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家居

什么样的家电应该买新不买旧,为什么?

2022-04-15家居

我觉得智能电视有几个较大的节点,买那些率先迈过节点的电视,就好几年不用担心过时。

一、OLED电视

首先OLED电视,OLED面板都还是个发展中的显示技术,厂家一直的更新技术,新的一般上比旧的亮度更好,更加抗烧屏。

今年会有QD-OLED电视问世,为索尼A95K和三星S95B。

QD-OLED分为显示器版和电视版,显示器版QD-OLED性能与目前WOLED电视接近;电视版QD-OLED的色域和亮度相比现在的WOLED提升较大。

QD-OLED把电视画质水平拉到了新高度,A95K相比A90J的画质提升可能超过A90J与四、五年前的A1、A8F的画质提升。其实当年买了A1、A8F的用户直到现在也不能说电视过时了(烧没烧屏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以后可能有三色喷墨OLED电视问世,目前华星光电和京东方都在做;JOLED已经开始量产显示器版的三色OLED面板。

所以说OLED电视绝对的买新不买旧。(2020年开始出现的4K60Hz残血版WOLED面板除外)

当然了,OLED电视的价格还是略土豪了一点。

二、液晶电视

液晶电视在面板方面早就高度成熟,无非是在背光方面努力。

2008年的三色RGB背光已经实现超广色域,2013年登场的量子点背光电视约等于是拿单色LED灯模拟三色RGB背光灯。高刷屏更是已经在电视领域普及了十年之久,索尼偏低端的「7系」电视 HX750 都是240hz高刷率,不过那时240hz主要是为了快门式3D功能,这样每只眼都有120hz。

液晶电视有几次关键的节点,刚迈过节点的旗舰电视往往挺牛的:

1、第一个节点:4K

2013年FHD到4K的过度。如果你在2013年买了一款真4K高端电视,比如著名的索尼X9000A,接下来几年都不过时。而且X9000A是世界首台QD量子点背光电视,但2014年索尼就抛弃量子点了,要到2015年才会被三星重新捡起。

2022年了,4K片源还没普及。。。。。。

索尼X9000A

2、第二个节点:HDR

2016年,HDR电视元年。超过1000nit峰值亮度的电视量产,而且新的画质芯片可以把SDR内容动态色调优化到接近HDR。如果你在2016年买了当时的画质之王索尼Z9D,哼嗯,两年后,2018年索尼的旗舰Z9F和三星旗舰Q9FN还是打不过Z9D。到了2022年,索尼最新款的X95EK也不过刚刚达到Z9D的水平。

2020年以来出现了MiniLED背光电视,各个代工厂也掌握了相关技术,使得生产数百分区、数千分区的高亮度HDR电视愈发容易,不再是少数顶级大厂的专属。

想电视长期不过时,就买1000nit峰值亮度+分区背光的HDR电视。

Z9D的75寸有854个分区,65寸有648分区

3、第三个节点:8K+HDMI2.1。

就是现在呗。不过对我们来说,节点来的有点早,现在4K信号都还没普及,我国广播电视除了个位数的4K试播台,还全是1080i呐,再加上8K需要很近的观看距离才能看出与4K的区别,总的来说8K远没有HDR重要。

HDMI2.1接口这个,只对次世代游戏玩家有用,用处还很大;影视玩家一般只需要4K60hz10bityuv420而已。

4、性能的节点

智能电视性能不够,买回来就会卡,由于soc和内存限制,2018年以前的智能电视大部分运行都不流畅。(乐视甚至为了系统流畅,把手机的骁龙810搬到了超4MAX70电视上)

比较重要的节点是2018年,那年索尼A9F、Z9F两款电视搭载了四核A73 1.5Ghz的CPU和4G内存,再加上当时索尼还是原生安卓,流畅到起飞。大幅超越了当时主流的四核A53+2G内存,如果当时买了这样电视到现在也不会在性能上过时。目前在售最强的电视CPU也不过四核A73 1.8Ghz。

现在买电视建议也认准四核A73 + 3G以上的内存。

近年有互联网电视厂家试图推动4K分辨率的UI和8G内存,毕竟瀑布流UI是展示广告用的,清晰点好。暂时还没有主流电视大厂跟进。

五、停产的问题

一、没有自己工厂的互联网品牌电视,不同型号的代工厂很可能不同,推出新款后旧款可能会继续生产较长的一段时间。

二、自备工厂的传统品牌,得节约生产线,往往替代型号上市后,旧款型号迅速的停产退市。一款停产超过半年的电视,如果卖家不是你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一般是不建议买了。

但是传统品牌为了照顾线下卖场,首发定价都比较高,但降价不慢,到当年的10月价格就比较低了。(也有零售商新型号刚发售就进货价加个几百块直接团购,今年狗大V @蓝大仙人 为了多挣钱也在搞这个)

至于线上型号的价格波动往往不大。

---

智能电视产品总体来说是个买新不买旧的产品,这些年一直在进步,尤其是国产电视2020年以来进步比较大。

更多智能电视的选购知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