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娱乐

你觉得李诞池子变了吗?

2019-08-19娱乐

8月21日,脱口秀演员池子和笑果文化宣布和解,双方近半年的矛盾终于告一段落。

但作为中国脱口秀界最有名的兄弟CP,有关池子和李诞的讨论,却一直没有结束。

两人曾经是同事,现在依旧是朋友和兄弟,但最终却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

一个向左,搞激进和理想主义;一个向右,搞妥协和现实主义。

01

李诞对池子有知遇之恩,但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是一路人。

这种差异,首先体现在野心和对金钱的看法上。李诞曾多次公开坦言: 「我没那么热爱脱口秀,我更爱钱。」

事实证明,李诞就是一个极度现实的人,并善于用幽默来遮掩自己的野心。

追溯到2012年,他之所以从奥美跳槽到【今晚80后脱口秀】,原因很简单,前者每月工资才3000块,而后者一个段子就能拿800块。

进入公司之后,李诞更是不负众望,没日没夜地写段子,很快就月入过万,在当时还不太赚钱的脱口秀行业,足以称得上头部。

但李诞并不满足段子手的身份,2014年,他搭上节目制作人叶峰成立了笑果文化,成功蜕变成一家公司的小老板。

笑果文化是诞总发家致富的根据地,在成立公司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全国网罗顶尖的脱口秀演员,将其收入囊中。

虽然李诞对外一致口径,这是在给【今晚80后脱口秀】找幕后段子手,但从之后种种迹象来看,他显然在谋划更大的一盘棋。

而池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挖掘,成功上了李诞和笑果的「贼船」。

当时在家待业两年的池子,不过是因为看了几段美式脱口秀视频,觉得这种表演形式好玩,才误打误撞进入这个行业。

遇到李诞之前,他还在北京线下讲脱口秀,认识李诞4个月后,他来到上海,和李诞成为同事。

第二年,李诞、池子、建国、思文、程璐等人,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节目常驻卡司。

那时李诞和池子并无太多矛盾,只是一个爱钱,一个爱玩。

由于行业未被大众认可,他们和其他脱口秀演员一样,只能在小圈子里抱团取暖。

02

【今晚80后脱口秀】被网友笑称是中国脱口秀界的黄埔军校,如今走在一线的脱口秀演员,大多出自这里,或者都给节目写过段子。

在这群脱口秀演员中,李诞也许不是最有才华的,但肯定最具商业头脑。

手握脱口秀顶尖资源的他,一直在为自己,以及为这个行业谋划将来。

所以当2017年,陪伴观众5年的【今晚80后脱口秀】停播,短短几个月后,李诞就带领原班人马,以及全新节目【吐槽大会】杀了回来。

从来没有这么一档节目,可以随意吐槽明星,众多明星在调侃中被拉下神坛的同时,观众也吹爆了这个节目,【吐槽大会】毫无意外地火了。

这档节目,成功让全国老百姓脑子里有了「脱口秀」的概念,也让他们记住了染着红头发的李诞,和戴着黑框眼镜、绑着小辫的池子。

脱口秀火了,李诞和池子也火了,大批嗅觉灵敏的资本也蜂拥而至,首当其冲受益的自然是笑果文化。

在李诞苦心经营下,脱口秀成为一个被认可的行业,不再那么窘迫,与此同时,他和池子之间的矛盾也慢慢显现。

03

李诞和池子最大的分歧,在于对脱口秀的理解上。

池子当初因看美式脱口秀入行,他始终觉得,脱口秀就该像美国那样,百无禁忌,敢于挑衅和冒犯,什么都能拿来开涮。

觉得脱口秀不只是为了好笑,还要有自我表达,要讽刺、抵抗和愤怒,就像风靡九十年代的摇滚乐一样。

众所周知,李诞总喜欢用最幽默的方式,讲最狠的话,对待池子时常表现出的理想主义,他也总是报以嘲笑。

在他看来,脱口秀就是个手艺活,重点是让人笑,别的都不重要,不用负载什么精神。

至少在中国如此。

李诞很早就醒悟,在美式脱口秀里冒犯也许是种艺术,但在国内这行不通,为了逗笑观众,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自嘲。

另一位国内相声大师郭德纲,也很早明白了这个道理,嘲讽的对象从此变成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

这些池子明白吗?明白。

但他认吗?不认。

李诞和池子不同的理念,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两人的矛盾不断累积,就等彻底爆发的一天。

