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美洲高產糧食作物種植是不是明清人口大爆炸的原因?

2024-05-14科學

許多人在學習明清史時,一定會看到一種熟悉的說法:明清時期,中國人口迅速地增長,原因在於美洲高產農作物的傳入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進而供養了眾多的人口。

此說流傳甚廣,無論是學界還是學生的教科書,都深信此說。然而透過閱讀一些經濟史和人口史學者的著作,對此說卻愈發質疑。

1

美洲高產農作物的引進,是否促進人口增長?首先必須深入了解這種學說從何而來。

羅爾綱是第一個研究美洲作物的學者,他的【玉蜀黍】一文拉開了研究美洲作物傳華問題的序幕。此後許多學者就此問題展開討論,主要探討美洲作物傳華的時間。

玉米

20世紀70年代,漢學家何炳棣先生首次研究美洲高產作物傳華與糧食生產的關系。他在【美洲作物的引進、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一文中詳細研究了花生、甘薯、玉米、薯仔四種美洲作物的傳華時間和糧食產量的影響。

近來,也有一些學者專門從區域層級探討美洲作物的影響。大多數人都對美洲作物傳華持積極評價,認為美洲作物傳華,提高了糧食產量,養活了眾多的人口,為明清的人口奇跡作出巨大貢獻。

漢學巨擘何炳棣先生

但在閱讀了侯楊方教授【美洲作物造就了康乾盛世?—兼評陳誌武<量化歷史研究告訴我們什麽?>】一文,又翻閱了一些地方誌、上世紀30年代的統計數據後,讓我對此說法產生了質疑。

擁護美洲作物促進了中國人口的迅速增長的人,理由是美洲傳華作物不擇地,耐寒、產量高,從而使得許多沒有開發的土地迅速開墾,在單位面積產量和可耕地增加的雙重作用下,中國的人口暴漲也就不足為奇了。

侯教授的文章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 作物的普及率 。這是許多研究美洲作物的學者普遍忽視的。他們只是大談美洲作物的影響多麽大,卻從未看到明清時期糧食作物結構是否發生變化。實際上,時至今日,中國仍然以水稻、小麥為主食。玉米、番薯等作物至今仍未成為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

蔔凱的【中國農家經濟】

2

下面,我以數據來說明美洲作物造就了中國人口奇跡學說的荒謬。帕金斯在【中國農業的發展】一書中提到20世紀10年代,玉米在中國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僅占5-6%,番薯產量在1918年以前也只有400萬噸。而且,截至1957年,絕大多數玉米種植面積都分布在今天的東北、內蒙古、雲南等地。

如果說上述研究,只是學者的研究推測。那麽一手的調查數據顯然更具有說服力。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蔔凱帶領研究團隊對中國進行了農村經濟數據調查,取得了大量一手資料。其中,蔔凱的團隊收集了農作物在當地種植比率,比如玉米,安徽、察哈爾、福建、廣東、貴州、河南、江蘇、江西、寧夏、熱河、山東、綏遠、雲南、浙江占比幾乎為零,甘肅占地6.5%、廣西17.2%、河北15%、黑龍江5.3%、湖北10.7%、湖南3.9%、吉林5.4%、遼寧12.6%、山西5.4%、陜西11.3%、四川13.2%、新疆19.2%。在薯類方面,察哈爾、寧夏、青海、甘肅、山西占地面積接近於零,其他如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安徽、貴州、雲南占地為1%,江蘇、湖北、浙江占地2%,江西、廣東占地3%,湖南占地5%,福建、廣西占地6%。可見,蔔凱的調查數據證實了帕金斯研究的準確。

試想,上世紀所謂美洲作物如此有限的種植面積,如此低的產量,如何能供養得當時4億的人口。我們再向前推斷,所謂的美洲作物的種植率更低,只能說明,明清以來人口的快速增長,仍然另有原因。美洲新作物不可能是中國人口暴漲的原因,還有三個方面原因。

3

一來一種新作物傳入到接受,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長久以來,中國的農民一直都以水稻和小麥為主糧,這是在長期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外來作物想要取代原有的傳統作物,當然也要經歷相當長的過程,在明清嬗代短短的兩三百年內,根本無法對水稻和小麥經過上千年確立的主糧地位形成挑戰。

中國南方的主糧—水稻

二來新作物的口感並不受到當時人的喜愛 。帕金斯在文中寫道,薯類的滋味是中國人選擇一種障礙。而且,只有在發生饑荒的年份,才會選擇吃薯類。這只能說明,明清時期,人們只是把美洲作物作為備用糧,如果主糧充足,根本就沒有動力種植,自然對人口增長的貢獻微乎其微。

三來受到傳播路線的影響,決定不可能有著同樣效果 。何炳棣先生的研究表明,美洲作物的傳播有兩條路徑,一條從福建、廣東等沿海省份登陸,進而傳播到內地;另外一條自今雲南傳入,逐漸經四川,陜西傳往內地。但我們不要忽略一個現實,明清各省的開發程度。中原、關中、成都平原、江淮河漢、長江三角洲、贛江流域、珠三角、閩江流域分別於先秦、漢代、唐代、宋代就得到充分地開發。這裏農業發達,作物的單產很高,沒有必要再對這些所謂的外來物種情有獨鐘,養活了眾多人口。

而且認為美洲作物推動中國人口大爆炸的學者,論述的都是還未開發的地區,這些地區都是一些後發地區,如秦巴山脈,荊襄地區、貴州、雲南的山區,江西的山區。這些地區雖然面積廣大,但一般生存環境惡劣,但凡有生活的門路,也不會跑進大山。在這些地區種植,受益的都是極少數人,人口即便增長,也相對有限,不會對全域產生根本性的影響。而且,明清時期絕大數人口只分布在生產條件較好的平原和低矮丘陵地帶,這些才是決定人口大爆炸的決定因素。

所以, 所謂的美洲高產作物傳華造成了中國人口的暴漲是一個偽命題 ,只不過許多人不加思考,以訛傳訛,從而造就了所謂的神話。真正推動明清人口暴漲的另有原因,我將撰文論述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美)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進、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

2.侯楊方:【美洲作物造就了康乾盛世?——兼評陳誌武<量化歷史研究告訴我們什麽?>】

3.(美)帕金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

4.(美)蔔凱:【中國土地利用(統計資料)】;

5.易富賢:【就清朝初年人口數量與葛劍雄先生商榷】;

6.曹玲:【 美洲糧食作物的傳入、傳播及其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