。

但我也明白,每個人在時代面前就是一粒沙,我們只能隨著大潮起伏。生在了這個時代,是幸運的,同時也是不幸的。

今年是醫學畢業生們最苦的一年,但可能是未來十年最幸福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