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一個成功的角色塑造,功勞更應屬於演員還是導演?

2019-05-25影視

這類問題是無法一句話回答的,導演調教演員的狀態;演員的想法激發導演的靈感,有時會用自身的魅力和能力改變導演的初衷,有更好的效果呈現;而導演在後期中可能根據素材又有加工,電影是一個協同作業

當然之前得有個好劇本,一劇之本嘛,但有了好劇本以後,也不好說一定會被導演加分……

電影畢竟是有剪輯的,有時剪輯的某些效果會直接削弱表現效果。比如在好萊塢多人力捧的所謂那個年代最好的劇本【唐人街】,開頭一場戲,「傑克尼克爾森(請原諒我角色名字老記不住)為了安慰他的(窮人)客戶,迅速從酒櫃中挑了一瓶廉價的酒」,這個是表現角色非常重要的細節,將主角的精明和冷酷迅速地勾畫了出來,是簡潔有力的一個細節,但是波蘭斯基給的是這樣一個景別……

這個景別只能看到他挑了一瓶酒,而且鏡頭很短,除非是非常熟悉酒類包裝的觀眾,不然都很難看得清楚「廉價」的酒和不廉價的酒的區別吧……一個好好的劇情就這麽被浪費了…………在這個鏡頭裏導演就是演員的豬隊友啊

接下來是科波拉的【造雨人】

馬特戴蒙是一名心中懷有正義夢想的年輕見習律師,這是他在酒吧打工時的一場戲

(這裏用的是旁邊的畫外音)喝高了而很興奮的酒客肆無忌憚地招呼當酒吧服務員的馬特戴蒙,估計用了不少戲謔字眼,酒客的妹子(黑發)也跟著起哄

但是當馬特戴蒙拿著啤酒走過來提供服務時,走到旁邊,妹子卻被他吸引住了,盡管她的男朋友還在調戲馬特戴蒙,妹子卻搔首弄姿地挺起胸部擺弄頭發,自己男友在旁邊又不太敢明目張膽地凝視,只用眼角瞟著馬特戴蒙。(這段截圖效果不好,最好看原片)。這段側面描寫微妙地表現了馬特戴蒙的特質:青澀(還穿著孟菲斯州立大學的T恤呢……),有親和力,有吸重力,而且和周遭俗氣的環境中有不相容的氣質,和後面他面對律政界的汙泥濁水依然出淤泥而不染是一致的。

這一段其實屬於編劇、導演和演員都有功勞,而且剪輯上也對表現酒客和馬特戴蒙有區別,更在這段非主要情節處(而且還用了旁邊交代了馬特戴蒙的心聲)用含蓄的方式表現了馬特戴蒙的角色內容

再看看另一場戲,基利爾丹絲飾演的家暴中的受害者被丈夫打傷進了醫院,外表羞澀內心堅定的馬特戴蒙將她送上病床後,向她表達了要用法律幫她捍衛權利的堅定意願。

這段一開始用的鏡頭都是比較碎但是時間線上有連續性的剪輯,用的全是和基利爾丹絲的感受有關的鏡頭,短短的一段將基利爾丹絲抱上病床的簡單動作,鏡頭數卻很多,可以充分體現幾點1.馬特戴蒙的細心2.基利爾丹絲從每一個細節都感受到馬特戴蒙的細心3.兩人在這種接觸中產生的微妙的情愫

特寫基利爾丹絲的手,上面有結婚戒指

這個鏡頭是連續的,馬特戴蒙準備將基利爾抱起

構圖卡到手,表現手的動作

馬特戴蒙輕輕將基利爾抱起,雖然這是客觀鏡頭,但明顯強調的是基利爾的真切感受

兩人的帶有曖昧色彩的鏡頭,構圖也故意不取完整,畫面就是強調兩人親密關系的框框

強調基利爾抱著馬特戴蒙的手,也是基利爾的感受為主(抱著他的肩膀)