04

池子一直给人暴躁的印象,他最出圈的一件事,莫过于手撕吴亦凡及其粉丝。他先是在【吐槽大会】上内涵吴亦凡。

然后又在微博上直接炮轰吴亦凡粉丝,说他们在苹果iTunes排行榜给吴亦凡的歌刷榜。

言论一出,瞬间引起千层浪。

池子被大量吴亦凡粉丝围攻,双方大战数个回合,最后还惊动了苹果本部,吴亦凡的歌很快跌出榜单。

敢于正面挑衅顶流,这种胆子在娱乐圈也没几个人有,池子够硬气。

除了顶流,池子还揭发过汪苏泷在节目中假吹笛子。

池子在台上台下人格都是高度统一,嬉笑怒骂,尽情冒犯和挑衅一切看不过眼的事物。

即使他知道脱口秀表演在电视播出时,必须收紧尺度,但他还是尽量夹杂一些社会时事方面的内容。

比如大学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

比如幼儿园的虐童事件:

池子的激进和理想主义,从他后来痛骂笑果文化那段话中,也尽显无遗。

相比「愤青」池子,李诞显得圆滑许多,而且随着自己名气增长,越来越谨慎。

李诞不喜欢挑衅和冒犯别人,节目中看似冒犯的话,都是经过反复拿捏,并征得当事人同意的。

节目外,他更是力求平安无事,最好不要触犯任何人。

甚至他觉得,要成功就不要说太多真话。

池子想要做自己,李诞却觉得永远没办法做自己。

「我最害怕的人就是说,你做自己,你让我做自己,你就见不找我了。」

李诞和池子性格迥异,追求不同,但在笑果文化却能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每当池子不想发宣传性的微博,嫌通稿太傻,或者拒绝拍广告时,李诞总会拿钱镇住他:

「这么多钱,你拍不拍?」

这时池子才会松口:

「拍。」

在【仅三天可见】里,池子对姜思达说,在公司他谁的话都不听,只有李诞能管得住他。

但更多时候,就连李诞也对池子无可奈何,只能任由他去。

他们虽然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却一点都不一样。

池子是真不在乎,李诞是非常在乎,但如果没法控制,那就放弃。

而这也预示着,两人分开是迟早的事。

05

虽然池子如此不服管教,但李诞总能抱以理解,也许这就是两人不能做同事,但能继续做朋友和兄弟的原因。

李诞在【十三邀】里对许知远说,自己曾经和池子一样,也是个愤世嫉俗的叛逆青年,看什么都不顺眼,还总想着特立独行,和所有人都不一样。

但是后来,他变了。

当时他在南方报业实习,那里曾是热爱写作的年轻人心中的理想国。可那年春节,他在编辑部电梯里,却听到两个记者讨论如何利用关系,为自己搞到回家的火车票。

那一刻,李诞的理想主义轰然崩塌,从此变成一个现实的人。

不是因为那两个记者,而是他设身处地想了想,假如自己有权力靠关系弄到春运火车票,他弄不弄?答案是会。

他恍然大悟,原来没有人身在神坛,所有人都不过是芸芸众生,包括曾经标榜理想主义的自己。

李诞做出这种醒悟和转变时,差不多就是池子现在的年纪。

所以,李诞不是池子,但他懂池子,甚至每当看向池子,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

06

李诞对池子一直持纵容态度,一边为曾经的自己感慨,一边引导和期待池子变得成熟。

池子闹得最大一次,是奢侈品牌D&G因为设计师言论涉嫌辱华,当时所有人一边倒声讨D&G。而池子呢,则反其道发了这么一套微博:

很明显,他这是在嘲笑国人反应太过敏感。

这还嫌不够,很快他又发了这么一条评论:

这一次的后果更加严重,无数人把「不爱国」的帽子扣他头上。

随着事态发展,网上出现很多让他滚出娱乐圈的声音。

这件事传到李诞耳朵里,他只是微微一笑:

「池子啊,还是太年轻,再大6岁就懂了。」

这句话耐人寻味之处在于,为什么是大6岁就会懂呢?因为李诞正好比池子大6岁。

他以为池子再过6年,就会和他一样,成为一个不再和社会规则斗争的人。

言外之意就是, 池子就是年轻时的李诞,李诞就是成熟的池子。

李诞曾经也是有道德洁癖、义愤填膺的文艺青年,只是后来,他选择一步步隐藏自己,融入「乌合之众」,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规则。

他的价值观里,不允许自我怀疑,所以他认为池子还很幼稚,有天一定会变得成熟。

只是不知道,李诞真这么想,还是他抵御外部世界伤害的一种方式。

也许某天,池子会在撞破南墙之后,突然理解李诞,也明白他对自己的期待,并成为和李诞一样流于表面但快乐的人。

但至少现在,池子还是那个愤世嫉俗的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