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演員怎樣觀察生活?

2019-05-22影視

開始這道題前,有一個廣泛流行在德國幼稚園的小遊戲想介紹給大家【Achtungspiele】:

這個遊戲很簡單,教師要小孩子把他們活動的片段,今天、昨天或幾天前做過的事,重復再做一遍。

遊戲本身的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記憶,分析他的動作,養成他敏銳的觀察力。有時候教師允許小孩子有自己的自由,然後才來斷定孩子的興趣往哪方面發展,或者讓他順從發展下去,或者警告孩子的家長和其他老師堤防這種傾向。比方說,有孩子回憶自己捅鳥窩而並未受罰,那麽大人就要努力設法把他的興趣轉移到別的地方去。

之所以提及這個遊戲,是因為它本身和我們下面談到的一些觀察方法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我們發現,很多成人,其實在運用這種自然天性的時候,往往做的並沒有孩子們好。而這也就成為了,演員,需要進行相關訓練的原因。

觀察本身是演員一個必備的技能。這個技能同時需要另外一個能力——【註意力】的輔佐,才能最大化的釋放出來。註意力是前提,相關的訓練方式,可以參見我另一道題的回答。

演員需要觀察生活的原因是:任何角色由於其社會身份、工作職業、成長經歷的外在約束,會形成屬於每個人不同的一套行為方式。包括,動作形態、身體姿態、甚至語言表達習慣。而我們為了收集這種行為元素,就需要演員對於生活的觀察。

好的,我想我們需要兩種訓練, 視覺的行為收集,以及聽覺的語言收集

一、視覺觀察

那麽,回過來,我們現在給出一個場景:

請回憶你過去24小時所做的事情。

——這太簡單了~你等我馬上列給你。

——不不不。請不要「告訴我」。請【重演】給我。

你一定會問我,到底什麽是重演?怎麽樣叫做重演。

假如:現在的你,在跟女朋友坐在麥當勞裏吃漢堡,為了便宜,你們點了兩份套餐,裏面有附贈的可樂。你的朋友恰巧走了進來,想跟你問下明天的課程表。你招呼他坐在你旁邊,將自己沒有動過的可樂贈與了他。然後從書包裏翻出筆記本,將課程表展現給他。

好了,如果是上述這樣的講述,你肯定覺得,這個很好復原啊。不就是吃漢堡、招呼人、坐下、贈可樂、拿筆記本麽?

嘻嘻。我這麽萌嘻嘻ლ(′◉ ❥ ◉`ლ)的人,怎麽會這麽輕易讓你完成【重演】。

那麽真正的重演應該是什麽樣的呢?

請問:

你吃漢堡的時候是左手拿著還是右手拿著?

你的漢堡紙是包裹著還是被全部拿掉?

你和女朋友的座位狀態是什麽樣的?

你們的餐盤是放在誰的面前?

你是講食物放到餐盤中吃,還是單獨拿到桌面上吃?

你的朋友來的時候,你招呼他的時候,是否放下了漢堡?

你有沒有伸手去向他打招呼?

你在打完招呼以後是否重新拿起了漢堡?還是直接將可樂遞給對方?

你在遞可樂的時候,是否有將吸管插在杯上?還是單獨將吸管交給對方的?

你在朋友落座的時候,是否仍然眼神照顧著你的女朋友?

你是否有介紹你的朋友跟女朋友?

你在拿筆記本的時候,是否有用紙巾擦過手指?

你是否有清理桌面,然後將筆記本攤開?

。。。。。。

請你,【重演】給我。

二、聽覺觀察

現在,我們再來假設一個場景:

今天周末,你一個人在外,休息的時候,接到了你媽媽的電話。你的媽媽跟你打了大概有15分鐘的電話。

在電話裏掛斷以後,請你馬上復述給我,你們談話的內容。

你一定會說,這太簡單了。我媽媽只是打電話來,告訴我,下周天氣冷,然後讓我及時增添衣物。

哦不不不。我不需要【資訊概述】,我需要【復述】

我們人總有一種傾向,會將自己得到的資訊進行歸納。然後以更加高度概括和簡潔的方式傳達出來。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在表演過程中,我們需要還原的,並非一個資訊概括內容。我們需要還原細節。

我希望得到的復述是(純舉例):

——餵?媽。

——餵,兒砸,又一個人在屋裏憋著呢?吃飯沒?

——剛吃完,點的外賣。啥事兒啊?大中午的。

——我看了眼下周天氣預報,說有雨。

——哦,沒事兒,我這兒備著傘呢。

——凈說備著了,我上次去你拿傘都落灰了。你不想著帶著有什麽用?

——那咋整,我不也得出門前看見雨了再拿著?

——我打電話來就為了讓你隨時帶身上啊。

——嗨,再說吧。齁費勁兒的。隨緣隨緣,淋不死。

——你小子。。。。

嗯,裏麪包含了人物常用的語氣詞、方言講話方式、人物關系間的態度等等。

相信我,找個機會,你也嘗試一下這個小遊戲,你會發現,你連你父母講話的方式都並不了解。

這也是為什麽當我們很多時候去回憶一些場景和人物的時候,大體都是模糊的。這本身與我們的觀察力也有關。

這只是從技巧方面上的訓練。但對於演員來講,除了做到觀察以外,他們需要將動作還原恢復出原始的狀態。

而情感體驗的觀察生活,那可能是另一個話題了~有時間遇到合適的問題,我再來詳細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