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碼

在蘇聯時期蘇聯人用什麽電腦?

2014-05-16數碼

首先說結論吧, 總體技術而言,蘇聯冷戰末期的電腦技術差距在10年以上,而現在的俄羅斯差距已經達到20年左右。 可能個別技術會小於5年——比如光刻機?但是考慮木桶效應,蘇聯芯片和電腦整機的差距在10年以上,而且 蘇聯電腦的產能相比於西方非常有限 ,在解體前差距還在被拉大,使得蘇聯的電腦產品完全無法與西方競爭—— 事實上,冷戰結束前,蘇聯已經淪落到要向台灣進口消費級電腦的程度了。

老規矩,我將會從 光刻機、芯片、超算/消費級電腦 東芝機床 (我手裏有俄文資料)來說明蘇聯電腦產業的落後程度。

蘇聯的光刻機

蘇聯的光刻機,註意這是蘇聯實驗室的數據,我們假設蘇聯在1990-1991年已經可以穩定分辨率0.5微米的步進光刻機

我們看看此時西方和日本的光刻機大概是什麽樣的水平。

90年代初西歐(ASML)、美國(GCA)和日本(尼康)光刻機三強的光刻機指標

90年代初,西方的光刻機三強分別是 美國的CGA (Stepper步進光刻機的發明者,老牌巨頭)、 西歐的ASML (飛利浦分出來的光刻機部門)和 日本的尼康。

三家技術指標大體如下:

  • ASML:6寸wafer晶圓(152mm),曝光分辨率0.35微米,1990年投放市場;
  • GCA:8寸wafer晶圓(203mm),曝光分辨率0.35微米,1991年投放市場;
  • 尼康:8寸wafer晶圓(203mm),曝光分辨率0.45微米,1990年投放市場。
  • 總體來說,這三強技術差不多,尼康和ASML稍弱, 美國的GCA總體來說最強。

    蘇聯實驗室最好水平大概是

  • 蘇聯:4寸晶圓(101mm),曝光分辨率0.5微米。
  • 這樣的技術吧,放在1990年的確也不算特別落後,如果真要賣給西方,做些低端的芯片還是可以做的——不過用的4寸晶圓,相比於西方普及的8寸晶圓,總的步進曝光面積只有人家1/4,相當於人家做4片時間你只能做一片,價格和工時就沒有優勢了。

    用於半導體的18寸單晶矽棒,要求純凈度非常非常高。蘇聯是沒有相關技術的,蘇聯單晶體熔爐是向日本「三城物件會社」購買的。
    不同代晶圓面積,目前主流是12寸,也即305mm直徑矽晶圓;未來將過渡到18寸,457mm矽晶圓。8寸矽晶圓面積是4寸的4倍,不考慮邊角料,可以切割為4寸晶圓4倍的芯片。

    光刻機的確是蘇聯與西方芯片技術上差距比較小的部份——但是 你想用比西方還落後的技術 (光刻機部門已經是蘇聯最強勢的芯片部門了) 去換西方的大規模芯片產業鏈,我只能說蘇聯人挺天真的 ——美國人跑來參觀一下,說了句「哎呦,原來你們國家也有光刻機呀,不錯吆。賣給我們怎麽樣?」,蘇聯就真把美國人日常商業恭維當真了..............................

    蘇聯的芯片

    蘇聯的CPU

    這是所謂蘇聯電子工業僅次於美國的論證——基本都是貼兩張蘇聯芯片圖片,然後就 「僅次於美國,差距僅有2年」

    我也不知道這差距2年是怎麽看出來的, 就貼兩張芯片照片就「差距2年」了?你這也沒有論證啊。

    我們看看這個1811芯片是個什麽東西。

    蘇聯山寨美國芯片名單,這只是一小部份,前面山寨AMD和Intel等大公司芯片沒有放上去

    根據CPU world的資料, 1811芯片是山寨的美國DEC302/303/304芯片。

    DEC F-11芯片,1811芯片的仿制物件

    70年代芯片比較原始,現在整合在單片CPU結構上的部份需要分成三塊芯片,分別是 數據芯片、主控芯片和記憶體管理芯片 。所謂的DEC 302/303/304就是這三款F-11芯片的代號。

    1811芯片是把這三款全部山寨了,分別是 1811VM/VU/VT系列芯片

    問題是, 這只是人家DEC 1979年的芯片 ,蘇聯山寨了這玩意,差距2年又是怎麽得出來的?我也是好奇。

    至於1801芯片,本質上就是相容美帝70年代PDP-11的東西 ,用了美國LSI-11的指令集,但是架構算是毛子自己搞的,大量用於毛子數控機床,使用nMOS工藝;1806系列是CMOS版本的1801。

    這位andre說蘇聯84年就推出了山寨80286,所以估計就此得出結論——蘇聯芯片只比美國差2年。

    我們看看蘇聯在實驗室裏山寨出80286是什麽年代的事情。

    只可惜,毛子自己不敢吹這個牛。俄國人的數據, 蘇聯在實驗室裏第一次成功仿制Intel82年的80286是1989年,制程是1.5微米。

    我為什麽要說這個制程是Lab級,沒有實作Fab級工廠量產呢?請繼續看下去。

    我們可以看表格,俄國人說, 第一次試制1微米制程,山寨美國MIPS R3000 32位元CPU的L1876VM1是1991年。

    我們看看俄國人是哪一年實作對L1876VM1流片的。

    俄國的ОАО Angstrem第一次實作1.2微米L1876VM1的流片是1998年,在1997年剛剛攻克2微米級芯片流片

    我們看看MIPS的芯片,這是一家美國老牌fabless RISC芯片供應商——就像高通或者華為海思一樣,沒有自己工廠,只負責設計。

    MIPS在21世紀前的芯片,R3000用於94年的索尼PS一代主芯片,而R4000用於96年的任天堂N64。

    R2000/3000是32位元芯片,從92年流片的R4000開始就是64位元RISC芯片了。

    俄羅斯是 1997年 攻克 Fab級量產2微米級制程 ,可以工業化生產 1985年流片的R2000

    1998年 攻克 1.2微米Fab級制程 ,並成功流片,可以開始工業化生產 1988年流片的R3000 (蘇聯仿制品編號 L1876VM1 )。

    技術差距大致就在10年左右。

    一款有趣的文物——由AMD代工的一塊英特爾80286芯片,1982年生產。AMD早年曾經做過一段時間英特爾代工廠

    其實除了查資料之外,遇到說什麽蘇聯人1984年就能仿制80286( 1982年流片 )也很容易反駁——蘇聯仿制的80286—— KR1847VM286 1990年 才成功流片。如果蘇聯不解體,這款芯片預計在1992年開始規模量產, 而英特爾那邊80286於1991年停產。

    也許計劃經濟的蘇聯有所有東西都要自己生產的執念,但是對於搞市場經濟的繼任者俄羅斯來說,費一肚子勁去量產一款美國幾年前就已經停產的過時芯片簡直是蛋疼 ——有這個時間不如去買西方市場買淘汰下來的80286。

    K1810VM86,山寨8086,nMOS工藝
    K1810VM88,山寨8088,nMOS工藝
    非常罕見的2塊芯片,1847系列,山寨80286的協處理器,1990年成功流片,此時距離蘇聯解體僅剩1年
    1834系列芯片,也即CMOS版本的8086,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量產。裝載KR1834VM86芯片的MC-1504電腦於1991年開始生產。
    上圖:蘇聯MC-1504,複制自東芝T1100電腦,1991年量產;下圖:東芝T1100原版,1985年量產。

    像蘇聯山寨的8086/8088( 1810系列芯片 ),有很多蘇聯電腦是用了這兩款芯片的。至於山寨80286的 1847芯片,蘇聯解體前沒有任何一款電腦搭載。

    為什麽8086/8088山寨都能搞定,80286山寨那麽難呢?

    因為, 8086/8088是3微米制程!而80286是1.5微米制程!!!

    蘇聯解體前,無法工業化大規模量產1.5微米制程CPU!!!

    英特爾的X86架構幾款芯片的蘇聯仿制品名列,82年的80286到蘇聯到90年才開始流片。

    我們可以看一下俄國網友對於解體前蘇聯山寨的80286流片到1991年 (美國的80286在1991年已經由於過時停產) 解體都搞不定這件事情是如何吐槽的。

    轉譯一下:

    我不太明白蘇聯和東德為什麽到快解體了還在嘗試複制80286,這也太遲了。
    80286是一個很簡單的芯片,總共才13萬個門電路,完全可以自己做,沒必要為了精確復制美國芯片而逐層蝕刻,把時間都浪費掉。
    而且,在80年代末,80286真的已經過時了,大家都在為80386制造軟件。
    為什麽祖國(指蘇聯)和東德如此愚蠢???那個年代的芯片真的很簡單,蘇聯的套用數學家們可能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

    下面有個人回復他, 看來還真是蘇聯官僚體制問題。

    轉譯一下:

    如果沒有這些逐層蝕刻進口晶體和試圖精確復制美國芯片的故事,完全有可能自己實作自己的芯片設計。
    但是這是被禁止的。
    首先,我們沒有用於設計芯片的EDA軟件,甚至 DRC 也是由圖層照片制成的。 LVS也沒什麽好說的。
    即使是成品的樣版,也在批次流片後不斷修正。幸運的是,樣版廠就在附近。
    我們沒有什麽可以自己設計的。
    這是電子工業部領導的總路線—— 快速復制美國芯片 。幸運的是,高達 1.5 微米的制程技術仍然可以使用一維近似計算晶體管的註入和擴散模式。
    在 1.2 µm 的亞微米中,最終發生了擊穿。我們也沒有像樣的軟件用於 SUPREM 技術的 二維計算。
    「似乎在蘇聯,套用數學家是世界上最愚蠢的。」
    所以呢?
    蘇聯的套用數學家沒有被賦予建立設計程式的任務。
    「他們( 指美國人 )」有 EDA 初創公司,最終成長為像 Cadence、Synopsys 這樣的巨頭。
    而在蘇聯,科學院那些領導已經在一切領域過時了……
    俄羅斯的「套用數學家」的成長始於 21世紀初,當時 美國的EDA軟件廠Cadence 在莫斯科組織了一個研發部門。

    所以, 蘇聯芯片的拉挎首先是蘇聯那種技術官僚總管一切的模式已經過時了,那些舊時代的技術官僚們根本跟不上那些銳意進取的美國芯片創業公司的步伐。

    那麽, 蘇聯解體前,已經流片的,可以工業化生產的最先進CPU芯片是哪一種呢?

