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碼

如何評價某些人把Hi

2015-07-30數碼

因為評測器材的不一定懂音樂。

聲音和音樂,是兩碼事。

就好像評測器材的不一定懂攝影藝術一樣。

萊卡照相機為啥迷人,因為設計照相機的人,既懂機械和光學,又懂攝影藝術。

聲音和音樂不都是聲波嗎?

光照和光影不都是光波嗎?

不是。

你能說出二者的區別嗎?

區別在於:

音樂和攝影,可以令人愉悅。

註意,這裏的愉悅是廣義的愉悅,即可以讓你開心、傷心、乃至憤怒。但整體而言,可以歸結為一個字:「爽」。

在記錄、儲存、重放器材,都遠離真實感官的情況下,

對於音樂和攝影藝術的理解,

則是出好效果的關鍵。

畢竟,一首曲子,通常不太可能從頭至尾只有1KHz這一個音高。

別跟我擡杠,還有一首曲子4分33秒,從頭至尾一個音都沒有呢。

如何放好帕格尼尼24。如何放好蕭斯達高維契。如何放好荀白克。如果你不了解他們的音樂,你可能就不知道什麽是個好。

你會說,我失真低,低至0.1%

低失真就能放好音樂嗎?

顯然不能。

因為失真是有測量方法的。

而測量方法又是有測量的聲音樣本的。

只要這個樣本不是帕格尼尼24。

測出來的東西,就不能保證在播放帕格尼尼24時,非常接近現場錄制時,演奏家正在演奏的情況。

所以各種參數都只是相對簡單的模型進行測試而已。

與真正復雜的音樂相比,微不足道。

什麽時候測試能夠測試一首曲子是否充分表達了蕭邦的哀傷、貝多芬的思想,可以說這個測試才完整。

顯然現在的測試,都是脫離音樂的測試。只是聲波測試,頻率發生器測試。

請問,有沒有音色還原測試?

沒有對吧?

1把意大利名琴,現場演奏,現場錄制,現場重放。

對比不同的音箱/耳機,哪個最能還原小提琴的音色,這樣才行。

同樣,影像,也很難還原。

真人在左邊,顯視器在右邊。左邊和右邊完全一致。

可不可能?

顯然不可能。

就怕對比。

你可以單獨顯示拍攝的影像,但是你不能去和真的東西對比。

一幅梵高真跡在眼前,一個EIZO顯視器在旁邊,就能顯示和梵高真跡一模一樣了麽?

顯然不現實。

不然美術館,就不用展示顯視器尺寸範圍內的畫作了,直接把顯視器套個相框,翻拍後顯示就好了。還省的被偷被損。

蒙娜麗莎的微笑,到底是什麽顏色的?

你在網上看,根本不知道。

你看到的,是拍攝蒙娜麗莎微笑相機、調色人員對比畫作和他的理解與認知後進行校正的顏色,並不是原畫在正午陽光下的顏色。

真畫,和你看到的、顯示器顯示的畫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

如果你身邊有蘋果旗艦店,你可以看看他們旗艦顯視器播放的影片,逼真、震撼,可是不真實、不感人,只是刺激。

人的感官又好騙、又不好騙。

就像【盜夢空間】一樣,人的感官有時候會發現一些不合理的細節,而辨識出當前是虛構的。

比如聽音樂時的齒音,一聽就是假的。

而沒有齒音,又會有解析不足的問題。

人耳對於變化中頻率聲壓強度的變化有時候也蠻敏感。會覺得突然亮或者突然暗。

影像方面,分辨率和對比度沒辦法同時提高。但真實世界不存在分辨率和對比度的問題。

所以影像很容易出現瑕疵。

從聲音錄制的角度,現在還分為兩個派別呢

一個派別,是單樂器的幹凈。

一個派別,是整體感。

比方說一架鋼琴,你怎麽錄?

哦,倆麥克風,放在鋼琴裏。

錄出來的聲音,超幹凈,超清晰。

但聽眾可能趴在鋼琴裏聽鋼琴嗎?

不可能。

所以你給這對麥克風,得加混響。

可以透過專門記錄環境反射聲音的麥克風,把錄制下來的環境音與鋼琴內麥克風錄制的聲音混合。

得到的就是既清晰,又有現場感的聲音了。

但這樣的聲音,與你在音樂廳聽見的聲音一樣嗎?

顯然不一樣。

太清楚了!

