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家居

有哪些简单可行的居家点子,能让家舒适度大大提升?

2020-02-08家居

翻看了下前面的回答,发现有一些在表述改造空间(三分离卫生间),有的在集成家具,还有一些是在升级电器(如厨宝/净水/浴霸等);

这中间很多其实跑题了,已经开始居家了,就不是可以去大改空间格局,变换柜体的阶段了,如何在现有情况下少动或不动以及适当的添置才是该做的事。

能大幅提升舒适度除了收纳似乎没有更多选择,而且收纳不光提升的是舒适度还有颜值同时亦是简单可行的。

收纳不需要去买买买,也不需要拆墙动地,更无需烦恼添置电器后电源水路的连接问题以及连接后产生的颜值bug。

任何一个模糊的问题都是需要系统的拆分才能有答案,收纳也不例外,在印象中,收纳是就是断舍离,断舍离就是扔扔扔或者狠心放手不舍得的东西;

然而并非如此,收纳也好,断舍离也罢,这些都是过程而非结果,就像人进食是为了吸收其营养,然后用该营养产生的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学习/跑步/工作等),没有谁是为吃而吃,明明已饱还要持续进食,明明已经便秘不解决如何排出而持续进食,这样得有多难受,进食/吸收/排泄简单的机制却在日常中被忽略了无数次;

市面上给我们提供的策略只有收纳术或整理术而这些策略 本质上是在宣传如何把过多的物件密密实实地见缝插针地塞满我们的生活这种收纳式思维只会让我们在浪费过剩惰性中喘不过气来,所以这个简单可行的点子分为三部分:

1.断舍离

描绘对家的具体构想——拿出杂物,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以时间轴为判断基准,考虑物品和自身之间的{关联度}——以{必要/合适/愉快}的标准进行取舍以及形成良性循环——将物品最适化后再进行收纳;

2.收纳

三分——7:5:1——先出在进——一键式——整齐

三分

是指分类,收纳最需要的是明理清晰,一旦分类不清就很容易放弃,就以厨房来说:

7:5:1

是指阶段目标,我们大都受日常工作或学习的习惯于一鼓作气完成一件事,恰恰收纳很难一鼓作气完成,然后就渐渐再而衰三而竭,在做收纳这件事上可以将目标放低一些,如第一次只将物品保留到7成;后续在降低到5成,最后实现1成,这之间也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一旦习惯养成,就没有困难了;

先出在进

在任何实物进入家里以前,先要把家里一件旧物移出,如此反复,杂物少了,品味和审美也得已提升。

切记的是二者顺序不能颠倒,一旦反之,则前功尽弃,临时的物品总量很快会超过预期;

一键式

收纳的意义在于更方便的取放,而非增加取放难度,很多收纳件和技巧则反其道而行之,所以这也是难适用的原因;

在做任何收纳时都可以将该动作带入:打开-取出/打开-放回;只要能实现该动作,那收纳就是成功的,如不能或中间有额外的动作过程就该反思中间出了哪些问题,是柜体深度太深?物品归类不明(皮筋封口等操作)?还是其他等。

整齐

该处也不提视觉平衡的大道理,就简单一句,如你和该处物品置换空间,你愿意在该处待下去吗?

3.家务

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是不愿意去收纳,而是收纳自身的工作量就很大,如处理无用的物品,给物品分门别类,动不动就得重新收拾的压力,这些让人望而却步;

家务最忌讳的是集中起来一起做,本来随手就能了结但却逐渐堆积从而不得不鼓起勇气才能应对堆积的家务;

集中解决看似省却了时间,但增加了精神压力,从而花了更多时间去克服压力再去行动;

很多家务是因为图便宜而产生的;

就像每次去买菜很少有人列食谱,基本上看到啥买啥,或者这个菜比往日优惠一点那就买些吧;

还有各种打折日,双十一,超市每周都有的活动,看似这些让自己省了银钱,但搭入更多时间和空间成本;

买回来得取出-归置-还有损坏的可能,最多的是你不断去追溯它的时间成本;从知道优惠信息到最终下单你用了多久,再到买回来后真的开始用在身上中间又间隔了多久;

家务还有一点被忽略的是流程,在装修家的时候,都把动线提上日程,有些还做的颇为专业,但细化到流程呢?

以厨房取一件非常用的锅具举例:

很多家务就是这样产生的;

正确的囤货是这样的:

家务还有很多需每日执行的细节,但篇幅太长就不在此处展开了,有兴趣可以仔细去读山下英子老师的【断舍离】。

最后,策明诚邀各位关注「 策明说 」或将我放进知乎手机端的置顶格,就可以随时查看策明对家居的新认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