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電視的出現對電影產生了什麽影響?

2012-09-19影視

01

上期影片的最後我們提到過,好萊塢在上世紀40年代中期取得了空前的商業成功。

那是一個群星璀璨的黃金年代,去電影院看電影是當仁不讓的主流娛樂方式。

1946年全美票房達到2億2千400萬美金,共賣出5億6千萬張電影票,平均每人每年觀影次數接近4次。 [1]

做為參照,根據國家電影局的數據,2019年中國觀影人次為17.27億,人均觀影次數為1.23次。緊接著,這個平平無奇的小盒子讓這一切戛然而止。

今天的影片,我們就聊聊電視的出現是不是真的永遠改變了電影。

02

電視前傳

事實上,電視並不是剛從石頭縫裏蹦出來就開始大鬧天宮的。

電視於上世紀20年代問世,1938年4月1日,bbc才第一次對牛津-劍橋的賽艇對抗賽進行了電視直播。

早在1939年,紐約地區的電視台就嘗試對職業棒球比賽進行實況直播。然而直到1945年,全美的電視機數量很可能沒有超過一萬台。 [2]

二戰讓電視的普及遲到了近十年,反而為電視提供了更有利的發展契機。1947年到1953年,生活在郊區的人口數量增長了43%。(同期美國人口總數增加11%) [3]

郊區生活的興起讓越來越多的美國家庭遠離了位於市中心的電影院。但物理上的距離並沒有限制人們對資訊和產品的消費,各種全新的商品透過發達的廣播電台網絡,走進了美國家庭。

吸塵器,冰箱,烤箱,當然,還有電視。

對廣告商而言,電視是完美的傳播媒介:一個聞所未聞的產品,只需一天的時間,就可以透過電視的魔力成為像牙膏一樣稀松平常的生活必需品。「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電視在帶貨上的能力是他的前任,廣播電台望塵莫及的。

推廣電視,勢在必行。讓每一個美國家庭都擁有電視,成了前浪們的夢想。

全美的電視機數量在1950年達到了600萬台。 [2]

到了1959年底,這個數碼達到了5千200萬台,幾乎90%的家庭至少擁有一台電視。 [4]

換句話說,直到50年代末,電視才算是在全美達到了真正的普及。然而普遍的觀點認為,1948年標誌著電視時代的到來。為什麽?

03

1948 電視元年

首先我們來看1948年電視做了哪些事情。

1948一整年,全美電視機數量翻了四番,達到了100萬台。

由於早期的內容匱乏,直到1948年秋天,美國四大電視網絡( ABC、CBS、NBC、DuMont Television Network )才做到在每晚黃金時間( 晚8-11點 )提供不間斷的電視節目。

順時針:CBS NBC ABC Dumont

很快,電視史上第一個爆款節目,「德士古星劇場」( The Texaco Star Theatre )在NBC播出。

「德士古星劇場」 主持人Milton Berle(右一)

這種綜合了多種表演形式的節目類別叫做,variety show,就是如今我們熟悉的「綜藝節目」的鼻祖。

流行節目對電視起到了巨大的推廣作用,同時電視也開始滲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在這一年,電視作為一種傳播媒介首次參與了總統大選。

1948年總統大選

對普通觀眾來說,在客廳裏擁有電視意味著,足不出戶就可以收看到體育賽事的實況直播...

傑西·艾榮斯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100米比賽中

...流行巨星的現場演出...

「貓王」在CBS的「蘇利文劇場」中表演經典的 Hound Dog

...以及,英國女王的聖誕演講。

1957年第一次透過BBC電視直播的聖誕致辭

除了電視自己的努力,好萊塢也在電視的興起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對這個也許是電影發明之後最重要的視聽媒介,好萊塢有著復雜的情感。

一方面,把它看作和自己爭奪觀眾的潛在對手,要研究,要提防,要未雨綢繆。另一方面,又想要從電視龐大的潛在市場中分一杯羹。

於是,好萊塢從20年代起就持續關註著電視,而電影公司想到的應對焦慮最好的辦法,是擁有自己的電視台。

這其中,最激進的當屬派拉蒙。全美最早的9個電視台有4個都隸屬派拉蒙旗下。

其他制片廠也如法炮製,紛紛在各地申請廣播電視特許證,興建電視台。

04

好萊塢黃金年代的終結

彼時的好萊塢是大制片廠一手遮天的時代。除了制作電影,他們還擁有自己旗下的影院,在電影發行端和放映端的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華納旗下影院

獨立影院想要得到明星紮堆的A類影片,就不得不同時打包購買多部良莠不齊的B級片。

這種捆綁銷售的的發行方式( block booking )發展到後來,獨立影院甚至要為尚未拍攝的影片提前買單。

生活多美好(1946)

穩賺不賠的發行策略支撐著好萊塢這個龐然大物夜以繼日地生產影片,某種程度上促成了好萊塢的黃金時代。

然而美國政府並未對此坐視不管,隨著派拉蒙在反壟斷案中敗訴,各大制片廠被禁止擁有影院,並且陸續交出了其在電影發行端的控制權。

1948年,派拉蒙在反壟斷案中敗訴

隨後不久,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宣布暫停發放廣播電視特許證,尤其針對的是此前被判定參與壟斷經營的大制片廠。

