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有哪些存在主义或虚无主义思想浓烈的影视作品?

2019-03-25影视

「每天,梅尔索都考虑这要离开,而每天,他都更随波逐流一些。他于夜里仓促启程,现在独自面对阴暗的上午。在欲望称王的新世界,梅尔索看到了自己人生的脸孔,这人生回归默然,任何想取走的人皆可取之...

他用双手擦拭窗户上的雾气,,脸紧贴着车窗,感受到自己迎向自身的冲劲, 确信自己内心沉睡着伟大。仿佛在令人反感的世界里宣示自己与人生的同肩同盟, 即使人生是无情和污秽的。

这便是他独特的贫穷和富裕。他承认自己有一种孩童,天才或无辜者才有的遗忘本领。他欣喜若狂,终于明白自己很适合快乐。」

/

读完加缪的【快乐的死】,关于人生的意义,快乐的意志,一部非常早期的作品,此时他尚未形成他的「荒谬」宣言和道德之美,但也充斥着有关意志的表白:爱的意志,否弃爱的意志以及活下去的意志。

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是高明的、谨慎的,同样是温柔且致命的,从一个太阳奔向另一个太阳,每一秒都呈现出永恒,但与生活的默契,也呈现出一个残酷的矛盾。日常重复带来倦腻,一份无希望且无绝望的爱意,一股隐秘的涌动,暗示大海的存在,这将会让你陷入绝望的暗流, 一种妄念,一种虚度岁月之感。

本期电影推荐的主题:虚无。也许也并不准确。WHATEVER~

/

À bout de souffle | 1960

精疲力尽

BY JEAN PAUL GORDAD.

帕特里夏:「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你呢,你选择什么?

米歇尔:选择悲伤,这太蠢了。我选择虚无。这样不是更好吗?悲伤是一种妥协。

要么统统归我,要么一无所有。

#

在米歇尔的身上总能看到加缪笔下默索尔的影子:行为脱离常规,对一切感到厌倦。他无视规则,嘲弄社会,死亡是脑海中时不时自动上涌的词语,爱情是他抵抗这种虚无的唯一途径。而在即将携爱人奔赴心之向往的罗马之前却遭遇爱人出卖,他瞬间失去了生命的动力,拒绝继续逃命,转而送死。

永恒与意义在最后的救命稻草般的爱情身上也寻而不得,最终陷入虚无投入死亡的怀抱。

#

爱情的失败如同宿命,贯穿了戈达尔的众多影片。【狂人皮埃罗】中的费迪南在被玛丽安娜多次欺骗后枪杀了爱人并炸掉了自己,【芳名卡门】中被卡门抛弃的约瑟夫枪杀了心爱之人,【随心所欲】中的妓女娜娜在遇到爱人后准备从良却死在了皮条客的枪下,【轻蔑】中的卡米尔的因忍受不了丈夫的猜忌和自作聪明,最终在离开他的路上死于车祸。

我们一方面急迫地需要被爱,另一方面又拼命怀疑爱的存在性;我们不能肯定自己的想法,但我们可以肯定对方不懂自己的想法。

如电影米歇尔对帕特里夏说:当我们谈话的时候,我谈论我,你谈论你,何时我们才能谈论彼此?

在戈达尔的影片里,男女主角总在自说自话,沟通似永无可能。

日常对话从未有效,爱情和死亡总是接近。

#

回到福克纳的诗句:在悲伤与虚无之间,

戈达尔借米歇尔之口说出选择虚无。

他用破碎、分散、疏离和断裂的手法,塑造一个自由主义表象下的虚无主义者,实则潜藏着一个无因的反抗」的存在主义世界观,关于在此语境下的思考。

我不确定我在想什么, 我不知道该选择悲伤还是虚无,但是我想自由自在, 那我所谓选择的自由是否仅仅是对悲伤或虚无的掩盖和逃避。

我不确定我是否爱你,但我能够伤害你,以此反证我是不爱你的。 是否伤害他人取决于道德、私欲和良心的抉择平衡,却不一定是因为爱对方。

他们谈不上痛苦,谈不上幻灭,但却不再珍爱一切,不再持有一切,他们反抗的方式就是拒绝,拒绝一切。选择虚无即选择不选择。

Wanda | 1970

旺达

BY BARBARA LODEN.