    其實是 L1839VM1 ,這是一款山寨(架構與指令集)自美國 DEC VAX-11/750 芯片(1980年投產)的仿制品。 1839系列芯片是蘇聯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量產的32位元CPU芯片,這款芯片采用3微米CMOS制程工藝 ,這是冷戰末期蘇聯可以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最高制程標準。

    L1839VM1,3微米制程,蘇聯第一款32位元CPU芯片,1989年流片成功
    89年流片的80486與蘇聯末代幾款芯片對比,最右端是蘇聯末代最先進的芯片——32位元CPU L1839VM1

    當然,80年代末90年代初32位元的RISC精簡指令集芯片並不算很先進, 因為這個時代,美國人64位元RISC精簡指令集芯片快出來了。

    MIPS R4000,91年流片,92年開始規模量產。人類比較早期的單片式64位元芯片,使用 MIPS III架構。

    除了MIPS R4000之外, 另一種非常早期的單片式64位元RISC芯片是DEC的Alpha。

    DEC公司的Alpha架構64位元單片式芯片,第一款Alpha架構芯片是EV-4,於91年7月14日成功流片,91年底開始量產。

    Alpha架構和MIPS III這兩款RISC精簡指令集架構曾經被規劃用於取代老舊的使用CISC復雜指令集的X86架構(也就是沿用至今的80X86和奔騰/酷睿系列),但是由於相容性最終沒有成功。

    Alpha架構芯片大量用於Unix工作站,而MIPS R4000則被用於任天堂遊戲機。

    這位andre又發明了新的吹法——蘇聯發明了「超純量」技術。

    當然了,嚴格來說,蘇聯「發明」超純量也不是這位andre的發明——最早應該是俄國網友翻出來發到網上的,然後再轉到國內,最早估計在2003年左右在中文互聯網上就有相關訊息。 以此作為蘇聯芯片非常先進,完爆美國的證據。

    俄國網友的貼文經由中國毛粉添油加醋後,大概意思是說,「美國93年在奔騰(80586)上套用的超純量技術(一個時鐘周期執行2條或以上的並列指令)是蘇聯科學家的功勞,蘇聯比美國早10年以上實作超純量,蘇聯芯片完爆美國雲雲。」

    所謂蘇聯發明了芯片「超純量」技術這種天方夜譚如果發在國外技術論壇上是要被群嘲的,也就是在中國,這種說法還沒有遭到系統駁斥。

    首先, Elbrus-2是蘇聯的超級電腦,裝在頓河-2反導雷達內部的,根本就不是處理器名字。 andre把超級電腦辨認成處理器就很尬。就像說中國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是芯片名字一樣。

    美軍的MSR雷達,衛兵反導系統的射控雷達,PESA結構,是更早的真空管AESA的MAR雷達的簡化版本,1975年服役,其極其堅固的結構與法拉第籠可以防禦近距離的核爆炸沖擊波和EMP電磁脈沖,蘇軍的頓河-2雷達就是類似產品,但是時間上晚了20年。
    蘇軍的頓河-2雷達,A-135反導系統的射控雷達,1996年服役,使用真空管T/R AESA主動相控陣結構。Elbrus-2就是其中的主控電腦。這款雷達比MSR更寬,體積更大,但是不如MSR高大。

    Elbrus-2的處理器編號是IS-100,是山寨的摩托羅拉10000系列芯片,Elbrus-2共有10個處理器。

    Elbrus-2的芯片是IS-100,山寨摩托羅拉10000系列。

    已知最早的超純量電腦是 美國Cray 1964年推出的CDC 6600

    克雷CDC6600,人類最早的超純量電腦,1964-1965年服役
    CDC6600有10台處理器,與Elbrus系統非常類似,是人類最早的超純量設計
    俄國人列出來的不同架構超純量系統表格,蘇聯的第一種超純量電腦Elbrus-1是第四個。

    而且andre又說錯了,哪怕是在蘇聯,Elbrus-2也不是第一款超純量電腦。

    蘇聯的第一種超純量電腦是1979年推出,1980年正式服役的Elbrus-1。

    而美國的第一種超純量電腦是1964年推出,1965年正式服役的CDC6600,這是俄國人自己也承認的。

    總體來說, 冷戰時期美國的超純量技術要比蘇聯早15年左右套用。

    那麽,為什麽英特爾的奔騰要到93年才實作超純量呢?

  • 首先,奔騰是一款單片式超純量芯片,與CDC6600、Elbrus-1/2超算這種用多個處理器實作超純量的結構完全不一樣;
  •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X86架構是一種CISC復雜指令集架構, 使用CISC實作超純量是非常困難的。用RISC精簡指令集實作一個時鐘周期執行多條任務的超純量則簡單的多。 我們也可以看到, 摩托羅拉MC88100 英特爾自己的i960 這兩款芯片都是RISC精簡指令集架構,都比X86架構的奔騰芯片更早實作超純量。80年代末流片的 摩托羅拉MC88100 英特爾i960 是人類最早的兩款單片式超純量芯片。
  • 1989年開始量產的80486

    89年的80486第一次在X86架構上實作了5級流水線,這是流水線這種40年代就開始套用在美國超算上的技術第一次在商用X86芯片上實作。 80486制程是1微米,90年代初改進型號降低到0.6微米。

    蘇聯的ROM記憶體

    我們再看看蘇聯的ROM記憶體,解體前相比於西方發展到什麽樣的程度。 我們主要看看EEPROM電擦寫記憶體和西方的Flash快閃記憶體。

    89年開始流片的K1624RR1,蘇聯末期最先進的EEPROM電擦寫唯讀記憶體
    K1624RR1的效能

    1989年流片的蘇聯最先進EEPROM( 蘇聯第一種VLSI甚大規模集成電路EEPROM )K1624RR1容量有多大呢?256Kbit,即32K×8位元,換算為我們常用單位—— 32KB(單位:千字節)。

    當然了,1624系列EEPROM比較高端,制造的也非常晚(89年才開始流片),到解體數量非常少,不常見。蘇聯兩款大量生產的EEPROM分別是1601和1609系列芯片。

    蘇聯的第一種使用EEPROM的可編程小算盤MK-52,1985年開始量產,使用K1601RR1芯片
    各種1601系列EEPROM儲存容量

    MK-52小算盤用的K1601RR1 EEPROM容量有多大呢?4Kbit,1K×4位元, 也就是512個字節,0.5KB。

    1988年11月發射入軌的聯盟TM-7飛船,用於和和平號對接,其使用了MK-52小算盤作為備份軌域電腦。

    1988年11月入軌和「和平號空間站」對接的聯盟TM-7飛船攜帶了一台MK-52可編程小算盤,作為主軌域電腦損壞後的備用軌域小算盤。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 像阿波羅登月那種東西,壓根不需要什麽先進的計算軌域的系統,蘇聯對接「和平號空間站」,一台儲存容量0.5KB的小算盤足矣。

    除了1601系列,蘇聯另一種比較成規模的EEPROM是1609系列,容量比1601更大更高端。

    各種1609系列EEPROM儲存容量

    大約 1985年 流片的 KM1609RR1 的儲存容量是16Kbit,2K×8位元, 即2KB(單位:千字節) 87年

    89年 流片的 KM1609RR2/KM1609RR3 增加到64Kbit, 即8KB。 這些芯片使用nMOS工藝或者CMOS工藝制造, 蘇聯大致在80年代末期突破CMOS工藝。

    我們看看西方在80年代後期達到了什麽樣的水準。

    1984年以前的西方EEPROM。

    雖然日本在78年就開始試制CMOS工藝儲存芯片,但我們可以發現,一直到84年,nMOS工藝仍然是絕對主流。一直到84年之後,西方的CMOS工藝芯片才開始占據主流。 而蘇聯是到89年左右,CMOS工藝普及比西方晚5年左右。

    美國摩托羅拉在1980年流片的EEPROM容量是16Kbit, 即2KB ,和蘇聯85年流片的KM1609RR1相當;84年1月,日本富士通流片的EEPROM容量是64Kbit, 即8KB ,與蘇聯87年流片的KM1609RR2相當。

    差距從5年追到不到4年。

    似乎蘇聯和西方的儲存芯片技術差距正在減少??????

    你太天真了!!!西方正在進行全新的產業升級,這次儲存芯片技術升級將把蘇聯徹底甩開!!!

