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碼

目前音質最好的 MP3 播放器是什麽?

2012-06-22數碼

這個問題都接近10年了,翻新作答一下。

2012年,我認為是隨身聽的一個重要拐點。標誌性事件有兩個:

①蘋果傳奇式的播放器——iPod classic 3最後一條生產線停工,標誌著硬碟機時代的落幕。

蘋果IPC——知名度最高、擁有量最大的硬碟播放器

從Rio Karma開始,創新NOMAD Jukebox系列、艾利和IHP-100/p00系列、東芝F系列、Kenwood A/B/D系列、微軟ZUNE,再到蘋果的iPod, 21世紀的前10年高音質mp3無疑屬於微硬碟機:更大的機身體積意味著有更充足的空間做好供電和模擬電路,配置更高品質的獨立DAC、運放、濾波電容等元器件。 比如02年推出的創新NOMAD Jukebox3(NJB3),內建20GB超大容量硬碟,是世界首個支持SB1394介面與PC互連的播放器,SNR做到了98dB,在普遍5mw+5mw的時代可提供100mW的可怕輸出,並具備完整的光纖、LO等輸出,風格大氣通透,售價高達400美金。

創新NJB3——配置最發燒、音質最好的硬碟機

顛覆世界的iPod於2001年釋出,第一代容量為5GB。05年1月,喬布斯釋出了iPod shuffle,快閃記憶體機iPod正式到來;同年6月,蘋果做了個比較重要的決策:把iPod和iPod photo產品線合並,直接統稱iPod,並將所有黑白屏型號全部升級到彩屏;9月,nano登場,同時iPod mini停產。之後就是iPod Video和iPod classic兩大系列陸續上市。當年發燒友主要玩的也是這兩個系列,畢竟作為硬碟機,其超大容量更適合裝更多無失真,同時要驅動微硬碟iPod也得提供更高一些的電壓,推力比快閃記憶體機略大,最後就是可玩性——既能改電池改硬碟實作超長續航,也能玩Dock輸出接耳放做捆綁黨,還能嘗試各種更發燒的iMod改機方案,總之相當符合燒友的折騰偏好。當12年IPC停產時,很多燒友都表示要收一部IPC邊用邊收藏,我身邊有個朋友就一直用到了現在。

②有個叫Astell & Kern的南韓廠牌釋出了一個新品:AK100,標誌著HiFi DAP時代的到來。

其實,Astell&Kern就是大名鼎鼎的硬碟機時代代表艾利和。作為換了馬甲後推出的首款產品,AK100配置了Wolfson WM8740 DAC,支持24bit/192KHz PCM高采樣,THD+N<0.001%,雖然以現今標準看稀松平常,但它卻是重新 定義hifi級mp3的裏程碑式的產品。這類形態,後來把它叫做DAP(Digital Audio Player)即數碼音訊播放器。

08-12那幾年的播放器圈,真可謂群雄混戰。MD、CD夕陽余暉,依然有著一幫堅定擁躉;以IPC為首的硬碟機陣營占據輿論主流地位;有個神奇形態的產品錄音筆在當時也算曇花朵朵開,最出名的應該就是索尼PCM-D50;最後一種就是新晉網紅——「國磚」,代表產品有hifiman HM801和七彩虹C4 PRO。

七彩虹C4——世界首款支持24bit/192KHz采樣的DAP

HM801在2009年上市,售價突破5000,配置了Burr-Brown公司的傳奇R2R芯片PCM1704U-K和OP627運放,支持耳放卡插拔設計,人聲醇厚、低音豐滿、力道出眾,是當年流行暖聲機的代表;一年後C4上市,售價3499,用料堪稱豪華:ALPS模擬電位器、大型絲綢濾波電容、動態範圍達到120dB的CS4398水晶旗艦DAC、支持24bit/192KHz異步轉換的CS8422 SRC芯片;高效能雙運放AD823...C4罕見地在隨身聽上配備了6.3mm TRS輸出和S/PDIF輸入輸出,其中PO的最高壓擺達到2V(音量開滿能當LO),調音風格大氣自然,被稱為那個時代的古典神器,尤其適合搭配Yuin PK1、拜亞DT880、森海HD650等高阻抗耳機。如果說10年前純音質層面哪家強,那麽根據口味大體就在HM801和C4當中選了。

