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驗來看,打遊戲CPU、記憶體和顯卡都很重要,但大多數遊戲決定幀數上限的還是顯卡,但下限由這三者共同決定
從工作原理上來看顯卡這玩意 可以說就是專門用來渲染遊戲場景的(有些遊戲也需要CPU輔助渲染一些場景畫面的細節),遊戲所需要用的很多數據也會提前載入到視訊記憶體上去,所以理論上能渲染多少幀主要就看顯卡的效能,但CPU和記憶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顯卡跑遊戲的表現
它們仨執行遊戲的時候可以舉一個例子,顯卡是數量眾多的工人,一天能砍多少樹主要看它們能力
但CPU是個小工頭領導,記憶體是傳話的工具,
小工頭會告訴力工們哪片山區樹最多,如果領導的能力不夠,那麽這幫力工就沒辦法做出他們的最大效率
同樣的如果記憶體這個傳遞的傳話工具效率不夠高,比如說延遲高或者聲音小,也會導致領導的資訊傳遞不及時,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拖累進度
在一些監控軟體裏,可以顯示的除了幀數之外,還有幀生成時間,比如說下圖的18.4ms
這個幀生成時間其實就是CPU-記憶體-顯卡共同作用下渲染出一幀畫面所用的時間
那麽以這個數據作為標準,一秒鐘即可生成54張畫面,即時幀數裏的54fps就是這麽來的(有些遊戲場景可能出現顯示滯後導致對不上,但數據差異不大),並不是真的這一秒只能生成54幀
幀生成時間下面還有一根曲線,執行一些遊戲的時候,這根曲線可能會存在一些劇烈波動,但如果你的CPU和記憶體都會拖後腿的話,那麽這條線出現劇烈波動的次數就會更多並且波動範圍更大
所謂的遊戲過程的卡頓,其實是幀生成時間的突然暴漲,這樣幀生成時間的曲線波動會很劇烈
比如說原本的很多連續的幀只需要5ms即可渲染完成,但突然下一幀的生成時間就變成20ms了,這樣就會造成肉眼可見的頓挫感,在即時槍戰類遊戲中就可能造成拉槍線的時候偏得多了,而在幀數上的表現就是200幀突然掉到50幀
反之,如果CPU和記憶體都不會怎麽拖後腿,就可能是下面這圖裏的幀生成曲線,就看起來相對平整很多,沒有什麽劇烈的凸起或者塌陷
這種遊戲場景的幀數就很平穩,不會有劇烈波動,遊戲體驗會比較好。
順帶一提,其實哪怕配置高,也有可能出現劇烈掉幀的現象,能夠影響劇烈掉幀的因素可以有網路波動、遊戲場景復雜變化,所以配置高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掉幀問題,但不能完全避免掉幀
所以在升級配置的時候,CPU、記憶體、顯卡最好是搭配一起升級,畢竟玩遊戲是它們協同工作,盡量不要有拖後腿的硬體
如果你只升級一個很厲害的顯卡,但是CPU或者記憶體拖後腿了,那麽你可能遊戲幀數會比以前高,但是掉幀的現象會很多,這樣玩著遊戲體驗也不見得好
i5 8400+GTX1060的配置,我還不知道你這個1060是1063還是1066
要考慮升級的話,如果是i5 8400+DDR4 2400的配置,我覺得你換個4060的顯卡算是上到頂了,其實2400的記憶體頻率對4060都是有些過低了,但畢竟NV沒有出4050這個型號啊,3050又太寒酸了,顯卡效能再高可能就會有更明顯的瓶頸了
要想綜合遊戲效能都提升的比較可觀,CPU、主機板、記憶體和硬碟最好是都升級,但這樣會需要加很多錢,比如說換一套i5 12400F平台,這樣你顯卡效能升級的上限就能到4070Super級別了,以後再換卡都能沖著這個檔次去找了。
8400原地升級其實也沒啥好選的,無非一個8700,但8700只能說上限比8400高,這樣升級還不如換套新的平台。