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國內有什麽好看的歷史劇。?

2015-11-05影視

歷史正劇背後的中國

宗城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歷史正劇拍的是歷史,講述的卻是我們所在的今天。

1994年,唐國強用一部【三國演義】洗刷鮮奶油小生的大眾印象,他不會想到,自己飾演的諸葛亮會在二十年後成為年輕人最喜歡惡搞的物件。

1999年,【雍正王朝】塑造了一位勵精圖治的明君想象。自此之後,曾經被知識分子批判的暴君雍正,一躍成為光明正大的改革者。

2007年,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首播。導演張黎說,這是他最想拍的作品。編劇劉和平放言,這將是一部達到文學高度的歷史電視劇。沒有想到,這部劇的收視黯淡卻終止了一個歷史劇的黃金時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四十年歷史劇風雲激蕩,折射的也是四十年中國的滄桑巨變。

士大夫氣息與廟堂立場:改革開放初期的歷史劇

在中國,歷史正劇不同於戲說劇,也不是紀錄片,它沒有必要完完全全照搬史書,而是需要藝術性地表達歷史真實,用影像來反映一個時代的世道人心。所以,哪怕是【大明王朝1566】這樣虛構了「改稻為桑」案件的劇,業界也公認它是歷史劇。

中國大陸歷史劇的流行開始於八十年代。在當時,國家或地方政府出錢,知識精英出力,歷史劇有著濃厚的知識分子氣息。像觀眾耳熟能詳的94版【三國演義】,藝術品質幾乎和文學無異。

早在1988年,福建電視台導演張剛和制片人俞月亭就向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申報了【三國演義】的立項,1988到1989年,【三國演義】的劇組正式成立。任大惠掛名總制片,戴臨風做劇本統籌,原本76集的劇本,四易其稿,最終定稿,劇集拉長到84集,為後來家喻戶曉的94版【三國演義】打下基礎。

當時歷史劇的創作首要考慮藝術品質,其次才是市場,一批遺留了傳統士人習氣的讀書人,在新興的電視劇行業揮灑汗水。94版【三國演義】劇本每寫完一集,都需要透過導演、制片人、攝影組,美術組,化妝組層層把關,根據修改意見走出調整,同時劇組也會請來一些三國方面的歷史學家,對歷史細節做出校對。定稿後,才送廠印刷下發到演員手上。

為了更好地呈現三國時期的歷史風貌,央視專門建了兩座影視基地,一座是涿州影視基地,另一座是無錫影視城三國城。除了兩座影視城,劇組為了拍攝七擒孟獲,還專門在雲南曲靖彩色沙林建了一座三國城。在那個年代,曲靖交通不暢、地勢復雜,猶如與世隔絕,但94版【三國演義】的劇組楞是在那裏拍了三個月。

當時一位新加坡導演路過曲靖采風,目睹劇組的艱難情形,不禁感慨道:「你們才是真正在為中華民族拍戲。」

而為了還原原著中出現在七擒孟獲中的木鹿大王獸陣之展,導演張紹林、張紀中特地去西雙版納借大象,到青藏高原拍牦牛,甚至走了一趟成都軍區,找來火焰噴射器。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1994年,隨著楊洪基嘹亮的歌聲,歷史大劇【三國演義】拉開帷幕,從此成為一代人的經典記憶。以【三國演義】為標誌,中國歷史劇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

上世紀九十年代到千禧年初,中國歷史劇誕生了一批優質作品,其中的代表作就是【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它們共同的關鍵詞是:改革。

改革進入深水區:歷史劇折射了中國的社會轉型期

「數英雄,論成敗,古今誰能說明白。千秋功罪任評說,海雨天風獨往來……」

1999年,伴隨著劉歡爽朗的歌聲、唐國強戴紅頂穿黃袍的橫身而出,改編自二月河小說的電視劇【雍正王朝】橫空出世。該劇塑造了勵精圖治卻不被理解的雍正形象,一舉扭轉了雍正皇帝的風評。但在最初,【雍正王朝】背負著翻案爭議,在知識界招致了兩極分化的評價。

【雍正王朝】播出前,知識分子對雍正的評價不乏負面意見。比如說他手段殘酷、大興文字獄,在位期間強化皇帝集權,這在八十年代自由主義為主流的知識分子看來,都是一等一的問題。但【雍正王朝】之後,雍正在民間和知識界的風評都大幅改善,一舉成了鐵腕改革的明君形象。

