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隨著虛擬科技的發展,建築是否會像【銀翼殺手 2049】中那樣淪為空間容器,而不再主動服務於人類活動?

2018-10-10影視

謝我自己邀。(呸……)

在閱讀了一些很有見地的回答之後,我意識到我提了一個很可能無法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延展性太寬泛,很難有明確的起止點。雖然問題的初衷是從建築設計的角度出發,討論人居環境在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但是其中涉及到的科技概念也是需要適當厘清的,而這並不是我擅長的領域。所以,我只能從一個建築從業者的角度出發,來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

首先要提出一個基本設定,即精神與肉體不可分割的統一與對立。即使未來真的像一些答案中提到的【黑客帝國】中那樣,人類已經成為了人工智能豢養的能量源,意識已經可以在虛擬世界「獨立」存在,但是肉體依舊是精神存在的必要(也許非充分)條件。精神與意識存在的前提是肉體可以擁有被安全容納的空間,二者會有對立和沖突,但是不能被徹底割裂。

幾乎所有的中文建築史著作,但凡提到建築的起源,都會援引老子的一句話:「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先人用簡練的語言捕捉到了建築最為基本也是最為核心的形態和功能:「當其無,有室之用」。如果再考慮到這句話之前並舉的那句「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則可說明建築所提供的最原初的功能,就是一個「無之以為用」的「容器」,一個用來定義和容納一定空間的有形存在。

因此,問題中所用的「淪為」,實際上是中性的,並不代表著建築本身的前進演化或者退化,只是描述一種客觀的刪繁就簡的演變過程,或者說一種辯證的迴圈——從最初簡陋的「室」,發展成為宏偉的建築,最後是否會再一次變為一個「空白的盒子」,這個盒子又到底和文明幼年時期的「鑿戶牖以為室」有哪些異同,將會是回答這個問題的一條線索。

我們實際上處在上一個類似迴圈的悠長尾聲和巨大陰影之中。20世紀第一個十年結束之際,奧地利建築師阿道夫-盧斯(圖1)在他的論文【裝飾與罪惡】中,直截了當地宣稱「文明的進步伴隨著對實用器物上裝飾的消除」,為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圖1:Adolf Loos

而後,現代主義建築開山鼻祖級別的法國建築師勒-柯比意(圖2)提出了著名的「住房是居住的機器」的觀點,重視當時工業技術發展給建築形態、建造模式與居住方式帶來的嶄新的可能性。

圖2:Le Corbusier

不論是完成於1931年的薩伏伊別墅(圖3),還是晚年提出的「光輝城市」規劃模型(圖4),柯比意都在探索使用標準化的工業模式來設計並建造形體簡明、功能完備的「居住機器」。然而這種單純強調建築功能、邊緣化建造地點本身的自然與社會特性,乃至漠視使用者作為「人」的復雜需求的現代主義建築,在柯布等大師謝世之後,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問題。包括著有【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社會學與城市理論學家簡-雅各布斯(圖5)在內,很多20世紀中期的學者都嚴厲批判了現代主義帶來的冷漠頹敗的城市環境。隨著現代主義大廈的倒塌,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批判地域主義等建築思想也紛至沓來,逐漸構成了今天我們所處時代的建築理論與設計版圖。

圖3:Villa Savoye
圖4:Ville Radieuse (The Radiant City)
圖5:Jane Jacobs

雖然當前建築設計的風格和流派與上世紀70年代相比可以說愈發多元,很多以往無法實作的建築設計伴隨著科技的進步都可以變為現實,但是因為我們依舊處在後工業與後資本時代的社會與生產組織模式中,因此在同一時代伴生的現代主義就像一個幽靈,依舊縈繞在建築界的上空。這種投射是超越了建築的物理形態本身的、對組織系統和思維模式、對人們居住方式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麽前文說我們依舊處在現代主義的尾聲與陰影中。不論是美國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蔓延,至今依舊無處不在的郊區擴張(圖6),還是中國近三十年來爆發般的造城運動產生的無數復制貼上一般的「板樓」小區(圖7),都是這種現代主義社會生產組織模式下的產物。

