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血戰鋼鋸嶺中,日本兵為什麽不把爬嶺的繩梯鋸斷?

2016-12-09影視

覺得最高贊的答案不是很準確,自己答一發。

最高贊答主參照了亮劍中的一段話。

「畢業於帝國陸軍大學的山崎是個出色的戰術家,他指揮構築的野戰工事很是 別出心裁。李家坡高地 頂端是平面圓台,按常規,守備一方的工事位置。應構築在山坡平台的棱線部,這樣可以對進攻一方的動態一覽無余,也便於居高臨下發揚火力。可山崎偏偏把環形工事構築在高地的平面圓台中心位置,攻擊部隊在坡下看不見守軍,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而迫擊炮之類的曲射火力又極少。攻擊部隊剛剛沖上陡坡,只要一露頭,馬上就被日軍的狙擊手打倒。戰鬥打了整整一天,山坡下躺 滿了八路軍士兵的屍體,最先參加攻擊的幾個主力團都傷亡過半失去 攻擊能力。」

並認為十分相似。

但其實不然。首先,美軍不是「迫擊炮之類的曲射火力又極少」,他們的遠端炮火威力之大、管子之粗那是有目共睹的。其次,日軍也不是「攻擊部隊剛剛沖上陡坡,只要一露頭,馬上就被日軍的狙擊手打倒」(煙霧太大他們也根本做不到),而是美軍推進了相當一段距離才開打。

所以說,這次戰鬥中,日軍不割繩子與畢業於帝國陸軍大學出色戰術家山崎的出發點是不一致的。

那是什麽呢?

我認為正是忌憚美軍強大的遠端炮火,日軍才采取了這種戰術。

為什麽這麽說?

我們不妨先看看電影中的幾個細節。

1.上戰場前,美軍看到炮火襲擊的場景時。


2.日軍反擊時


3.美軍撤下來後


管中窺豹,由這個幾個細節,我們可以基本構建出日軍這樣做的戰術意圖了。

1.美軍炮火襲擊時,美軍肯定不會上嶺攻擊,日軍可以安心的龜縮在地道內,在躲避炮火攻擊的同時,不用擔心美軍偷偷摸上來,堵在洞口,甕中捉鱉。

2.美軍攻上來時,遠端炮火肯定無法襲擊,美軍的重型武器也無法攜帶上來,雙方只能進行短距離的輕武器血戰。而在此情況下,日軍憑借提前構築好的防禦工事,還占據了火力上的優勢。

所以,不割繩子,放美軍上來,是日軍基於雙方火力對比,借助鋼鋸嶺地形,作出了一次優秀的戰術部署,事實證明也確實有效。

想象一下,如果日軍在懸崖邊設防,雙方以斷崖為界對峙。表面上看,日軍占據了地形上的優勢,可以延緩進攻。其實則是,美軍的遠端炮火、重型武器可以毫無顧忌的全天候、無差別對日軍進行覆蓋。根本不用懸崖下的美軍發揮作用,日軍們就被炸的體無完膚了。那電影的名字也就不會是【血戰鋼鋸嶺】而是【鋼鋸嶺大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