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步步驚心】為什麽火?

2011-10-01影視

對這部劇算是很熟悉了,其實我覺得它火的程度其實配不上它本身制作的精良程度(不夠火),我認為【步步驚心】絕對是一部禁得起n刷的電視劇:

(PS. 本回答多處地方還待施工,有空的時候會慢慢補完整,長期更新,希望大家喜歡啦~)

(0316 更新了修改了部份內容,不知不覺越寫越長,已經4k 多字了,因此加一個小目錄,方便大家閱讀)

目錄:

1 劇本

2 服化道

3 演員挑選與演技

4 場面排程,構圖與運鏡

5 bgm 與配樂

6 其他參考資料

  1. 劇本 :小說本身已經很成功了,編劇在大框架上沒有進行過多的改變,優缺點都有:
  • 最大的缺陷在於對原著中「時間」這一概念的理解有所偏差。簡單來說,就是電視劇中沒有很明顯地展現時間流逝的細節。若曦這一生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從八爺府中的身姿靈動的俏皮少女(故事開始時大約13-14歲)漸漸變成困在重重宮墻之中的雕零殘葉(病逝的時候34歲)。電視劇因為篇幅的關系(一共不過30多集)沒有展現出這種歲月的漫長,從而導致了很多情感的深刻與感人程度打了折扣(eg: 若曦與十四青梅竹馬的感情)。
  • 刪去了不少值得玩味的情節:
  • eg1: 若曦最初在十爺的壽辰上唱了一曲麻姑拜壽,來開了她與眾阿哥初遇而後纏結的序幕,二十多年後若曦油盡燈枯之時,又在十四阿哥府中聽到了麻姑拜壽,這是一處明顯的呼應,是故事的開始與結束
  • eg2: 四爺為若曦擋箭的時候,說的不是「你受傷我會更痛」,而是冷冷地說「你不必多想,若給我點時間考慮,我肯定不會冒險這麽做的。」我以為編劇大概是覺得這個回答太過現實,不夠浪漫,於是改了四爺的台詞,但卻破壞了本身深藏的深情。四爺的回答當然是真的,如果給他時間考慮,他絕不會奮不顧身地救若曦,其中原因若曦當然懂,可正是因為沒有時間考慮,他那一刻出於本能的保護才令人心驚而感動。一個平時隱忍克制而理性的人因為真心而展現出的一瞬間的沖動實在來的太震撼,若曦也因此確定了四爺的心。
  • eg3:在經典的冰糖葫蘆與芙蓉糕的群戲之後,原著有一處有趣的場面:
  • 我茫茫然地出來,腦中回蕩著康熙的話"將來有一日自己可能做到?忘掉得不到的,珍惜已經得到的?",這是什麽意思?他認為什麽是我得不到的,什麽又是我能得到的呢?
    心中憋悶,信步走到屋廊外,看看四周的高墻,天地被他們圈得如此逼仄壓抑。再半仰頭看向碧藍的天空,是如此明朗開闊,無邊無際。它們離我仿佛很近,似乎手伸長一點,就可以觸碰。被蠱惑般地伸出手,卻什麽都沒有,只有不能把握的風從指間滑過。
    "若曦!"我木然看著臉色冷若冰霜的八阿哥,呆了半晌,才明白這是在叫我。朝他莞爾一笑說:"什麽都沒有,只有風!"八阿哥臉色一怔。

    看似一次簡單的會面,卻把若曦與眾阿哥更加深層的關系體現出來了。若曦因為康熙一番話而在此感受到自己命運難以掌控,更加仿徨無奈,心中異常煩躁,對自由的渴望更甚,因而有了那句看似莫名其妙的「什麽都沒有,只有風」。如果編導能夠將若曦尋求自由這一點體現的更加鮮明,【步步】也不會被人詬病瑪麗蘇,其內涵與層次也能夠更加深刻。

    (ps: 若曦與四爺初見那一幕加的是一處敗筆!那句「沒有我的允許你不準死」總能讓我出戲,以四爺的性格和身份也不可能在那個時候搭理若曦,他對若曦感興趣是從問喜好開始)

  • 不過,劇中還是添加和改動了很多細節,淡化了若曦的第一人稱視角,更接近於群戲,算是發揮了影視化的優勢。我印象中有一場四爺與八爺就九爺貪汙一事的對手戲加的很不錯。
  • 2. 服化道

