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客观地说,【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

2023-11-19影视

今年电影圈最魔幻的一件事——

【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时,就惨遭某些大V疯狂抵制。

抵制的理由有很多,但最关键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点:

一:这部电影「恶意弱化」了张桂梅对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

二:这部电影「恶意放大」了张桂梅对已故丈夫的小情小爱。

三:这部电影的主创,恶意把剧本设计成这样,是想把一名信仰共产主义的伟大女性,改编成迎合男权社会和西方价值观的好莱坞庸作,其心可诛,其迹可耻。

然而,抵制的声浪达到最高潮时,央媒突然下场。

电影频道当即发文,表示「六公主」愿意力挺【我本是高山】。

同时,「六公主」还质疑某些大V居心叵测,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在恶意评论。

接下来,最魔幻的一件事发生了——

一些网友,向平台举报了电影频道。

原因是他们认为,「六公主」已被「境外」渗透,所以才会力挺【我本是高山】。

什么意思?

要知道,「六公主」的全称,是「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直属于广电和中宣部。

也就是说,为证明这电影侮辱了党和国家,他们把党和国家旗下的正规媒体给举报了!

结果?

电影频道,当然没有被封杀。

反之,微博禁言了一些用户。

不过,一切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此时此刻,双方仍在争执不休。

那么,关于这部电影,真相究竟是什么?

注:本文不站任何立场,是完全基于理性思考的,通过电影细节及真实史料阐述客观事实的,【我本是高山】的终极深度影评。如果你只想看简单粗暴的极度情绪发泄文,请移步。而如果你想了解真相,请耐心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01

弱化「伟大信仰」

坦白讲,去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内心有一种本能的厌恶。

如果不是平台给了优惠券,再加上我想去商场吃火锅,我是不会进电影院的。

因为网上有太多信息都在告诉我,这部电影虽然挺好看,但是却脱离了现实。

而在我看来,传记片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如果不能遵从现实,就毫无意义。

然而,顺着网上的思路,我刚观影没多大一会儿,就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电影开场,张校长(海清 饰)初建华坪女中,遭遇了巨大挑战。

注意,是初建期,不是成熟期。

第一批山区学生初到县城,当晚就不顾校规,跑出去了好几个。

按照网上的说法,那些学生在外面吃喝玩乐,丝毫不像穷人家的孩子。

言下之意,主创是在用「小时代」的思维去描写山区,这完全脱离了现实。

但实际上?

亲自看过那些画面后,我才明白,网上的描述有多么匪夷所思。

首先,那些跑出去的女生,只占学校的一小部分。

再者,她们所谓的「吃喝玩乐」,仅仅只是三组镜头。

第一组镜头:几名学生在逛地摊,看见什么都感到新奇,但是什么都没有买,最后她们围着一个小桌板,吃了两根烤肠加一份烤冷面(目测人均消费不超过五毛)。

第二组镜头:夜市中,一名学生看到各种物件,并没有感到多么新奇,而是抬头问了问老板:你这边招人吗?一天给多少钱?我能不能过来干?(这是来找活的)。

关于这两组镜头,其实并没有什么争议,因为它们就像张桂梅的纪录片中那样,刻画了穷苦女孩的勤俭节约,和令人心酸的「懂事」和责任感。

有人质疑说,纪录片中有的学生,一得闲就回山里帮家里人干活,电影为什么不拍(显然没仔细看片)?

但实际上,电影完全拍了。山英(美朵达瓦 饰)得闲的时候,不仅会帮家里人做饭,还会偷着去工地搬砖。

网上争议最大的,是第三组镜头(一个长度3秒钟的闪回画面)——

三名学生进入网吧,一名在敲键盘打游戏,另外两名在旁边观战。

有人说,这个画面不合逻辑,因为她们没有钱,而且对网吧缺乏认知。

关于这一点,作为一名农村出身,从7岁起就开始泡网吧的网瘾少年,我想我应该有资格说两句。

家境一般,非三好学生的90后应该都知道,08年(电影背景年代)是网吧行业全面爆炸的黄金时代。

那个时代,【梦幻西游】和【热血江湖】的余热未尽,【跑跑卡丁车】【穿越火线】和【DNF】统治了每一条街。

同时,由【劲舞团】衍生的「杀马特贵族」横空出世,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而「杀马特贵族」的人员构成,就是一群来自中西部农村的,社会底层的青少年。

只要有机会,他们宁可每天少吃两顿饭,也要花上一块钱,敲坏网吧的空格键。

这,都是我亲眼见证过的,客观真实存在的历史。

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何纪录片中,张桂梅从未提起过,学生有类似问题呢?

为何张桂梅对外口述时,她的学生永远都是那么坚韧不拔,那么正能量呢?

因为,张桂梅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而真正的共产党员,从来不会埋怨最底层的群众,只会要求上面的人担责。

所以你会看到,在张桂梅的语境里,学生永远是好的,责任永远是自己的。

就像电影里,学生成绩差了,张校长没有去怪罪学生,而是不断给老师施压。

学生出息了呢?张校长也不需要学生去感激她,因为「走到哪,你都是你自己」。

这,就是共产党员的价值观。

在我看来,张桂梅没有对外公开说的东西,并不代表电影就一定不能拍。

无论是昂贵的私立学校,还是免费的县城女中,都不可能没有问题学生。

把问题学生拍出来,不仅符合现实逻辑,而且还能制造冲突,引入电影主题。

逃走的学生回来后,张校长为了规范制度,要求所有学生都剪掉长发。

山英不愿意剪。

张校长告诉她:你要是不剪,大家就都不要剪,都等着你吧!这是一个集体!