【雍正王朝】不但刻畫一個明君形象,而且將歷史政治作為內容核心,為「什麽是歷史劇、怎樣拍歷史劇」確立了新的思路。簡而言之,歷史劇的核心是政治,決定一部歷史劇高度的是它的政治眼光。優秀歷史劇必然有深刻的政治思考,敢於對政治中的人事關系抽絲剝繭,理清特定時代的時勢人心

而該劇的現實意義,其實是服務於九十年代中後期中國的社會改革。在當時,鄧小平南下,市場經濟改革進入深水區。國企改制,企業私有化風氣大開,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社會矛盾激增的隱患。有鑒於此,中國歷史劇以改革為主旋律,集中塑造了一批開拓進取的歷史人物,比如【雍正王朝】裏的雍正、【走向共和】裏的孫中山、【大明王朝1566】裏的海瑞和張居正。

為歷史人物重新定調,成了歷史劇的一大潮流,仔細留意,就會發現那些在九十年代風評好轉的歷史人物,主要都跟改革有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鴻章。他曾因簽訂喪權辱國的條款背負歷史罵名,但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同情李鴻章的人大振幅增加,因為隨著【走向共和】和一批晚清題材歷史著作的出版,人們意識到李鴻章維持洋務運動的艱難,在整個清廷的昏庸襯托下,李鴻章雖然有過,卻已經算是難得的開明改革人物。

市場化改革的首要問題是經濟,具體來說是中央和地方的財政問題,有意思的是,世紀之交的幾部經典歷史劇也紛紛從錢入手。【雍正王朝】,黃河發大水,國庫缺錢,於是有了四阿哥籌錢救災,冷面王催逼各大臣;【走向共和】,慈禧太後要修園子,北洋水師要軍費,於是有了李鴻章擴大賣官鬻爵、翁同龢克扣軍費開支;到了【大明王朝】,皇帝要修宮室,沿海有倭患,北方有韃子,都需要錢,但國庫缺錢。於是有了「改稻為桑」。

2007年1月8日在湖南衛視首播的【大明王朝1566】,可謂是這類改革劇的巔峰。導演張黎、編劇劉和平並不局限於簡單地還原歷史,他們希望透過適當的藝術處理,以兩個主要事件(倒嚴和海瑞諫主),若幹分支,勾勒出象征著中國兩千年封建體制裏百姓、君主、文官、宦官等群體的綿綿畫卷。政治鬥爭不過是【大明王朝1566】的表象,它聚焦的還有一個集權社會下改革的艱辛,以及理想與現實如何權衡等問題。

一場大雪而起,一場大雪而終。【大明王朝1566】裏有很深的對天的敬畏,天不只是王侯將相們的信仰,也成為命運的象征。命運弄人,穹頂之下,更顯個人渺小。【大明王朝1566】流露出濃郁的人情味,這種人情味超越政治立場、善惡忠奸、階級隔閡,滲入到幾乎每一個人物的骨髓。海瑞、嘉靖、嚴嵩、楊金水、沈一石、蕓娘,他們首先是人,然後才是直臣、君主、士大夫、宦官、商人、歌女。司禮監值房裏,呂芳對馮保說的「為官三思」;浙江總督署簽押房,胡宗憲對譚綸的點撥;點點月光下,王用汲和海瑞的惺惺相惜;出皇城後,楊金水在水中的揮臂吶喊;還有嚴嵩倒台後在六必居的感慨、嘉靖雪夜裏的若有所思……大明朝的日光之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交織在一起,就是天下。

如今回看,不得不佩服湖南衛視當年的魄力,在擁有大量偶像劇、時尚劇資源的情況下,湖南衛視卻花了大量資源支持【大明王朝1566】,並將其定檔為2007年的開年大戲。可令人惋惜的是,即便登陸的是國內最成功、收視率最高,最善於造勢的地方電視台,該劇的收視率依然慘不忍睹。當時有一則新聞寫道:

「被寄予厚望的【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播出至今,收視率竟不到0.5,而衡量一部電視劇是否成功的標誌通常為收視率達到2.0。對於這超低的收視率,【大明王朝1566】的導演張黎坦然面對:‘這一切早在我的預料之中。’」