    傳統的EEPROM最大的缺點就是容量做不大。 人類最先進的傳統EEPROM是NXP恩智浦(以前的飛利浦)半導體的一款型號(於2020年推出),容量是4Mbit, 也即512KB。

    因為有著巨大的技術缺陷,EEPROM目前的套用已經非常狹窄。

    一款改進型的EEPROM,我們稱之為Flash,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快閃記憶體! 快閃記憶體於1980年由日本東芝的科學家首先發明 ,並於80年代中後期開始商用化。

    冷戰末期到90年代早期,西方的Flash快閃記憶體技術升級

    1985年流片的東芝快閃記憶體容量是256Kb, 即32KB ,與蘇聯89年底流片的K1624RR1 EEPROM相當。似乎早期的快閃記憶體相比於傳統EEPROM,優勢也不大。

    但是別忘了,東西是要比上限的,最早期的火車相比於馬車,優勢也不大。

    由於快閃記憶體使用NOR或者NAND工藝,容量上限比傳統EEPROM高得多。到1989年,東芝已經實作NAND工藝快閃記憶體4Mbit容量,也即 512KB容量 ,已經與2020年新推出的容量最大的傳統EEPROM相當。

    到1991年,日本三菱流片了一款NOR工藝的快閃記憶體,工藝達到 0.6微米制程 ,容量已經達到16Mbit,即 2MB容量。 達到了蘇聯最先進EEPROM K1624RR1 (32KB)容量的 64倍 !!!

    1994年,日本NEC實作 0.4微米制程 ,NOR工藝,容量64Mbit,即 8MB容量

    俄國人在快閃記憶體上是什麽時候達到西方80年代末90年代初技術水準的呢?

    答案是: 2010年之後!!!

    俄國在快閃記憶體上,科技差距達到了驚人的20年甚至25年以上!!!

    俄國的1636系列快閃記憶體芯片

    俄國的1636RR1U快閃記憶體容量是4Mbit,即 512KB ,與日本1989年技術相當。

    俄國是什麽時候實作512KB快閃記憶體流片的呢?答案是: 2009年!!!

    512KB容量的1636RR1U快閃記憶體的第一版技術白皮書於2009年12月出版,芯片於2009年流片成功,2010年之後開始量產。
    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快閃記憶體——1636RR6U,容量64Mbit,即8MB(單位:兆字節),與日本94年技術相當
    1636RR6U於2019年正式流片

    2019年9月流片的1636RR6U是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快閃記憶體儲存芯片,容量達到了64Mbit,也即 8MB容量。 而8MB容量是日本NEC 94年 的技術, 俄羅斯與西方快閃記憶體技術差距已經被拉到25年以上!!!!!

    我們看看現在 南韓三星電子 達到了怎樣的技術水平。

    2019年,南韓三星實作的快閃記憶體技術進步

    在2019年,南韓三星宣布,在一塊1.225厘米×1.225厘米(指甲蓋大小)見方的V-NAND工藝3D堆疊快閃記憶體芯片上,實作了8Tbit,即 1TB容量!!!!!!人類的手機即將跨入TB時代!!!

    1TB=1024GB=1024×128×8MB。

    南韓三星這塊快閃記憶體芯片的容量已經達到俄羅斯最先進的1636RR6U快閃記憶體芯片的 13萬1072倍!!!

    我們可以捋一捋蘇聯/俄羅斯與西方快閃記憶體上的技術差距:

  • 1985年,蘇聯EEPROM是2KB,日本富士通84年1月的EEPROM是8KB,容量差距是 4倍
  • 1991年,蘇聯(EEPROM,蘇聯沒有快閃記憶體技術)是32KB,日本東芝快閃記憶體是2MB,容量差距是 64倍
  • 2009年,俄羅斯快閃記憶體是512KB,同一年日本東芝快閃記憶體是8GB,容量差距是 16384倍
  • 2019年,俄羅斯快閃記憶體是8MB,同一年南韓三星快閃記憶體是1TB,容量差距是 13萬1072倍!!!
  • 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半導體摩爾定律的恐怖之處——蘇聯在EEPROM上差距尚且不大,但是 在西方點出快閃記憶體科技樹後,蘇聯的記憶體技術短時間崩盤 ,解體前已經被拉開 64倍 以上的儲存容量差距,到2019年以後,差距已經達到 十幾萬 量級。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麽西方不封鎖俄羅斯芯片,單一個快閃記憶體科技樹差距都達到25年以上了,還封鎖啥呀。像中國, 長江儲存 的xtacking 3D NAND快閃記憶體與西方的技術差距可能只有短短 兩年左右時間 ,西方自然要嚴防死守,俄羅斯都差距25年以上了,還封鎖啥呀,美國也不封鎖塔利班芯片技術的。

    蘇聯的DSP

    俄羅斯某位高級工程師的任職履歷,其中提及了他在1991-1995年攻克美國德州儀器TMS320C10/C25的仿制
    M1867VM1,對美國1983年TMS32010 DSP的複制產品,大約於1993年流片成功

    到1993年左右,俄羅斯第一次仿制成功美國德州儀器 1983年 商業推出的第一代TMS32010芯片,M1867VM1是CMOS版本TMS320C10, 蘇聯末代對美國DSP技術差距在10年以上。

    而俄羅斯對於DSP技術已經基本棄療。

    Agat的三款導引頭,分別是R-27R/ER的9B-1101半主動導引頭、R-77的9B-1348E數模混合主動導引頭(賣給中國的就是這個型號)以及最新的R-77-1的全數碼化9B-1103M導引頭。

    俄羅斯的導彈導引頭設計局Agat(瑪瑙設計局)在公開媒體上親口承認,在最新的R-27AE以及R-77-1的9B-1103系列導引頭上,使用了直接從西方購買的 新款德州儀器TMS320 DSP芯片。

    俄羅斯的DSP,粗看一下挺牛逼,細看只能呵呵。

    俄羅斯目前的 1879系列DSP 第一代(L1879VM1)於1999年開始量產,自己沒法生產,只負責設計,是交由 三星代工

    1879VM2和1879VM3以及1879VM5Ya找的日本富士通代工;

    1879VM6Ya找的GlobalFoundries(也就是以前AMD的芯片工廠,現在獨立出來做代工了)馬來西亞分工廠代工;

    最新的1879VM8ya於 2019年 開始量產,是找的 台積電 ,制程 28納米 ,處理器核心是5台ARM Cotex-A5架構微處理器。

    各位現在知道俄羅斯的軍用電子技術進步是怎麽回事了吧?

  • 沒法制程,有 三星、富士通、台積電這些代工廠;
  • 架構搞不定,DSP的微處理器部份架構直接用現成的 老款ARM架構 或者 IBM PowerPC架構
  • 自己只要負責設計一下就行了,俄羅斯數學不錯,只是設計芯片有什麽做不到的。再說了,美國芯片EDA軟件三巨頭之一的 Cadence 在莫斯科有研發分中心的, 芯片EDA自動化設計軟件也可以用現成的。俄羅斯只要招幾個芯片設計師就可以了。

    芯片部份總結

    總結一下,由於 沒有EDA自動化軟件 ,所以蘇聯後期的芯片都是山寨複制各種西方芯片,但是加工是自己來做,所以與西方技術差距非常大。

    到俄羅斯時代,因為是自由市場,一般 只是自己設計 ,設計是買的西方EDA自動化軟件,架構都是買的ARM和IBM授權,代工交給三星、台積電這些代工廠,與西方芯片差距反而縮小了。

    以上兩個解答連結可以對照著看。

    蘇聯的電腦

    蘇聯的消費電腦

    因為上一代的人才已經定型,培養電腦和軟件人才主要是培養孩子們。為了培養孩子們,學校需要有足夠的微機系統。我們來看看蘇聯學校和消費品電腦做的怎麽樣。

    截止到1989年,供應給學校的三種蘇聯產主要微機系統

    到1989年,蘇聯共有13萬所學校,預計需要100萬台電腦(其實這個數碼比較保守)用於教導學生。

    截止 1989年 ,蘇聯共提供 36900台 Корвет, 41400台 МС-0202和 21300台 КУВТ-86,總計只有 99600台 需求缺口達到90%以上

    我們再看看另一種蘇聯的微機,複制美國 1977年 量產的蘋果Ⅱ的 Agat「瑪瑙」 系列電腦。

    蘇聯的一台瑪瑙-7電腦,山寨美國蘋果Ⅱ,該型號1984年開始生產,是首款量產的「瑪瑙」系列電腦
    1989年,瑪瑙-9電腦的產量,前9個月7000台
    截止1988年底,「瑪瑙」系列電腦總計生產了12000台左右。

    看產能,到 1989年 左右,山寨「蘋果Ⅱ」的瑪瑙 年產量 也就一年 1萬至12000台 左右。

    我們看看美國那邊「蘋果Ⅱ」生產了多少台,和蘇聯人對比一下。

    蘋果Ⅱ的產量,1983年一年就銷售了超過100萬台

    好家夥,人家美國蘋果一家公司, 1983年 一年就能賣掉 超過100萬台 「蘋果Ⅱ」;你蘇聯到 1989年 ,一年鉚足了勁造,也就造個 萬把台 「瑪瑙」。

    你要讓「蘋果Ⅱ」進蘇聯市場,整個蘇聯教育部100萬台教育電腦需求,人家一家公司就全部滿足了——蘋果Ⅱ用的是MOS科技 8位元CPU 6502芯片 ,技術並不先進,美國不限制出口。 蘇聯禁止進口是由於貿易保護 ,否則蘋果一家企業往蘇聯低價傾銷,就把整個蘇聯的商用電腦產業全部幹死了。

    美國【Byte】「字節」雜誌對蘇聯仿制蘋果Ⅱ的「瑪瑙」專題介紹

    根據【Byte】雜誌對蘇聯人員的訪談, 「瑪瑙」售價高達3900盧布,是蘇聯普通工人階級平均月薪的20倍以上!!!而且其可靠性非常糟糕, 在1985年的一次訪談中,公款購買該款產品的科研部門都在抱怨這款山寨電腦的可靠性。

    【矽谷之火】,介紹70年代後期至1984年個人電腦在美國矽谷是如何如火如荼發展起來的。其中介紹了很多時代的弄潮兒——比如喬布斯和比爾.蓋茨。

    「蘋果Ⅱ」是怎樣造出來的?【矽谷之火】寫的很清楚——當年蘋果公司總共就不到10個人——老板喬布斯、技術合夥人沃茲尼克、CEO馬爾庫拉、CTO霍爾特(來自雅達利公司)、喬布斯的朋友費爾南德茲、以及來打雜的2個高中生埃斯皮諾薩和威金頓。

    人家7個人的公司造出來的電腦爆掉了蘇聯整個國家的電腦產業!!!!!!!!!!!!

