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惠英紅老師並不是香港演員的演技代表,個人覺得市場對她有點過譽了。
言歸正傳,個人認為最大的不同在於表演方法理論。這一百年來,表演理論發生巨大變化。史坦尼表演理論逐漸成為現代表演的基礎理論。其他標新立異基本上都是噱頭,或者直接承認是在史坦尼表演體系上的發展。
那麽我們來說說香港影視對史坦尼表演理論的態度。舉幾個例子,一個是星爺在類似自傳的喜劇之王中,直接向觀眾展示了【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巨作。另一個是鄭少秋演了一部劇【心戰】就是用演技破案,其中推崇的就是史坦尼表演理論。而且早期演藝班的老師也是以史坦尼表演理論作為教學高度。可見,史坦尼表演理論在香港影視的地位。
再說內地,其實一開始內地在引進史坦尼體系方面走在前面,甚至是當時亞洲表演類學生主要的留學目的地。到了六十年代,蘇聯文藝界開始批判史坦基體系。內地在六十年代也照葫蘆畫瓢開始搞批判,攻擊的攻擊,排擠的排擠,紛紛打壓拋棄史坦尼體系。
當年打壓和拋棄史坦尼體系的,後來成了中國影視戲劇的泰山北鬥,把持著現在的話語權。所以史坦尼表演理論依然在內地發展緩慢。哪怕學,也總是好像很避諱,好像不挑點毛病就不入流一樣。
說了這個前提,就很好理解內地演員和香港演員在表演上的巨大差異,是源於選擇了不同理論,不同方法。
那麽,史坦尼體系到底說了什麽?還是很建議大家去看【演員自我修養】這本書。這裏用一篇看過的文章概括一下,可以參考。
擁抱和拋棄史坦尼,是不同的表演路線選擇。史坦尼反對過去老套的表演方式,追求【當下真實】【生活在情境中】【性格化】,那麽反對史坦尼的自然就是堅持老一套,堅持劇場形式化的表演。
現在內地影視表演的主流依然是【朗誦式台詞】【虛假激情】【明星主義】,上至殿堂級演員,下至流量愛豆,只不過在【匠藝】上的差距罷了,推敲推敲表情,虛假展現激情……
後來這些內地影視的泰山北鬥將梅蘭芳推出來填補拋棄史坦尼表演理論的空白,效果可想而知。
不是說過去不好,而是說當表演理論革命性的升級了,卻還在固執己見,這種保守主義最終只能障礙自己。
又不想肯定史坦尼體系,又無法否認史坦尼體系,內地影視業直到現在還在回避和摩擦中糾結,更別說精通和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