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有哪些因政治原因被特意推崇的文學、影視、藝術作品?

2014-09-16影視

台灣「反共戰鬥文學」,及其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文藝作品。

話說49年老蔣殲敵一億轉進台灣,轉進之後痛定思痛,心想老子外有美援槍炮內有黃金百萬,怎麽就打不過TG一群泥腿子呢?於是再三總結經驗教訓之後,盲生終於發現了華點:共產黨這左翼文藝力量著實厲害!老子當年忽視了這點,在輿論上吃了虧。

大家都知道,先總統 蔣公那是擅長日記內省之人,既然搞懂了自己在文藝戰線上出了問題,那麽顯然就要大力提倡反共戰鬥文藝。

至今回憶檢討,痛定思痛,我們在文化與文藝戰線上的失敗,乃不能不說是‘一摑一條痕’的切身的經驗教訓。 [1]

於是黨國一方面禁絕左翼文藝作品,大力逮捕進步文人,大搞白色恐怖,一方面掏錢讓大夥搞創作,真金白銀地砸了下去。50年代台灣人口規模不過千萬左右,然而有多少人在專門搞反共文藝創作呢?

從事反共文藝生產的作家成長至一千五百至兩千人左右,以人口的比率來觀察,這個數碼十分龐大 [2]

那麽花了這麽大力氣,成效如何呢?

效果非常驚人,搞出了無數垃圾作品。1951年,台灣當局優中選優,選中了【阿裏山風雲】和【惡夢初醒】兩部反共巨制,準備送往康城參加評選——然而在1952年,這兩部片子因為達不到日本電影放映的最低標準而被日本各大電影院集體抵制放送。

而同樣是50年代,內地電影已經拍出了【南征北戰】、【我這一輩子】、【上甘嶺】、【祝福】、【永不消逝的電波】、【五朵金花】、【青春之歌】等一系列足以永載史冊的電影。其中拍攝於1950年的【我這一輩子】在三十多年後被送到了意大利都靈,參加「中國電影回顧展」,日本影評家佐藤忠男贊曰「過去我只知道中國有個趙丹,現在我發現還有石揮」。

電影都是這個德性,文學作品就更不堪入目了。1950年台灣偽文協成立,理事長張道藩老先生當頭一炮,發表【論當前文藝創作的三個問題】,明確指出:

唯有反共抗俄作品才可消滅共產主義毒素

然後黨國大力補貼反共文人,又是秧歌又是戲地搞了好幾年,最後搞到走火入魔。這些人挖空心思地把TG都描述成一群魔鬼,有人在作品裏公然宣稱「同情窮人是一種情感上的錯誤」,更有如【重陽】這樣的神奇作品把共產黨員描述成了一個X欲驚人的魔頭,在武漢X遍男女老少,上到九十九,下到不會走,一個都不放過——所以說為什麽最初台灣的網絡文學能搞出來一大堆情色X玄幻的作品啊?人家那叫家學淵源!最後黨國自己都看不下去,悄沒聲地把經費給削了,張道藩老先生自己不得不承認

(反共作品)都有點兒公式化,老是那一種形式,那一種調兒,那一種風格,讀十篇同讀一篇是一樣的感覺……讀者的興趣反而愈淡 [3]

先總統 蔣公對反共文藝創作非常關心,經常親自過問相關文藝作品創作情況。金馬獎怎麽來的知道麽?1956年開始,偽教育部電影事業輔導委員會每年推選上年3~5部「富有民族觀念;富有教育價值;富有反共抗俄意識」的國語片進行頒獎,後來慢慢演變成了金馬獎。1962年日本大映(角川映畫前身)覺得我之前拍了個【釋迦】效果不錯,打算玩個大的拍個秦始皇,於是找到台灣中影表示咱們一起合作一下唄,台灣當局表示沒問題,國軍全力配合,只有一點,這片子的主題必須是

偏重揭發秦始皇暴政,來反映今日大陸上的共黨命運 [4]

這片子你們感興趣可以自己找來看看,比魔幻還魔幻。到了60年代,老蔣一看我去,內地文革了!那我必須反著來啊,你破四舊,我就搞「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號召大家多拍古裝片,然而舊瓶裝新酒,味兒還是那麽沖。

所以說內地的政治審查也就圖一樂,真搞政治審查還得看蔣公的。60年代中期連【寶蓮燈】和【武松】都被禁了,理由是啥你肯定猜不到:

中共篡改地方戲曲的主題,含有共產思想毒素與足使戰時的民心士氣消沈 [5]

可以說在80年代之前,台灣的文藝界基本上是一片荒蕪——僅有的幾個亮點一是描述思鄉情結的,老蔣拐了那麽多人到台灣,多地域文化激烈碰撞後只找到了這麽一個出口,有佳作非常正常;再有就是描述台灣本土與外省來客族群團結的作品。就連寫武俠小說在台灣都是個很有風險的差事——1960年2月,台灣當局搞過一次規模盛大的「共匪武俠小說取締」活動:

一天之內,就取締了97種12萬余冊至多,許多武俠小說出租店,幾乎「架上無存書」,顯見此一行動,持續頗久。

台灣取締武俠小說的標準非常玄幻,這麽說吧,金庸先生在80年代之前立場非常反動,一度被香港左派大肆圍攻,甚至被左派稱為「頭號反動文人」。然鵝其武俠小說卻因為莫須有的原因而被禁了,有傳言說是:「【射雕英雄傳】中的射雕兩字跟毛澤東作品【泌園春·雪】中的「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重合,而小說中的東海桃花島被懷疑是暗諷國民黨「流落小島」。」真可謂是反共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反共。

所以說瓊瑤為什麽能在台灣火起來?因為搞物件比較穩妥,不那麽容易被禁。為什麽有人總說古龍的武俠小說缺少家國情懷?敢寫家國情懷的早就因為含沙射影被禁了!

當然,兩岸三地,一個都不能少。光是在島內搞創作怎麽行呢?咱們也得搞文化輸出啊!於是香港也難逃一劫,本來大陸跟台灣都在香港各自有一群擁躉,然而1951年香港永華債務問題爆發,左派參與罷工,被港英政府給盯上了,降維打擊52年初先後有兩批左派電影人都被驅逐出境了;台灣趁此機會在香港組織「反共大聯盟」並加強銀彈攻勢,1952年,台灣出台了【電影事業輔導方案】,把香港電影視同「國片」,對「具有配合總動員或加強反共抗俄宣傳意義之影片」進行資金扶持。54年台灣甚至提出可以為港片每部貸款3萬港幣——前提是必須先進行政治審查,確定內容「須有‘反共抗俄’意識」。最後的結果就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對香港電影人來說台灣就是自己的鐵飯碗!政治審查算個屁啊,有錢不掙王八蛋啊!

就這,鳳凰還在64年頂著壓力跑到內地取景,拍了【金鷹】,拿了百萬票房創下了當時的賣座記錄。實際上假如台灣和內地一起開放市場進行競爭的話,台灣根本不是內地的對手——比如說李翰祥。這位65年在台灣拍了【西施】,投資高達兩千萬台幣,叫好又叫座,最後一算賬——賠了。台灣市場體量太小,撐不起來這種大制作。後來這位來了內地,拍了【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

轉折出現在70年代,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第二年日本宣布與台灣斷交,台灣當局幾近崩潰,認為日本是在「以德報怨」——侵華戰爭之後許多日本戰犯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審判,岡村寧次甚至被蔣介石聘為顧問指導著打了內戰,國民黨跑到台灣之後更是從日本請了個軍官團指導國軍建設,其他那些經濟政治文化上的交流更不必說,結果現在中日建交,台灣被拋棄了,島內氣氛十分沈重。

所以在70年代,台灣電影的主旋律就是兩個,一個是反共,一個是抗日——至於美國跟中國一起發了聯合公告這種事,哈哈哈,今天天氣真好。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八百壯士】橫空出世,蔣經國親自上馬,國軍精銳盡出,最後成片是當時「中華民國」之「國家記憶」的重要構成部份。在影片中,大家看到四面都是日本人的膏藥旗,決心將一面屬於自己的國旗送到四行倉庫,結果大家舉旗前仆後繼,被一一打死在了橋上(你是不是覺得跟某個送電話線的片段有點眼熟),最後女童軍楊慧敏巧送國旗,謝團長組織守軍進行升旗儀式,野蠻殘暴之日軍飛機前來掃射,打斷用木頭搭建的升旗台,國軍將士見狀組成了人肉金字塔,以命護旗。台灣當局試圖用這種方式來向民眾灌輸「中華民國不會亡」的信念,我得說他們做得挺成功的。

至於這段虛構情節為什麽後來出現在共和國拍攝的一部電影裏,我就不知道了(笑

勘誤:評論區指出,阿裏山風雲並非反共主題,再次進行核實後發現阿裏山風雲雖然政宣色彩濃厚,但確實不能歸為反共主題,特別說明。感謝評論區指正的朋友。

參考

  1. ^ 蔣介石在「第一次全國文藝會談(1968年)」上的訓詞
  2. ^ 朱雙一. 「反共文藝」 的鼓噪與衰敗——兼論 50~ 60 年代國民黨的文藝政策[J]. 台灣研究集刊, 1994 (1): 93-101.
  3. ^ 朱雙一. 台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M]. 九州出版社, 2010.
  4. ^ 黃建業【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2)】,台北:文建會2005 年版
  5. ^ 劉現成:【台灣電影, 社會與國家】. 台北:揚智文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