【大明王朝1566】收視慘敗後,湖南衛視一度拋棄歷史正劇,徹底走向娛樂化。而自那以後,中國再沒有拍出堪比此作深度的歷史正劇。

歷史劇的衰落和轉型:市民化和多元化

曾經,歷史劇因為帝王戲太多被人詬病。【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漢武大帝】……有一段時間,歷史劇都被「王朝戲」占據,皇帝和士大夫成了當仁不讓的主角,但是那些天下的蕓蕓眾生,卻被淹沒在朝堂的爾虞我詐之中。而隨著市場化的進行,歷史劇創作開始發生重要改變。

首先是在資金上。國企改制,由國家支持拍攝的歷史劇減少,大量歷史劇創作者不得不投入到市場的拼殺中。在度過初期的不適後,市場出現了一批風格更多樣化的歷史劇,它們有的跳出帝王敘事,展現廟堂之外的社會,有的雖然講述的還是宮廷故事,但所用的手法已大為不同。前者的代表是【大宅門】【人間正道是滄桑】,後者的代表是【大明宮詞】【少年天子】。

「由來一聲笑,情開兩扇門。」【大宅門】標誌著歷史劇視角的下移,它的主角不再是帝王將相,而是市井百姓,這個其實是繼承了中國小說家老舍的趣味。

這部劇反映了一個家庭的興衰,觀眾也從這興衰中體會時代更叠的蒼涼。令人感動的是,大宅門裏的人盡管平日裏多有紛爭、齟齬,但關鍵時刻卻有一份頂天立地的氣魄。就像導演郭寶昌說的:「他們輝煌,他們齷齪,他們頂天立地,他們卑怯猥瑣,他們敢愛敢恨,他們懦弱無情,我分不清他們是好人、壞人,可這樣的一群人,魂牽夢繞地跟隨著我,使我騷動,使我不安,我寫出來了,拍出來了,我松了一口氣,死亦瞑目了。」

相比之下,【人間正道是滄桑】是革命敘事和家庭敘事的融合,它把中國宏大的現代革命歷史融入到兩兄弟的不同選擇中,它把一個社會的巨變,澆灌在日常生活裏的煎熬時刻。這部歷史劇面對的時代不可謂不大,從北伐戰爭一直到解放前夕,但與【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所不同,這一次導演張黎在大歷史中所選取的主角,不是帝王將相,而是虛構的楊家兄弟妹。

作為一部涉及國共鬥爭的劇作,【人間正道是滄桑】沒有走入意識形態的窠臼,而是跳出階級、黨派、傳統歷史敘事的束縛,力圖探討一種超越意識形態和黨派對立的理念,是為「正道」,呼應該劇名字「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是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是一種身系家庭倫常和友誼的處世之道。它出現在21世紀初不是偶然,因為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在經濟自由化所帶來的個人主義風潮中,中國社會也面臨著和劇中主角一樣的困惑,那就是如何重拾信仰,如何重塑一種凝聚社會各階層、令人信服的集體敘事?

直到現在,中國的創作者依然在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2008年以後是一個歷史劇衰弱和轉型的年代。經濟危機、網劇對電視的沖擊、審查加劇的壓力,以及歷史劇本身制作成本的高昂,讓一批熱愛歷史的人也結束了歷史劇創作。中國歷史劇從年年出精品,變成了兩三年才出一部大制作。而像【瑯琊榜】【長安十二時辰】這樣難得的現象級古裝作品,與其說它是歷史正劇,不如說它們是歷史架空。

再比如說【軍師聯盟】這樣惹人爭議的制作,它反映出歷史劇作者迎合網絡潮流,又渴望兼顧嚴肅精神的兩難。於是,這部劇一會兒出現曹操晚年回顧一生的華彩章節,一會兒又冒出司馬懿身穿女裝氣諸葛亮的雷人橋段。

歷史劇網劇化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千禧一年更適應快節奏生活,彈幕、造梗、強拉CP已經成為他們追劇的流行方式,今天的歷史劇缺少厚重之作,喜歡把服化道作為噱頭,每一部劇上新的時候都說,自己原汁原味地還原了那個朝代的風味。然而,它們對服裝等道具更重視了,卻在涉及時代政治、經濟和思想的部份淺藏輒止。