圖6:Levittown, Pennsylvania
圖7:Beijing Urban Density

其實在現代主義極盛未衰的年代,建築師對於擁有純粹容器功能的標準化建築的設計探索就已經開始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別是加拿大以色列裔建築師摩西斯-薩夫迪為蒙特利爾1967年世界博覽會設計的「棲息地67」(Habitat 67,圖8),和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設計的新陳代謝派代表作、位於日本東京的中銀膠囊塔(Nakagin Capsule Tower,圖9&10)。這兩座建築最大的特點都在於用預制的混凝土「盒子」搭建出高密度的居住建築:膠囊塔使用了140個膠囊模組,而棲息地67更是采用了多達354個彼此相像的混凝土模組,搭建出146套不同大小的居住單元(每套單元包含1到8個模組不等)。黑川的膠囊模組,更是連室內的器材諸如電視、電話、收音機、鬧鐘等(圖11),都一並在工廠加工完畢,再直接運輸到現場,吊裝固定到中央的混凝土核心筒之上。

圖8:Habitat 67, Moshe Safdie
圖9:Nakagin Capsule Tower, Kisho Kurokawa
圖10:Nakagin Capsule Tower, Kisho Kurokawa
圖11:Showcased Nakagin Capsule Tower's one pod at the Mori Art Museum in 2011

如果說今天的智能家居Home Automation系統,是資訊時代帶來的居住變革的序幕,那麽膠囊塔就是在「前資訊化」的20世紀70年代對「智能整合家居」的一種先驅性質的嘗試,即使是對照【銀翼殺手2049】(以下簡稱【銀】)中未來住所的室內裝飾與布局(圖12),也不難看出這種模組化客製容器的設計思路在五十年前就已經超前地出現了。

圖12:【銀】劇中男主家中的場景

目前這種資訊化與智能化的變革方興未艾,未來的人類居所中整合的主動智能技術應該會越來越多。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的人居建築理應更好地「主動服務」於人類,即使是「淪為容器」,也是「聰明的容器」,似乎並無矛盾;而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也確實可以為一個相對固定的物質空間提供更多的變化和更豐富的可能性,比如虛擬現實帶來的相同空間布局中不同的場景(圖13 & 14),比如【銀】中將美味的餐點影像投射到單調的速食食物之上,甚至將虛擬愛人的一顰一笑與現實存在的應召女的身體完全重合,體驗性和愛的雙重滿足(圖15),可以在有限的物質資源的基礎上,最大化提升精神和意識層面的愉悅感。

圖13:Thresholds by Mat Collishaw, Somerset House, London, 2017
圖14:展覽中參觀者透過VR器材看到的影像(左)與展廳設計3D模型(右)
圖15:靈與肉的統一,抑或是叛離

但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可能就是想要在這種場景真的變成現實的情境下,討論建築本身的位置。這些虛擬科技帶來的居住體驗,是對精神與意識層面的最佳化,而真正的人體尺度的物質世界,依舊需要一個實體的容器,也就是我們一直所說的居所建築。曾經,居所本身是整個人居環境的核心:物質世界的搭建完成後,才能進一步形而上;提供了實體的物質環境之後,再進行精神層面的昇華——也就是說,物質的設計與制造本身是精神意義的載體;而在虛擬技術足夠成熟之後,人類可以根據不同的精神需求直接進行針對性的精確供給,物質本身的意義也由此被剝離,僅僅殘存了開頭提到的「無之以為用」的圍合和容納空間的作用。如此一來,說建築「淪為」容器,似乎也無不妥——未來的住宅,可能就是最簡單的房間與幾何體家具,「建築」作為主體,不再需要任何「主動性質的」前置行為去服務於人類,而只需要提供一個靜默的背景客體,其余的交給技術即可;對建築的要求也就降低到最低限度,因為任何對舒適度的渴求都可以透過直接刺激神經來獲得。最極端的情況,可能就會像【黑客帝國】中,連虛擬和現實的界限也徹底模糊(圖16);而這種情況,雖然它發生的可能性並不為零,但是我們已經無法僅從建築的角度去討論這種徹底的人類社會模式的顛覆性變化了——建築從來都是這種變化的助推和產物,但是不可能成為變化本身。