    美國的電腦產業鏈都發達到這種程度了,草台班子用商用現貨組裝的電腦都完爆蘇聯整個國家 ,這還玩什麽,蘇聯回家睡吧.............................................................

    我們再來看看蘇聯更先進的山寨IBM PC產品。

    蘇聯的複制IBM PC——Поиск「搜尋」
    「搜尋」使用的CPU芯片——KM1810VM88,複制自英特爾8位元CPU 8088,1984年開始量產。
    1984年開始量產的KM1810VM88

    「搜尋」的產能是多少呢?

    「搜尋」的產能

    「搜尋」經歷了80年代末由於可靠性產能反復波折,於1991年開始正式量產,產能達到 一年數萬台 左右。

    我們看看IBM PC在1982-1983年賣了多少台。

    IBM PC在1981年8月12日上市,截止1983年底,已經賣出去75萬台,平均每個月27000台左右。

    到1991年,蘇聯山寨的IBM PC一年的總產量差不多只有IBM PC在1982年一個月的銷售量!!!

    如此大的差距,你說冷戰末期蘇聯消費級微型電腦只比美國差10年恐怕是一個低估的數碼,差距估計在 12年左右。

    事實上,在蘇聯解體前,由於微機產能和可靠性實在不足, 蘇聯已經淪落到要向台灣進口消費級個人電腦的程度了。

    蘇聯從台灣進口個人電腦

    1989年,蘇聯從台灣進口了約5萬台個人電腦 ,用於彌補國內產能不足的困境。從台灣買電腦,可見冷戰末期的蘇聯已經困窘到什麽程度了。

    蘇聯的超算

    一直有傳聞,蘇聯的超級電腦M-13是1984年全人類最快的超算,所以蘇聯電腦很先進,完爆美國雲雲。

    當然這也不能怪國內,國內由於資訊不對稱的原因,一直是各種海外地攤資料的垃圾場。 與蘇聯發明超純量一樣 ,所謂的 蘇聯超算1984年世界第一,由於蘇聯不屑於參加排名所以不在排行榜上 又是90年代末21世紀初海外網站上為了 鼓舞俄羅斯人民人心的又一大謠言

    就跟蘇聯發明超純量一樣,這一謠言在海外網站和論壇上早就遭到了系統駁斥,由於資訊不對稱原因,沒有人系統駁斥過,中國論壇和網絡上還存在著大量這種謠言。

    我們來看看事實是怎麽一肥四。

    M-13向量超級電腦於1991年才透過國家驗收,正式服役。
    M-13三種子型號的運算速率,分別是1200萬次/秒、2400萬次/秒和4800萬次/秒。

    M-13是模組化的超級電腦,可以根據需要增刪機櫃,其運算速率似乎不算快。

  • 4個機櫃(半個模組)的基礎版M-13有 4部 向量處理器,總速率只有 1200萬次/秒, 記憶體容量 8.5MB
  • 8個機櫃(一個模組)的拓展版M-13有 8部 向量處理器,總速率是 2400萬次/秒, 記憶體容量 17MB
  • 16個機櫃(兩個模組)的最終版M-13有 16部 向量處理器,總速率是 4800萬次/秒, 記憶體容量 34MB。
  • 首先說一下, 超算往往使用的是向量處理器 。我們一般商用的芯片,比如電腦的X86架構和手機的ARM架構,用的都是純量/超純量運算;而 向量芯片可以在向量矩陣上進行超高速並列運算 ,因此同樣制程解復雜問題比常規的商用芯片要快很多倍。

    純量運算與向量運算

    現代的GPU圖形處理器為了即時演算渲染大型3D遊戲,需要極其海量的並列處理,所以都是向量芯片 ,這就是為什麽用制程更低的顯卡來挖礦(也就是 矩陣解多項式 )比我們普通電腦挖礦要快的多的多的原因。

    輝達黃仁勛與「核彈卡」

    另外,這個運算速率似乎也不是很快,我們跟美國貨比一下。

    我們可以看下圖,1985年的美國超算——克雷大型電腦公司 Cray-2向量電腦 ,有 4塊向量處理器 ,浮點運算速率是 14.1億次/秒

    蘇聯哪怕祭出兩個模組的終極版M-13,速率也不過4800萬次/秒, 只有Cray-2運算速率的3.4%!!! 無論如何排不上榜。

    人類史上最快超算年名單,中國在2010和2013-2016的三台超算都占據了排行榜第一。
    註意藍圈部份,專用處理器等效運算速率24億次/秒。

    所以,是搞錯了麽?M-13運算速率最快完全電洞來風???運算速率只有美國電腦3.4%???先別急。

    兩份資料同時提到了一個數據:

    M-13除了主處理器之外,是有 專用處理器 的,專用處理器的 「等效運算速率」 13 24億次/秒

    如果按24億次/秒來看,的確比Cray-2還要快一點, 這就是所謂M-13世界超算排名第一的由來。

    很顯然,這個運算速率既然得名是 「等效運算速率」 ,和Cray-2的14.1億次浮點運算速率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同的標準不能拿來對比。這個「等效運算速率」是為了解算彈道導彈彈道的特殊專用處理器等效速度,不是通用化的數據處理速率,也就沒法簡單對比。就像我們說DSP芯片解算訊號「等效速率」是CPU幾百幾千倍,不代表運算其他東西DSP還能那麽快——只有解如FFT快速傅立葉變換等特定問題能達到這種速率。

    所以,事實被澄清了,這是由於簡單地將解決某種彈道演算法的 「等效運算速率」 和Cray-2的浮點運算速率這兩種完全不同標準的東西進行對比,才造成了所謂 「蘇聯84年超算世界第一」這種笑話

    比完了速率我們再來比比大小。

    M-13有多大呢?

    M-13向量超算
    M-13的體型

    模組化的M-13由小到大可以這樣分類:

    1. PCB印刷電路板 :這是M-13的最小組成部份,一塊PCB板為17×24厘米;
    2. 「電池塊」 :一個「電池塊」由好幾塊PCB板組成,幾塊PCB安裝在鋼制框架上;
    3. 「邏輯單元」 :一個「邏輯單元」包括6個「電池塊」,「邏輯單元」為22×11.5×32厘米的鋼框架結構,「電池塊」插在「邏輯單元」框架背部的公共板連結器上;
    4. 「部份」 :四個「邏輯單元」組合而成一個「部份」;
    5. 「機櫃」 :12個「部份」組合而成一個「機櫃」;
    6. 「模組」 :「模組」是M-13的最大組成單元,一個「模組」有4到8個機櫃,一台M-13最多能有2個模組,也就是 16個機櫃
    M-13的一片PCB板
    M-13的一個「邏輯單元」
    M-13的一個機櫃,一個機櫃大概有商場的汽水販賣機那麽大,M-13最多會有4排16個這樣的機櫃。

    整個M-13超級電腦大概有一個屋子那麽大,是放在什麽地方進行運算的呢?

    達亞爾河雷達站,左邊是接收塔,右邊是發射塔,發射/接收天線是分離布置的,沒有雙工天線設計。屬於非常原始的真空管AESA雷達,類似於美國60年代技術。是冷戰末期蘇聯最先進最強大的彈道導彈預警雷達

    M-13向量超級電腦就裝在「達亞爾河-U」雷達站左邊畫紅圈的接收塔裏面 ,也只有有兩棟樓那麽大的巨型預警雷達有足夠大的空間裝一個屋子那麽大的M-13超級電腦。

    早期版本的「達亞爾河」雷達站的發射塔有1260個真空管發射模組,每個真空管發射模組的發射功率達到了驚人的300千瓦,使得整個雷達站發射塔的峰值功率達到了驚人的 378兆瓦!!!!!!

    當然,考慮雷達占空比,平均發射功率遠遠沒有那麽多,大型真空管AESA一般占空比0.5%左右,即便按這樣算,系統的平均發射功率也高達 2兆瓦 左右!!!

