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反无人机体系迎来珠海航展「首秀」,我国反无人机体系建设有哪些成果?分别有哪些亮点?

2022-11-09科学

在第14届中国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首次展出了反无人机体系,为解决拦截无人机这一难题给出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智慧。

一、「低慢小」目标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防空武器系统,在面对低空慢速小目标(简称「低慢小」)无人机时往往束手无策,面临「看不到、拦不着、打不起」的难题。

1.「看不到」。

低慢小无人机通常在低空飞行,位于大部分防空雷达的探测盲区,由于地面杂波的影响,很多雷达的低空探测能力较差。此外,低慢小无人机飞行速度慢,对于躲避雷达而言是一种优势,雷达往往难以识别慢速目标。因此,「看不到」就成为了防御低慢小无人机的首要难题。

2.「拦不着」。

因为低慢小无人机「小」的特点,对传统防空导弹造成了挑战。传统的防空导弹通常采用近炸引信,利用破片进行杀伤,由于低慢小无人机「小」的特点,使得近炸引信很难起爆,有时即使导弹起爆但破片难以伤及小体积的无人机。因此,面对低慢小无人机,传统防空导弹出现了「拦不着」的问题。

3.「打不起」。

低慢小无人机颠覆传统防空武器系统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其成本低廉。无人机,特别是小、微型无人机,造价低廉,而传统的防空导弹,或者是一些高炮等硬杀伤武器,一发导弹/炮弹的价格往往是低慢小无人机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无人机集群攻击的模式,传统的防空导弹在防御过程中无论是数量还是成本都难以支撑,因此低慢小无人机的出现就造成了用传统防空武器「打不起」的难题。

二、「三多」理念构筑反无人机体系

既然单一的作战武器越来越难以应对低慢小无人机,那么以多型武器针对性地构建反无人机体系就成为了必然选择。在本届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展出的反无人机防御体系,正是基于体系化装备发展理念,系统性构建了无人机防御能力。用九个字形容这套体系就是「多要素、多武器、多手段」。

在这套体系中,打破了以往通过一款武器系统解决所有问题的思路,而是把预警探测、指挥控制、拦截武器三大要素集成到一起,组成了一个体系化的作战系统。

在体系中承担了「千里眼」角色的预警探测系统,由多型新型雷达和光电设备组成。系统配置的多型雷达和光电设备,发挥了各自优势,这些使用了不同技术的雷达、光电设备优势互补、交互使用、交替开机,能确保整个预警探测系统24小时、全天候都能发挥作用。

这套体系中承担了「大脑」角色的地导防空指控系统,可以汇总来自预警探测系统、上级指挥所、友军、目标指示雷达和武器系统等各类信息源,对突然出现的无人机目标做出快速响应,综合计算各类目标的威胁程度,根据不同武器系统的作战能力形成不同的目标分配并下达指令,将最合适的「武器」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上,被称为反无人机体系中防空作战的「最强大脑」。

这套体系中扮演「拳头」角色的拦截武器,不仅有防空导弹系统,还有微小型导弹、「网捕」、激光、高炮等系统,可针对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对抗手段,实现了对小目标、低成本无人机以及集群的多手段、多层次防御。

在拦截武器系统中,除了弹、炮这样的硬杀伤手段,还有电磁干扰、电子控制、电子诱骗这样的软杀伤手段。因为低慢小无人机本身造价低廉,抗干扰能力很弱,电磁干扰、诱骗系统能够发射相应的信号来干扰无人机的航行路线,控制数据链路传输,从而使无人机失去作战能力。相较于硬杀伤手段,这种软杀伤手段成本极为低廉,有效地解决了「打不起」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