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中國科幻影視作品應該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2023-02-16影視

每次提起科幻影視的時候,觀眾問的最多的關鍵詞是「特效」。

首先,中國特效在這十年的發展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很多國內外的大片都有我們中國特效團隊的身影,甚至很多國內的超級大片已經幾乎沒有外國特效團隊了。所以請大家放心,特效這個行業的技術解決方案,中國現在挺好的。

【三體】動作捕捉現場
【三體】格裏高利教皇制作過程
【三體】審判日號制作過程
【三體】審判日號第二紅岸基地發射天線制作過程
【三體】古箏行動分鏡頭
【三體】哥特式風格的教堂金字塔外部
【三體】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內部

說回到科幻。「科幻」這個概念本身是舶來文化,西方拍科幻片時間長了,開始有了許多分類,賽博龐克、蒸汽龐克、太空歌劇、廢土等各種各樣的類別,中國觀眾在看科幻作品時,很多時候很喜歡這些外部形態,很多很專業的觀眾也會對這些科幻類別如數家珍。

在中國,科幻是比較少被觸碰的大類別,這次電視劇【三體】確實是在探索,是在探索一條由中國特色的科幻之路。對我們來說,拍中國科幻,首先要思考的是怎麽能讓中國觀眾相信中國科幻,尋找中國式的代入感是最重要的。

在西方很多科幻小說是在寫歷史,比如著名【基地】用科幻的角度在寫羅馬帝國衰亡,比如【沙丘】與歐洲中世紀的關系。另外蒸汽龐克也是科幻的角度在描寫蒸汽時代,賽博龐克與西方現代文明的密不可分的關系等等,很多科幻小說都用自己的方法再描述自己民族的世界觀、價值觀,這些對應的文化內容對於西方觀眾是非常熟悉的,進入到血液,進入到基因。就像中國人對武俠的自然理解,對中國神話的自然理解,很多時候不需要過多解釋,和我們的歷史已經融為一體。科幻只是講述故事的手段,你要表達什麽?文化價值是什麽?現實意義是什麽?

我覺得,科幻在國內的落地,必須要跟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結合,要和中國人現實生活結合,要有中國自己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要用我們的態度與價值觀去表現對於未來的看法。

在【三體】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地球人面對宇宙級災難的時候,事關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緊要關頭,中國的解決方案是什麽。就像【流浪地球】「要帶著家去流浪」這個設想深刻反饋了於中國人對家的概念,而史強、汪渺的選擇,也是反應了中國人在面對困難時候願意同舟共濟、願意團結一心的精神。這是一種中國式的解法,我們在這部劇中希望能夠強烈地表達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讓世界都更直觀地看到這種解法。

我在【三體】劇組的第一個籌備會的時,就和劇組所有人說,請大家暫時忘掉我們是來拍最偉大的科幻作品的,我們就是做現實主義題材的,只有腳踩在中國的現實土地上,才有可能讓觀眾找到共鳴,千萬不要被「科幻」這兩個字迷住了雙眼,也千萬不要輕易的使用那些賽博龐克、蒸汽龐克、太空歌劇等這些西方科幻的類別外衣。如果中國人做科幻也照搬著西方科幻的各種華麗的被人熟知的「外衣」,我個人覺得很難走得通。我們還是要找到自己的方法,說自己的話,要傳遞中國人的價值理念,要表達我們自己的思想感情。中國人有自己的歷史、價值觀,包括我們有對未來的思考、對科技的思考——這可能是我們做科幻的一個最原始的出發點。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創作者都在尋找科幻在中國文化中的位置以及現實意義。這樣來看,【三體】的誕生適逢其時。它既慷慨地表達和展示了人性中美好、光榮、偉大的一面,也展示了人類因為貪婪造成的環境汙染、森林砍伐等惡的一面。只有當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並且在我們這些普通人的生活中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時,我們才會去深層次地思考,科技給人帶來的利弊。

劉慈欣探班【三體】拍攝現場

劉慈欣在寫【三體】時的原發點是建立在十五個思想實驗之上的, 是有著完整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科幻外衣裏麪包含的內核很重要。

我們在讀完【三體】小說時所受到的震撼並不是來自於某種形式,而是小說所傳遞的那些世界觀、價值觀引起了我們深深的反思,甚至會改變我們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我們在這本書裏得到了很多精神力量,並且對我們的現實也有很大的關照。像這樣的科幻作品如果能越來越多,那麽我們一定就有了自己的科幻文化自信。

也許有一天,當我們談起科幻影視時,觀眾的第一反應不只是「特效」,

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創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科幻流派。

本來就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