    如果單論發射功率,不考慮其他效能,蘇軍的真空管達亞爾河早期版本堪稱是 人類有史以來建造過的最大發射功率雷達。

    如此驚人的發射功率使得雷達的可靠性非常低,而且雖然雷達發射塔采用了各種冷卻措施——包括 在旁邊專門建了一個消防站 ,其仍然很容易失火。

    失火燒毀的「達亞爾河」雷達發射塔,該雷達站位於拉脫維亞。燒到這種程度整個雷達已經報廢了,只能重建。
    灰色:蘇聯預計建造的「達亞爾河」雷達站;淺橙色:解體前蘇聯實際建成的「達亞爾河」雷達站

    「達亞爾河」雷達站類似於美國60年代建造的FPS-85,都屬於非常原始的真空管模組AESA雷達。而在「達亞爾河」建造的時代,美國已經開始全面鋪開半導體固態電路 矽雙級管 AESA雷達 「鋪路爪」 ,技術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俄羅斯要到21世紀才攻克美國70年代建造「鋪路爪」技術。並建造了俄羅斯版本「鋪路爪」—— 「沃羅涅日-M」 (單面版本)和「 沃羅涅日-DM 」(雙面版本)。

    沃羅涅日-M,俄羅斯版「鋪路爪」。半導體AESA除了便宜工時低,另一個巨大好處是這玩意是輕巧的活動板房結構,是可以拆走異地重新部署的——美軍的鋪路爪就幾千公裏外異地部署過。而真空管AESA雷達整個就是兩棟數萬噸級的樓,不可能平移幾千公裏重新部署。
    沃羅涅日-DM,有兩個雷達陣面,沃羅涅日-M只有一個。

    「達亞爾河」的另外一個主要缺點就是極貴,工時極長 ,蘇聯 從70年代造到解體只造出來2台 ,一台雷達造價頂的上一支海軍艦隊(一台雷達工時造價大概相當於美軍一艘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而且需要施工5-9年左右。而一台鋪路爪只需要1年左右時間建造,造價只相當於半個中隊戰鬥機。

    針對「達亞爾河」雷達的問題,蘇聯在80年代中期的改進型「達亞爾河-U」雷達站上刪掉了一半真空管發射模組,使得整部雷達的峰值發射功率降低到了 190兆瓦 左右,平均發射功率降低到 不到1兆瓦 。由於後台電腦解算能力的進步,刪掉了一半發射管的「達亞爾河-U」雷達站探測能力反而更強了。

    M-13就是改進型「達亞爾河-U」雷達站的主電腦。

    說完M-13,我們看看美國的 Cray-2 ,這款電腦的運算速率幾乎是M-13的 29倍以上。 我們看看整台電腦有多大。

    Cray-2的結構:左邊是計算核心,由4部向量處理器組成;右邊是冷卻塔,使用氟化液進行電腦冷卻。
    Cray-2的計算核心還不到一個人高

    Cray-2主計算核心是一個直徑1米,高1米的圓筒狀系統。總體積大概0.785立方米。加上冷卻塔總體積估計超過1立方米。 比家庭的洗衣機略大一點。

    正因為Cray-2小巧玲瓏, 1985年 甫一推出,每個國家實驗室就差不多都買了一台進行運算。

    蘇聯最先進的M-13超算有一整個屋子那麽大,體積是Cray-2幾十倍,運算速率只有人家3%,逼著蘇粉拿功能單一的解算彈道「等效運算速率」和Cray-2通用浮點運算速率比,蘇聯的超算實在是太慘烈了........................................................

    電腦部份總結

    個人電腦來說,蘇聯的產能非常少 ,到91年,山寨「蘋果Ⅱ」的 「瑪瑙」 和山寨IBM PC的「 搜尋」 電腦一年的產量都未必有美國蘋果和IBM兩家公司在1982年一個月的銷量多。蘇聯已經淪落到要向台灣進口個人電腦的程度,華約與西變異數距起碼在10年以上。

    超級電腦來說 ,蘇聯的超級電腦功能非常單一,運算速率也不怎麽樣,而且極其的龐大笨重,和美國的超算完全沒法相提並論。只能靠謠言來忽悠一下不懂的人。由於 沒有半導體MMIC微波功率芯片技術 ,到80年代了蘇聯還不得不建造美國60年代技術標準的老舊真空管彈道導彈預警雷達——價格極貴,工時極長,而且完全無法重部署。 俄羅斯要到21世紀之後才達到美國70年代建造半導體固態電路AESA技術水平。

    潛艇與東芝門

    這位andre又有高論。他的意思大概是說—— 東芝機床的圖片「我」沒見過,所以就不存在。

    經典的「我沒見過的就是不存在的東西」。

    1987年紐約時報頭版頭條,圖上的機器就是出口蘇聯的東芝機床
    看不清楚?拉近一點給你看
    還看不清楚?上高畫質大圖。

    這玩意當然是有名字的,人家的名字叫做 東芝MBP-110龍門式9軸5聯動車銑復合加工中心。

    東芝事件總共售賣清單如上

    東芝共出售給蘇聯 4台MBP-110 九軸五聯動龍門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於 1983年12月 第一組2台安裝偵錯完成,其余2台大概在84-85年左右安裝偵錯完成。 單台售價1740萬美元。

    MBP-110使用 挪威康斯伯格NC2000數控作業系統 ,4台機器全部安裝在 列寧格勒 (SY194???/SY189???/SY190???) 造船廠 (列寧格勒有三個造船廠,其中只有SY194海軍部造船廠負責建造潛艇)

    另外,蘇聯還額外進口了4台 MF-4522五軸銑床 用於對加工好的螺旋槳槳葉表面精加工,進一步降低螺旋槳異常振動。單台MF-4522售價 1070萬美元 。這4台五軸銑床於 1984年底 在列寧格勒安裝偵錯完成。

    東芝MBP-110可以加工多達11葉11米級的巨型螺旋槳,加工核潛艇的7葉大側斜螺旋槳綽綽有余。加工精度0.01毫米(一絲)。
    日本出售給蘇聯的各種違禁品名單一覽

    日本這壞B偷偷摸摸出售給蘇聯的違禁品多了去了——除了東芝機床外, 陶瓷換能器聲吶制造器材 見過沒有?用於 間諜衛星的感光乳劑 見過沒有??用於制造半導體原材料單晶矽棒的 單晶熔爐 見過沒有???在烏克蘭尼特卡基地訓練艦載機飛行員的 離心機 見過沒有????

    日本在80年代就是世界老三 ,看到蘇聯快撐不住了他比誰都急,他才不希望蘇聯死——蘇聯一死,美國不得摁死反骨仔日本?日本巴不得蘇聯跟美國鬥個兩敗俱傷, 日本漁翁得利,繼續做他的「大東亞共榮圈」美夢。

    賣那麽多違禁品,你別看日本首相在美國人民面前又是鞠躬又是道歉的,可憐兮兮的。那麽多違禁品,產業省那些高層就真的不知情?首相不知情? 賊被抓了背地裏都是怨自己技術不好,失手了,從來沒有真心覺得自己做錯了的。

    你以為日本高層不知道這些事情?你以為日本人只是貪點錢? 日本這國家從來就不忘偷偷摸摸擴張,一肚子壞水。美國靠著東芝事件甩日本一巴掌,日本那是活該!

    我知道有人馬上要說了,東芝機床 首批兩台83年12月 才安裝偵錯完成,蘇聯早在83年底之前就能制造大側斜螺旋槳了,所以東芝機床和蘇聯潛艇大側斜螺旋槳沒關系。

    首先,要分清楚 大側斜螺旋槳 7葉大側斜螺旋槳

  • 蘇聯的 大側斜螺旋槳 的確比東芝機床要早,和東芝機床沒什麽關系。
  • 蘇聯的 7葉大側斜螺旋槳 制造是要比東芝機床晚的,而且 俄國人親口承認,使用了東芝機床加工7葉大側斜螺旋槳。
  • 為什麽要用奇數槳葉?因為 偶數槳葉容易產生共振

    為什麽要7葉?理論上槳葉越多越好, 7葉是權衡了加工難度和效能的最佳葉片數量 。5葉太少;9葉又太多,加工太復雜。

    至於蘇聯核潛艇的噪音是怎麽降低下來的。當然也不全靠東芝機床。

    簡單科普一下潛艇噪音。

    美蘇潛艇噪音標準
  • 蘇聯/俄羅斯的潛艇噪音標準一般是 20Pa聲壓/50米 定為基準單位;
  • 美國的潛艇噪音標準是 1Pa聲壓/1碼 (0.914米)定為基準單位。
  • 兩個怎麽換算呢?很簡單,蘇聯潛艇公布的噪音數碼(蘇標)加上 27dB (分貝)就是美標了。

    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匪夷所思的潛艇噪音數據,比如俄羅斯那邊公布的885亞森的噪音大概是60dB,尼瑪,如果這是美標,這比深海的背景噪音都低上超過30倍了。

    如果換算成美國標準,+27dB,約87dB,如果是0-1KHz連續譜平均噪音, 87dB是個比較正常的數碼

    美標(1Pa聲壓/1米)潛艇噪音標準

    按照美標,「安靜型」潛艇 5-200Hz低頻離散譜噪音 應該在 120dB 以下, 0-1KHz連續譜 平均噪音應該在 100dB 以下;

    「極靜音」潛艇 5-200Hz低頻離散譜噪音 應該在100dB以下, 0-1KHz連續譜 平均噪音應該在80dB以下。

    87dB連續譜 噪音大概是「安靜型」潛艇,尚不到美標「極靜音」潛艇標準,是個比較正常的數碼。

    分貝的計算公式是 聲壓級(分貝)= 20×lgP( 實測聲壓) /P0 (1pa/m基準聲壓)

    註意!dB分貝是個 對數單位, 也就說,80dB並不是100dB的 80% ,而是100dB的 10% 每降低20dB,噪音聲壓降低為原先1/10,切記切記!!!

