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董宇輝,賣貨可以,采訪別了

2024-08-30娛樂

上周,董宇輝對談李娟,再度引爆輿論熱點。盡管李娟後來對直播上的反應作出了澄清,但這已經不是董宇輝第一次因為「采訪」的緣故引發爭議了。原先在直播間還能保持不錯形象的他,到了采訪的場域裏,光環開始有些黯淡了。

實際上,采訪不專業、過度娛樂化等問題,已經被討論了一段時間了。在觀眾眼中,現在的「采訪者」過於業余,不再是曾經衛視出身的專業主持人,而是電商主播、娛樂行銷號或者自媒體博主。

董宇輝對談李娟(圖源:抖音)

這些人在網友眼中要麽只會和采訪物件合跳手勢舞,要麽就是借著采訪機會各種形式輸出土味情話,即便真提出了一個問題,也是隔靴搔癢,乏味無比。

但站在片方以及采訪者的角度也很無奈。社交媒體不斷發展,使用者更能接受短、平、快的傳播方式以及更娛樂化的內容,邀請自媒體博主展開互動,也是希望能觸達更多使用者,轉化更高的商業收益。

從最早的「正襟危坐」到如今更輕量、自在的采訪方式,采訪者以及采訪方式的變化背後,其實是整個傳播環境的波動以及社交媒體的不斷更叠,所導致的「內容缺口」,而這個缺口能否以及是否應該被填補,似乎已經沒那麽重要,也無人在意了。

「爹」外有「爹」

在8月21日的「與輝同行」直播間中,董宇輝與【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展開對談,稱現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每天都很累」,李娟則回應,「這是你積累下來的一個結果,我覺得它仍然是你所期盼的一種東西。」

在廣為流傳的切片中,李娟的表現被網友們解讀為「七次想結束對談」。

更引起熱烈討論的是,董宇輝用一大段排比句為李娟送上「看似充滿矛盾和缺點的東西,背後其實只有一個人性的光」的誇獎後,得到了李娟「謝謝,這真是一坨巨大的贊美」的回應。

董宇輝對談李娟(圖源:抖音)

部份董宇輝粉絲不幹了,認為李娟是在嘲諷董宇輝,最終李娟發文道歉,解釋「一坨」是自己常用的量詞,更是誇贊董宇輝「富於感染力親和力,總是照顧別人,印象美好的一個年輕人。」是自己在直播前焦慮緊張,狀態不好。

但董宇輝引起的爭議還沒結束,7月底和陳思誠、作家麥家、劉昊然的一場直播更是被網友銳評為「爹王爭霸賽」「決戰紫禁之爹」「一爹更比一爹高」。

在這場宣傳電影【解密】的直播中,董宇輝舉著白板,對麥家、陳思誠的發言進行長篇解讀,一個人solo了近二十分鐘。

董宇輝對談電影【解密】(圖源:抖音)

在這場被網友總結為【我來教教你,你的電影是怎麽拍出來的】的主題演講中,旁邊的陳思誠深呼吸抱臂嘆氣,麥家被網友點評為「看似在聽,實際上已經走了一會兒了」,頻頻點頭認真聽講的劉昊然則被網友笑稱,「兩爹相爭必有一兒」。

兩場直播讓董宇輝陷入爭議,一部份網友認為他是「假文化人遇到了真文化人」,在直播間裏沒有做到真正的尊重嘉賓、理解嘉賓,而都在用「雞湯式文學」自我輸出,看似說了一堆,實際上一點營養沒有。

董宇輝對談電影【解密】(圖源:抖音)

但也有網友認為,董宇輝並非專業主持人,又是直播,就算前期做了很多準備,也難免會說錯話,或者發揮欠佳,沒必要揪著切片內容不放。

不管董宇輝表現如何,網友們對於「采訪者水平」的討論依然達到頂峰。

在董宇輝直播之前,奧運期間部份采訪者的表現已經引起網友們的討論。

比如在現場要教全紅蟬英文,被明確拒絕後還直播連線用「瘋瘋癲癲」「像白癡一樣」評價全紅蟬的記者;還有記者走「溫情路線」,問全紅蟬「別人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但實際上你累嗎?」,最終得到全紅蟬「這話問的,誰不累呀?」的回復;還有記者問全紅蟬三米板訓練的情況如何,一臉茫然的全紅嬋只能回答,「我跳的是高臺啊!」