上面介紹的幾個高音質播放器,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大。相比小型MP3,頂級硬碟機和國磚都可以算降維打擊,而更符合隨身定義的小體積快閃記憶體機只能在調音方面做文章,比如B&O飛碟Beosound2或者索尼S-Master D類放大代表X1050,靠著品牌力和獨到的電路設計做出一定特色,搭配自家耳塞組成絕配。

B&amp;amp;O 飛碟+A8西裝套

到了第二個10年,情況依然沒有發生變化。盡管艾利和把小型快閃記憶體的音質下限提高了不少,但問題依舊: 推力孱弱、失真較高 。相比老機,參數固然好看了很多,但隨著耳機單元技術的進步,對播放器的素質要求也更高,如今的圈鐵混合耳塞、平板/靜電振膜、剛性更高的動圈,都需要更高的壓擺來讓振膜充分、低失真的振動,同時還得控制好瞬態互調、動態削波等有害失真。

靈敏度只有103dB/mW的索尼5單元動鐵IER-M9

為了解決相對容易搞定的推力問題,艾利和想出了個招: 做個差分電路,電壓高一倍,搞了個2.5mm平衡輸出 ,同時聯合JH、拜亞推出帶有2.5mm平衡線材的高端耳機進一步攫取利潤。形成主流標準後,各路國磚以及愛歐迪、安橋等二三線國外廠牌都紛紛跟進,推出自家2.5mm平衡口播放器,當然,也養活了不少線材廠。

可能是音質最強的2.5mm平衡口隨身——Astell &amp;amp; Kern SP2000

從2012年叠代到2019年,相對終極形態的艾利和旗艦SP2000出來了:兩顆旭化成AK4499EQ DAC,原生支持DSD512和32bit/768KHz PCM采樣,具備了最頂級的解碼能力;2.5mm平衡口輸出最高壓擺6.0Vrms,相當於前旗艦SP1000與AMP背夾合體的輸出能力,訊噪比和THD+N分別提升到125dB和0.0004%,沒那麽誇張,但也足夠hifi了。

索尼唯一帶雙3.5mm輸出的便攜器材——PHA-3

在蘋果徹底不玩之後,音訊圈剩下的唯一「巨頭級」企業就剩索尼了。看到艾利和在高端便攜市場肆意收割,自然也是坐不住。當然,2.5mm平衡標準是不可能「直接拿來」的,自己制造標準才符合身份。於是2014年,索尼釋出了雙3.5mm平衡口設計的PHA-3便攜式耳放,並在自家圈鐵新品XBA-Z5上搭配有專用的平衡線,和KIMBER合作,自然而然做起了升級線的「小副業」。不過很快,市場就證明這步棋走錯了:相比2.5mm平衡,「做了加法」後的雙3.5mm顯得太過累贅、臃腫,一定程度上違背了隨身小而輕便的要義,同時增加了升級線的成本(線基、插頭都要Double),所以燒友懶得用、廠商不願用,僅僅2年後,索尼就立馬掉轉車頭, 聯合JEITA(日本電子資訊科技產業協會)推出了客製4.4mm Pentaconn 平衡端子標準 。這回,索尼贏了。

2016年,索尼釋出了高端定位的Signature醇音系列,一口氣釋出了4款產品,其中包括兩款高端Walkman: NW-WM1A(黑磚)和NW-WM1Z(金磚) ,定價分別為8999和22999。最重要的改變並不是把萬年S-Master進行大幅升級,而是增加了顯眼的4.4mm Pentaconn平衡端子輸出。這種標準比台機用的XLR端子更小巧、比自家雙3.5mm更方便、比A&K的2.5mm電阻更低(接觸面積更大)、使用更牢靠(更粗、不容易斷),總之幾乎都是優點,用過的都說香。黑磚/金磚大賣了1年多之後,國內也開始推行自己的平衡標準——3.5 PRO,但為時稍晚,在2.5mm和4.4mm兩大標準的夾擊之下,很少有國磚廠願意嘗試這種「非主流」,最終還是得在A&K和Sony之間2選1,結果相對更實用、對音質更有利的4.4占了上風。

