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如何评价卓别林?

2014-03-14影视

曾设想过这样一种可能——尽管很难统计,但查理·卓别林很可能是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在普通人中最为知名的演员和导演。在我幼年时,曾有段时间爱走外八字,那时候我的奶奶会开我的玩笑:「不要跟卓别林一样!」那时我根本没看过电影,也完全不知道这个反面教材是谁——然而卓别林塑造的艺术形象就是这样深入人心,在全世界妇孺皆知。

卓别林是当之无愧的,电影史最伟大的喜剧大师、跨时代的表演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他的巅峰期跨越早期电影、默片黄金时代、有声电影初期,余晖直到新好莱坞时代之前。他在电影文化上的影响力,不光辐射全世界的普通观众,甚而影响着诸如先锋派电影这样的电影理论精英们。

抽象主义代表作【机械的舞蹈】结尾出现卓别林形象

他是最伟大的喜剧大师。 卓别林对喜剧电影的贡献,在于他不仅是默片喜剧时代最强的王者(要知道他的最主要对手是同样无比伟大的巴斯特·基顿)也在于他从编剧、导演、表演、配乐等各方面全面掌控着自己电影的每一处细节。卓别林从街头、舞台训练而来的喜剧技巧,结合他对日常生活敏感的天才艺术家的掌握,再有丰富细腻的表演闪光,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

针对他对日常生活敏锐的注意、巧妙地运用到电影中这一点,卓别林自己曾举过一个例子:在街上不小心被一个胖妇人绊倒,他回过头抬了抬帽子,表示歉意;电影里,在街上他不小心被一个痰盂绊倒,他回过头抬了抬帽子——表示歉意!一个「错位」喜剧技巧,立刻把人物「小绅士」的层面展露无疑,幽默之极,而这都来自于艺术家在生活中的积累。

早年的卓别林和麦克斯·林戴,法国默片喜剧大师,卓别林称林戴是他的「导师」
【舞台春秋】中晚年的卓别林和客串的巴斯特·基顿

他是跨时代的表演大师。 卓别林幼年在兰开夏舞蹈团担任演员,能歌善舞,也有一副好嗓子。母亲曾经有一次在台上演唱时失声,也是他天真地登台救场。在默片时代,卓别林几乎放弃了自己一半的表演能力(声音的表现力)却依然能把「流浪汉」这个角色塑造得无与伦比,几乎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角色。大量卓别林的电影语言,其实都以全景、中景为主,这就是为了展现演员灵活多变的表演。

我一直认为【城市之光】是卓别林被低估的一部电影。「如何表现盲女误会流浪汉是富翁」这个课题,在卓别林执拗地维持无声情况下,最终完全使用视觉语言来表达。在卓别林和女主角温柔的表演下,极具浪漫。影片结尾的特写镜头,也证明了,在喜剧之外,在中景之内,卓别林在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怎样的感染力。他对眼神、嘴角、手指的细节控制无与伦比。在默片喜剧妆那过醋的眉毛、黢黑的眼影之下,掩藏不住那种悲欣交加。

他是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摩登时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讽刺不谈,单单说在【大独裁者】中对希特勒的讽刺,卓别林已经可说超越了绝大多数艺术家——试想,作为一个世界顶级的喜剧大师,拥有数以亿计的忠实观众,对彼时世界瞩目的政治人物做出这种绝无仅有的讽刺!更不用提【凡尔杜先生】那完全突破自我的角色转变,和对整个社会体制的鞭挞。这一点来说,【凡尔杜先生】比【摩登时代】更进一步。而也是这些作品,让卓别林的晚年算得上是颠沛流离。

说句花絮的话,当有声时代初开启的时候,曾有许多人劝卓别林尝试在影片中讲话。当时他的回答是:流浪汉不能开口,否则这个角色就死了。【摩登时代】中,卓别林在片尾大声唱歌,也算没有讲话。然而到了【大独裁者】,卓别林分饰两角,在饰演兴克尔的时候讲话,饰演犹太理发师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不讲,而到了片尾,理发师假冒元首,对着观众进行了长达数分钟的演说,振聋发聩—— 那是流浪汉真正开口之时,也确实是他在银幕上最后一次露面,此后这个角色确实再也没有出现过。

对卓别林的评价、分析,早已汗牛充栋。每一个热爱电影、热爱艺术的人,都无法不被他的作品逗得捧腹大笑,随后感动落泪,再至对生活有更深的认识。这或许就是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让我们继续热爱电影吧,因为我们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