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看【你好,李焕英】时孩子哭得稀里哗啦,但是回家后也没多刷一个碗,说两句,还一样顶嘴,为什么呢?

2021-02-24影视

本文试图采用一些理论视角进行解读,如有问题,敬请指正!

先说结论,因为看电影流泪与道德无必然联系,道德与行动之间也存在巨大的鸿沟。

看完【你好,李焕英】流泪很正常,回家没有多刷碗还顶嘴也正常,二者无必然联系。

首先,哭与不哭只是个人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与道德感关联不大。 千万不要指望看完一部【你好,李焕英】这样一部商业电影就会获得道德的提升,孩子变得更听话更懂事,孩子能更加体谅父母。 文艺作品的虚构性质,及心理学上的移情作用都只是一时的。流泪说明不了道德,道德也不止体现于流泪。

用一点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不难看出,心理学上将看电影流泪时界定为情感流泪,而这种流泪既是一种情绪的释放,也是一种情感的沟通,容易情感流泪的人往往情绪比较敏感。

这部分孩子解释了流泪的原因,但不是说不流泪就不敏感,而只是反映出了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刺激物的反应状态而已。或许某部剧戳中了我的泪点而其他人不会哭,我看【你好,李焕英】没有流泪,而其他人流泪一样。这都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与道德感完全无关。

真正涉及道德的是文艺的效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悲剧的效用,悲剧造成怜悯恐惧,最终让人获得净化。也就是说人们常常在走出剧院的时候道德感会猛然上升,这因为你和剧中人保持了一定的心理距离,无论是代入还是旁观实际你都知道这只是故事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就像电影演的那样,母女分离只是幻象,而实际这样的痛苦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所以看一部电影哭了就说明不了什么,也不要指望电影能提升自我道德感。

一个孩子哭得稀里哗啦只是对生理和心理对刺激的反映,电影本身带给他的那种道德感只是一种虚幻的感觉,一种安全审美距离。即使电影真的能让人道德感提升,但别忘了道德和实践之间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说的想的再好没有行动也是白搭。

可见哭与洗碗乃至于顶嘴之间隔着两重巨大鸿沟,这本就是普遍的真相。愿意做家务的孩子不需要看电影也会做,不愿意动的流再多的泪也只是自我幻想感动,事实也许就是这么残酷。

如果放在母亲一方也正好适切,看完电影想要孩子过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然后发现他甚至都不愿意刷一个碗,还是忍不住要批评教育。

本回答的目的并非指责孩子或母亲,只是说明,任何人都很难迈过认知与实践的坎儿,包括答主自身。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也没有谁能俯瞰众生,人生本来就是这么复杂。

ps.罗翔老师在十三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很切合这个题目。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行动在言语之前多一步,可以摆脱这种虚伪的自我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