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亦是如此,深挖第一性原理,才能拋棄往期經驗,回到問題的本質。否則,走了很多彎路,到頭來,就是花錢買教訓。
1、裝修風格放在最後考慮
裝修本無風格定義,只不過是設計師為自己的設計成果,沽名釣譽罷了。
所以,我們在裝修時,不必拘於風格,造成選擇上的困擾。
可能有人會問,我不考慮裝修風格,我該考慮什麽?
我告訴你,家是用來居住的,舒心是首位。相比風格更重要的是,本質上能提升居住體驗的功能布局、動線設計、光線、家具造型及整體色彩的控制。
就拿光線來舉例, 反面案例:床頭射燈
現在流行給臥室床頭裝射燈,一方面是照明作用,另一方面是提升氛圍感,在光禿的墻面上打出的光影確實溫柔好看。
但現實中,當你躺在床上看手機時,燈光直射在臉上,那你收獲到的可能不止是氛圍感,還有一雙即將患白內障的眼,或者被照得滿臉斑點的臉。
正面案例:室內窗
也有部份有心人,考慮光線第一性原理,在室內采光問題上標新立異,開一扇室內窗,增加采光和通透感。
其實,裝修就像書法一樣,雖有很多字型,但握筆無定法,寫出什麽樣的字,美醜自由人論,快樂只在寫字人。
2、裝修要結合生活習慣做精細化設計
人可以打造一個理想家,但家不會塑造人,要結合生活習慣做精細化設計,別妄圖透過裝修,改造人。
你以為,你搬了新房子後會改變生活習慣,其實,你還是你,能改變的只是在符合你生活習慣的基礎上,更精細的加工設計後,帶來的生活便利感。
反面案例:嵌入式跟風電器,如烤箱與微波爐等
當初斥巨資做的嵌入式烤箱,夢想著搬了新房後,解鎖各種美食,甚至食譜都收藏好了。
然而,多年來的生活習慣還是中餐為主,它最終難逃吃灰的命運,反而是常用小廚電沒處收納。
正面案例:廚房設計家電塔
盤點自家高頻使用廚電,設計專門的廚電收納櫃。
將中間隔層做成可抽拉的,方便拿取一層多個電器,也方便上翻蓋電器的使用,並在兩側櫃板上打上排孔,後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層板高度,以應對不同高度的電器。
記得給裏面預留電源,電器可直接在隔層上使用。
雖說它不算完美的電器收納方案,但如果深刨第一性原理,在靈活、方便程度上更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也適合小家電多的家庭。
3、裝修預算分配給提升生活體驗的東西
根據大多數家庭裝修花費經驗來看,甭管預算多少,最終都會超預算。
可是,並不是每件超了預算的東西,都能提升生活體驗,真正能提升生活體驗的東西就那麽幾個。
反面案例:造價高的電視背景墻
巖板+格柵的電視背景墻,沒個萬把塊錢做不下來,雖然外觀看著時尚大氣,實則對於生活體驗感來說,並不方便,因為格柵容易藏灰,衛生很難打掃。
正面案例:大尺寸電視
將復雜電視背景墻簡單化,省下的萬把塊換成100寸的超大電視機,雖然沒有多的造型,但大屏沈浸式追劇的爽感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越簡單越大氣,衛生也好打掃。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好的花灑帶來的體驗勝過貴的瓷磚。
4、最小化居住整潔度的保持成本
這裏的「成本」,包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金錢成本。
拿衛生間來舉例,沒有幹濕分離的衛生間,洗澡水會濺到幹區來,造成清潔困擾。為了節約時間、精力成本,給中間做了隔斷。
反面案例:淋浴房玻璃隔斷
加了玻璃隔斷後,起到了隔水作用,但清潔問題並未改善,只是從清理地面水漬,變成了清理隔斷水漬。
而且,就清潔難易程度上,玻璃隔斷比地面清理難度更高,相應的精力、時間成本也更高。
正面案例:墻做隔斷
如果空間允許,直接做成墻面隔斷,這才是幹濕分離的高配版,也少了清潔困擾,而且,上衛生間和洗漱不沖突、私密性高等太多優點。
5、正視老人小孩的特殊性
一個理想的家,不止是自己住的舒心,這個家裏的所有成員,包括老人、小孩身體的特殊性,也應該顧及,人人舒服的家,才是理想家。
所以,要了解老人小孩的第一性原理,為他們準備合適的用具。
反面案例:無扶手餐椅
忽略老人身體的特殊性,凳子選用普通靠背椅。
其實,當父母年紀大了,無扶手的凳子沒有支撐點,他們起身會比較困難。
正面案例:成長椅
根據孩子的成長需要,選擇能伴隨寶寶成長的家具。
像這個成長椅的設計,從繈褓嬰兒能用到成人,只需要根據不同年齡稍微變換一下就行。
雖然這一套下來不便宜,但是實木的材質,很耐用,而且能陪伴孩子很多年,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