然后,山英就跟随大部队,剪掉了长发。

这场戏,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发生的。

因为只有像张校长这样的共产党员,才会如此强调集体,「集中力量办大事」。

剪发过程中,电影里有一处比较关键的细节。

就是学校里的徐老师(柴烨 饰),跟同事暗自吐槽:她凭什么剪人家的头发?

之后,张校长命令老师们要和学生一样,不准化妆,不准穿短裙。

为了提高升学率,张校长还取消了老师们的假期,用来给学生补课。

这一切的一切,都遭到了徐老师的强烈反对。

为了反对张校长,徐老师甚至不惜离开男友,成了首个从华坪女中辞职的人。

为什么?

是因为徐老师懒惰吗?

是因为徐老师自私吗?

不。

是因为她理解不了贫困山区,理解不了共产主义。

她看不懂,张校长一切表面粗暴的行为,都是对山区学生最有利的无奈之举。

就像某些观众,看不懂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在对「信仰」二字进行有力的诠释。

徐老师辞职后,在女中最危机的关头,老师们带着学生,升起了五星红旗。

在剧作结构最关键的中间点,主人公命运开始转折的时候——

看见飘扬的五星红旗,张校长决心重整旗鼓。

她带着一众老师,对着党徽,重念了一遍入党誓词。

然后,继续上课,继续奋斗。

如果这还不能算是主旋律。

那我真的不明白,到底什么才能算是主旋律了。

02

放大「小情小爱」

有人说,【我本是高山】最大的罪过,就是老董的戏份太多(5分钟左右)。

因为老董的戏份太多,导致电影的主题严重失衡,信仰的力量被严重削弱。

胡歌饰演董老师

对此,其实早在观影之前,我就不太能苟同。

因为早在先前,我就看过一篇【人物】杂志对张桂梅的深度专访。

那篇专访中,张桂梅用了很大幅度,亲口介绍了自己的丈夫老董。

首先,老董本身就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张桂梅的革命爱人。

再者,张桂梅之所以会做老师,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受老董的影响。

80年代,张桂梅与老董相爱,婚后便随着老董回到了他的家乡,大理喜洲。

在那里,老董担任了喜洲一中的校长。

而张桂梅则说——

「为了他,我也去当了老师。」

注意,我绝对不是什么直男癌,也不是过激的女拳主义者。

以下这段文字,没有任何立场,全部都来源于张桂梅本人的回忆和口述。

因此,关于网上的某些评论,我是很难理解的。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拍一名共产党员的故事,不可以有爱情段落。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人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不可以想起自己的爱人。

冷锋那么铁骨铮铮,关键时刻不也还是会想起龙小云么?

更何况,电影里对张校长和老董的刻画,是完全基于真实史料的。

在我看来,老董这个角色和戏份,虽然节奏不够顺滑,但是并没有逻辑问题。

立场问题,就更谈不上了。

电影后半段,张校长积劳成疾,在病房中昏迷不醒。

梦里,她跟随老董来到门外,看见了一片片荒野和群山。

注意,这段画面呈现暗蓝色调,是一种典型的阴间风格。

这是在说,张校长已经达到了崩溃边缘,正在面临死神的诱惑。

而,就在张校长快要被老董带走的时候,歌声响起了。

医院外,她的学生们集结成队,合唱了她最喜欢的【红梅赞】。

听到歌声,她苏醒了。

她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想起了自己要成为「江姐」的伟大夙愿。

坦白讲,我平时并不是一个很喜欢看主旋律电影的观众。

但这一幕,把我深深打动了。

我第一次觉得,原来红色歌曲,也是可以如此悦耳的。

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党性与人性,可以如此巧妙的结合。

03

迎合「男权社会和好莱坞庸作」

文章读至此处,相信你应该已经明白,【我本是高山】为什么会被黑了。

因为信息不对称。

因为编剧写剧本的时候,一定在全网翻阅过几乎所有跟张桂梅有关的资料。

而大部分媒体人和普通观众,都只看过那些资料的冰山一角。

所以,电影的「缺陷」才会被无限放大,酿成今天这样的情况。

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电影里有位母亲,由于长期酗酒,影响了孩子上学。

很多人说,「纪录片里明明是父亲酗酒,为什么要改成母亲?」

但实际上,很多人看过的,只是一些传播比较广的纪录片。

而在另一些张桂梅的日常记录中,确实佐证了在云南山区,有女性酗酒。

也许有人还想说,「既然都有原型,那为什么非得拍酗酒的母亲,而不是父亲?」

「电影这么拍,是不是有意要去贬低女性,掩盖男性的罪恶和错误?」

我想说,但凡是认真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因为电影里,那名母亲之所以酗酒,是由于她的丈夫,抛弃了她们母女。

抛妻弃女在前,借酒浇愁在后。

这部电影,在男女性别方面,确实没有进行任何对立,也没有任何偏袒。

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张校长把酗酒的母亲带进学校,给了她食堂的工作。

一代女性受教育,三代女性被拯救。

最后,是关于「西方价值观」和「好莱坞庸作」的问题。

其实,我已经懒得再往下多说什么了。

如果一个角色,只因为她足够复杂立体,就是在迎合「西方价值观」;

如果一部电影,只因为它把人物拍的更像人,就是一部「好莱坞庸作」。

那么,像【我本是高山】这样的「庸作」,我希望以后可以越来越多。

因为,这样的电影,虽然称不上多么伟大,也不太可能名留影史。

但,就目前来看,它的质量已经远超行业平均线了。

只要抛开偏见,去看这样的电影,总是有益无害的。

-

关注罗罔极,不定期推送有独立思考的高质量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