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控制系統中的零極點有什麽物理意義麽?

2013-11-14科學

我不是學控制的,但是模擬電路是可以拿控制系統的那套理論來分析。之前有個哥們在我的專欄文章下面留言,說是我分析零極點的這套說辭實在是「清新脫俗」,可以跟學控制的同學分享一下。我可以講講一個電路裏面的零極點是怎麽回事。相信也可以讓你有些物理上的理解。

首先是極點。

我們來看張圖:

一個R和一個C,便構成了一個最基本的極點。它的傳輸函數如圖所示,是1/(1+RCS).因為s等於j\omega ,所以這裏的RC造成了一個左半平面的極點:-\frac{1}{RC} 。

等等!現實中怎麽會有負數的頻率呢?

所以,如果input signal裏面有這樣一個等於1/RC的頻率(如果是以Hz為單位,應該除以2\pi ),那麽會發生什麽事情呢?

將\omega =1/RC 帶入上面的傳輸函數,這個傳輸函數的amplitude response就變成了\frac{1}{\sqrt{2} } .

哦!原來在bode圖裏,遇到一個極點就會有-3dB(20lg(1/\sqrt{2}) =-3dB )的下降,跟這個確實可以對應起來呢!

Source : Bode plot (Figure 1(b): The Bode plot for a first-order (one-pole)lowpass filter; the straight-line approximations are labeled "Bode pole"; phase is 90° lower than for Figure 1(a) because the phase contribution of the numerator is 0° at all frequencies.)

好吧!上面我們還是圍繞著傳輸函數的公式打轉,但是!但是為什麽會有恰好等於一半的amplitude response呢?

重新回到上面的圖。一個訊號經過一個R,會有一部份能量被R以熱能的方式散發出去。但是對於訊號本身的頻率、相位這些參數,R其實是沒什麽影響的。但是!但是還有一個C啊!這麽大一個電容連著output和gnd,你不能忽視人家嘛!

C和R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並不消耗能量,但是卻會改變相位。當input變化的時候,C上面的電壓也會跟著變化。這個不甘寂寞的C有個獨門秘技:「 吸和放 」!也就是說,當加在它上面的電壓忽然變化的時候,它會先吸走一部份,然後過一會再把被它吸走的電子重新放出來。

你見過月圓之夜時,清冷的月光灑在海面,深深的海底,巨蚌一張一合的樣子嗎?

那個,嘿嘿,不好意思啊,作者君也沒見過……不過看小說看過……

好了,不插科打諢了。總之,C就是個這麽神經兮兮的家夥。它明明不要你的電子,但是就是不情不願的要阻攔一下你的訊號,過一會兒再放一部份電子出來。

因為這個討厭的家夥,你的訊號被攔腰劫走了一部份。

H(S)=\frac{1}{1+j} =\frac{1}{\sqrt{2} } e^{-j\frac{\pi }{4} }

寫成這樣,我們可以看出來,若是輸入訊號的頻率恰好等於\frac{1}{RC} ,那麽傳輸函數變成為了上面那個樣子。 增益變成了\frac{1}{\sqrt{2} } ,相位下降了45°

為什麽是45°呢?因為C這個家夥是故意等了90°之後才不情願的放出了你的訊號。因為一部份(當\omega =\frac{1}{RC} 的時候,恰好是一半)逃出C的魔掌的訊號沒有相位的延遲,而另外一部份不那麽幸運的訊號就被C戲弄了一番之後放了出來。所以最後在output看到的總的效果就是延時了45°。嗯,不是90°,也不是0°,就是一半,45°呢!

所以,若是想讓我們的訊號特別厲害,不受到這個討厭的C的毒害,我們的訊號應該變成什麽樣呢?讓我想想……那就是傳輸函數不就是1了嗎!那個時候,我們的訊號就別含變化量,直接是個DC的值,那麽只對變化量感興趣的C就懶得理你了!

還有,什麽時候我們的訊號被侵蝕得特別厲害,比如完全沒有了?再讓我想想……那就是大部份,或者說是幾乎全部的訊號都要先被C吸走再放出來吧?如果現在有個特別特別高頻的訊號,C就變得特別興奮了。對於高頻的訊號,C的內力變強,傳輸函數包含s的那項遠大於後面那個1,因而傳輸函數就變得無限趨近於零了。

嗯,好像input訊號的具體頻率其實起到了這樣一個效果: 它決定了是從R直接到output的訊號分量多呢?還是被C戲弄的訊號分量多。

話說,R和C的具體值也是很有意義的吧?

那當然了。作者君每次都 朝著極端的情況想

比如,若是我沒有這個R,就一個孤零零的C,結果會怎樣?那就是input直接和output短接在一起了吧?那還擔心C幹嘛?

H(S)=\frac{1}{1+RCS} \simeq 1

或者,若是R無限大,又會怎樣呢?額,訊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勉強強的穿過R的重重包圍到了output這邊。結果前有狼後有虎,剛過來便又遇到一個虎視眈眈的C在output這裏。唉!還是直接投降,任人魚肉算了!C要戲弄就讓它戲弄好了……

H(S)=\frac{1}{1+RCS} \simeq \frac{1}{RCS}= \frac{1}{RCj\omega }\rightarrow 0

所以,1/RC的值和訊號頻率的相對位置,才是關鍵之處啊!若是RC超級小(比如很小的C只對更高的頻率感興趣。對於一些kHz什麽的小嘍啰,人家根本不care),我們的訊號還是很安全的。但若是RC超級大,比如有個巨無霸的C,就是那種巨大的巨蚌啦!人家什麽都喜歡,來者不拒,你的kHz的訊號也是它的愛好之一,那麽你就慘慘慘了……

或者還有一種方式理解極點:


