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哪些纪录片让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2015-11-02影视

杨佳案不该被简单遗忘,因为有两个无法回应的质疑:一是杨佳母亲失踪的128天。二是在「打与不打」问题上,没有警察能够出庭面对杨佳说出「没打」。这或许对杨佳的结局并无决定性影响,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片阴云。

引自我看【一个孤僻的人】的一些感受。

一个孤僻的人。

一部关于杨佳案的让人抑郁的纪录片。

片子拍得非常主观。AIWEIWEI采用新闻联播的片头曲开始全片,紧接着两个问号的博客节选,就这么定调了。全片充斥嘲讽、谩骂,弥漫着愤怒的情绪。片子并没有站在客观观察者的角度,而是以一个质疑者或者质问者的口吻讲述故事。采访、提问都极具侵略性和指向性。这绝对可以算别有用心、甚至用心良苦。然而,明明知道带着可谓恶意可谓善意的目的,却不能否认其叙述的也是一部分的真相,甚至是大部分的。片子重点提出了两个无法回应的质疑:一是杨佳母亲失踪的128天。二是在「打与不打」问题上,没有警察能够出庭面对杨佳说出「没打」。这或许对杨佳的结局并无决定性影响,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片阴云。看完真是一阵阵的抑郁。

奈何,依然忍不住一再回头看这部纪录片,因为它残忍记录了一个时代人们对于司法底线问题的共同无奈,任谁都可以感同身受。每次看都感觉头顶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会有一种冷,深入骨头。

记录片子里的几个人的剪影。

一、谢有明,杨佳案一审辩护人。

片子里对谢有明的描述比较碎片,还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常识性错误,把谢有明介绍成「杨佳案一审政府指定律师」,不知是否有意为之。事实上,谢有明是杨佳委托母亲聘请的律师(包括把翟建说成是二审政府指定律师也是错误的)。其次,即便是指定律师,也只有法院才能指定,而非政府。这种错误或许就透露出AIWEIWEI的对抗情绪,虽然他本来就毫不掩饰。

关于谢有明,片子陈列的两个事实构成了片子最核心的质疑:

1、谢有明是杨佳一审辩护人。同时也是闸北区政府的法律顾问。不用解释,两句话放在一起就充满了杀伤力。

2、杨佳委托其母亲王静梅聘请谢有明为律师的经过——王静梅在杨佳案发后失踪128天,谢有明却在其失踪期间获得其亲笔签字的授权委托。具体过程如下:

(1)7月1日,杨佳袭警。当晚,王静梅被北京大屯派出所以协助调查的名义带走。

(2)7月2日,王静梅姐姐王静荣到大屯派出所寻找王静梅,被告知王静梅已自行离开。

(3)7月4日(根据病历),王静梅实际上被大屯派出所送到了安康医院,并被冠以「刘亚玲」的化名进行强制治疗。

(4)7月16日(根据王静梅自述),谢有明、谢晋自称是杨佳请的律师,找到王静梅,请其在授权委托书上签字。王静梅签了。

(5)11月9日,王静荣见到王静梅。

用三个「偏偏」来归纳:

(1)7月1日至11月9日,在此期间,王静梅的妹妹王静荣都找不到她。大屯派出所(即送王静梅去安康医院的单位)、上海高院、二中院都答复说不知道王静梅的去向。然而,偏偏谢有明就给找到了。

(2)谢有明说杨佳要聘请他,偏偏杨佳自己不肯签字、不放心,要母亲王静梅来签字(根据谢有明自述)。

(3)偏偏王静梅在没有任何异常行为的情况下突然被强制治疗,不能自由选择其他律师,也不能到上海通过律师会见以笔录方式直接问问杨佳意见。只能在闭塞的消息和律师、医院「主任」的压力之下签字了(根据王静梅自述)。之后王静梅继续被强制治疗,直至杨佳案二审判决、进入死刑复核阶段方得自由。