    87dB噪音大概就是80dB噪音的 (10^0.7)^0.5,約2.236倍。

    蘇聯彈道導彈核潛艇與971阿庫拉的噪音,美國海軍檢測數據

    美國公布的蘇軍核潛艇噪音(美標)大致如上:

    941台風5-200Hz低頻離散譜噪音 125dB ,0-1KHz連續譜噪音 105dB ,此噪音在工作航速4-8節下測得;

    667BDRM德爾塔Ⅳ 5-200Hz低頻離散譜噪音 120dB ,0-1KHz連續譜噪音 100dB ,航速4-8節;

    971阿庫拉 5-200Hz噪音 110dB ,0-1KHz噪音 90dB ,航速4-8節。

    美蘇潛艇5-200Hz低頻離散譜噪音標準

    海狼級和維珍尼亞級核潛艇的5-200Hz噪音 95dB ,0-1KHz噪音 75dB ,以上是低速噪音,大約是深海海洋背景噪音的 1.78倍

    海狼相比於其他攻擊型核潛艇的優勢在於高速靜音能力 ,海狼的耐壓殼有40英尺,裝備的巨型西屋電氣S6W壓水核反應堆有強自然(重力)迴圈能力, 20節航速下不用開主迴圈泵 ,20節噪音與洛杉磯級懸停噪音相當。維珍尼亞級的耐壓殼僅有34英尺,小型化的通用電氣S9G反應堆無此能力。

    不同的速度段有著不同的潛艇主噪音源 ,我們可以參考下圖。

    不同航速主要的噪音源
  • 小於8節的低速段 :在這個速度段,主噪音源是潛艇機械噪音。一般來源於反應堆迴圈泵以及潛艇內部元件引起的各種振動和共振以及潛艇螺旋槳加工精度不足引起的異常振動。頻率一般是在低頻段。這種噪音最容易被檢測出來。美國海軍在60年代初「長尾鯊級」核潛艇上首先使用的 LOFAR 就是將 噪音的頻率-時域訊號轉換為頻率-聲壓訊號 ,從而定位蘇軍核潛艇的 低頻機械噪音特殊尖峰 ,從而實作對 蘇軍潛艇不同級別甚至同一級別不同艘潛艇的精確判別。
  • LOFAR 最早是美國 50年代末 SOSUS洋底戰略聲吶陣 分析站上正式啟用,於60年代早期在核潛艇上普及。在很長時間這種 聽聲音就能分辨哪一級哪一艘潛艇 的神奇科技都是美國及英國海軍的獨門技術,直到 70年代末 服役的蘇聯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 671RTM維克多Ⅲ 開始具備LOFAR分析能力。

    紅點處即是美軍SOSUS戰略聲吶陣大致部署位置
    水聲噪音LOFAR分析系統
  • 8節至22節左右中速段 :在這一速度段,流體噪音是主噪音貢獻源。 流體噪音沒有特征頻譜 ,幾乎無法憑借流體噪音來進行敵方核潛艇精確區分。
  • 22節以上高速段: 在這一速度段, 螺旋槳開始出現空化現象 ——即產生大量泡沫破裂的噪音尖嘯。註意:不同的水深壓強下,產生空化現象的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在深水區,空化速度會更高一點,水壓較低的淺水區更容易出現空化。 這種特殊的噪音尖嘯甚至能在數十甚至上百海裏外被拖曳式聲吶探測到。然後就會被賞一發 氫彈裝藥 的遠端反潛導彈——比如美國海軍的 UUM-44薩布洛克 UUM-125海長矛 ,又或者蘇軍的 RPK-2 (SS-N-15)和 RPK-7暴風 (SS-N-16)。所謂的 大側斜螺旋槳最主要就是為了降低切線速度,延遲螺旋槳的空化現象 ,盡可能將噪音尖嘯的速度段提高。
  • 我們也可以發現,使用高精度的數控龍門銑進行螺旋槳加工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1. 提高加工精度 ,降低異常機械振動噪音;
    2. 復雜的大側斜設計 ,延遲空化現象。

    事實上,蘇聯的潛艇噪音降低的確比東芝機床安裝偵錯完成的83年底更早——最早在 70年代末 ,美國海軍的SOSUS分析站就反映蘇軍的新一代 671RTM維克多Ⅲ 追蹤比較困難;而進入 80年代中期 以後,蘇聯新一代的 971阿庫拉 進行低速航行,在SOSUS上幾乎是隱形的,傳統的SOSUS面對阿庫拉已經失去了效用。

    是怎麽一肥四呢?

  • 首先,主要還得歸功於蘇聯技術人員到70年代後期,逐步摸清了潛艇機械噪音產生原因,不斷偵錯的減震浮筏和緩沖系統已經大大降低了潛艇機械噪音;
  • 其次, 是因為歐洲北約國家出了內鬼。
  • 畫藍圈的:法國Forest Line出口的9台螺旋槳、渦輪加工5軸銑床;畫紅圈的:東芝出口給蘇聯的機床,除了已經提到的8台用於加工核潛艇螺旋槳的器材之外,還有1台3軸機床是用於加工核反應堆的。

    以上是使用 挪威康斯伯格數控作業系統 的西方國家向蘇聯偷偷售賣的違禁機床一覽。

    註意,早在1975-1976年左右, 法國Forest 就向蘇聯售賣了高達 9台4至5軸銑床 用於加工 潛艇機械管路 螺旋槳

    法國弗雷斯特-裏內,歐洲著名的重型數控機床廠家

    當然,也不能光指責法國,還有 西德 意大利 這一對活寶,也向蘇聯售賣了大量機床用於加工 核反應堆 渦輪器材

    其實在70年代福特總統和卡特總統時代,西歐國家出於交保護費的目的,向蘇聯偷偷出售違禁技術,美國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因為 美國此時美元剛剛與黃金脫鉤,自己經濟嚴重滯漲,物價飛漲,越戰又戰敗,中東又石油危機,自己都自顧不暇了 ,正在縮回窩裏舔舐傷口呢,根本沒空管歐洲。

    就像晚明山西晉商偷偷出售給後金盔甲,大明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樣。

    到80年代,列根上台後,美國已經逐漸緩過來了,81-82年三令五申巴統協定全面收緊,所有違禁技術一律禁止輸出,歐洲和日本居然還敢作死偷偷輸出技術。日本更是牛逼的不得了,人家西德法國只敢出口5軸機床,你倒好,一次性賣了4台九軸機床,就屬日本最牛B了, 這就怪不了美國宰一個日本殺雞儆猴了。

    所以,為什麽蘇聯潛艇噪音在70年代後期降低了?——其中一個原因, 用了法國佬的機床啊!!!

    我們來看一下,蘇聯的大側斜螺旋槳,或者叫做 「慢轉馬刀槳」 ,是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 7葉大側斜螺旋槳 又是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

    我們首先看看美國貨:

    商用衛星拍攝的維護中的俄亥俄的7葉大側斜螺旋槳

    我們再來看看俄國貨:

  • 667BDR德爾塔Ⅲ
  • K-490的5葉常規螺旋槳構型

    這玩意是什麽時候開工的呢?

    德爾塔Ⅲ的開工時間——左邊是開工時間,中間是下水時間,右邊是服役時間:最早是74年開工,76年左右下水。
    667BDR德爾塔Ⅲ的尾槳,常規的5葉結構
    繼續,667BDR德爾塔Ⅲ的五葉螺旋槳
    667BDR的末艇K-44「梁贊」號的尾槳,註意7葉大側斜結構

    發生了什麽?是K-44「梁贊」號更換了槳葉麽?

    K-44是80年1月開工,82年1月就下水了。是趕不上東芝機床到貨的。

    我們查證一下deepstorm上該艇的服役情況。

    原來鴨, K-44「梁贊」號在1984年12月的一次拖曳聲吶事故中損壞了螺旋槳 ,該艇在84年底進塢維修過。如果該艇在85年早期換了螺旋槳,東芝MBP-110的前兩台機床是1983年12月安裝偵錯完成,是來得及給K-44換尾槳的。

    以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667BDR德爾塔Ⅲ除了K-44梁贊號在84年底至85年初換過7葉大側斜尾槳外,其余潛艇還都是常規5葉槳。

  • 667BDRM德爾塔Ⅳ
  • 早期型667BDRM德爾塔Ⅳ罕見的5葉大側斜螺旋槳
    667BDRM三號艇K-64的5葉大側斜螺旋槳

    667BDRM德爾塔Ⅳ是什麽年代的呢?

    667BDRM德爾塔Ⅳ的開工、下水和服役時間

    嚴格來說,前3艘667BDRM德爾塔Ⅳ(K-51/84/64)是81-82年就開工了的,是不一定能趕得上東芝機床的。只有後4艘確定能趕得上東芝機床。

    所以, 這個5葉大側斜螺旋槳恐怕不是東芝9軸機床MBP-110加工的 ,是不是法國Forest Line的5軸機床加工的還有待查證。

    給德爾塔系列潛艇做個總結。

    毛國網友自己做的圖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揚基」系列和「德爾塔」系列潛艇的槳葉是如何演變的——

    從667A「揚基」級開始到667BDR德爾塔Ⅲ,一直都是常規5葉槳,當然可能提升了加工精度,減少了振動,但是 確實沒有馬刀型慢轉設計

    到667BDRM德爾塔Ⅳ早期型號開始上 5葉慢轉馬刀槳 ,到後期型號據毛國網友說是換了7葉大側斜——當然圖片我沒見過。姑且認為的確是這樣,待我找到後期型667BDRM尾槳圖片再做定論。

    最右下角就是 84年底螺旋槳損壞後換了7葉大側斜 的667BDR德爾塔Ⅲ的 K-44梁贊號

    我們再看看其他潛艇,比如

  • 941台風
  • 台風級標誌性的涵道螺旋槳設計,應該是大型潛艇中唯一使用涵道螺旋槳的,這成了從尾部判明台風級的最主要辨識特征。

    以上是早期型台風的涵道螺旋槳,我們也可以看出 早期型台風的螺旋槳葉是沒有慢轉馬刀設計的。

    941台風後期型的7葉大側斜螺旋槳,這艘台風正準備從SY402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全世界最大的室內船塢——55號車間下水。
    北德文斯克55號車間、50號車間和美國海軍金斯灣基地俄亥俄維護中心室內船塢體量對比。70年代專為台風和奧斯卡總裝建造的55號車間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過的最大型室內船塢。

    我們看看941台風是什麽年代建造的。

    台風的開工、下水和服役時間

    台風級的首艇TK-208於1976年就開工了 ,嚴格來說,除了最後2艘台風之外,其余台風除非接受過改裝,否則應該是等不及使用東芝機床的。至於螺旋槳是不是用的法國機床,還有待查證。

    繼續查證下去:

  • 949奧斯卡Ⅰ
  • 949奧斯卡Ⅰ和949A奧斯卡Ⅱ很容易區分——直接看垂尾就行了, 垂尾小而垂直 的是一代, 垂尾大而延伸 的是二代。二代更長一點,體型更大一點。

