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隻狼】是中國玩家夢寐以求的「武俠遊戲」嗎?

2019-04-10遊戲

一路看下來某幾位的回答是不是有點「魔怔」了...

什麽中國現在所謂「武俠」源點來源於日本劍戟片這話都說得出口,拿幾個「抄」過劍戟片的港片說事兒就行了?!

以下我的話基本歪題,只是對一些回答報以質疑的自說自話罷了。

有關 劍戟片、武俠片、西部片 三者的關聯多少年前就有很多人認為是三者互相影響的了。

先不扯武俠小說,就談影像化的東西,舊上海電影繁榮時在20年代中後期就有了「武俠電影」這個概念。

與劉家良、唐佳為最早姓名標示武術指導的韓英傑(【雲海玉弓緣】【大醉俠】之前都以「龍虎武師」在字幕姓名標示,位列首位的即為武師領班)就曾在舊上海時期從事電影特技人,而韓英傑是戲曲武生出身,後來又練了雜技,由於可見當時「武俠電影」對特技人的定位與本身制作方向上已經是蠻成熟的了。

建國前後舊上海眾多電影廠被重組為「上海電影制片廠」,再加上之前多年戰爭及某些特殊原因,導致大批電影人赴南洋或香港發展,這才導致了華語電影一度「斷層」式的沈浸,被隔壁日本迅速甩了一大截。

日本電影的輝煌時期在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大映、日活、東寶、東映等大制片廠為首。特別是號稱「古裝片王國」的東映在50年代開始拍攝的一系列劍戟片,是當時受眾最廣的型別。

而58年成立,象征著香港電影的崛起的邵氏電影恰好趕上劍戟片的盛行,再加上同樣是大制片廠制度代表的邵氏本來就與當時的日影公司交流的比較勤,所以60年代的邵氏古裝片處處透著劍戟片的影子也就不奇怪了。

但當時香港的仙鶴港聯、長城幾家公司的動作片更多給我的感覺還是舊上海時期的東西,模仿日影不是沒有但不像起初的邵氏那麽重。

64年邵氏建了影城,開始全程在棚裏搭景拍片,個人感覺於此開始 張徹 楚原 走向兩個極端,也把個人風格做出來了。

張徹嫌棄影棚裏拍出的東西小氣,也反感邵老板的命題作業,去台灣組建長弓,實景管夠,把【八道樓子】拍出了「美式硬漢片」的感覺, 實際上這個時期的張徹早已不是【獨臂刀】時期模仿劍戟片時期的那個張徹了!

正因為武術指導在片場權利的增加和導演的活用性,香港的動作片在進入70年代後已經不需要劍戟片的走位儀式感與樣版式殺陣了!

由此也促使當時整個香港動作電影風格上的前進演化,先不說張徹這個時期的【刺馬】、【五毒】各方面已經驚艷到什麽地步了,就脫離張徹的劉家良去拍的「正統功夫片」都是純粹的國術美學了。

70年代末日本電影已經呈現垂暮狀態了,真田廣之作為日本力捧的動作男星,拍得一系列動作片(包括劍戟片)已經開始呈現「港化」姿態。也就是從這時起,包括真田廣之自己,大批的日本動作演員、特技人赴港學習、發展,這之後的日本所有的動作片(包括劍戟片)都在漸漸「港化」,乃至衍生到我們現在看得動畫、特攝方面的動作風格,都離不開當時港片的影響。

所以自80年代至現在日本所謂的 劍戟片文化 ,已經不跟黑澤明、稻垣浩時期的劍戟片是一個東西了。同理,經歷香港電影新浪潮後的武俠片也和當時邵氏邊模仿邊摸索的武俠片、亦或舊上海時期的武俠片也不是一個東西了。

上面高票中回答提到徐克的【蝶變】是劍戟片風格...我是完全否認,【蝶變】明明是中日美術風格混搭,核心是模仿的希區柯克,而之後的【地獄無門】則多少粘了些喪屍cult片的影子。