全紅嬋采訪(圖源:小紅書)

圍繞遊泳運動員潘展樂的問題則被指責過於「娛樂化」。比如有主持人讓潘展樂用溫州方言念名字,維持身材的秘訣是什麽,潘展樂的回答也略顯無奈,「為什麽會提這種問題?我每天訓練……」

消解莊重

網友們對采訪討論如此激烈,是因為以前的采訪在觀眾心中是莊重的、有意義的,現在的采訪是娛樂的、消解的。

如果現在提及「采訪者」,大多數人腦海中蹦出來的第一個名字可能還是魯豫,又或者距離更遠的許弋輝、陳曉楠,這些出身衛視的主持人一般都畢業於專業院校,受過專業的采訪訓練,也都有自己的專屬訪談節目,比如魯豫的【魯豫有約】,許弋輝的【名人面對面】。

而登上這些節目的嘉賓們一般也都是觀眾眼中有內涵、有閱歷、「有腦子」的名人。雙方會在數個小時的面對面對話中,談論或嚴肅或深刻或直面肺腑的尖銳問題,「流量」「數據」在那時還沒有如此重要。

【魯豫有約】【名人面對面】(圖源:小紅書)

而隨著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與更叠,曾經集中的話語權在快速崩塌。在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家媒體的時代裏,人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尋找、制造自己喜歡的內容。

易立競橫空出世。憑借著「面無表情懟明星」的切片視訊,易立競徹底火了,成為新一代互聯網使用者提及「采訪者」時想到的第一個答案。

在這些視訊中,易立競會問黃聖依「你的代表作是什麽?」,問張雨綺「你覺得自己是個好演員嗎?」,追問郭敬明當年的抄襲爭議,並丟擲靈魂一問,「你認為作家圈接受過你嗎?」

易立競采訪郭敬明(圖源:小紅書)

彼時正值「208風波」,觀眾對明星的憤怒與厭惡幾乎達到了一個巔峰。易立競的這些尖銳發問,正好戳中了當時的使用者喜好,再加上社交媒體不斷發展,讓這些頗具戲劇色彩的視訊切片在觀眾中得到廣泛傳播。

當時也有網友討論,易立競的問題是否「過於冒犯」?畢竟這種采訪似乎與以往其他人平靜、溫和的風格相去甚遠,而且似乎總有種「故意激怒嘉賓」的即視感。但不管怎樣,易立競徹底被觀眾記住了,並成為新一代采訪者的代名詞。

而從易立競之後,好像再沒有一個采訪者被觀眾記住姓名。而「采訪者」的定義,也在新環境下,有了不一樣的解釋。

隨著抖音、小紅書、B站等各路新興社交媒體快速崛起,博主成了最新的一批「采訪者」。他們或許出現在電影路演現場借著采訪名義輸出土味情話,或者來到拍攝間與主創們合拍手勢舞, 又或者教明星們說方言、跳熱門舞蹈。

(圖源:抖音)

嚴格意義上,這種互動並不能被定義為「采訪」,它不論是傳播目的、傳播手段甚至於傳播受眾都跟尋常的采訪大相徑庭。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從來也並不知道「采訪」的嚴格定義應該是什麽,產生誤會與混淆也屬於情理之中。

形成這種局面並不是采訪者一方的問題,而是社交環境、媒體位置以及宣發形式等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產生的結果。

片方看中的本來就不是博主們的采訪水平,而是粉絲體量與曝光規模,「數據」和「流量」開始變得至關重要。一個百萬粉絲博主的互動視訊能夠為片方帶來更大規模的曝光,尤其與買票直接相關的電影業,前期預熱勢必要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兒。