圖16:【黑客帝國】I know this steak doesn't exist. Screenshot from YouTube.com

追根溯源的話,工業化對人類生活方式的影響,比現代主義建築還要早得多——現代整合式廚房的鼻祖「法蘭克福廚房」,1926年就已經在德國誕生(圖17),其標準模組化的設計、流水線作業的模式,改變的不只是家庭烹飪的效率,還有對女性社會地位、家庭關系等更深遠的影響;而在1931年,福特公司生產組裝的第2000萬輛福特汽車也已經開出了工廠,前文提到的美國在20世紀中葉的郊區擴張,一部份原因正是巨大的汽車保有量變相縮短了地理距離。我們今天生活和生產的根本模式,其實與近一個世紀之前相比,並沒有徹底的不同。資訊化與新技術,無論從規模還是效率,帶來的仍然多是局部的改良和進步——不論人工和機械臂,都還是要在流水線上組裝汽車。

圖17:The Frankfurt Kitchen

建築行業作為對技術相對不敏感的領域,變革就更為滯後。如果說工業化和現代主義帶來的是建築對人性的漠視和異化,對自身固有邏輯和形態的強調,那麽資訊化、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新時代的技術,可能將會是對包括建築在內的工業社會產物固有特性的一次剝離和顛覆,重新探索乃至拷問人性接近終極的狀態。【銀】中的賽博龐克反烏托邦城市場景(圖18),卻恰恰頗具反諷意味地參考了20世紀伊始意大利未來主義的建築概念(圖19)——未來主義原本的主旨是對工業化時代即將到來的榮光做積極展望的;而【銀】中空白單調的封閉實驗室、隱藏在一隅視窗內的個人居所、抑或是特權階層所獨享的由華貴大理石裝飾、光影斑駁的殿堂空間(圖20~22),也都只能是我們基於過去已知,對未來未知的一種想象;至於在未來是否會實作,又會如何實作,則無人知曉。只能說太陽底下無新事,曾經的市井平房對應巍峨的宮殿亭台,當下的筒子樓與廉租房對應摩天大廈與奢華酒店,而未來如果有廢土上的空白盒子,那是否也一定會存在與之對應的綠洲中的世外桃源?兩者大相徑庭,卻又有唯一的相似處:都具備容器的功能。那時,建築自詡的「多元化」是否還有能力同時理解和處理這兩種幾乎完全不同的存在?屆時的「建築師」——如果這個職業還存在的話,又如何去面對僅憑借物理空間和形式無可挽回的巨大差異?而如果說到那時人類對「廢土」和「桃源」的看法出現了根本性的反轉,甚至兩者完全沒有了差異,一起成為了空白,那麽可能「淪為」異物的,就不僅僅是建築本身了。

圖18:兩版【銀】城市建築場景劇照對比
圖19:Perspective drawing from La Città Nuova by Antonio Sant'Elia, 1914.
圖20
圖21
圖20~22:【銀】中不同建築內特色鮮明的場景,其實是基於現有建築形態的想象與描繪

特別感謝所有在該問題下提供優質回答的知友。

如果感興趣,敬請移步我對相關問題回答:

部份圖片參照來源 | Image Credit

*除以下註明作者與出處的圖片之外,本文參照其余圖片均經確認屬於公有領域,分享與參照不受限制且無強制要求標明出處。如有遺漏,懇請指出,會立即修改。

圖3:By Valueyou (talk) - I created this work entirely by myself., CC BY-SA 3.0, File:VillaSavoye.jpg - Wikipedia

圖8:By Sylvain Pastor - Own work, CC BY-SA 3.0, File:Habitat-67.jpg - Wikimedia Commons

圖9:By Wiiii - Own work, CC BY-SA 3.0, File:Nakagin Capsule Tower 2008.jpg

圖10:By Sharat Ganapati - CC BY 2.0, File:Nakagin Capsule Tower

圖11:By Dick Johnson - Flickr: Nakagin Capsule Tower, CC BY 2.0, File:Showcased Nakagin Capsule Tower's one pod at the Mori Art Museum in 2011.jpg

圖13:https://www. reddit.com/r/oculus/com ments/6oha4i/a_vr_art_exhibit_xpost_rcyberpunk/

圖14:Issey Scott reviews Mat Collishaw's Thresholds Exhibition - Anise Gallery

圖17:By wikipedia: Jonathan Savoie - Own work, CC BY-SA 3.0, File:The Frankfurt Kitchen.jpg

圖12、15、18、20~22:銀翼殺手2049 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