給MDR-Z1R配的KIMBER 4.4mm平衡升級線

音質最好的4.4mm平衡口,我的答案並非是2018年的醇音新旗艦——「索六萬」DMP-Z1,而是國內專註高端DAP的樂彼「樂四萬」——LP6Ti。洋磚在進步,國磚進步更大,因為更小的體量,更有利於高端播放器這種高風險、小批次產品,索六萬對於索尼來說撐死算個概念產品,完全不可能往盈利層面想,但樂四萬對於樂彼這樣的「作坊式企業」卻可能是利潤大頭,所以只需要擼起袖子、傾其所能去「客製」出極限配置——要知道,樂彼的團隊是原七彩虹C4的原班人馬,10年前就開始「科學堆料」,如今自己跳槽幹,更加放飛自我,直接找到牙膏廠Intel,要了塊大型工業級FPGA來開發,算上補貼,成本也超過了五位數,這種級別的FPGA放隨身實在是過分「精奢」,如果對C4足夠熟悉的話,就會發現LP6Ti的那塊FPGA和當年C4主機板上那塊CPLD芯片「異曲同工」,都能透過編程開發來實作音質最佳化,包括時鐘、濾波、頻寬介面方面的最佳化,而LP6Ti直接透過FPGA 把DAC的THD效能提升到超出理論值的程度

可隨身範疇的音質「天花板」——樂彼LP6Ti

光靠FPGA這個超級輔助也肯定是不行的,模擬部份的用料才是關鍵。這次樂彼依然祭出工業級芯片( 4顆AD5790 R2R DAC )來「俯瞰」民用級,再透過大型絲綢電容配合外圍電路發揮出工業級頂級R2R芯片的解碼能力,和DS芯片相比,R2R音色更自然、更模擬,但失真很難做到高端DS解碼的水準,比如民用頂級R2R DAC即HM801用的PCM1704U-K,其理論THD+N是0.0008%,LP6Ti則把整機的THD+N做到了0.00055%,同時4.4口最高壓擺能到7Vrms,300Ω負載的帶載功率高達163mW(THD+N<0.00045%),兼顧高聽感和高素質。

這種跨級堆料帶來的缺點就是價格過於誇張,39800的價格已經可以攢一套高端台式系統了。因為是限量199台發售,甚至還支持大烏、HD800s等旗艦耳機的客製調音,目前已經售罄,只能收二手,相對合理的二手價在2.8-3萬。另有2片AD5790的LP6白金版和黃金版,總體素質略輸於樂四萬,價格也更低,如果實在買不到Ti版則建議考慮量產版的LP6。比較有意思的是,早期工程版樂彼是配的2.5mm平衡口,到最終版改成了4.4 Pentaconn,如果沒改,那麽SP2K的最強2.5mm輸出稱號也要「換人」了。

最強3.5mm單端播放器之一——樂圖鈦墨菊

如果預算沒那麽多,25K的樂圖限量旗艦「鈦菊」——Paw Gold Touch LTD Ti也是很好的選擇,起碼要好買很多(限量999且依然在產)。鈦菊的特色在於, 相比前旗艦墨菊改良了3.5mm單端,把推力提升到32Ω負載720mW,比500mW的4.4平衡口更高,失真指標也基本一致。 鈦菊也是最近比較流行的「兩套電路」模式,單端和平衡的耳放芯片不同(LME49600、OPA1622),從聲音表現看,鈦菊的單端大氣飽滿,比很多高端播放器的平衡口力度更足,且 人聲聽感也有顯著改善,並非金菊的古典器樂向和墨菊的中庸還原向,相對更討好大眾耳朵

縱觀20年來的播放器發展趨勢,從MD、CD到硬碟機、快閃記憶體機再到國磚、洋磚, 從來都沒有iPod這個量級的「大一統」產品 ,各品牌都有過亮眼的產品,但大多歸於平庸,短時間內即消亡。要追求極端音質,所需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高,在無線藍芽耳機沖擊低端市場的大趨勢下,千元以內的播放器生存越發艱難,高配置、高價格、客製化的小眾精品路線才可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保持競爭力。不知道這新一個十年,又會誕生怎樣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