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酒在甜品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24-08-05科学

米酒可自成一道甜品

中国人吃的最多的含酒精甜品那一定是米酒了。古时叫做醴,现在有些地方称之为酒酿,有些地方称之为廖糟或醪糟,当然也有不少地方直接称之为米酒。

到了秋天,在酒酿上撒上些许桂花,那直接就是经典的桂花酒酿了。

全国各地也有各种不同的应用,热食可以做成酒酿小圆子、廖糟蛋等等;冷食可以作为苏式绿豆汤和冰粉的重要配料,当然也可以来上一碗纯纯的冰镇酒酿。

米酒除了甜味,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乳酸,因此酸甜可口,酒精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酒渍水果

而在西式甜点中,酒精的味道倒是会更为浓烈。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各种酒渍水果。

说是酒渍,其实主要还是用糖,只是同时会加上些许中高度酒。

要知道在过去没有冰箱和反季节水果的时候,想在秋冬天品尝春夏的果味,那只能靠腌渍保存。加入酒精当然可以大大延长保存时间,同时酒精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更好地将果味溶出。后来渐渐地西方人不仅用酒腌渍鲜果,也会腌渍各种果干。

反而到了现代,有了先进的种植保鲜技术和各种风味添加剂,酒渍水果在甜点中的运用倒不如过去常见了。

餐厅中常能吃到的酒渍水果,多用波特酒、干邑白兰地、朗姆或甜味力娇酒腌渍,这些酒的共通点是甜味相对比较明显,本身也有不少水果香气,用来腌渍水果本身就比较搭调。

干邑草莓、朗姆葡萄干、君度橙皮是最为常见的组合形式。虽说酒渍水果看似只是甜点中的配料,但其风味还是能够占据主导。酒渍水果的果味有了酒精的加持,反而更显浓郁,酒味不算重,口感层次会更加丰富。

欧美的不少家庭逢年过节也会用大量酒渍水果烤蛋糕,经过烘烤加热,酒精基本都散去了,而浓郁的果香保留了下来。

把酒作为烘培的催化剂

在一些西式甜点的烘培中,酒本身可能并不一定用来调剂风味,反而更像是催化剂一般的存在。

比如在派皮胚子中加入伏特加,可以让烘烤后的派皮更加酥脆蓬松。

在蛋糕中加入葡萄酒,可以让蛋糕的质地更加湿润柔软。

还有人尝试过加入不同种类的酒对烘培出来的蛋糕结构的影响。如果喜欢吃质地比较紧实厚重的蛋糕,那应该在烘培时加入一些雪莉酒或白兰地。

而这些在烘培过程中加入的酒,经过高温加热之后酒味基本微乎其微了。

酒味较重的甜点

当然不是所有甜点都只是把酒作为点缀或助力,也有一些甜品的酒味非常重。

朗姆蛋糕是英美和加勒比海地区比较流行的一种传统蛋糕,传说是英国人殖民中北美洲的时候发明的。因为思念家乡的传统水果布丁,但是加勒比海的天气非常炎,蛋糕或者水果都很难在航行中保存,于是英国人就把各种果干浸在朗姆酒里,然后在烘烤蛋糕时,加入大量的浸过水果干的朗姆酒,这样烘烤出来的蛋糕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水果风味,同时由于酒精含量比较高,也能在炎热的天气里尽量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质。

而另一种非常著名的酒味浓重的甜点朗姆巴巴,由一位波兰国王发明;然后他的女儿成为了法国王后,就把这道甜点带到了法国,并且经过了法国厨师的改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甜点在法国不那么火了,倒是被意大利那不勒斯,当成了当地的标志性甜品。

朗姆巴巴的初代版本,是直接将波兰当地一种干硬的蛋糕,放到朗姆酒中,吸满酒液,从而变得松软。后来,法国人改良了一下,不直接浸在酒里了,而是把蛋糕浸在用朗姆酒调配的糖浆水中,糖浆水经过了加热,这酒精味才终于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了。当然甭管怎么改良,这酒味有多重想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说许多人没有尝试过朗姆蛋糕或朗姆巴巴,那么提拉米苏对国人来说应该是相当的熟悉了。提拉米苏是意大利闻名世界的一道甜点,许多人都知道,做正宗的提拉米苏需要放酒,但其实我们国内能吃到的,已经是改良版的改良版的改良版了,要是在意大利吃原版的,那一口浓重的酒精味,绝对能够齁住你。

也难怪朗姆巴巴在欧洲转了一圈,最后在意大利发扬光大了,看来往甜点里兑酒这件事,意大利人才是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