【解密】電影劇組來到董宇輝直播間就是這個道理。其實從最終的傳播效果來看,陳思誠未必會覺得被董宇輝「爹」到而感到不悅。相反,肉眼可見的賣票速度和直播間上萬的使用者,或許更能讓陳思誠開心。

【解密】劇照(圖源:豆瓣)

這種娛樂化的切片視訊也非常適合在如今的短視訊平台傳播。使用者的耐心越來越少了,從業者們想的都是如何在更短時間內充分調動使用者的好奇心與興趣,娛樂化內容成為優選。

比如被網友們稱之為「行銷號」的采訪者,他們的「娛樂化采訪」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被使用者決定的。這些被文娛行業內稱之為「C端媒體」的帳號,更加依賴使用者的點贊、收藏、評論以創造營收,因此,他們需要制作使用者喜歡看的內容,提出使用者想聽的問題。

還有一個需要被註意的原因則是輿論環境的收緊,這導致采存取題大部份時候都是明星團隊提前確認,稍顯尖銳、真實的問題明星也不敢回答,所以越來越沒有真材實料。

找到平衡

那現在就沒有認真的采訪者了嗎?其實也不是,只是這些人可能更少被大家看到。

或者說,內容的分發有著年齡區隔,更加輕量化的切片視訊內容被分發在抖音、小紅書、B站這些社交媒體平台,而相對更重的內容則被制作成綜藝,由一批具有「精英氣質」的采訪者「保駕護航」。

最具代表性的是許知遠的【十三邀】以及竇文濤主持的【圓桌派】。許知遠是畢業於北京大學的作家、出版人,竇文濤則是出身衛視的老牌主持人。

【圓桌派】(圖源:微博)

對於觀眾來說,這兩檔節目似乎回到了最早期深度訪談的樣貌與風味,但也結合了當下的傳播環境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比如【圓桌派】在形式上不再是傳統的一對一專訪,而是多位嘉賓針對一個問題進行討論,這也讓其有了「文化脫口秀」的定位。

而【十三邀】自2016年開播以來,一直邀請不同領域、行業的嘉賓對談,既提供了內容層面的新鮮度,也保持了一檔訪談節目難得的長線性。在這兩檔節目中,嘉賓們也會因「熟人關系」更加放松,所產出的內容也不再那麽「針鋒相對」。

【十三邀】(圖源:豆瓣)

也有人遊走在在娛樂與嚴肅的中間地帶,比如楊天真、姜思達。經紀人出身的楊天真今年在芒果TV開設【乘風2024】衍生節目【天真時間】,一對一訪談【乘風2024】的參賽選手們。

擁有極強「金句輸出」能力的楊天真在短時間的采訪中,將對面的「姐姐」們也都變成了「金句制造機」,陳昊宇討論「資源咖」,朱丹分享自己對事業的看法,戚薇則說出「我沒有覺得愛情是一個穩定關系」。

【天真時間】(圖源:小紅書)

姜思達的訪談則更「抓馬」,不管是在【僅三天可見】還是在其自制節目【DV計劃】中,姜思達都因其獨特的個人氣質與采訪嘉賓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和於正的對談貢獻了「我就是不願意和他(於正)相處」的名場面,和張藝興的對談更是讓「男人至死是少年」成為社交熱梗,至今都讓網友們津津樂道。

但需要註意的是,這些風格各異的采訪對談,能被使用者關註到的,還是頗具戲劇性的「撕逼」片段,這一方面受日漸碎片化的傳播環境影響,訪談逐漸變成了一種內容元素流動在各平台之間,似乎能夠點燃大眾熱情的只有效果拉滿的切片片段。

觀眾還需要真正有內容、有深度的采訪嗎?或許需求一直存在,但作為內容市場的供給方,創作者們需要找到傳播語境與內容制作的平衡點。

觀眾仍在期待一場真正的訪談以及越來越多優秀的采訪者,只不過在當下這個時代,以如何的面貌呈現,是一個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