  • 服裝方面我不是很了解,很久以前在貼吧看到一個分析比較各大古裝劇的服飾特色的貼文,裏面分析的很細致了。指路 :【圖片】【步步驚心】步步驚心和宮服裝對比,哪個更精細?_步步驚心吧_百度貼吧 簡單來說,【步步驚心】的服裝十分精細,乍看可能一般,但是取勝於細節,更重要的是人物情感的轉變在服裝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 道具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八爺送的鳳血石的玉鐲, 四爺的木蘭玉簪和卷毛狗鼻煙壺。都算是極其還原書中的描寫,而且十分精細,同時也很有特色。(據說當年那個木蘭玉簪在淘寶賣瘋了?)另外,劇中的書信真是有美感,四爺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寫的真是瀟灑,怪不得十三評「四哥字型了得」,還有若曦的絕筆也可以讓觀眾感受到書法的魅力和韻味。
  • 打光應該是被吐槽最多的,前期劉詩詩因為工作壓力大而額頭冒了痘,這個缺點在燈光下暴露無遺。。。(尤其是前期)。這也可能是一開始劉詩詩被吐槽不好看的原因之一吧,我一開始也覺得長相不算很驚艷,但是後期越看越有韻味。最氣的應該是四爺幻想若曦跳白雪紅梅舞那場戲,明明服裝道具那麽美,劉詩詩又是芭蕾舞出身,應該是十分驚艷的場景,但是那一束強光打的有一種在陰曹地府跳舞的感覺...
  • 3. 演員挑選與演技 :這個部份的爭議可能會比較大,但我還是希望僅僅透過在這部作品中的表現力來評價。

  • 劉詩詩:之前提過了,詩詩的長相屬於那種第一眼並不驚艷,但是越看越有味道的。主要原因是五官沒有鮮明的特色但是組合在一起卻十分順眼。(這樣才符合原著馬爾泰若曦小美女的設定嘛 ~)而劉詩詩演戲的特點在於,雖然靈氣不足,但是不過分使用技巧,不遵循一些表演的套路,更願意用情感動人,而且由於從小跳芭蕾舞的關系,體態極其優美,天鵝頸明顯,因此她比同類別的女演員更懂得如何更好的控制肢體動作,並使用肢體語言來傳達資訊,塑造人物。個人認為,這一點極強地幫助她十分自然地處理了劇中很多細節,也正是因為細節,才使得整部劇很多片段值得再三回味。從詩詩的各種綜藝,訪談來看,她應該是那種外表看上去溫柔隨和但是內心卻有主見的女孩子,(「詩爺」的綽號不是白叫的~)這種剛柔並濟的特質讓她在演繹若曦這個角色的時候能夠遊刃有余。大約從中後期開始,她幾乎沒有在「演」戲,完全找到了她自己個性與若曦之間的連線點,她與若曦成為了一體,在雨中被康熙罰跪那一幕,我覺得她就是若曦,若曦就是她。
  • 吳奇隆:本人00後,對於吳奇隆年輕時候如何酷帥不甚了解,但是僅僅就他在劇中的表現而言,的確是十分有魅力。其實本來,吳奇隆的形象和四爺在小說中的設定是有出入的,「蒼白瘦削修長」是小說裏桐華對於四爺的描寫,吳奇隆的體型完全不符合這個描述,但是他透過對於四爺這個人物深入的理解和把控,讓觀眾相信他所塑造的這個角色是真實的。最明顯的就是動作的克制和力度,把四爺性格中的隱忍克制,行事風格的果決利落展現得很完善。面對生活磨難的部份明顯有吳奇隆帶入他自己經歷的部份,小燕之夜的采訪裏張小燕說他是「就是在演他自己」。有興趣重新刷劇的朋友還可以留意一下吳奇隆某些動作的設計,他和劉詩詩對的幾場戲我都覺得從肢體上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和諧。(笑)(譬如鹹果凍事件裏的風騷走位,為若曦擋箭那裏敏捷的跳躍,雪地裏單手扶住若曦)若曦死後的那幾場戲更是沒話可說,剛得到死訊時他呈現出的那種孩子一般的倉皇無措,甚至需要十三攙扶,跪在一地淩亂奏折裏的場景打動了我(我感覺這裏袁弘被秒了)。在若曦牌位前和十四的對峙,看到若曦遺物時候的那幾場戲,奪走了我不知道多少包餐巾紙的眼淚。但是,還是要指出一個弊病,吳奇隆對四爺骨子裏隱藏的一份瀟灑淡然,自在寫意還是理解有限,如果不是四爺對治國這一事業近乎偏執的熱愛,他是可以放棄權力的,他並不是一個重欲念的人,這一點從他對若曦和十三性情的欣賞就可以看出來。吳奇隆因為身份背景的限制對於這一點理解並不透徹,因此,四爺和若曦在荷塘的泛舟共遊,以及那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都少了幾分意境。
  • 鄭嘉穎:我對這個香港演員在這部劇之前沒有什麽了解,只能說唐人的選角確實不錯。八爺永遠眉頭微皺,嘴角含著若有若無的笑容,溫潤如玉的形象被他詮釋地很好。而八賢王性格深處的自卑狠戾雖然因為故事是若曦視角的原因展現的不多,但是在某些場景下,他透過一個眼神一縷笑容讓觀眾隱隱看到與外表溫柔仁義完全不同的那個八賢王。從訪談來看,鄭嘉穎對八爺的理解還是稍微有點問題(八爺和八福晉的相處不太可能是劇中展現的模式),但是若曦與四爺在雨中相擁被八爺和十四爺看到那一幕,八爺的那個緩緩展開的笑容和那個開啟若曦為他執袍的動作實在詮釋得太棒了:笑容是傷怒交加,他多年的猜疑得到了印證,四爺與若曦真的有私,他與若曦不過是重蹈了和若蘭的覆轍,原來若曦不是不能付出真心,只是不願意付於他。桐華說,拒絕若曦為他執袍的手是「早已與君絕」,至此,若曦與八爺纏結了多年的愛戀終於結束,從這以後,八爺對若曦來說只是「如兄如父」。
  • 林更新:十四這個人物是很有層次的,算是桐華在書中設計的一條暗線吧,十四對若曦的感情寫的很隱晦,而當中更是包含中幾次很重要的轉變(從少年對青梅竹馬到從男人對女人)。林更新本身就很有少年氣質,身高的天然優勢,讓他演繹的十四英俊挺拔,氣宇軒昂,真正讓人感覺和若曦的確相配。但是在後期,當十四經歷過軍教生涯,成為宮女們心中風姿俊逸的「大將軍王」,完成了從一個少年到男人的轉變的時候,劇中林更新再次來到浣衣局找若曦,卻在形象方面與之前並沒有十分明顯的區別。這一中形象變化的缺失再加上林更新演繹十四某些地方的不夠細致(浣衣局那場戲有些重要的動作被忽略了)導致很多觀眾在看第一遍的時候完全不會註意到十四這個角色與若曦之間的微妙情感,以及他內心的算計與城府。
  • 袁弘:大多數觀眾對袁弘飾演的十三都是比較滿意的,畢竟袁弘本身劍眉星目,舉止之間的風流瀟灑,英俊不羈,的確是招女性欣賞與喜歡的。我個人認為還是略欠火候,雖然做到了表面上的舉止隨性,但總是覺得欠缺了某些內核。不過十三這個人物本來就是所有阿哥中最復雜的,他對事物的通透達觀與敏銳讓他能夠超出他所處的時代的限制,與若曦這個來自於300年後的人物產生共鳴,思想境界遠超一般人。讓袁弘對這個人物做到完全的把控和展現也的確有點太為難他了。
  • 以上是主要角色,其他角色的塑造和展現也有很精彩的地方(比如九爺的白眼哈哈哈哈~)。簡而言之,步步的核心是群戲,展現的是九龍奪嫡的風貌,從這個層面來講,吳奇隆和鄭嘉穎的展現做到了復雜,精彩,有層次,而林更新,袁弘也算是基本還原了十三十四的性格,不功不過,其他的配角處理也有十分優秀的地方,至於劉詩詩,她就是若曦。

