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
一念之间的事情,取决于你自己信不信。
汪曾祺有一回去爬峨眉山,出发之前碰上两个刚从山上下来的和尚,他们天不亮就去朝金顶了,刚刚朝拜完下来。其中一个叫保定的和尚告诉汪曾祺,他们在金顶山路转弯处看到普贤菩萨了,普贤菩萨骑在白象上,前面有两行天女。刚开始只有保定和尚能看见,另一个和尚看不见,心里很着急,后来慢慢的两个人都能看见了。
据这两个和尚说,他们还曾在普陀山见过观音菩萨的法相,观音行走时,前面跟着一队白孔雀。
可能是看出了汪曾祺的疑惑,保定和尚对汪曾祺说了一句话: 「你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是唯心主义者,我们的话你们不会相信。不过我们干嘛要骗你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价值观的坐标系不同,人就很容易鸡同鸭讲。 比如基督徒跟你说「神是万能的」,你反驳「先让神造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再让神举起来,你就知道他不是万能的了」;再比如基督徒跟你说「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我们都有原罪」,你反驳「一人做事一人当,亚当夏娃偷吃的禁果,关我屁事!」——这就是价值观坐标系不同所带来的的认知差异。
这种差异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在回答一些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问题时产生的。 比如你问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神,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能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流派,前者说物质第一,后者说精神第一,分歧巨大,就因为没人知道前面那个问题的答案。
「世界是不是虚拟的?」这个问题也一样,是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问题。看【黑客帝国】的时候,Morpheus戴个墨镜把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摊在尼奥面前,对他说了一句有极大诱惑力的话:「这是你的最后机会。这以后,你就没有回头路了。如果选择蓝色药丸,故事就此结束。你在自己的床上醒来,继续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一切。如果你吃下红色药丸,你将留在奇境,我会让你看看兔子洞究竟有多深。」——看的时候大家都心潮澎湃,觉得主角真离开「虚拟」选择「真实」,是一件极其勇敢的事情。后面看到诺兰的【盗梦空间】大家就傻眼了——你怎么知道【黑客帝国】的尼奥醒来之后不是在另一层梦境空间? 「醒来」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可以作弊的。梦境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可以向俄罗斯套娃一样,相互套嵌、里里外外、重重叠叠的。另外如果你从时空的宏大尺度上去考虑的话,在电影【楚门的世界】或者【第十三层】中,倘若模拟世界的边界不是一个城市,而是整个宇宙,那是不会有人发现漏洞的。
就如同你猜想世界是虚拟的一样,你真的打开了天眼,走出了这一层虚拟,你又怎么知道迎接你的不是另一层虚拟?这种「俄罗斯套娃」式的时空观和宇宙观,在很多科幻文学作品里面都有体现的。比如刘慈欣的【山】,写了一个中空的星球,里面的机械文明艰难地冲破厚厚的岩土与海洋,来到地表,发展出了探索宇宙的科技,最终发现整个宇宙竟然是一个二百亿光年半径的中空星球。还有一个网络小说叫【神的密码】,里面的设定就是每一级宇宙里的恒星和行星,都是更高一级宇宙里的原子核和电子。
所以虚不虚拟这件事情,是不可能追溯到源头的,因为「源头」本身是不是虚拟的都无法确定。即使有一个神,他虚拟了我们整个宇宙,那神知道自己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吗?不可能知道。因为虚拟者与被虚拟者之间的能量鸿沟,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甚至不是一个维度的。就像我们三维的人类虚拟了一个二维的游戏世界,你让二维的游戏小人怎么理解「正方体」?就像我们三维的人类永远无法想象四维的「超立方体」一样。
所以,就一半。
一念之间的事情,取决于你自己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