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圳1號線的起始車站,羅湖站不僅是最早建設的地鐵站之一,更是連線香港關口、火車站、公交站、長途客車站等在內的綜合交通樞紐。作為深圳經濟特區最早開發的城區,深圳市的中心城區羅湖,大家一定不陌生,那羅湖兩字究竟是什麽含義呢?真的指的是一片湖泊嗎?
其實,羅湖的名字來源於清代康熙年間就已存在的羅湖村。「羅」字源於古越語,是古壯侗語對山的稱呼。「羅湖」就來自周圍湖塘眾多的那座山的名字。可現在的羅湖並不曾有一座羅湖山啊?
這還要從深圳的地理特征說起。正如「深圳」這個名字本意是 「很深的田邊水溝」的意思。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的深圳山多溝多。而現在的羅湖區,正好處於周邊窪地和雨水匯聚之處。再加上周邊的深圳河、沙灣河、布吉河、梧桐山河等水系的匯聚,昔日的羅湖一到雨季基本上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湖泊」了。作為香港與內地連線的重要樞紐,坑窪的鄉村形象嚴重影響了外商進入深圳第一站的感受,羅湖水災不除,深圳形象受損,招商引資的發展也將受制。對此,深圳市政府便把目光投註在羅湖山的身上來:羅湖的根本原因在於地勢太過低窪,那麽為什麽不用旁邊羅湖山的土來填平羅湖的「窪地」呢?這樣一方面可以開拓出新的城市建設土地,一方面還可以填平窪地解決水往低處流的問題,豈不是一舉兩得?
於是,從1980年底開始,一場聲勢浩大的移山填湖運動在羅湖橋北拉開帷幕,一時間千軍萬馬奮戰羅湖山,幾十台運輸車、挖土車輪番作業。經過近一年多的艱苦奮鬥,50多米高,90萬立方米的羅湖山消失了,化作羅湖片區130萬立方米的土壤,而羅湖的昔日窪地也不見了,有的地方被整整墊高了四米多,平均羅湖被墊高了1.07米,而與之同步的是對羅湖區河道的疏浚治理以及地下管網的搭建,如今的發展中心,香格裏拉酒店,火車站等建築都屹立在當年的羅湖山上。羅湖山搬走了,擴大了火車站東廣場,為新的聯檢大樓建設贏得了時間。羅湖區填平了取得了0.8平方公裏的土地,為此後20多棟高層建築的開工贏得了先機。從此,震撼全國的深圳特區建設全面鋪開,深圳迎來了新時代的春天。而羅湖山的故事也隨著城市建設永遠地成為歷史,只剩下羅湖區的羅湖站還在紀念曾經腳下這座小山的起伏與貢獻。
1998年5月,「深圳地鐵一期工程」,羅湖站工程立項。次年,羅湖站建設規劃獲批。2001年3月,深圳地鐵羅湖站開始施工並於2004年12月28日,開通投入使用。羅湖站的建設,改變了該地區的交通環境,改變了制約發展的不良狀況,並透過地鐵羅湖站及口岸/火車站地區綜合交通規劃建設,使其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這一地區也成為深圳市最大的人流、車流集散地和深圳市通往香港及亞太地區的重要門戶。羅湖也成為了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地名,不僅僅是因為見證了深圳市的騰飛,更重要的是承載了深圳建設者們奮鬥的夢想與記憶。
「羅湖」的來歷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604581552488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