音樂廳聽見的聲音,是混在一起的。

所以又有一種錄音的方法,是給你一個整體的感覺,錄出來真實的聲場,而不是混音混出來。

但這樣的錄音,不是纖毫畢現,而是有些混沌的聲音。

尤其是交響樂,你應該每一個樂器一個麥克風,最終混音;還是整體就用兩只麥克風,模擬人耳,在音樂廳最佳位置進行錄制?

其實是無解的。

兩種錄音師對音樂完全不同的理解,錄出的結果也完全不同。

也就是說,從話筒的擺放位置,甚至從錄音師選擇話筒開始,這件事就沒有一定之規。

錄音介質同樣有唱片、模擬開盤帶、PCM錄音機、DSD錄音機等多種方式可以選擇,聲音的技術規格也不一樣。

到還原。

音響老師傅說,你聽到的聲音都是「模擬」的,而不是真實的。

這裏的模擬,指的是「假」的的意思。

如何真,就看誰「模擬」的惟妙惟肖。

那麽播放「高清晰度」錄音,和播放「具有整體感」錄音的器材,顯然也是不同的。

一個追求的就是纖毫畢現,另一個追求的就是臨場感、脫箱脫塞感。

前者聲音直白就是好,後者就需要有一些「味道」。

有時候錄音師和樂迷對聲音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各有各的局限性。包括音樂演奏家,對於聲音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那麽音箱耳機能以低失真來不變應萬變嗎?

實際上很難。

一個器材有一個特色,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大而全,耳機至少實作起來比較困難。

舉個例子,耳機:

人聲好。

音樂整體感強。

解析力爆棚。

音色好。

通透度高。

低音量感質感十足且下潛很深。

大動態、大編制、大聲壓下層次分明。

沒有齒音。

久聽不累。

久聽不悶。

可以挑瑕疵。

可以無視瑕疵。

聲音甜美。

暖。

冷。

溫潤。

迅速。

密度高、過渡好。

延伸好。

可以播放超聲波。

可以播放次聲波。

聲場與定位準確。

隔音好。

舒適度好。

搖頭晃腦不會掉。

可以戴眼鏡。

。。。

從聆聽無擴聲現場、錄制無擴聲現場、到重放無擴聲現場,每一個環節其實都會夾雜「人」的因素在其中,無可能脫離「人」來單獨研究。

你只是做簡單的雙盲也沒啥用,因為你沒法確定這個人是樂迷、演奏家、還是錄音師的角度並且功力如何。

並且你從源頭上,就無法不摻雜人為的因素,這是誰做的小提琴,這是誰演奏的小提琴,他是否在世,是否可以當著你的面在同樣的錄音環境,一遍遍對照錄音反復演奏給你聽。

你這樣去辨別器材的結果,才是最接近真實的結果。

而你在這個過程中,所進行更換電源線的行為、更換USB線的行為,甚至不要USB線,采用光纖、甚至無線傳輸的方式的行為所帶來的進行雙盲實驗判定所帶來的提升,才是更為客觀一點的。

而且,這演奏家和錄音師的水平、以及琴的音色、樂隊的級別還得是世界一流水平的。

顯然,這很難實作。

那麽是不是我們就甘於「玄學」而不去追求「真實」的聲音了呢?

張枝摞的建議是,相比提升器材,更應該從提升對音樂的理解入手。

有機會多聽現場,尤其是大牌。

多買唱片,CD、黑膠唱片都來著,

而不是在在這討論「黑膠是不是智商稅」。

聽音的過程中,講究「最簡通路」。

比如Apple Music,支持iOS/macOS的DAC,直接插耳機,或AES輸出到數碼有源音箱,或AES/光纖/同軸輸出到數碼功放推動無源音箱,或模擬輸出到模擬有源音箱。

聽黑膠,模擬唱放,模擬有源音箱。或分體式模擬前後級,最好後級是純甲類功放。

這樣從聽音通路上,你是最簡,就避免了音質經過多次DAAD而劣化。

至於重放的級別,就看你的消費能力,以及是否舍得投入了。你會得出屬於你的實踐結果。

我目前的數碼通路還是可以的(避免廣告,不涉及品牌及型號,有需要可付費咨詢)

iOS Lightning >

閃電轉USB3相機轉換器>

< Lightning 充電線(充電寶)

USB type-A 轉 USB type-B >

支持iOS協定的音效卡 >

XLR模擬輸出模擬有源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