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家居

奇葩户型如何改造和分区?

2019-07-13家居

在买房这件事上,我们总在做取舍。

为了孩子上学,只好忍下奇葩的斜角户型,就是今天这个三口之家的现状。

但户型的缺陷,没能挡住他们对家的美好畅想:全家都是大书柜,走到哪都能随手拿书,一家人还能聚合在长书桌边阅读……

看完全屋,我也好想再当回小孩——能在被书填满的家里长大,也太幸福了吧!

120°斜角户型,

靠三组书架扭转乾坤?

在上海的学区房里,异形户型并不罕见,这套房就是一个例子。

83㎡ 的两室一厅,好好的房子,被一个 120° 的斜角「切开」,功能区的布局,只能用「支离破碎」来形容。

改造前

好好住认证设计师@大海小燕 要做的,不只是解决问题,还要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仔细分析结构之后,拆掉了大部分的非承重墙,把房子从原有的限制中释放出来。重新洗牌之后,空间的秩序就更加明晰了。

改造后

①用三面书柜围合成主卧,作为家的核心;

②以长桌为中心,形成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③拉平斜角,消解功能区的异形感。

④利用弧形阳台,放置儿童房的长书桌。

设计师用三面围合的书架,建构了主卧需要的墙体。用最薄的砖来砌筑,也能保证一定的隔音性。

最终效果vs刚拆除时的样子。

家的核心,就是这三组书柜。

它们包裹着主卧,一家人的行为也是以它为中心向外延伸。

不仅解决了大量藏书的需求,而且在家里的不同空间——客厅、餐厅、儿童房,都能随手拿一本书,坐下阅读。

这样一来,不止爱看书的爸爸妈妈更方便了,也有利于小朋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告别沙发电视

长桌才是公区中心

从进门开始,设计师就在把控空间的节奏感。

由西侧玄关到东侧儿童房,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从左到右:展示柜→冰箱和餐边柜→餐桌/书桌。

门口的几个斜边,形成了一个不规则四边形,在这里嵌入一组定制展示柜,让异形玄关得到充分利用。

玄关展示柜的位置。

再深入到餐厅区域,柜子不仅是收纳,也是蒸烤箱操作台、餐厅卡座。

长桌是公共空间的核心,这里既是用餐区,也是工作、学习区,是一家人交流互动的地方。

墙上4米长的搁板,补充储物功能。一字排开,增加了空间的纵深感。

书桌上方,有一根拆除后留下来的横梁。

因为梁下的高度只有 2 米出头,再矮一点,身高 1 米 9 的爸爸就要碰头了。设计师干脆保留了它裸露的样子,省了几公分的高度不说,还有种特别的原始美。

加上器材,就成了核心锻炼区,一举多得。

就这样,几个小的功能区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开放有序的公共空间,一直延伸到儿童房。

从儿童房看向门口。

顺着书架拐个弯,就来到了客厅。

不过,看这里的布置,「客厅」这个名字似乎不太贴切,改叫「阅读活动区」才更合适。

没有多人大沙发、茶几、电视,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块白板、一张懒人沙发,还有满墙的书籍。

取代家具带来的体验感,在这样的「空」房间中,家人的关注点,自然聚焦在彼此的陪伴和感受上。

对于上中班的儿子来说,看书也变得非常方便——拿一本,往小沙发一坐,就能开读。

因为全屋地暖,就算直接坐地上也没关系。

简单的动线,对小孩子来说,是养成好习惯的一大动力。

没有电视,他也能从一整面墙的书籍中,找到属于他的乐趣。

书墙的「肚子」里

藏着大人的卧室

由三面书墙围合起来的空间,正是爸爸妈妈的卧室。

藏在书架里的卧室门。

房间的面积不大,设计也尽量简洁。

作为休息的场所,没有过多复杂的功能,一张双人床,几乎就填满了整个空间。

木质的房门,和书架背后的木饰面墙体融合,视觉上更加统一。床尾也做了白色的隐形衣柜。

这面洞洞墙,可以和小挂钩任意组合,让单一的木质墙面多了点俏皮。

可以挂次净衣、装饰画,既是展示空间,也有它的实用之处。

打开门,正对的就是外面的长桌。

虽然是独立的房间,也和开放的序列空间保留了互动的出口。

可开可合的儿童房

给成长更多可能

包裹着主卧的「书核」,横跨着家里的几个主要空间。

这第三面书墙,就是延伸到儿童房内部的。

儿童房和公共区域之间,有玻璃移门+布帘两层隔断。

打开时,能和整个家的空间相融,满足父母和孩子的交流;隔开时,又能充分保证孩子的隐私。

孩子的床设置在角落,配上了可爱的云朵壁灯。

床头的矮柜,更适合孩子的身高,方便他自己拿取、整理物品。

弧形的阳台,变成了孩子的超大写字台。拉开窗帘时,也能享受超广角的 3D 观景体验。

因为有了书墙这一连接,儿童房与外面的空间既独立又联通,形成一种亲密的联系。

通过空间布局的调整,也能够影响居住者的相处模式。

异形空间重灾区

改出三大功能间

在这个 83㎡ 的小家中,「开放」是重要的布局思路。

绕着客厅的背景墙,设计师加上了一段洗漱台,巧妙连接了阅读区和家务区两个空间。

进门就能洗手,已经是后疫情时代的刚需了。

弧形转角能够有效避免小朋友磕碰,高脚的设计也让视觉更加轻盈。

家务区呈敞开的状态,这块不容易利用的斜角空间,用作交通区域,也不那么别扭了。

两扇长虹玻璃门背后,分别是厨房和卫生间。

这种视觉上的平衡感,也要得益于另外两处裸露的横梁+墙面。

在这样不规则的角落中,再添上一个立体的「锐角」,反而消解了原来的畸形感,看着舒服了不少。

这张图看得更加明显,墙角仿佛被「拉直」了。

右边的门通向厨房,内部的空间依然很不规则。设计师把操作台改成 U 型布局,实用度更高。

至于恼人的斜边,则是动了点小心思,让空间看起来尽量规整。

利用这个刁钻的角度,定制了三角柜,也能收纳不少瓶瓶罐罐。

卫生间做了壁挂式的马桶,没有卫生死角,更好清洁。

第一眼看到这个家时,我真的「哇」出了声。

用书柜做墙、 柜子做椅子、窗台做书桌……家里大大小小的东西,全被设计师@大海小燕 玩出了花。

就像她一开始就砸掉所有能砸的墙,重新构筑空间那样,她也突破了家具、墙体、房间的形式,解构它们、重塑它们,去实现更多的可能。

屋主一家的生活,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思路:

有娃家庭的反套路操作:

①去客厅化: 聚焦家人间的陪伴;

②以长桌为中心: 承载多功能居家场景;

③书籍分布广、易拿取: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④简化卧室、重视公区: 构建家庭社交中心。

打破套路,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比起千篇一律的居住模式,他们想要的是属于自己的、最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