    怎樣從垂尾辨識奧斯卡Ⅰ和奧斯卡Ⅱ
    奧斯卡Ⅰ二號艇K-206的尾槳,每個尾槳是由2個四葉螺旋槳串聯而成的,雙四葉螺旋槳反向對轉,屬於對轉四葉槳。

    據說奧斯卡Ⅰ的首艇K-525號是用了法國Forest五軸銑床加工的5葉慢轉馬刀槳的。

    Про винты, а в принципе, про всю кормовую оконечность, следует сказать особо: еще в процессе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я пришлось искать оптимальные обводы кормы, в результате выбрали раздвоенную. Хотя по расчетам, скорость при этом снижалась на 0,3 узла, зато обеспечивалась равномерность набегающего потока к винтам, что на 20 % снижало шумность. Мало того, по большому счету, у каждой лодки своя корма. Применялись вначале малошумные пятилопастные винты с умеренной саблевидностью, на 606 заказе(К-206 «Мурманск» 1979--1982) были установлены соосные четырехлопастные, типа «тандем», затем экспериментировали со спрямляющими водяной поток устройствами, в итоге остановились на семилопастных винтах с саблевидными лопастями диметром 4,8 м. Долго искали и оптимальную «малошумную» форму водозаборников для охлаждающих устройств в турбинных отсеках и даже сдвигали их. В итоге принятыми мерами было достигнуто снижение шумности на 15 децибел.
    kgb1986小特務的轉譯如下:
    「關於螺旋槳,或者進一步講關於(潛艇的)整個尾端,應該特別說下:還在設計的過程中,就不得不尋找艇尾的最佳外形,最終選擇了分叉式(艇尾)。雖然按計算,采用分叉式會導致航速下降0.3節,但卻能夠讓螺旋槳沖擊水流均勻,並減少20%的噪音。此外,按照最嚴格的要求,每艘艇都有自己的艇尾。 最開始采用的是低噪音的慢轉馬刀形五葉槳 ,而在606訂單上(1979-1982年建造的 949型К-206「摩爾曼斯克」號 )安裝了 「串聯」式共軸四葉槳 ,之後試驗了水流整流裝置, 最後大家停留在直徑4.8米的馬刀形葉片七葉槳上 ,也花了很長時間去尋找渦輪機艙室冷卻裝置引水管(集水器)的最佳「低噪音」形態,甚至將它們挪走。最終,所采用的的方法降低了15分貝的噪音。 」

    奧斯卡Ⅰ是什麽年代的呢?

    949奧斯卡Ⅰ的建造和服役年代

    奧斯卡Ⅰ總共就2艘:首艇 K-525是75年開工,80年下水 ;次艇 K-206是79年開工,82年下水

    肯定是來不及使用東芝機床的。

  • 949A奧斯卡Ⅱ
  • K-266奧廖爾號尾部的固定式流場整流裝置。
    另一艘奧斯卡Ⅱ,一種比較罕見的固定式流場整流裝置。奧斯卡Ⅱ的尾槳起碼有兩種構型。

    我們看看奧斯卡Ⅱ都是什麽年代服役的。

    奧斯卡Ⅱ的開工、下水和服役時間

    奧斯卡Ⅱ的首艇K-148是 82年開工 85年3月 下水;

    除首艇存疑外,後續艇時間上都是能趕得上東芝機床的。

  • 705Alpha
  • 鈦合金潛艇705Alpha的常規5葉尾槳
    705Alpha的開工、下水和服役時間
    雙殼體鈦合金潛艇705的潛深:工作潛深320米;極限潛深400米。

    705擁有OK-550(705)或者BM-40A(705K)鉛-鉍冷凝劑快堆,擁有高達 40000shp 的軸馬力。澎湃的出力可以在 1分鐘內 推動這艘滿排3000噸出頭的小潛艇 從靜止達到41節的極速

    單論加速能力和極速,705Alpha簡直是水下鈦合金超跑。 但是其潛深非常一般。

    根據解體後俄羅斯海軍解密的資料, 受限於非常輕的質素 (空重2300噸),705Alpha使用的 耐壓殼很薄,加強耐壓殼龍骨密度也很低 ,705Alpha的 工作潛深是320米左右 極限潛深約400米

    這樣的潛深甚至連美軍60年代長尾鯊級和鱘魚級潛艇( 工作潛深400米,極限潛深500米 )都比不過。

    所謂的Alpha潛深900米是 冷戰時期 美國 DIA國防情報局 (國防部下屬情報機構) 基於錯誤資料給出的判斷 ——同類別的DIA基於瞎猜的錯誤資料還有Tu-22M逆火式轟炸機的航程(美軍冷戰時期誤以為逆火有類似B-1B的航程) ,中國80年代的軍事內參資料直接援引美國DIA ,蘇聯解體後相關數據已經得到修正。 由於國內網絡資訊不對稱的原因,Alpha潛深900米還在到處亂傳,特此修正。

    705Alpha在高速段會產生嚴重的螺旋槳空化現象,有著非常恐怖而獨特的噪音,可以在上百公裏外被美國海軍的洋底聲吶和拖曳式聲吶偵聽到。

    一些低頻機械振動噪音或者螺旋槳空化產生的特殊尖嘯是透過一種叫做「 SOFAR水聲通道 」的深海通道進行 遠距離低衰減傳播

    一種典型的SOFAR通道低衰減傳播

    另一種遠距離偵聽通道叫做「 CZ匯聚區探測 」。

    一種典型的CZ匯聚區探測

    因為海水不同深度鹽度和溫度不同,聲音在海水中傳播,有相當一部份聲波會彎曲下探,逐漸深入洋底再開始反彈, 在數十公裏外這股聲波又會出現在水體表面 。在這個距離進行探測我們稱之為「 匯聚區探測 」。 一個匯聚區寬度大概在5公裏左右

    匯聚區聲波反彈,一般第一個匯聚區出現在40-50公裏,第二個匯聚區出現在80-100公裏。

    由於匯聚區探測衰減幾乎是線性衰減,區別於常規的平方衰減,所以被 廣泛套用於超遠距離粗定位潛艇。

    美國海軍表示,一般能在 兩個甚至三個匯聚區外 粗定位高速航行的705Alpha鈦合金潛艇。

    我們可以簡單算一下:

    美國海軍的UUM-44薩布洛克核裝藥(氫彈)反潛導彈,射程55公裏。
    美國海軍冷戰末期研制中的新型遠端反潛導彈UUM-125海長矛,核裝藥版本射程185公裏。

    UUM-44只有核裝藥版本,25萬噸氫彈,可以在第一個匯聚區外進行核打擊,由於 水的不可壓縮性 水下核爆產生的沖擊波比大氣核爆產生的沖擊波威力大得多 對核潛艇淪陷半徑高達8公裏。

    低速靜音巡航中的鱘魚或者洛杉磯布放的拖曳聲吶在50公裏外粗定位41節狂奔的705Alpha後,發射一枚核裝藥UUM-44,UUM-44平均速度1.5馬赫,約500m/s。 飛行50公裏外耗時100秒左右。

    41節的Alpha在100秒時間頂多只能機動2公裏出頭, 無論如何逃不過淪陷半徑8公裏的W55氫彈。

    UUM-125海長矛實彈

    UUM-125海長矛使用20萬噸級的W89氫彈,可以在兩個甚至三個匯聚區外進行核打擊,如果在90公裏外打擊,平均速度1.5馬赫,飛行90公裏也只要3分鐘,41節Alpha機動個大概3.8公裏左右, 也逃不過W89氫彈的核打擊。

    所以,在 反潛武器基本上都是規模化使用核武器的冷戰時期,像705Alpha這種高速低潛深大噪音潛艇其實生存能力是比較有限的。

  • 945塞拉Ⅰ
  • 945塞拉Ⅰ的二號艇K-276科斯特羅馬號,也就是撞廢SSN-689巴吞魯日號那艘,使用常規6葉螺旋槳
    那次事故之後的K-276(蘇聯時期叫「螃蟹」號)科斯特羅馬號,是用瘋狂伊萬機動圍殼撞的巴吞魯日號耐壓殼。
    945塞拉Ⅰ和945A塞拉Ⅱ的圍殼結構區別,是兩級潛艇的最主要辨識特征。而且塞拉Ⅱ更大更長。
    945塞拉Ⅰ共計2艘,以上是兩艘開工、下水和服役時間

    945塞拉Ⅰ首艇開工是79年,下水是83年7月。 這兩艘潛艇都是常規6葉槳,沒有使用東芝機床的。

    945塞拉Ⅰ的工作潛深是480米,極限潛深600米。

    吐槽一下,有資料說鈦合金的塞拉Ⅰ/Ⅱ的極限潛深高達800米,其實是塞拉兩型的規劃潛深。 由於需要在SY112紅色索爾莫沃內河造船廠 (設立在內陸城市下諾夫哥羅德) 建造並用運河入海,945/945A兩型塞拉限制了重量和鈦合金耐壓殼厚度以及加強龍骨,使得其潛深只與鋼殼的阿庫拉以及美國海軍海狼級相當。

    945/945A的建造地點SY112紅色索爾莫沃,這兩型潛艇是由天青石設計局設計,在內河造船廠建造。

    天青石設計局的945塞拉Ⅰ由於內河造船廠限制,潛深只與孔雀石設計局的971阿庫拉相當。

    而且由於該型艇建造比較早,其也沒有7葉大側斜螺旋槳設計,噪音相比於971阿庫拉更大。其幾乎全面不如更便宜工時更低的971阿庫拉。

    945/945A塞拉Ⅰ/Ⅱ由於使用焊接難度極大 (需要惰性氣體保護焊) ,工時極其漫長的鈦合金耐壓殼設計,從70年代末造到解體總共只服役3艘 (2艘945,1艘945A)。基本上就是水下的虎王或者獵虎,大而無當的工業廢品。用這玩意打仗是會被 水下的T-34——洛杉磯級 (HY80調質鋼,單殼體圓筒狀結構,工時極低,兩個美國造船廠造洛杉磯,比蘇聯四個潛艇工廠爆兵還快)淹死的。

    這兩型潛艇軍事上價值不大,主要是政治任務 :把多余的鈦合金消耗掉,另外給SY112紅色索爾莫沃內河造船廠找點事情做—— 工人要吃飯,廠子不能倒!

