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德之门系列(包括剑湾传奇、安姆阴影、巴尔王座)是当代欧美奇幻RPG的基石,私以为更是巅峰作没有之一(PST过于深刻),在1999年PC Gamers评价道: It reigns supreme over every RPG currently available, and sets new standards for those to come. (
PC Gamer Online) 与日系RPG相比是完全不同的路子,可比的方面很少。另外必须指出的是,BG比FF更加硬核向,玩家群体更小。
- 影响力:截止2006年,全系列销量500w份,Plunkett's Entertainment and Media Industry Almanac 2009,作为一个硬核向的游戏这已经不算少了(对比同时代的大众口味Diablo1: 截止2001年,销量250w)。为后来双B的奇幻系列(Icewind Dale/PST)立下创作基石。在2012年,增强版博德之门在多平台上发售,对于一个有14年历史的游戏,这已经说明了它在奇幻硬核玩家心目中的地位。而BG2增强版(包括ToB)也在2013年11月15日发售。
- 评分:GameSpot 9.2 , IGN 9.4 。对比: Diablo2 GameSpot 8.5 IGN 8.3 ; NWN2 GameSpot 8.6 , IGN 8.7 ; ES V GameSpot 9 , IGN 9.5 ; DAO GameSpot 9.5 IGN 8.7 ; 这样大约可以反映不考虑历史地位的状况下游戏本身的品质是什么档次。 选D2是和更大众一些的经典对比,选其他3个是和现在的3大WRPG厂商(Obsidian/Bethesda/Bioware自己)的代表作对照。
- 画面:不是强项,当年的效果还算可以,Infinity引擎一直用到Black Isle死为止。现在的BG增强版是增强版Infinity,在平板上还能凑合看。
- 音:激昂和悠远并存的史诗风格音乐也是游戏经典的一部分。音效方面大部分比较平凡,法术吟唱是亮点。
- 机制:战斗依托AD&D这个当年制霸的TRPG系统,BG这方面没有创造太多的内容,沿袭就能创造极好的战斗体验(但对新手来说,与噩梦无异,试问有几个人知道THAC0是什么意思,加上十几年前的游戏相比现在普遍缺乏入门指引)。对于WRPG,重复可玩性的一个要点就是战斗方式可重入,即能用不同的队伍、技能、顺序来完成同一场战斗(也许还要加上不用战斗完成),并获得不同的路线结果。另外,BG的第三人称即时、可暂停等也成为了后世PC上TRPG的标准。
- 情节:BG的可玩性大部分体现在情节和对话中,大部分玩家会对此望而生畏,请想象一下看到占据半个屏幕的一段话时的感受。只有切身投入的才能体会到深刻的代入感。并且乐于探索世界的玩家会在各个角落体会到制作方的良苦用心(以及玩笑/彩蛋/背景故事),比如我们可爱的小明和小布(虽然这厮占一个物品栏很烦,但我还是喜欢听它叫)。另一方面,整个系列讲述了一套完整的故事和游戏体验,除去剑湾传奇外所谓的三部曲,玩家从一个受长辈关照的雏鸟直到封神。可以继承存档这个设定在此也功不可没。同时诞生了一系列依赖前作存档的道具和情节(比如臭名昭著的泡裤系列。。。。。。),这样的设定也直接在DA和ME的存档中得到继承。
- 世界:这里不单指费伦多样的风土人情。重点是能在BG1中体会到类似沙盘的探索感,在BG2中的选择感,以及诸多当代WRPG所必备的元素,如流言系统等。
- 队伍:不得不单独将这个从机制中拎出来说。队伍是BG的超级亮点,大部分的NPC刻画都入木三分,不同性格观点的队友会吵架打架,BG2中的恋爱元素(随机选择的对话时机),主角对队友的态度等等都是前无古人、后暂无来者。主角不是万能的,不能像某拯救宇宙的嘴炮一样摆平两个要打起来的队友。
- 角色:很多NPC都有自己的故事,能入队的NPC更是背景丰富。拿小明来说,很多人用小明,但不知道小明的来历。小明是拉许曼Rashemen狂战士啊,玩过MotB的大概记得穆斯蓝提尔城Mulsantir里的狂战士小屋吧,小明就是跟那些人差不多的来历,来自东方的狂野武士。又如艾德温,来自泰伊Thay的红法师,和MotB里老婆大人一样啊,和新角色Neera水火不容啊。
- 公司:BG是Bioware的第二部作品,虽然他们的第一部也算成功,但BG一举将Bioware推成了世界一线游戏公司。靠着BG的成功,他们在RPG的道路上奉献了多个经典制作: NWN、KotOR、ME系列和DA系列。
- 如果非要和FF7相比,列举一点数据:截止2010年,FF7完成了1kw销量,GampSpot评分9.5(PS)/8(PC),IGN评分9.5(PS)/8.2(PC)。二者在各类评奖中也没啥正面交锋的机会,因为FF7的奖项都是主机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