馬特戴蒙抱著基利爾輕輕慢慢轉身(基利爾的感受),一般帶有前後景的構圖中,畫面資訊更清晰者為強調物件,這也是普遍規律

比剛才景別更緊,更遞進的親密鏡頭,基利爾的構圖明顯更完整更被強調,也是強調她主觀感受為主。這種故意用來表現非情侶和夫婦曖昧的視角,以前希區柯克用得非常多,有個外號叫「接吻視角」,通常用作表現有曖昧或有心靈默契的男女的暗示鏡頭

為了預防基利爾的受傷的腳磕到床沿,這裏同樣表現了馬特戴蒙輕輕地擡起,細心避過床沿的鏡頭,不用說也還是基利爾的感受

基利爾的眼神,可見兩人之間的直接交流的增多,同樣是遞進的鏡頭

景別拉松,馬特戴蒙將基利爾放下,除了這個鏡頭是為了完整表現角色的動作外(因為只有這個景別才能看見馬特戴蒙放下基利爾丹絲的完整動作)也是為了銜接後面的鏡頭,也算是這場戲的一個「打點」

剛才是兩人之間心理距離的戲,因此景別很緊,節奏也很碎,但又層層推進,但這一下節奏有了變化,房間裏還有一名護士,收拾東西,並提醒馬特戴蒙探視時間到了,兩人短暫地拉回「現實世界」(相對於剛才的心理世界而言),並在兩人空間中有一個「入侵者」

護士收拾完畢出畫,兩人將重新進入兩人所在的空間,也為後面的鏡頭做鋪墊

馬特戴蒙青澀而害羞地笑了一下,準備去關門

他去關上門,重新建構起只屬於兩人的(現實)空間

基利爾丹絲想聊一些輕松的話題,主動開啟話匣子

馬特戴蒙這時卻嚴肅起來,向基利爾表達了他將不顧一切要幫她爭取法律權利的心聲

上面這場戲,從走廊的現實世界進入,從碎鏡頭切進兩人之間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基利爾的主觀感受),進入護士一個「入侵者」將兩人拉回現實世界,然後關上門重新建立屬於兩人的空間,抱上床一段多用雙人關系鏡頭,哪怕是有單人特寫也不剪下,鏡頭或角色運動到構圖內變成雙人關系鏡頭,最後到了病床上又重新變為內反拍的單人鏡頭,在短短一段戲中,表現了人物心理的感受,心理空間的變化,心理空間和現實空間的切換,以及在過程中演員表演和鏡頭語言語法的遞進,這些光靠演員和導演都是無法完成的,這是一個協同的作業。演員固然表現得不錯,但其實在這裏導演的意圖很多是靠剪輯和分鏡頭設計這些導演技巧體現的,至少在抱上床那部份,導演的剪輯技巧表現得更明顯

好的導演知道什麽是表演,也知道怎麽用鏡頭語言給予演員表演的空間,而好的演員也知道怎麽和鏡頭配合,電影畢竟和戲劇不同,是有景別的藝術

通常的表演方法裏,景別越松,演員的形體表演越多,如果是遠景,演員擠眉弄眼誰看得見?如果是特寫,演員情緒一誇張很容易就看出來,一全身表演就容易出畫,影視表演不懂景別的區別是沒法演的,很多人認為戲劇的表演更難,其實戲劇和(高端的)影視表演是各有各的難

如果導演不懂鏡頭語言和表演的關系,同樣會浪費好演員,比如國內很多電視劇(當然有的不一定是導演不懂,就是為了趕時間趕緊簡單拍完)一個正反打近景讓演員說一大段台詞一動不能動,普通人有這麽幹的嗎……這類自以為妙語連珠的話嘮劇本就是害死演員的,因為完全就是反人類反表演啊,結果還來個導演一字不改,直接三鏡頭一個特寫要你念還不能出畫,那演員就只好照本宣科時不時靠小表情對付過去唄……鏡頭不跟戲,沒有剪輯意識就是導演的大忌,就那麽幾個平庸的保險鏡頭全LOU一遍,再好的演員也沒法出戲啊……

所以劇本、演員、導演、後期都是互相幫襯的關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