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經常說的港片、港味,到底什麽是「港味」?

2019-04-12影視

如果說好萊塢大廠的電影是一種「工業味」,那麽香港電影傳遞的就是一種「商業味」。

香港電影,也就是「港片」,尤其是黃金時代之前的港片,其實更像是一種自產自銷的手工業:幾個手上有絕活的老師傅一合計,文戲武戲各顯神通,在很有限的資源、很有限的時間裏面,拍出質素過關的能賣座的電影。他們做出來的作品不是標準化的,每一件都體現出不同的天時地利,都有見招拆招的巧妙不同。

我看到有人說港片經常「有大排檔或者茶餐廳的鏡頭」,就覺得這是一種港人對自身文化的自覺和驕傲,其實,這可能更多的是一種現實的無奈:取景地就這麽些啊,生活的疆域就這麽大啊,不拍這些拍什麽呢?曾幾何時,香港的電影人又何嘗不想拍名山大川,做史詩巨作呢?

胡金銓導演拍【俠女】時遠赴台灣桃園大湳片場,斥巨資,耗時九個月,搭建仿古街道三條、老房屋百棟,動用技術人員超過1200名,為了做出古舊的效果,更焚燒、煙熏部份建築,光是這些成本就達到了1400萬台幣。

最後呈現出一個在當時登峰造極的效果,「不過」也就是這個樣子:

看到【俠女】,我就不禁想,如果當年胡金銓可以有機會去大陸的古建築、古園林取實景,他能拍得多棒!

對於大多數香港電影人來說,是絕對不敢奢望如此「奢侈」的,他們衡量成敗的標準,不是說去拿個什麽國際性的獎,不是影史留名,就是收入,就是票房。他們窮舉所有的方法,盡可能爭取多一個人,掏出兜裏的銅板,去買電影票;在大陸的市場沒有開放之前,他們要把錄像帶版權賣到盡可能遠的地方去。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就是這麽來的,黃秋生至今都經常吐槽那個時代:大多數香港電影是取悅那些沒文化的市井觀眾的,因為有文化的觀眾會直接去看引進的歐美原版片。在這個環境下,給一百萬,七八天就能拍一部電影,拍出來還能賺錢,厲不厲害?

香港劇作家林奕華在【發花癲】一文中亦曾這樣說:

香港總拍不出有大都會味道的電影——管他演員陣容有多少粒巨星,我們的港產片,總是燈光平板,畫質差,又把演員拍得說靚不靚,說醜又未至於,總而言之,一點都不glamourous。

所以我所理解的「港味」,是港片在這樣一種環境下,產生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基因。它是一種對於匱乏的「危機感」,是一種強烈的「我要與眾不同」的競爭意識,是一種能夠容忍粗糙、但不能容忍雷同的創新意識,是一種現實主義(並非是藝術手法上的);是一種在有限的條件下,仍然把它們高效地整合起來加以排程的能力;他們懂得「火力偵察」市場的口味,懂得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懂得把明星的票房價值最大限度地榨取出來。

在商業電影一片繁榮之下,香港影壇終於也有條件孵化了幾個異類,王家衛和許鞍華終於有條件去耐心地描繪他們眼中的香港。這證明了一個成功的商業生態,也終將結出文藝的碩果。

然而如今的香港電影,不僅有自身成功的經驗和傳統,還有大陸天量級的市場,有證券化帶來的雄厚資本,有優秀的人才,有國際化的運作。可我們熟悉的「港味」仿佛在漸漸淡去,無論是徐克還是周星馳,當他們手握著花不完的預算,他們仿佛只會一遍遍地傾瀉自己對於特效的令人費解的迷戀。

或許,他們在下意識地補償自己年輕時所經歷過的那種「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