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問蒼茫】話題度為什麽不如【覺醒年代】?

2024-01-27影視

【問蒼茫】之從中山艦事件談「看歷史」

【問蒼茫】第二十二集,主要內容就是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中山艦事件」。在劇集中,中山艦夜間調動,蔣介石隨即采取了調兵戒嚴,並對共產黨相關機構人員進行解除武裝,軟禁等措施;教員等人建議采取強硬措施討伐蔣中正,汪精衛也怒不可遏要下蔣中正的兵權,可是共產國際對的意見是保持克制,繼續合作,譚延闿等各軍軍頭保持中立,結果單就「中山艦事件」,蔣中正把共產黨員排擠出第一軍,完全掌握了第一軍的軍權;隨後借助「中山艦事件」,汪精衛下野到海外「遊學」,國民黨右派透過提案大大削弱了國民政府中共產黨員的比例和權力。

在劇情中,張國燾、教員、蔣介石,都提到了一個詞「真相」。

董宇輝在回答俞敏洪關於如何看待歷史這個問題。把「看歷史」分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有三個過程。
第一階段開始:求歷史的真。 比如,關於中山艦事件,到底是誰調動了中山艦?為什麽共產國際對中國國民黨如此的「大度」?譚延闿等軍頭,為什麽選擇中立?蔣中正到底對於中山艦調動是知情還是被動參與?蔣中正在第一軍清除共產黨,是早有預謀還是借題發揮?

第一階段中間: 但在追求歷史的真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事實難以百分比的確定真假,這時候,「 反求諸已」,開始懂得,要懂「歷史的真」需要克服自己的「邊界」--局限,

第一階段最後 :在「反求諸已」中,過多的「代入感」, 使得人常常會巨大的情緒中, 會不斷的「假如誰怎麽樣,那麽一切會怎麽樣」,比如中山艦事件,假如陳獨秀能力挽狂瀾,堅定支持教員們的意見,歷史或許會有新的走向;

到了第二階段:

歷史就是歷史,現實不以個人的悲歡喜樂而改變。我們用主觀意願去代入歷史,恰恰使得我們看不到歷史事實反映出來的本質。以中山艦事件而言,我們如果單純去看個人意誌,如汪精衛、蔣中正、譚延闿、陳獨秀,以為他們完全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比如汪精衛早點籠絡譚延闿就好了,比如蔣中正如果沒有在第一軍排擠共產黨就好了;比如譚延闿等軍頭要是能聲討蔣中正就好了;比如陳獨秀能振臂一呼就好了;。。。

以個人情感去看待歷史,那麽我們只看到歷史的偶然性,忽視了歷史的必然性。

第三階段:

歷史就是過去,過去的真實如何鑒定是專家的事情,但從個人當下了解的歷史中,如何去解讀歷史,是個人的事情。 如何解讀這個歷史,在於「以史為鑒」,從這個歷史中我們如何找到面對當下問題的方法。

關於「中山艦事件」「四一二」等系列事件,我們看當事人之一的教員,於中山艦事件、四一二事件十年之後,1937年所著的【矛盾論】中的一些表述「中國共產黨方面,在第一次統一戰線時期, 他是幼年的黨, 他英勇地領導了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但在 於對於革命的性質、任務和方法的認識方面,卻表現了他的幼年性」 「曾在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定階段上起過某種積極作用的 國民黨,因為他的固有階級性和帝國主義的引誘(這些是條件),在一九二七年以後轉化為反革命」。

借助教員的【矛盾論】,我們再來看中山艦事件, 中山艦事件之所以成為事件,核心是:共產黨代表的工農階級與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矛盾;

所以中山艦事件是誰推動,或許我們無法落實整個事情的詳細人與事,但我們可以推斷,如同「廖仲愷遇刺案」一樣, 是國民黨的右派人士策劃了中山艦的調動,然後推動事件一步步發展;

而譚延闿等軍頭本身的階級內容是地主階級與資本階級,與共產黨是不同,與其說他們保持中立, 實則就是偏向國民黨右派,中立不過是明哲保身,坐山觀虎鬥;

而共產國際的指示能起作用,是由於 陳獨秀等人與教員等人本身的存在的意見分歧,和對中國當下形勢不同的看法;

而陳獨秀等人遵從共產國際的指示,是由於他「教條主義」的認為,以蘇聯的經驗,革命需要依靠工人階級的壯大,而 在當時情況下,則需要資本主義的壯大,才能讓中國有足夠規模的工人階級,所以必須聯合國民黨。

所以回看「中山艦事件」, 沒有中山艦事件也會有其他事件,是因為固有的矛盾導致了「事件」的發生,而不是「事件」引發了「矛盾」,所以「事件」的發生,他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汪精衛聯合不了譚延闿,因為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蔣中正是不是早有預謀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投機」,自然會被「引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