之所以會有極點,就是因為當frequency上升之後,電容冒了出來,「一吸一放」。 或者可以這樣說,這家夥是開黑店的。有事沒事,路過的signal都被揪進去打了一頓才被放出來。(如果是DC,它不太敏感,也就放行了……)

其實你也 可以把pole理解成為兩個current source (中間是virtual ground,或者說,是真的ground), 一個專門打家劫舍,搶signal;一個只做好事,放他哥們搶的signal出去。他們的電流都等於C*dV/dt。

所以在pole的frequency時,專門幹壞事個那家夥搶了一半的signal進了它的老巢。然後它那個只做好事的哥們過了90°又把人放了出來。

等到frequency很高的時候,打劫的那家夥就把所有的signal都搶了……然後它哥們還是繼續當老好人,過了90°又把人放了出來……實在是神經病的組合……

至於零點。在電路中,零點就是一條前饋通路。訊號不老老實實的按照你給它規定的路線跑,它找到了一條捷徑,抄近路了……比如你跟人一起去跑馬拉松,結果明明應該跑個圈再回來的,另外那哥們直接走了小路,省了幾十公裏的路……

首先是零點的基本分析:


說完了極點,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對立面——零點。沒有對手的絕世高手註定是不存在的,因為世間萬物,必定有其相生相克的另外一個……哈哈!就此打住,否則作者君要開始描述一副「決戰紫禁之巔」的畫面了……^_^

我們還是拿一個最基本的電路模型來入手。

和前面計算極點的電路相反,這次電容C橫跨在了input和output之間,而output一段則有一個到地的R。非常自然的寫出transfer function:

H(s)=\frac{R }{R+\frac{1}{CS}} =\frac{RCS}{1+RCS} =\frac{RCj\omega }{1+RCj\omega }

還是從頻率為無窮小開始看:這個時候分子無限趨於0,而分母無限趨於1,。因此,transfer function的amplitude就約等於0。如果單位換成了20dB的話,則是一個無窮小的數。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當頻率很大的時候:分母的那一項「1」可以忽略不計了。因此這個transfer function的amplitude就約等於1。單位換成20dB之後,就差不多是0了。

如果恰好\omega _{z} =\frac{1}{RC} ,那麽這個頻率就是我們所關心的零點頻率了。同之前的極點頻率類似,在這個零點頻率處,amplitude變成了1/\sqrt{2} ,phase變成了45°。

等等!為什麽書上都說,極點之後的amplitude以-20dB/dec下降,而零點之後的amplitude以20dB/dec上升呢?

前一篇我們仔細算了算,知道了極點下降的原因。那麽零點上升也就是差不多的道理了啦!

重新寫一下transfer function:

H(s)=\frac{RCj\omega}{1+RCj\omega}\approx RCj\omega

上面這樣等效的成立條件,是頻率比較小的時候。因此,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當分子的頻率j\omega 成為了整個transfer function的關鍵所在之時,20dB/dec上升其實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結果。

source:http:// manual.audacityteam.org /man/high_pass_filter.html

回憶一下推導極點時所用的bode plot:

不知道大家註意到沒有:

開始在頻率小的時候,極點是沒什麽作用的;當頻率超過了極點頻率,則極點的作用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而零點則是頻率低的時候有影響,等到了高頻,則它的影響就忽略不計了。

是不是感覺有些玄妙?嗯,其實呢,說白了,就是j\omega 這項到底什麽時候冒出來。比如零點是當頻率低的時候,j\omega 在分子出現。所以呢,就有了20dB/dec的上升。

而對於極點來說,

H(s)=\frac{1}{1+RCj\omega } 只能是在頻率大,導致j\omega 那項遠大於1的時候,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又由於它在分母的位置,所以才會最後導致高頻時的20dB/dec的下降。

再回去想想……哎呦!最上面那張圖不是電容跨在input和output之間嘛!高頻的時候,電容就相當於一根導線,那它自然也就不起作用了嘛!嗯嗯,好像就是這樣的!

然後是模擬電路裏面的零點:

我們來看看電路中基本的零點長得啥樣。

還是一個簡單的單極點電路。和之前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gate和drain之間被加上了一個Cc。因為這個Cc的存在,這個電路中出現了一個比較明顯的零點。當然,一般的mosfet的Cgd都是不太大的,除非用在諸如兩級運放之間的miller capacitor那種Cc,這個零點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傳輸函數:

H(s)=\frac{g_{m} R_o+RC_cS}{1+R_o(C_c+C_s)s}

分母有個很明顯的極點,分子有個明顯的零點。極點咱們就先不管了,來看看這個零點:

\omega _z=-\frac{g_m}{C_c}

很顯然,自然界沒有負數的頻率。因此,我們還是來關心\omega _z=\frac{g_m}{C_c} 好了。

Cc就相當於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跨在input和output之間的電容,而gm從分子挪到分母去,則是之前的output接地電阻變成了1/gm。

話說,為什麽這個零點只跟這個nmos的gm有關系呢?

原因還是在於零點的特性:當頻率大於零點之後,這個零點才能逐漸被忽略掉。

設想一下,如果現在有個很高頻的input signal,那麽這個電路中唯一的nmos就變成了gate和drain短接在一起的一個diode了。一個diode的等效電阻是1/gm,所以這個零點也就跟gm有關了。

很多書上說, 零點的存在,其實是提供了一條所謂的「feed-forward」前饋通路。道理同上,也就是走了「捷徑」。捷徑的存在,導致本來應該被mos放大的signal直接跑到了output那端,自然也就嚴重的影響了mos的放大效能。

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我的專欄文章:

極點的物理意義:

知乎專欄

單極點電路:

知乎專欄

零點的分析:

知乎專欄

零點的物理意義:

知乎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