对于这两点质疑,上海检察二分院公诉处长董明亮有一段很「委屈」的解释(根据南都周刊)。董认为,杨佳可能是香港警匪片看多了,所以被抓获时要求见律师,否则不说话,侦查方为了将审讯进行下去,不得不赶紧给杨请律师,「后来介入的闸北区检察官也跟着掺和,满足了杨佳的要求,引起了后面一系列的麻烦事。时任闸北区政府法律顾问轮值的律师是谢有明,于是阴差阳错介入此案,后来引起争议被骂得狗血淋头。」这种鸡肋一般的解释仍无法圆了谢有明是如何在王静梅失踪阶段取得其授权委托的质疑。相较之下,翟建的话更坦率:「谢这么做,当然有他的苦衷。你们明明知道他面临一个两难选择,要么说出杨母去向,要么承认授权委托书为假。」

二、翟建,上海刑辩第一人,杨佳案二审辩护人。

片子里翟建出镜率很高,体现了高超的交际能力和相当的专业水准,应该说几乎滴水不漏。他思路清楚,澄清了几个重要的事实。

1、除了杨佳签字的授权委托书外,还通过杨佳的笔录证明确实是杨佳聘请了他。

2、在刑事案件证人出庭比例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对不申请警察证人出庭作证进行了相对合理的解释(实际上即便申请恐怕也法院也不会允许,一审如是)。

3、关于杨佳母亲失踪的问题,他也做了很妥当的表态。不得不佩服,他是一名好律师。

然而,关于翟建,片子还是有两个片段,让人无言以对。

1、翟建的受聘请的经过。翟建是上海第一刑辩律师,与上海政法系统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上海法援中心安排去见杨佳的。和谢有明一样,其可疑不言而喻。坦率说,杨佳保护自己最好的选择肯定是北京律师,虽然不一定是片子里的几个律师(当然就像翟建说的请美国律师又怎样,结局无法撼动)。

2、翟建的两番言论。「其实你说打了,对方说没打。但其实打与没打,每个人心里明白。我再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个警察打人,恐怕也不是罕见的」;「我不怕死但也别去找死」、「我想当战士,就别一下子搞成烈士」。翟建是老炮了,他的话或许侧面体现了法制环境和刑辩律师处境是多恶劣。

三、北京律师

片子里以刘晓原、李劲松和李天天为代表的北京律师是被塑造成「正义」一方出现的(李天天是新疆人,在上海执业,但基本跟北京律师一伙,就姑且归入北京律师)。确实蛮拼、蛮事儿的,也很有奇思妙想。但不少做法过激,甚至违法了一些职业操守。归根结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北京律师质疑谢有明也便罢了,老咬定翟建是政府指定律师相当欠妥。翟建是上海律师不假,与上海政法系统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不假。但不能就这么说他是政府指定律师。有杨佳自己签字的授权委托书和笔录为证,再要这么说,就不负责任了,也是欠缺职业操守的。坦率说,其中的李天天律师的几处言论都比较糟糕。只能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如此的「正义」使者,让人啼笑皆非。

四、路人甲们

片子里还有一群路人甲们。

底层路人甲们空口无凭、肆无忌惮。感觉他们百无聊赖,对杨佳案也并无真的兴趣,他们要的仅仅是情绪的简单宣泄,所有的公共事件都可能是他们的出口。

1、体制内的路人甲们则神情紧张、虚与委蛇。他们无力打破体制的牢笼,害怕一言不慎;唯有一名二中院工作人员证实了「有市民旁听,但很少」、「杨佳案旁听票全部是预定的,全部是市公安局啊之类的」。

2、最普通的路人甲们欲言又止、惶惶不安。他们摸着良心说话又不想惹是生非,所以总是几句话伴着长时间的静默和一声叹息。

这些状态无一不让人难过,因为笔者也便如其中的一个路人甲罢了。

相关阅读:

1、

杨佳案中的律师群像--南都周刊

2、

杨佳的母亲_腾讯网年终策划

3、

刑案律师翟建:我为杨佳生死辩--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