    4. 場面排程,構圖與運鏡

    (待施工)

    5. bgm與配樂

    分為兩部份說,一部份是填詞的曲子(三寸天堂,等你的季節,一念執著,雪花紅梅),還有一部份是黃英華老師寫的track。

  • 三寸天堂已經不用說了,那個二胡前奏一出來就已經足夠催淚
  • 等你的季節和一念執著不功不過。但那句「突然想看你的臉」每次我都覺得被用的恰到好處
  • 雪花紅梅一開始會覺得有點違和,但是聽久了我竟然覺得和白雪紅梅舞很配?
  • 再來講一講電視劇的配樂,也就是黃英華老師寫的電視劇原聲帶,寫的實在太精彩了!裏面中國傳統的配器用的恰到好處,而且很多關鍵場景的氣氛的烘托都是因為bgm 所以成立的,講觀眾的情緒帶動得恰到好處。即使是單獨聆聽,【別恐懼】, 【郁】兩首都很有步步的感覺。還有一處印象深刻的是十四舞劍的時候,他福晉彈了一首古箏曲【戰台風】,配的很妙。

    6. 其他參考資料

    因為喜歡【步步驚心】,看了很多對這個故事的分析,我最喜歡的是雪湖暗香瑞鶴仙對這個故事的兩篇分析(此心不息和重回伊甸),十分透徹。在形成上面這些觀點的時候多多少少會受到別人分析的影響,所以把連結貼在下面啦,有興趣的朋友移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