徐克是越南華人,美國讀的電影,在港入行,這樣的經歷註定了他電影風格的「混搭」,而他95年致敬【獨臂刀】的名作【刀】,我是壓根看不出劍戟片的影子,倒更有西部片的味道。

至於劍戟片和西部片的那點「恩怨」,感覺不用多說了,太有名了。

這裏在多扯一個武俠片的「分支」,我不知道這樣形容正不正確,我稱為「西部風武俠片」,對於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這是印象最深的一類武俠電影,這類片受了多少西部片影響,這個就見仁見智了,不多扯。

首先我們的知道在80年代末灣灣解除限令後,香港電影人才敢大批赴內地取景(灣灣是當時香港最大的外埠市場),徐克92年率先去銀川沙漠拍了【新龍門客棧】,「大漠孤煙、策馬縱橫」這番情景可不是之前的劍戟片能有的。之後【東邪西毒】、【殺人者唐斬】、【冒險王】乃至【大話西遊】都要有沙漠戲碼。直到【臥虎藏龍】、【英雄】的誕生(其實這倆也有沙漠戲份)。

當然徐克之前,處於萌芽期的新中國電影,也有【黃河大俠】、【雙旗鎮刀客】這樣優秀的西部風武俠片。而這個時期也是華語武俠電影最鼎盛的時期。

我覺得那個時期,香港電影人除了內地很難在沙漠取景(限令之前主要在灣灣、南韓、泰國取景),所以在限令後紮堆去了銀川、敦煌的沙漠,不過也不排除【新龍門客棧】的大賣引發的跟風,以及沙漠實景確實更有孤寂、悲涼的質感,很貼合中國人對「俠者」的印象。

而之前的回答中提到的,88年洪金寶制片,翻拍【七武士】的【忠義群英】,準確點講,這片是翻拍的美版的【豪勇七蛟龍】,西部時期換成民國時期而已。不過這片拍得比較功利,且當時在灣灣取景,並沒有適合的外景,不過這也不是重點,歸根將還是電影本身定得格局太小,就如兒戲。

當然就算這片來內地取景也未必能拍出應有的質感,因為導演唐明基的眼界就那樣。就算不拍沙漠,我們的武俠片依舊可以在江南小鎮、遼闊草原、竹林瀑布中綻放光彩。沙漠或許只是時勢所需。

這裏舉個反面例子,張東健去好萊塢拍得【黃沙武士】,導演也是個韓裔,估摸對【新龍門客棧】的印象很深,所以造了個真.西部致敬版,但他終究是一南韓人演得日本武士在美國西部裝b的扯蛋故事,他沒有華語武俠片應該有「神」與「韻」。

這就跟三池崇史導演的西部槍戰片【壽喜燒】一樣,你本來就沒那股「神」,你怎麽拍得出那道「韻」?

這也就能間接解釋今天日本劍戟片已經有了香港武指的技術,谷垣建治武指的【劍心】、【宮本武藏sp】就動作戲比很多華語電影都好,但我還是不覺得他們是「武俠片」的原因,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新時代、新技術產物下的劍戟片,當然人家本來也就是定位是劍戟片。

【只狼】雖然是遊戲,但也同理啊!中國玩家夢寐以求的「武俠遊戲」是【只狼】嗎...抱歉,我覺得這個問題甚至有點「傲慢」了....

宮崎老賊要做得是在世界各地賣開花的硬核動作遊戲,ta是不是真.日式劍戟片文化都不重要了!

還能扯到「武俠」來?!哪天中國有能力把武俠遊戲做成這樣,估計還有人提「xx是不是不符合國人的武俠文化?」

當然讓我覺得更「傲慢」是某幾位的回答,中國的「武俠文化」,或者是影像中的「武俠文化」的演變史都是極其復雜和精彩的,不是幾句「傲慢」的概括就能定論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