控制電視台的計劃壽終正寢,好萊塢只能接受現實,躬身入局。

他們開始為電視台制作電視節目。

「希區柯克劇場」(1955-1965)NBC CBS

還未成氣候的獨立制片廠迪士尼為ABC制作了一檔名為「迪士尼樂園」的周播節目。

也就是憑借這個節目,迪士尼拉到了ABC的投資,建起了第一座迪士尼樂園。

華特·迪士尼和迪士尼樂園

除了提供「好萊塢制造」的電視內容,電影公司還有選擇性地將老電影的播放權賣給地方電視台。

事實上,在電視上放映電影,一直在電視生產商的計劃之中。

最早的電視機尺寸采用了4:3的寬高比,轉換成小數是1.33:1,幾乎與有聲電影的幕幅相同。這也意味著當時的電影可以在電視上全螢幕播放。

最好的座位,在影院還是客廳?這個我們現在感同身受的問題,70年前的觀眾也同樣面對過。

隨著電視的普及,觀眾用屁股做出了選擇,影院的上座率持續走低。

到了1952年,全年的觀影總人次創造了十年裏倒數第二的低點,將將超過了戰時的1944年。

為了應對蕭條,電影工業開始尋求技術上的創新,試圖將電影與電視區分開來,提供更加獨特的觀看體驗。

改變電影的呈現方式成了自然的選擇。

05

初代寬銀幕

1952年9月30日,紐約百老匯劇院,一種全新的電影完成了首秀。

它使用三台攝影機同時拍攝,在放映時再使用三台放映機將畫面投影到扇形的銀幕上。

這種將有聲電影時代銀幕尺寸擴大了3倍,有著2.65:1幕幅的全新電影就是有著傳奇色彩的Cinerama。

作為寬銀幕電影的最初嘗試,Cinerama對電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它改變了電影的形狀,提供了沈浸式的觀看體驗,讓「寬銀幕」逐漸與「電影感」聯系在一起。

同時它也從投影方式和銀幕尺寸這兩個維度上徹底改變了影院的形態。

銀幕從此開始橫向發展,成為評判電影觀看體驗的標準之一。

直到今天,放映系統和銀幕尺寸仍然是不同的影廳體系中最為重要的變量。

Cinerama將自然世界的壯美用近乎包裹式的扇形銀幕展現給觀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觀看體驗。

然而它的局限性也顯而易見。首先,由於本質上是橫向拼接了三個不同的畫面,畫面連線處有時能看到明顯的分割線。

電視最早的宣傳語和願景就是足不出戶,閱遍大千世界。

它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滿足視聽欲望而產生的。

電影當然也可以拓展我們的眼界,提供視覺奇觀。

但是電影的作用不止於此,它還承載著更為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拓展我們的生命體驗,向更深處挖掘我們的情緒、情感以及生而為人的意義。

所以寬銀幕電影想要成為真正的電影,就不能僅限於拍攝民族誌式的風光紀錄片。

cinerama固定使用27mm鏡頭進行拍攝,大大限制了電影的表達方式。

於是,電影拍攝及放映技術的創新繼續著它對電影和影院的改造。

兩種替代cinerama的寬銀幕方案很快出現。

下期節目我們就聊聊這兩種經典的寬銀幕拍攝方式,以及它們對影院形態的影響。

06

電影與影院

總結一下,電視的興起伴隨著好萊塢黃金年代的沒落,促使著寬銀幕電影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大制片廠時代的榮光不再,電影公司也從此開始向綜合的娛樂帝國轉型。

abc早已被迪士尼收購 並入了其日漸擴大的娛樂帝國

與其說電視的出現永遠改變了電影,甚至取代電影成為主流的視聽娛樂方式,不如說電視將電影從中解放了出來。

從媒介內容上來說,電視和電影根本不是一種類別。電視直接取代的是廣播。

廣播和電視都是為了消除距離對內容消費的限制,它的核心是將觀看場景同質化或者邊緣化。

而電影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和觀看場景密不可分的媒介。

去年十月份開始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的斯科塞斯關於漫威電影不是cinema的觀點。

其實cinema這個詞,它既指電影,也指電影院。二者本來就密不可分。

這期節目中我們聊到了電影在嘗試與電視區分開來時選擇了改變畫面的形狀。

我想強調的是這種形狀的改變需要放在影院的空間內討論才有意義。

寬銀幕電影改變畫面形狀的內在邏輯是使用更大的底片,記錄更多的資訊,再在更大的銀幕上呈現出來。

而不是在一個固定大小的螢幕上去改變畫面的比例,因為無論比例如何,都是提供了更少的資訊量。

由畫面形狀改變所帶來的視覺體驗上的差別是與顯像器材的尺寸正相關的。

一個字,大。

兩個字,更大。

如果在手機上看,改變電影幕幅所帶來的影響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這就是為什麽真正的電影,需要在電影院觀看。

文中數據來源

1. the http:// numbers.com Top Grossing Movies of 1946

2. Television."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Chicago: World Book Inc., 2003: 119

3.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454

4. Jordan, Winthrop. The Americans. Boston: McDougal Littell, 1996: 798

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