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旅行

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哪些?

2015-06-08旅行

主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已然耳熟能详,今天来说几个非主流或较为小众类博物馆中堪称世间独有的几件镇馆之宝吧。

狄仁杰留在世间的唯一书法真迹

狄仁杰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正史与野史都赋予了他各种标签和故事,宰相、政治家、神探等,另外,以他的口才放在如今的「奇葩说」里,拿个BBking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原创照片:千唐志斋新馆展厅中的【袁公瑜墓志】拓片

但是当我看到他留给这个世界唯一的一版书法真迹后,会有一种「历史欠他一个书法家称号」的感觉。

这版出自狄仁杰笔下的【袁公瑜墓志】被刻在石头上,封存在千唐志斋窑洞式展厅的墙壁上。【袁公瑜墓志】也叫【大周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墓志铭】,从铭文中「河北道安抚大使狄仁杰撰书」一句可得知该文字出自狄仁杰的手笔,这是狄仁杰为好友袁公瑜撰写的墓志铭,墓志立于久视元年(约公元700年),被视为是狄仁杰的晚年文作,全碑上的文字现存33行,大约900字左右。

原创照片:千唐志斋老馆中【袁公瑜墓志】真品墓志铭碑文

而这短短的33行字,却凸显了狄仁杰的书法造诣,不难看出他及其善长楷书,起笔落笔行路分明,多以侧锋走笔,笔峰方圆兼备。横划轻入重出,竖划沉着果断,颇有「钉头鼠尾」的风格,其书法造诣完全输初唐四家。

据说狄仁杰非常欣赏阎立本,作为「右相驰誉丹青」的阎立本在与狄仁杰的社交往来中兴许也指点过狄相的书法,甚至绘画。

同时,狄仁杰又受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的书法影响,故而出自他笔下的书法自有其独特的风骨。就连清代书法家王澍在也在【竹云题跋】中写过:「狄仁杰书法见二王墨妙,故清挺超诣,有黄庭、乐毅风格。」可见,狄仁杰的书法造诣之高。

由于唐代名家的书法真迹传世极少,因此,如狄仁杰这般位高权重、才华横溢又口碑极好的人物的真迹就更显珍贵。

而这块【袁公瑜墓志】碑文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就更高了,自北邙山出土后辗转于世,最终被张钫先生重金搜得,收藏于千唐志斋——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碑文的拓片分别被千唐志斋新馆及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收藏。

千唐志斋博物馆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以西45公里处的铁门镇,由千唐志斋宅院老馆及现代感十足的新馆两部分组成,也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因其珍藏着唐及历代墓志石刻一千四百余件而闻名于世。
章炳麟曾用古篆为之题额【千唐志斋】,它是研究唐代三百年文治武功和书法艺术的史料宝库,因其丰富的内涵被誉为「石刻唐书」、「唐书法演变史」等。
想要全面了解中国的墓志铭文化,尤其是唐代墓志石刻历史,最好是完整的参观千唐志斋的老馆和新馆,通过老馆的真品实物与新馆的延伸知识获取墓志铭文化体系的深入了解。
原创照片:千唐志斋老馆
原创照片:千唐志斋新馆

另外值得提一下的是,狄仁杰的这篇【袁公瑜墓志】中多处出现一些貌似符号的字样,比如一个圈里写着「s」。这可不是狄大人自己乱写的字,而是女帝武则天造字的结果。武后自己生造出来的字在当时朝廷命官墓志铭中时常出现。

原创照片

这个圈里S的符号其实是「日」的意思,武则天生造了二十四个字,之后,有人以其中的二十一个字成诗一首,用今天的文字表示,则为「天地日月星,载初授登圣,国臣正年月,万世照人生」。

原创照片:千唐志斋新馆展厅里展示的武则天造字表

众星捧月的人龙纹玉璋

在三门峡的虢国博物馆中有件众星捧月的镇馆之宝,出土于虢仲墓的人龙纹玉璋。这是虢国墓地迄今为止出土的器形最大、最厚重的单件玉器。玉器由一块完整的和田青玉雕刻而成,玉石上有清晰可见的人与龙的形象纹路,构思精巧。通过玉器的艺术价值可窥见以此等玉器作为陪葬品的主人身份等级之高。

原创照片:人龙纹玉璋展柜

既然提到墓主人了,那就不妨多说两句吧。虢仲是谁?为何在他的墓里出土的文物几乎件件都堪称精品,除了上面提到的人龙纹玉璋之外,还有精美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六璜联珠组玉佩以及各类精致的玉雕器物。

原创照片:人龙纹玉璋正面

要知道,虢仲可是周文王姬昌同父异母弟的弟弟,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他和弟弟虢叔都是文王的卿士。周武王伐纣灭商朝之后,给自己的这两位叔叔封了东、西虢国国君。虢仲的封地在雍地,也就是今陕西省宝鸡市的陈仓一带,史称西虢。

直到西周末年,西虢迁址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南部一带,公元前655年,晋国「假虞灭虢」,虢国才停止了历史的脚步,而那句"唇亡齿寒"的千古遗训和墓中文物却让人们对这个皇族小国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知道了墓主人的身份,就不难理解,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及其他精美的陪葬品规格为何如此之高了吧。说回人龙纹玉璋,玉器的正反两面纹饰相同,身屈膝蹲的人物驭龙而行,人物面部雕琢清晰且十分精细,这在当时的雕刻技艺环境下,也只有为皇家服务的匠人才能出此精品之作。