#

终日漂泊的旺达,是个一无所有,一无是处,没有责任感,没有理想,甚至没有尊严的社会底层妇女,她生活在绝望衰败的采矿城市,总是被骗,被家人丈夫嫌弃,唯其柔软无害的女性特质吸引着狼性的男人从她身上汲取所需而后将她抛弃。

但她又以一种逆来顺受,毫无反抗的姿态承受着这种利用,甚至还能在其间获取丝毫温情,以此达到某种生活和精神状态上的寄生。

#

旺达的抛弃和依附,屈从和挣扎,一切都源于目标、身份认同与情感建立之上的「无」,她被抛掷进生活缝隙,在游荡中闯入另一个生命,从一个悲剧走向另一个悲剧,然后再离开再继续寻找。

虚无吞噬希望,带着一种异常的漠然,敲着一扇永远也打不开的门。结尾眼里一闪而过的哀愁,随即又是面无表情的麻木,接近一种荒野里自然的寥廓。

#

摄影机纪录片式的跟随,噪点中模糊的光影、跳动的红色、孤零零的冰淇凌... 粗粝朴实的影片质感与剧中人的疲惫与颓丧近乎一脉相承。

Barbara Loden的表演真实到像永恒。杜拉斯这样形容:视觉再现和文本之间是存在间距的,被摄者和表演之间也是如此。但在这部电影里,间距完全被消解了,在芭芭拉和旺达之间有种瞬间且永恒的连续性。

L'eclisse | 1962

BY ANTONIONI.

「只要相爱,没有必要互相了解。 也许根本就没有相爱的必要。」

#

现代都市始终游走着空虚的灵魂。一边是物质世界的喧嚣吵闹,唯有交易所里永不消停的电话铃声,赤裸的资本关系容不下半点人情味;一边是夜色中暧昧犹疑的情欲男女,试图靠近又无法互相信任,在欢愉过后,迷失与疏离感马上驱使他们选择逃避及抗拒承诺。

结尾七分半的空镜收场,宣告爱的缺席。疏离延续,时间永恒。爱能暂时抚慰但无法完全拯救。

#

英译名Eclipse一词还有一个解释是「失去重要性」,作为一部关于异化的电影太合适不过。影片中的人物没有故事,也几乎没有冲突,爆发出来的情绪单一且消极,爱情缓缓变成不在场的回响。晃眼的路灯,现代主义风格住宅楼、大远景中的工业建筑,等等这一切取代主角成为目标,好像在批判这个「现代世界」中的「人」已不再重要。空间即是主角。

安东尼奥尼最擅长抽象处理空间,如他所说核心不是人物,是环境衍生出了场景内人物的情绪。而人总是被物质和空间侵蚀无望挣脱,生活在自身构建的物质和精神废墟中无处不感到陌生,虚无。

#

安氏电影始终在探讨,现代工业文明下人与人日渐匮乏的沟通和人类本源里的孤独。那些关于异化的情感、神经质的人物和荒凉的社会景观都在诉说一种对于情感的厌倦。这种厌倦恰恰是他的消极存在主义,一种无奈且略带愤懑的情绪,借漫不经心的角色虚无的外表掩饰内里存在主义式的矛盾。那些看似冗长无意义的叙述,正是一种得不到解答却还要不停发问的悲观探索。

而生活的本质是虚无大约只是一句对自身无能为力的嘲弄。

Le diable probablement | 1977

很可能是魔鬼

BY ROBERT BRESSON.

我在世上就是有用的,这会使我作呕。我会透露我的观点,这将进一步困住我,我更喜欢没有出路。

#

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指出,布列松的作品是拒绝观众浸入的。他偏爱非职业演员,剔除事物动机只展现结果,以此让观者保持警觉而延宕情感和思考。正是这种疏离和极端的克制,让观者得到一种脱离文本内容的观感愉悦,桑塔格把这种从传统观影体验中剥离出来的美学追求,概括为冷漠美学。

每一次看布列松总能让我感到影像的威严不可亵渎,这种严丝合缝和冰冷是反浪漫的,庄严的,来呈现关于人类行为和心灵那种神秘之物的不可冒犯,而你在他这里窥探不到他的立场,也找不到本质的答案。

#

很可能是魔鬼算布列松的后期作品,明显展示出他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彻底绝望。电影讲述了一个忧郁的青年大学生追寻生命意义为何,在面临环境问题、消费主义、信仰缺失等多重困扰下最终陷入绝望的混乱和无序选择自杀。

通过简化布景,贴近特写,强化环境来削弱画面叙事力度,迫使人的关注点转入精神世界的思考。

比如教堂里放着圣歌,画内却是人在偷钱,是对信仰虚无的无情嘲讽;大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片段是对现代社会生猛的质询。

年轻男子在赴死前还在试图谈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反抗和犹疑,但布列松却不留情面地让人不耐烦地将他一枪毙命。

#

70年代末,朋克飓风卷走了后60年代左翼意识形态的余烬,政治狂热、宗教狂热,终究只是扑一场空,不论是政治,宗教,还是科学或爱情,都无法带来拯救,所有的思考最终都转向虚无主义。

说到底,用什么主义来分类都没啥意义,加缪那句话最合适:自杀才是唯一严肃的哲学话题。

而质问生命的意义本身就没有意义。

欢迎关注公_号:种个月亮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