  • 971阿庫拉
  • 使用 AK-32/33?高強度鋼制耐壓殼 的孔雀石設計局971阿庫拉是真正意義上各項效能比較均衡先進的蘇聯末代新型攻擊型核潛艇。其由兩個造船廠建造:

    遠東共青城的SY199阿穆爾共青城造船廠;

    SY199阿穆爾共青城造船廠

    白海附近的SY402北德文斯克造船廠。

    SY402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全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潛艇造船廠
    阿庫拉的7葉大側斜螺旋槳,註意其結構與949A奧斯卡Ⅱ尾槳結構一模一樣,都有固定的整流裝置。
    太平洋艦隊維護中的阿庫拉,註意7葉大側斜結構,這個螺旋槳邊緣沒有經過拋光處理。
    1999年下水儀式中的K-335「獵豹」號,屬於改進型阿庫拉。
    作為紀念碑在北德文斯克展示的阿庫拉二號艇K-480的尾槳,邊緣經過拋光處理,和1號艇的螺旋槳略有不同。

    這玩意是怎麽加工出來的呢? 毛子自己倒是很誠實:

    Toshiba:東芝

    在一連串毛文中,出現了一個很突兀的英文單詞—— Toshiba東芝。

    轉譯一下:

    螺旋槳 - 單軸,一個 7 葉片固定槳距螺旋槳,具有改進的聲納特性和降低的轉速。主軸艉軸管軸承裝有自流冷卻系統,顯著降低了噪音效能。兩個側推進器 OK-300。 Project 971 的螺旋槳是使用從東芝購買的高精度金屬加工機制造的 ,繞過了 KOCOM 巴統協定的限制( 它們也被用於其他第 3 代專案的潛艇 )。帶襟翼的船首水平方向舵,可伸縮。中央高速進水口具有冷卻系統(從 K-391 開始 - 更高效)。

    沒錯,毛子親口承認,971阿庫拉的7葉大側斜螺旋槳就是使用東芝9軸5聯動龍門車銑復合加工中心MBP-110加工出來的。

    不僅是971阿庫拉,構型類似的949A奧斯卡Ⅱ的螺旋槳也是用東芝機床造出來的。

    我們看看阿庫拉建造時間:

    阿庫拉的開工、下水和服役時間

    阿庫拉的首艇K-284開工是83年11月,下水是84年6月,正好能趕上首批2台東芝MBP-110安裝偵錯完成。但是無論如何趕不上4台MF-4522五軸表面精加工銑床84年底的安裝偵錯完成。 所以要到85年2月開工的2號艇K-480號的螺旋槳邊緣才經過MF-4522拋光處理。進一步降低了螺旋槳的振動。

    再貼一遍:4台MBP-110的安裝偵錯完成時間以及4台MF-4522表面精加工銑床的安裝偵錯完成時間
  • 671RTM維克多Ⅲ
  • andre的「高論」

    這位andre又有「高論」,他認為671RTM是77年12月就服役首艇的潛艇,所以和東芝機床沒有關系。

    我們所說的671RTM有兩種: 早期型和晚期型, 兩者的螺旋槳結構是完全不一樣的。

    1983年10月螺旋槳被美軍SQR-15拖曳式聲吶纏住的671RTM K-324號,螺旋槳因此露出水面。其屬於早期型,註意尾槳沒有大側斜結構。而後蘇軍人員從螺旋槳上獲取了部份美軍拖曳聲吶進行分析和仿制。
    這張照片更清楚一點,看一下螺旋槳結構,是如何被拖曳聲吶纏住的。
    671RTM「早期型」的四葉串聯對轉螺旋槳,箭頭已經標註了兩個串聯螺旋槳是如何組裝起來的。這玩意就是用蘇線上床加工的,沒有大側斜結構。紡錘形結構是拖曳聲吶容納裝置。70年代後期服役的671RTM是蘇聯第一款裝備拖曳聲吶的潛艇。

    最後5艘671RTM采用完全不同的槳葉結構。

    兩艘準備退役解體的671RTM,註意近處的這艘是「後期型」,有著7葉大側斜螺旋槳結構。
    近距離看一下這艘後期型671RTM的槳葉,很明顯的7葉大側斜結構。
    換個角度再看看螺旋槳結構
    保加利亞一個模型廠的模型說明書,人家模型廠都知道671RTM的螺旋槳有兩種構型:一種四葉對轉,一種7葉大側斜。

    這位andre據說還是做船模的, 你這樣的模型考證能力是不行的,連671RTM後期型換過螺旋槳都不知道,人家保加利亞的模型廠都知道。

    最後5艘671RTM是什麽年代造的呢?

    最後5艘671RTM的建造時間

    最後5艘671RTM的首艇K-292號是 86年4月才開工,87年4月才下水 。而且最後5艘建造全是在SY194列寧格勒海軍部造船廠建造——沒錯, 就是那8台東芝機床的安裝工廠。

    用蘇聯土產機床加工螺旋槳的671RTM早期型和東芝機床加工螺旋槳的671RTM晚期型噪音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可以看一下美國海軍公布的監測連續譜噪音數據。

    美蘇(俄)中三國潛艇連續譜噪音對比

    我們可以發現,70年代後期服役的早期型671RTM噪音還是很大的,到 80年代後期服役的晚期型671RTM噪音跟美國海軍60年代後期的鱘魚級差不多 ,已經是比較低的噪音水平了。

    潛艇部份總結

    列個表吧:

    其中671RTMK嚴格來說是巡航導彈型671RTM的意思,早期型號也有經過S-10(SS-N-21森遜,戰斧斯基)巡航導彈改裝的,也叫671RTMK。不過只有最後5艘是原廠不需要改裝就內建巡航導彈的,把後5艘叫做671RTMK是為了統計方便。

    小特務的資料我也看了,基本上還是些檔和專利,畢竟沒有實物的水職稱的專利檔太多了,而且蘇聯壓根也不認可專利這種東西可以拿來牟利。我上面也貼過資料了,像971阿庫拉和949A奧斯卡Ⅱ的螺旋槳確實是用東芝機床加工出來的。

    至於 具體到91年蘇聯解體,蘇聯有沒有加工船舶螺旋槳的9軸5聯動龍門式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實物,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直到我見到實物照片和型號指標為止。

    最後說一下蘇聯的工控PLC吧。

    首先說一下,數控機床有兩種,一種叫做 NC硬件數控 ,一種叫做 CNC電腦數控。

    由於現在NC硬件數控基本淘汰了,一般提到的數控都是可編程電腦數控,所以一般不做這種區分。 但是冷戰時期這兩種是有區別的。

    CNC電腦數控又有兩種,一種是內建PLC,一種是獨立型的PLC。

    蘇聯的數控其實還行,但是這個「還行」指的是硬件數控和早期的CNC, 西方70-80年代發展起來的可編程柔性生產線系統,蘇聯就完全不行。

    1982年出樣機的蘇聯第一種獨立PLC Remicont R-100。

    蘇聯第一款PLC應該是REMICONT R-100,1982年出樣機,整合了64個演算法塊,使用的CPU是山寨英特爾8位元8080芯片(74年釋出,蘇聯大概79年山寨成功)。

    這款PLC大概是美國68年第一代PLC水平,蘇聯在80年代初相關技術已經被西方拉開14-15年左右差距。

    後來還有改進型R-110/120等。最後一代蘇聯PLC可能是92年出樣機的REMICONT R-130。

    蘇聯的末代獨立PLC,Remicont R-130,1992年出首台樣機

    而且蘇聯時代的REMICONT R-100/110/120 PLC基本都是 流程自動化 領域的, 主要是能源、石化化工、冶金等領域,離散工業制造領域基本上是空白 ——比如像汽車、火箭、飛機、武器都是典型的離散工業制造(區別於煉鋼、能源、石化這些流程工業制造), 蘇聯這離散工業的PLC和可編程柔性生產線非常非常弱。

    比如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德國和日本那些自動化汽車工廠,那些機械臂是怎樣經過簡單的重編程來制造不同款式汽車的, 再看看蘇聯和俄羅斯的那些工廠 。更傷人的話我實在不願意講了。

    這種汽車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可編程全自動機械臂不是歐洲ABB的就是日本Fanuc的,為什麽沒有俄國產的???大家可以自己想想原因。傷人的話我不願意講。

    總體來說, 截止解體,蘇聯的PLC還是比較原始的程度,大概是西方70年代早中期水平。而且受限於技術水平,規模化量產受限,套用場景比較少

    然後解體後,隨著海外市場的PLC流入和沖擊,又由於葉利欽政府沒有使用幼稚工業保護措施,蘇聯那些落後的PLC工業很快便被摧毀。 現在俄羅斯工控PLC基本被海外PLC (比如台灣研華科技) 完全壟斷,搜了半天也找不到一條俄羅斯國產PLC資訊。俄羅斯在售的那些PLC,要不然就是台灣的,要不然就是西歐的,又或者捷克的。

    由於本身技術就非常落後,90年代又沒有貿易保護,解體後俄羅斯PLC算是基本全死球了 ,現在俄羅斯市場應該是台灣各種品牌PLC占有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