原创照片
原创照片

北齐艺绝 覆钵塔

不得不说,没有亲临邺城考古博物馆,绝对感受不到邺城这个地方在古代时期之于文化、艺术、政治及宗教上的重要性。博物馆中的文物展品是邺城考古挖掘长达30多年的成果,2985件文物横跨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和唐代五代,其精美程度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可想而知,在北齐最辉煌的时期,作为军事要塞的邺城也是香火鼎盛的佛教乐土、宗教信仰之上的艺术殿堂。

原创照片

在众多精美绝伦的展品中,有一件世间孤品堪称一绝,那便是北齐覆钵塔。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佛教影响逐渐扩张,中国北方地区的立塔造像也形成风潮,北齐覆钵塔便是这波风潮里的翘楚产物。然而一场灭佛运动,让辉煌的佛教艺术顷刻倒塌,被埋葬于地下千年,北齐覆钵塔又是这波运动的牺牲品之一。

原创照片:覆钵塔正面

在覆钵塔文物出土时,已残破不堪,经过考古修复工作者几轮拼接、修复还原,才以现在的面貌面世于人。其中佛造像及底座上的浮雕清晰可见,还能依稀感受到千年前一派佛国景象的和谐之景。北齐覆钵塔被专家誉为「世界罕见、全国第一」。

原创照片:覆钵塔背面

用白石雕刻覆钵塔通体彩绘贴金,在形体上保留了印度古风风格,以形体较大(残高约99.5厘米,宽约52米,重量达600公斤)、视觉冲击力强、局部刻画细腻见长。塔体中间柱子破损程度较大,底座雕刻虽复杂,却基本保存完好。

塔身自上面下分别由塔刹、覆钵、塔身和底座四部分组成,其中山花蕉叶和半球形覆钵和四面龛中的「三佛一菩萨」,以及底座浮雕上的双狮、香炉、力士、六身神王、供养伎乐等为主要看点。

原创照片:覆钵塔柱子龛内佛造像

覆钵塔在邺城佛造像艺术文物中极具代表性,文物本身也折射出北朝至唐初时期,北方地区在政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社会格局及意识形态。而塔中的佛教造像的形态设计与雕刻技艺更凸显了「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曹衣出水」的时代特征。

由于邺城考古博物馆中收藏的覆钵塔真品被玻璃罩着,许多细节无法拍的更精准,好在去邯郸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了这件文物的复制品,特意拍下一些细节便于更好的观赏。

原创照片:底座部分
原创照片:覆钵部分

被皇家垄断的奢侈品「唐代螺钿铜镜」

陕西考古博物馆中被誉为镇馆之宝的不止一件,其中装着中国发现最早的男性面霜类化妆品的青铜小罐、罗婉顺墓志、二十八星宿图、透影白瓷杯、上官婉儿墓志等件件都比我要说的这件唐代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的名气大,但是,这件有着「中国最美的铜镜」之称的螺钿铜镜在我心里却是实至名归的陕考博镇馆之宝。

原创照片

铜镜是李倕墓的陪葬品,镜背面和镜钮面髹漆,以蚌片镶嵌于上,形成了内圈的小宝相花、外圈的鸳鸯以及四组大宝相花图案,配上精致的绿松石作为搭配点缀,整体画面突然有了富贵祥和之感,寓指繁花似锦之气息。

据说,这种工艺是一种漆工艺与贝壳镶嵌相结合的特种工艺,因其复杂的装饰技艺及昂贵的材料而深的皇家喜爱,富丽堂皇的风格也成为盛唐时期皇族们炫富、体现审美品味的噱头,因此,螺钿镜曾一度被皇家垄断成为高端奢侈品。试想一下,如果这件集艺术鉴赏和实用功能为一体的生活用品沿用至今,那么是否国风高端奢侈品的阵容里就有了真真正正的百年老品牌了。

原创照片

作为高端奢侈品的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从其墓主人的身份上也能证明它盛行于皇家。墓主李倕是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第五代孙女,嗣舒王李津第二女,后因难产离世,才年仅二十五岁,正是对镜贴花黄的年纪。

原创照片

这位大唐公主的墓中还出土了用尽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贝壳、玛瑙、金银、羽毛等物做成头冠,以及各类白瓷、陶器物品,从头冠到铜镜再到器皿极尽皇家风范,也为研究盛唐时期的制造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原创照片:李倕墓中出土的公主头冠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考古专题类博物馆,收藏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各个历史时期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标本20万余件。
「文物保护」展厅非常值得慢慢观赏,其中展示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及对陶瓷器、青铜器、复杂遗存、壁画、纺织品和漆器等的修复、保护与研究,还有修复过程中运用到的新技术、新手段、新材料,向观者展示了文物工作修复者「巧手良医」的责任和担当。

旅行中,参观过各种各样的博物馆,还有很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非常值得分享,无论它们身在海外的,还是馆藏于国内;无论体积硕大,还是精巧玲珑;无论是出名的,还是低调的,都是博物馆乃至博物馆所在地、国家引以为傲的文化宝藏。

我是 @离歌

一个喜欢到处游走、探寻乐趣的旅行记录者

@知乎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