它們有很美很美的服化道、星光熠熠的演員,可它們對歷史和政治的想象,要麽為了迎合市場和審查做了淺薄化的處理,要麽中規中矩照搬正史的解釋。深刻的歷史劇不只是隔靴搔癢,它還有對一個朝代政治秩序的理解。中國懂寫歷史戲的編劇太少,那種既懂歷史,又懂藝術,還能拐著彎把話說透了的作者更是少之又少。

九十年代,有深厚歷史文化素養的,又和商界、官場打交道的,也還不少,所以那時候的歷史劇,經得起推敲的多一些。另一方面,那時候很多劇是國家出錢的,編劇也還不用太顧著市場。今天不同了,很多編劇一個缺少職場經驗、政商經驗,一個本身就是給大編劇、大導演打工的,即便有才華,也沒有話語權,有思想,也要被資方淩辱、閹割,電視劇是最考驗編劇才華的,但中國編劇的話語權不如制片、導演。

這些原因加起來,深刻的電視劇變少,深刻的歷史劇,更是一年難出一部。所以這個年代的歷史劇迷,很難有不懷舊的,當年,很多演員拍完【大明王朝】,都說像做了一場夢,很久沒緩過來,如今這種錐心刺骨的歷史劇,市面上基本拍不出來了。

新時期歷史劇:大國心態與冷戰隱憂

2015年後,轉型期的中國歷史劇也反映了中國社會上揚的「大國心態」和「冷戰隱憂」,這在近幾年很火的【大秦帝國】系列中體現地最為明顯。歷史劇中秦始皇形象的變遷,折射了世道人心的改變。

七十年前,建國初期,秦始皇是被當作反派角色塑造的。那時候管秦國叫「暴秦」,秦始皇被描繪成一位殘忍專制、濫用民力的暴君,郭沫若寫過一部【高漸離】,就是歌頌高漸離,諷刺秦始皇的。因為新中國是在反帝反封建的價值上建立的,而秦始皇是帝制社會的開創者,所以早期社會主義者反對秦始皇。

但因為秦始皇對大一統做出的貢獻,當新政權統一國家,追求社會融合、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秦始皇大一統的功績就會被追認。

直到九十年代,歷史劇作者對秦始皇依舊持有功過參半的評價。這種對秦朝的貶低,對帝制社會的批評,其實也表現出八十年代,中國文化界把自我放低、學習西方民主的思想風氣。那是一種發自內心認可現代民主,反思本國傳統的精神傾向。

九十年代末以後,中國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情況為之一變。一方面,中國國力上升,民族自尊心提振,文化界和市民社會的崇洋風氣開始下滑。另一方面,蘇聯解體,後冷戰時代,中國一度成為美國的頭號假想敵。對社會穩定的渴望,對大一統的敘事的維護,讓中國文化工作者對秦始皇做出了價值重估。於是首先出現了姜文、葛優主演的【秦頌】,然後是張藝謀爭議巨大的【英雄】(劍客不殺秦王)、陳凱歌詭譎華麗的【荊軻刺秦王】。

世紀之交,知識分子對秦始皇的看法已經愈發復雜,隨著大一統敘事的流行,社會主流對秦始皇的評價水漲船高。近十年(2010到2020年)【大秦帝國】系列,秦始皇和奮六世之余烈的秦國已經成了典型的正面角色。而六國子民的犧牲都成了歷史車輪碾過的灰塵。

許多人對秦國的共情,其實是對近現代中國的共情。秦國從小小弱國到一步步崛起,在六國虎視眈眈的局面下變法改革,最終奮六世之余烈一統天下,這正好呼應了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從列強侵入到重新崛起的歷史。而在新冷戰的陰雲下,面臨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秩序制裁的中國,在不少人心中也和當年的秦國處境相似。

所以,【大秦帝國】的流行和秦始皇形象正面化,既跟多數中國人認可大一統有關,也跟當前的世界格局及民眾心態有著微妙的聯系。

以【大秦帝國】為標誌,中國歷史劇在強化一種大國心態。從【大秦帝國】對赳赳老秦的歌頌,到【清平樂】的盛世圖景,大國崛起,天下太平,依然是當代中國歷史劇最著力描繪的圖景,這背後反映的正是當下主流的社會心態,是中華民族在告別屈辱歷史後自發流露的一種內心渴望和隱隱憂思。

所以,一切歷史也是當代史。歷史正劇給我們呈現了過去,而它真正在拍的,其實就是看歷史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