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社交困難,不願參與團建,也不願和朋友一起逛街,該如何克服?

2021-03-27旅行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合群與不合群的討論;

究竟一個人在人群中,是該合群還是不合群?

每個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活,隨心所欲是最好的;但是在隨心所欲的同時,我們就要承擔個人責任;自由只能是相對的。

對於一個能力高的人來說,他可以憑借能力解決大多數問題,他對於社交的依賴就很少;那麽他可以不必那麽合群;即使一個人獨處,旁邊人也不會覺得不妥,這是人家的特點;

而對於一個能力沒那麽高的人來說,不能獨立解決自己的問題,又不融入集體,那麽多半身邊人都會做出認定:這個人很孤僻,不合群;

此時,你是不是能欣然接受別人的認定?

如果不能,那麽你選擇不融入,選擇獨處,你並不能真的享受這份獨處時光,並不能在獨處中找到快樂;相反,獨處給你帶來的是更大的被動,更大的心理負擔;

你患得患失,懷疑自己,所以才會提出這個問題。

人是個群居動物,是社會性動物,需要找到情感認同;孤獨,找不到認同,會讓一個人絕望;

這種情感認同,一方面來自自己怎麽看待自己,一方面來自別人怎麽看待自己;

當你自己也不能認同自己,別人也不能認同自己時,一個人待著會讓你產生病態。此時,如果強行讓自己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去接受獨處,那只是個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罷了。

真正的獨處,是能夠與自己內心對話,即使一個人待著也不覺得寂寞,依然能找到樂趣;它是自己主動選擇的,是自己有能力社交,有能力駕馭環境,而主動選擇不社交。一個人安靜的待著更能恢復活力,更能感覺舒服;而不是沒有能力社交,被迫沒辦法,不得不一個人待著。

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去社交,你可以為自己選擇獨處空間;但是你要有社交的能力,要有駕馭環境的能力;

這個社交能力才是問題的根本。

可能需要改變你頭腦中對於社交的一些先入為主的成見或者說是誤區;

不要把社交看做一件沈重的負荷,一個艱巨的難題去攻破;而只是生活當中的一個組成部份,就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的,讓它自然而然的發生,視情況而定做該做的事即可;

不要用過高的理想人設要求自己必須達到;

比如,期待自己一定要滔滔不絕,風趣幽默,與每一個人都能無話不談,成為社交場合的核心和焦點,被大家贊嘆關註。你可以只是參與,在場合中多觀察,適度的做出反應;遇到談的來的,就多說,遇不到能聊得來的,就少說;保持微笑,平糊,與場合氛圍融洽即可;

不要想當然的認為所有人都在關註你,所有人都在時刻監控你的恐懼和緊張;

不是這樣的,每個人都只關註自己,沒人那麽關註你;你的恐懼和羞怯沒人會知道,你可以不必那麽緊張,不必時刻擔心自己的窘態被別人看到了,手腳無處安放。

你成不了社交的核心,也依然可以有社交;你不善言辭,也可以在社交中找到舒適感。你越放松,越拋棄頭腦中那些束縛自己的執念,真實的面對自己,面對身邊人,反而更能找到社交的樂趣。說不定你能發現不一樣的自己的另一面,別人也會對你有更多認識,你對自己的認定也會改變;你也就不會對社交產生壓力,不會產生排斥感了。

在你有了基本的社交能力,能應對基本的群體互動以後,你可以在某些情況下,為自己做選擇:這次聚會裏的人平時接觸不多,沒什麽意思,算了吧,不去了;這一段時間工作太累了,想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朋友們的聚會就不去了吧;

此時,你在社交面前才真正擁有選擇權;

你可以更多尊重自己的感受,拋棄那些令自己不舒服的無效社交,只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去融入集體。你在這些「不社交」的情況下,也能放松的享受獨處時光,能找到自在,舒服和輕松;

你不社交,也不等於不合群;

即使有人真的認為你不合群,你內心裏也不會接受這個認定,你會更堅持內心真實的感受,而不會被身邊人的聲音而困擾;

和不合群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能駕馭自己的生活,能夠駕馭環境;

這就是真正的自由。

你不社交不會帶給你困擾,不會產生壓力,你的狀態就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